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44v6与结直肠癌浸润和转移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常春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731-734,737,共5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中CD44v6蛋白表达与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酶亲和素-生物素技术(S-P法)、流式细胞术(FCM)、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blot)检测68例结直肠癌、20例结直肠腺瘤和2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CD44v6的表...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中CD44v6蛋白表达与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酶亲和素-生物素技术(S-P法)、流式细胞术(FCM)、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blot)检测68例结直肠癌、20例结直肠腺瘤和2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CD44v6的表达。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CD44v6的表达显著高于结直肠腺瘤和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P<0.05),CD44v6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和不同Dukes分期相关(P<0.05)。结论:CD44v6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检测CD44v6的表达可作为结直肠癌预后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4V6 结直肠癌 浸润和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原发性肝癌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大红 朱卫国 岳顺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51-552,554,共3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原发性肝癌(PHC)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60例PHC患者和60例健康查体者血清中HIF-1α水平。结果:PHC组的血清HIF-1α水平为(161.14±80.79)ng/L...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原发性肝癌(PHC)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60例PHC患者和60例健康查体者血清中HIF-1α水平。结果:PHC组的血清HIF-1α水平为(161.14±80.79)ng/L,对照组为(22.67±8.47)ng/L,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远处转移组血清HIF-1α水平为(225.15±108.16)ng/L,无肿瘤远处转移组血清HIF-1α水平为(101.26±55.18)ng/L,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门脉癌栓组血清HIF-1α水平为(255.45±122.23)ng/L,无门脉癌栓组血清HIF-1α水平为(139.97±71.49)ng/L,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包膜组血清HIF-1α水平为(99.97±55.75)ng/L,无肿瘤包膜组血清HIF-1α水平为(187.36±91.52)ng/L,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HIF-1α在不同年龄、性别、TNM分期、肿瘤直径大小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IF-1α在PHC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HIF-1α的高表达与有无肿瘤转移、有无癌栓和包膜有关。血清HIF-1α水平可以为预测PHC的浸润和转移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Α 原发性肝癌组织 肿瘤 浸润和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rcLMNB1诱导调控内质网应激介导结直肠癌转移发生 被引量:2
3
作者 何春萍 黄超 +4 位作者 周瑞 孙军 阮鹏 于红刚 姚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45-1648,共4页
结直肠癌(CR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超过50%的CRC患者将在其一生中发生肝转移[2]。目前对于转移性晚期CRC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绝大多数CRC病例是散发性的和非遗传性的[3]。大量的CRC零星的肿瘤前病变逐渐积累了遗传和表观遗传修饰... 结直肠癌(CR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超过50%的CRC患者将在其一生中发生肝转移[2]。目前对于转移性晚期CRC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绝大多数CRC病例是散发性的和非遗传性的[3]。大量的CRC零星的肿瘤前病变逐渐积累了遗传和表观遗传修饰,使细胞增殖和存活不受控制,并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典型的浸润和转移特性[4]。了解这些转变的分子机制,对于优化CRC的治疗策略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传性 内质网应激 转移 治疗策略 表观遗传修饰 恶性肿瘤 细胞增殖 浸润和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肿瘤组织中BCSG1、MMP-2、TIMP-2和VEGF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5
4
作者 郭茂华 郑瑞锋 +7 位作者 申培红 胡景团 汪晟坤 蔺红丽 乔亚光 陈峰杰 李彦伟 赵琼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39-441,共3页
以往研究[1-6]显示,在乳癌细胞的生长、浸润、转移过程中,乳癌特异基因1(breast cancer specific gene-1,BCSG1)、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 以往研究[1-6]显示,在乳癌细胞的生长、浸润、转移过程中,乳癌特异基因1(breast cancer specific gene-1,BCSG1)、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TIMP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腺癌特异性基因 细胞外基质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浸润和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dal与肿瘤:表达特征和功能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曾凡才 赵太强 周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3-136,共4页
