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纹理分析联合TIC曲线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与纤维腺瘤鉴别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6
1
作者 王亮 梅海清 +2 位作者 彭红芬 张东友 韩瑞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3-56,共4页
目的研究纹理分析联合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intensity curve,TIC)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与纤维腺瘤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学证实的75例女性患者(乳腺浸润性导管癌48例,乳腺纤维腺瘤27例)的MRI图像,分别绘制TIC... 目的研究纹理分析联合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intensity curve,TIC)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与纤维腺瘤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学证实的75例女性患者(乳腺浸润性导管癌48例,乳腺纤维腺瘤27例)的MRI图像,分别绘制TIC及使用纹理分析软件中的直方图、绝对梯度、游程矩阵、共生矩阵和自回归模型共5种分析方法,对增强图像上的乳腺病灶进行纹理特征提取,共获得306个纹理特征参数;采用Fisher相关系数(Fisher coefficient,Fisher)、最小分类误判率+平均相关系数(classification error probability and averag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POE+ACC)及互信系数(mutual information coefficient,MI)三种统计学方法,分别筛选出区别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与纤维腺瘤的10个最佳纹理特征参数。使用B11程序中的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线性鉴别分析法(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和非线性鉴别分析法(non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NDA)对这10个最佳纹理参数进行降维和分类,计算最佳纹理特征参数下病灶的最小误判率。统计TIC方法、纹理分析方法及两种方法联合下鉴别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纹理分析方法以Fisher+NDA或POE+ACC+NDA组合的最小误判率最低(4%),其筛选出用于建模的10个最佳纹理参数分别为:Fisher+NDA为GeoW1、熵S(5,-5)、相关性S(5,5)、熵S(4,-4)、熵S(5,0)、熵S(5,5)、Teta2、熵S(4,0)、Teta3、熵S(3,-3)。POE+ACC+NDA为GeoYo、Vertl_Fraction、GeoW5b、GeoW4、相关性S(5,5)、Teta1、Vertl_ShrtREmp、GeoNx、GeoAox、GeoX。TIC方法、纹理分析方法及两种方法联合下鉴别诊断的敏感度为87.5%、93.8%、97.9%;特异度为29.6%、11.1%、14.8%;准确度为66.7%、64.0%、68.0%。结论常规MRI平扫与增强的基础上,采用TIC与MRI纹理参数分析可以提高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乳腺纤维腺瘤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其对乳腺纤维腺瘤与浸润性导管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腺纤维腺瘤 乳腺浸润性导管肿瘤 鉴别诊断 磁共振成像 纹理分析 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小管癌与浸润性导管癌中NY-BR-1表达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晓璐 房新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分化抗原NY-BR-1在乳腺小管癌中的表达,并与其在浸润性导管癌中表达进行对比。方法收集29例小管癌和101例浸润性导管癌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化PV-9000通用型两步法分别进行NY-BR-1、ER、PR、Her-2、Ki-67、nm23、MDR-1及LR... 目的探讨乳腺癌分化抗原NY-BR-1在乳腺小管癌中的表达,并与其在浸润性导管癌中表达进行对比。方法收集29例小管癌和101例浸润性导管癌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化PV-9000通用型两步法分别进行NY-BR-1、ER、PR、Her-2、Ki-67、nm23、MDR-1及LRP的研究。结果 NY-BR-1在乳腺小管癌和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1.7%、49.5%。NY-BR-1与组织学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其在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Ⅰ~Ⅲ级的阳性率逐渐降低分别为60%、52%、17%。NY-BR-1在小管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学Ⅲ级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Y-BR-1在小管癌和Luminal A型乳腺癌中的表达无差异,在小管癌和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Ⅰ、Ⅱ级中的表达无差异。NY-BR-1与ER(rs=0.286,P=0.004)、PR(rs=0.252,P=0.010)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作为分化抗原的一种,NY-BR-1在低分化的高级别癌中的表达率低,而在高分化的低级别癌中的表达率高。本研究结果显示NY-BR-1在小管癌和低级别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率相似,提示小管癌与低级别l、uminal型乳腺癌之间具有相似的组织学分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小管肿瘤 浸润性导管肿瘤 NY-BR-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CA1在散发性乳腺癌干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9
3
作者 马文浩 韩玉贞 桑晶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易感基因1(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1,BRCA1)在散发性乳腺癌干细胞和分化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散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新鲜标本30例,采用机械分离法将乳腺癌组织块制备成单细胞悬液,通过免疫磁珠两步... 目的探讨乳腺癌易感基因1(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1,BRCA1)在散发性乳腺癌干细胞和分化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散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新鲜标本30例,采用机械分离法将乳腺癌组织块制备成单细胞悬液,通过免疫磁珠两步法从中分离出乳腺癌干细胞(CD44+/CD24-细胞)和分化细胞(CD24+、CD44-、CD24-细胞),应用免疫细胞化学PV6000两步法分别检测两组细胞BRCA1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干细胞所占比例平均为2.96%,乳腺癌干细胞BRCA1阴性组与阳性组相比,乳腺癌干细胞在乳腺癌中的比例明显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RCA1在乳腺癌干细胞和分化细胞的阳性率分别为53.3%(16/30)8、3.3%(25/3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BRCA1能够抑制乳腺癌干细胞的增殖,某些乳腺癌的癌干细胞在增殖分化过程中出现BRCA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干细胞 浸润性导管肿瘤 BRCA1 免疫磁珠分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细胞样细胞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数量与分布 被引量:1
4
作者 吕新全 索振河 +3 位作者 马长路 赵阿红 宋一民 李惠翔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8-431,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上皮干细胞样细胞(stem-like cells,SLC)在乳腺部分良恶性病变中的数量及分布。方法使用免疫组化双染法检测了89例乳腺良性病变及3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中SLC的密度及分布部位。结果①SLC在... 目的探讨乳腺上皮干细胞样细胞(stem-like cells,SLC)在乳腺部分良恶性病变中的数量及分布。方法使用免疫组化双染法检测了89例乳腺良性病变及3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中SLC的密度及分布部位。结果①SLC在良性病变中主要分布于乳腺腺管的腔面顶层上皮和肌上皮细胞之间;②在实质增生区SLC密度多于纤维腺瘤及实质减少区(P<0.05);③MUC-/ESA+细胞在IDC中数量差异较大。结论SLC的数量及分布随病变不同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上皮干细胞 乳腺良性病变 乳腺肿瘤浸润性导管 免疫组化双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