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浸渍方式对氯化锌活化竹纤维活性炭理化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韦思远 刘宇 刘志高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3-188,193,共7页
为探究浸渍工艺对活性炭理化性质及性能的影响,以脱除木质素的竹纤维为原料,氯化锌为活化剂,通过真空浸渍、常温搅拌浸渍、物理混合浸渍3种不同的方式浸渍竹纤维,采用化学活化法制备竹纤维基活性炭。通过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傅里叶... 为探究浸渍工艺对活性炭理化性质及性能的影响,以脱除木质素的竹纤维为原料,氯化锌为活化剂,通过真空浸渍、常温搅拌浸渍、物理混合浸渍3种不同的方式浸渍竹纤维,采用化学活化法制备竹纤维基活性炭。通过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对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化学结构和晶体结构进行表征,并探讨不同浸渍方式制备的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能力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常温搅拌浸渍制备的活性炭比表面积最大,为2096.981m^(2)/g,物理混合浸渍制备的活性炭比表面积最小,为1788.566m^(2)/g;常温搅拌浸渍制备的活性炭微孔最多,真空浸渍制备的活性炭中孔最多;竹纤维活化后纤维素及半纤维素基本分解,不同浸渍方式制备的活性炭官能团并无显著差异;活化后纤维晶型遭到破坏形成无序炭结构,3种浸渍方式制备的活性炭均具有部分石墨和无序石墨的特征。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3种活性炭均表现出明显的双电层电容特性及可逆性;不同电流密度条件下搅拌浸渍制备的活性炭比电容均最高,电流密度为0.2A/g时比电容达到257F/g;真空浸渍制备的活性炭电荷转移电阻更低,物理混合浸渍制备的活性炭具有更好的导电性;真空浸渍制备的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能力最好,对亚甲基蓝的平均吸附量为841.5mg/g,物理混合浸渍制备的活性炭吸附性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渍方式 活性炭 孔隙结构 电化学性能 亚甲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渍方式对挤条成型Mo/ZSM-5催化剂甲烷无氧芳构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任冬梅 王笑雪 +3 位作者 赵岩 夏云生 包德才 王祥生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69-473,共5页
以SiO_2为粘结剂,通过不同浸渍方式制备了挤条成型的Mo/ZSM-5催化剂,考察其催化甲烷无氧芳构化的反应性能。采用扫描电镜(SEM)、紫外拉曼光谱(UV-Raman)及程序升温还原法(H_2-TPR)等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碱性浸渍液有利于成型... 以SiO_2为粘结剂,通过不同浸渍方式制备了挤条成型的Mo/ZSM-5催化剂,考察其催化甲烷无氧芳构化的反应性能。采用扫描电镜(SEM)、紫外拉曼光谱(UV-Raman)及程序升温还原法(H_2-TPR)等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碱性浸渍液有利于成型催化剂中Mo物种的分散,促进了Mo物种的还原,芳烃增加约13%,积碳量下降约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芳构化 ZSM-5分子筛 挤条成型催化剂 浸渍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渍方式对先驱体转化法制备3D-C_f/Si-O-C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徐天恒 陈朝辉 马青松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312-315,共4页
以三维碳纤维编织物和硅树脂(SR249)为原料,采用先驱体转化法(PIP)制备了3D-Cf/Si-O-C复合材料,考察了先驱体溶液浸渍方式对其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先驱体溶液的浸渍方式不同会影响致密化过程中先驱体溶液填充孔隙的行... 以三维碳纤维编织物和硅树脂(SR249)为原料,采用先驱体转化法(PIP)制备了3D-Cf/Si-O-C复合材料,考察了先驱体溶液浸渍方式对其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先驱体溶液的浸渍方式不同会影响致密化过程中先驱体溶液填充孔隙的行为从而对复合材料的致密化过程、力学性能和结构产生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渍方式 先驱体转化 硅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渍方式对纤维增强聚酰胺6复合材料真空袋压成型工艺及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贾明印 董贤文 +1 位作者 王佳明 陈轲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6,共6页
利用己内酰胺的阴离子聚合,采用真空袋压成型(VBPM)法制备了玻璃纤维(GF)增强聚酰胺6(PA6/GF)复合材料,通过自行搭建的连续纤维增强聚酰胺6反应注射VBPM实验平台,考察了浸渍方式等参数对复合材料单体转化率、结晶度、力学性能的影响。... 利用己内酰胺的阴离子聚合,采用真空袋压成型(VBPM)法制备了玻璃纤维(GF)增强聚酰胺6(PA6/GF)复合材料,通过自行搭建的连续纤维增强聚酰胺6反应注射VBPM实验平台,考察了浸渍方式等参数对复合材料单体转化率、结晶度、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等温浸渍制得的复合材料结晶度高,且内部均匀性较好;与等温浸渍相比,非等温浸渍制得的复合材料整体反应转化率和力学性能较高;非等温浸渍制得的复合材料出口的弯曲强度和剪切强度比入口分别提高了10%~13%和11%~16%,弯曲强度在150℃出口处达到最大值273.65 MPa,剪切强度在170℃出口处时达到最大值47.32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袋压成型 聚酰胺6 纤维 增强 复合材料 浸渍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浸渍方式对CoMo/CeAl2O3催化剂反应性能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奇 柯明 +4 位作者 于沛 刘洋 张蕾 夏成杰 刘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163-3169,共7页
针对具有较高脱硫活性的CoMo/CeAl2O3催化剂,考察了Ce的不同浸渍方式对催化剂表面金属性质及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e采用不同浸渍方式(CoMo共浸渍)制备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大小顺序为:先浸渍Ce后浸渍CoMo催化剂(CoMoCe/Al2O3)>... 针对具有较高脱硫活性的CoMo/CeAl2O3催化剂,考察了Ce的不同浸渍方式对催化剂表面金属性质及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e采用不同浸渍方式(CoMo共浸渍)制备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大小顺序为:先浸渍Ce后浸渍CoMo催化剂(CoMoCe/Al2O3)>先浸渍CoMo后浸渍Ce催化剂(CeCoMo/Al2O3)>Ce与载体混粘后浸渍CoMo催化剂(CoMo/CeAl2O3)。对于CoMoCe/Al2O3催化剂,先浸渍Ce减弱了二次浸渍CoMo时载体与Mo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利于Mo物种硫化,提高了硫化度,生成了较多的CoMoS活性相,增加了脱硫率;用实验室自组装固定床微型反应装置对CoMoCe/Al2O3催化剂进行了活性评价,以广西石化分公司(广西石化)重馏分油(≥65℃)为原料油时,产物硫含量可以降至8.6μg/g,RON损失1.3个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脱硫 浸渍方式 载体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研制 被引量:11
6
作者 陆长征 杨明锦 《塑料》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0-52,共3页
通过对导电填料、胶粘剂、表面活性剂等助剂的反复筛选,确定了经济合理的工艺路线及导电胶液配方。通过改变两种胶粘剂及导电填料配比,使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导电率及泡沫塑料的软硬度在一定范围内可调,产品可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加工制... 通过对导电填料、胶粘剂、表面活性剂等助剂的反复筛选,确定了经济合理的工艺路线及导电胶液配方。通过改变两种胶粘剂及导电填料配比,使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导电率及泡沫塑料的软硬度在一定范围内可调,产品可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加工制造的连续化生产设备改善了生产环境,提高了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泡沫塑料 研制 导电率 丙烯酸胶粘剂 导电塑料 浸渍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