Nodal分子是胚胎发育中一个重要的形态发生素分子(Morphogen),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TGF-β)超家族成员.它在维持胚胎干细胞的未分化状态、诱导中胚层和形成内脏器官左右不对称性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 Nodal分子是胚胎发育中一个重要的形态发生素分子(Morphogen),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TGF-β)超家族成员.它在维持胚胎干细胞的未分化状态、诱导中胚层和形成内脏器官左右不对称性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Nodal基因在胚胎发育早期高表达,而在胚胎晚期呈低表达,在成年正常个体中仅表达于少数几种生殖系统组织[2].最近研究表明Nodal分子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表达,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说明Nodal分子可能作为肿瘤诊断的标志分子和靶向治疗的靶点.本文将综述Nodal分子的特点及其与肿瘤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转化生长因子-Β NODAL基因 标志分子 胚胎发育 胚胎干细胞 TGF-Β 浸润和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6
作者 杨青 洪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23-1025,共3页
整合素是一种跨膜糖蛋白,普遍存在于细胞中,是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CM)相互作用的最主要的分子,是一类细胞膜表面受体[1],可以识别、结合细胞外基质中相应的配体,为细胞黏附提供附着点,调控细胞的运动、增殖和凋亡[2]。整合素参与... 整合素是一种跨膜糖蛋白,普遍存在于细胞中,是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CM)相互作用的最主要的分子,是一类细胞膜表面受体[1],可以识别、结合细胞外基质中相应的配体,为细胞黏附提供附着点,调控细胞的运动、增殖和凋亡[2]。整合素参与许多重要的生理过程,包括胚胎形成、凝血、维持体内组织器官的完整性,许多的病理反应过程,如炎症、血栓形成,恶性肿瘤生长浸润和转移等,都与整合素的异常调节有关[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 细胞外基质 恶性肿瘤生长 跨膜糖蛋白 浸润和转移 相互作用 介导细胞 表面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对肝癌致梗阻性黄疸时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夏荣龙 刘青光 +1 位作者 宋涛 潘承恩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7-249,共3页
目的 建立恶性梗阻性黄疸模型 ,通过对模型鼠腹腔内注射丹参注射液 ,观察肝癌瘤体大小、形态学改变和肝癌、癌周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 ,PCNA)的表达 ,评价其作用。 方法 用Walker 2 5 6肝癌株近肝... 目的 建立恶性梗阻性黄疸模型 ,通过对模型鼠腹腔内注射丹参注射液 ,观察肝癌瘤体大小、形态学改变和肝癌、癌周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 ,PCNA)的表达 ,评价其作用。 方法 用Walker 2 5 6肝癌株近肝门部肝实质内种植致移植性肝癌侵袭的高位胆管 ,造成胆道癌性狭窄 ,以建立SD大鼠恶性梗阻性黄疸模型。将模型鼠分成四组 ,腹腔内分别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肌苷 +VC、丹参和 5 FU。结果 丹参组肝癌平均减小体积、PCNA的表达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和肌苷 +VC组 ,抑瘤率提高 ;与 5 FU组相比 ,丹参组PCNA在肝癌组织和癌周组织的表达均低于 5 FU组 ;而丹参组平均瘤体大于 5 FU组。结论 丹参在肝癌致梗阻性黄疸时 ,通过促进肝癌细胞分化成熟、抑制肝癌细胞增殖 ,对肿瘤发展起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浸润和转移 移植性肝癌 Walker-256肝癌株 增殖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钙黏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付建华 杨达宽 +1 位作者 黄云超 胡国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2-144,162,共4页
目的 探讨表皮钙黏蛋白(E cadherin, E CD)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癌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58例食管癌标本和122例其他各种病变食管上皮中的E cadherin表达,分析其表达与食管癌的临床病理特... 目的 探讨表皮钙黏蛋白(E cadherin, E CD)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癌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58例食管癌标本和122例其他各种病变食管上皮中的E cadherin表达,分析其表达与食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食管鳞癌、腺癌中E cadherin 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2.0%(11/50)、25%(2/8),与正常组100%(20/20)、单纯性增生组92.9%(26/28)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E cadherin阳性表达与鳞癌的分级、癌细胞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结论 食管癌中,随着肿瘤恶性程度及浸润转移的增加,E cadherin表达逐渐降低,以致丧失;E cadherin可作为检测肿瘤早期发生、预测转移潜能和预后状况的有价值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表皮钙黏蛋白 浸润和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IF4E的研究进展及在肺癌中研究现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波 朱成楚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8期931-934,共4页
eIF4E(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4E),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是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和调控的核心成分,通过与mRNA5’端帽子结构结合,在蛋白质翻译起始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证实在动物和人体中包括肺癌在内的大多... eIF4E(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4E),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是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和调控的核心成分,通过与mRNA5’端帽子结构结合,在蛋白质翻译起始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证实在动物和人体中包括肺癌在内的大多恶性肿瘤中存在过表达,它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就eIF4E的研究进展以及eEF4E在肺癌中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 肺癌 恶性肿瘤 蛋白质翻译 浸润和转移 EIF4E 过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Snail与肿瘤的上皮细胞间质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林 吴志浩 周清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1年第9期749-752,共4页
肿瘤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其引起的死亡大多是因为肿瘤转移。肿瘤的转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它是多种基因参与的结果,不仅仅是遗传性状的改变,还包括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一些在胚胎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基... 肿瘤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其引起的死亡大多是因为肿瘤转移。肿瘤的转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它是多种基因参与的结果,不仅仅是遗传性状的改变,还包括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一些在胚胎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基因常常在癌组织中重新激活,提示其可能有促进肿瘤发生和/或转移的作用。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是通过细胞粘附分子的改变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细胞间质 转录因子 细胞粘附分子 上皮 细胞外基质 浸润和转移 遗传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环蛋白P120与NF-κB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1
作者 张毅 曾严 +5 位作者 刘预 邓和军 李庆东 张杰峰 张艳林 李伟道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820-1822,共3页
目的检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P120ctn的表达与NF-κB活性,分析二者联系及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50例HCC中P120ctn的表达及NF-κB活性。结果在HCC中有高比例的NF-... 目的检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P120ctn的表达与NF-κB活性,分析二者联系及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50例HCC中P120ctn的表达及NF-κB活性。结果在HCC中有高比例的NF-κB的激活和P120ctn表达下调(分别为72%和66%);NF-κB的激活与P120ctn表达下调密切相关(r=0.399,P<0.05);二者均与HCC的血管侵犯、有无卫星灶、包膜形成等相关(P<0.05)。结论 HCC中存在较高比例的P120ctn表达下调和NF-κB的活性增高,二者有相关性,且均与HCC恶性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20CTN NF-ΚB HCC 浸润和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小细胞癌二例报告
12
作者 黄云腾 盛旭俊 +3 位作者 叶敏 陈建华 孔良 王益鑫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10期878-879,共2页
膀胱小细胞癌是一种极为罕见的恶性肿瘤,但其恶性程度高,易发生浸润和转移,发病率占所有膀胱恶性肿瘤的0.5%以下[1].2001.8~2003.5本院共收治2例膀胱小细胞癌,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膀胱小细胞癌 膀胱恶性肿瘤 恶性程度 罕见 浸润和转移 发病率 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大肠癌基质溶素与血管生成的关联性
13
作者 赵勇 章必成 +2 位作者 高建飞 李欣 杜光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7期680-681,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大肠癌基质溶素(m atrilysin,M M P-7)表达和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早期大肠癌中M M P-7表达及肿瘤微血管密度(m icrovessel density,M V D)。结果:从正常肠黏膜、腺瘤、早期大肠癌到进展期大肠癌... 目的:探讨早期大肠癌基质溶素(m atrilysin,M M P-7)表达和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早期大肠癌中M M P-7表达及肿瘤微血管密度(m icrovessel density,M V D)。结果:从正常肠黏膜、腺瘤、早期大肠癌到进展期大肠癌M V D表达呈上升趋势(P<0.05)。早期大肠癌M V D随肿瘤侵袭深度增加呈增高趋势(P<0.05);有转移者高于无转移者(P<0.05)。30例早期大肠癌中,12例M M P-7阳性表达,M M P-7阳性表达组的M V D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M M P-7和M V D显著正相关(r=0.7236,P<0.05)。结论:M M P-7可能通过促进肿瘤血管的形成参与早期大肠癌的发生、浸润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大肠癌 基质溶素 关联性 MMP-7 肿瘤微血管密度 免疫组织化学法 肿瘤血管生成 进展期大肠癌 阳性表达 浸润和转移 MVD 上升趋势 肿瘤侵袭 表达及 肠黏膜 MVD 正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癌中上皮-间质转化调节因子SNAI2和TWIST1的表达
14
作者 周海凤 刘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6-276,共1页
上皮-间质转化是上皮性肿瘤进展、局部浸润和转移的重要机制,其特征是丢失CDH1(E-钙黏蛋白)的表达,上皮一间质转化的调节因子SNA12和TWIST1可抑制CDH1的表达,在低分化恶性肿瘤中起诱导上皮一间质转化的作用。
关键词 上皮-间质转化 调节因子 甲状腺癌 低分化恶性肿瘤 E-钙黏蛋白 CDH1 上皮性肿瘤 浸润和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荐读:恶性肿瘤的光学分子影像手术导航
15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10-310,共1页
目前,光学分子影像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生物学、医学等生命科学领域。外科手术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如何在手术中实时动态检测前哨淋巴结、确定肿瘤浸润和转移范围、判定肿瘤切缘是否安全及保护神经等功能是肿瘤外科医生... 目前,光学分子影像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生物学、医学等生命科学领域。外科手术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如何在手术中实时动态检测前哨淋巴结、确定肿瘤浸润和转移范围、判定肿瘤切缘是否安全及保护神经等功能是肿瘤外科医生面临的,临床挑战。光学分子影像手术导航正在逐步应用到以上领域,期待可以解决以上问题,最终可以使恶性肿瘤被精准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肿瘤临床》 分子影像技术 恶性肿瘤 手术导航 光学 前哨淋巴结 浸润和转移 生命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