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凝沉淀-浸没式超滤膜处理北江水中试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凯 田家宇 +4 位作者 叶挺进 王培宁 韩正双 陈杰 李圭白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8-42,51,共6页
为考察混凝沉淀-浸没式超滤膜处理北江水的可行性,通过中试试验从净水效能和膜污染两方面对其进行研究,并与水厂现有常规处理工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常规工艺砂滤出水浊度平均为0.176 NTU,而混凝沉淀-超滤组合工艺出水浊度平均为0.080 N... 为考察混凝沉淀-浸没式超滤膜处理北江水的可行性,通过中试试验从净水效能和膜污染两方面对其进行研究,并与水厂现有常规处理工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常规工艺砂滤出水浊度平均为0.176 NTU,而混凝沉淀-超滤组合工艺出水浊度平均为0.080 NTU,其对浊度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工艺;常规工艺对CODMn和UV254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7.3%和43.2%,而超滤组合工艺的去除率分别为50.6%和44.0%,略优于常规处理工艺.就膜污染而言,原水直接超滤时跨膜压差增长较快;而在混凝沉淀-超滤组合工艺中,混凝沉淀的预处理作用可有效去除水中的膜污染物质,超滤膜的跨膜压差增长缓慢,系统运行稳定.采用浸没式超滤替代砂滤形成混凝沉淀-超滤组合工艺可有效提高供水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沉淀 浸没式超滤膜 污染 常规处理工艺 饮用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浸没式超滤膜技术处理东江水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张艳 李圭白 陈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10,共5页
以混凝沉淀为预处理,通过中试试验,对浸没式超滤膜处理东江水的最佳运行方式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气洗周期为24h时,膜通量及浓缩液水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过滤48h后,膜通量变化趋于平缓,气洗逐渐失去作用;除曝气后4h,浓缩液主要水质指标... 以混凝沉淀为预处理,通过中试试验,对浸没式超滤膜处理东江水的最佳运行方式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气洗周期为24h时,膜通量及浓缩液水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过滤48h后,膜通量变化趋于平缓,气洗逐渐失去作用;除曝气后4h,浓缩液主要水质指标含量均接近或低于膜装置进水.对3种不同运行方式进行比较,认为水洗周期48h和气洗周期24h相结合的运行方式最为适宜,连续运行30d,单位水洗周期内的平均膜通量由39.8L/(m2·h)降至30.3L/(m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没式超滤膜 通量 浓缩液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滤方式对浸没式超滤膜出水水质和膜污染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齐鲁 王洪臣 +3 位作者 郑祥 刘国华 梁恒 李圭白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04-308,共5页
运行条件是影响超滤膜过滤性能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一问题,以东江水源水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恒定水头和恒定通量2种过滤方式对浸没式超滤膜出水水质和膜污染的影响.中试结果表明,恒定水头和恒定通量2种过滤条件下,超滤膜对颗粒物和有机物... 运行条件是影响超滤膜过滤性能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一问题,以东江水源水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恒定水头和恒定通量2种过滤方式对浸没式超滤膜出水水质和膜污染的影响.中试结果表明,恒定水头和恒定通量2种过滤条件下,超滤膜对颗粒物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相差不大.在长期运行过程中,恒定水头过滤引起的不可逆膜污染比恒定通量过滤条件下严重,通过选择合理的膜通量和清洗方式,采用恒定通量过滤可使膜系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没式超滤膜 恒定水头 恒定通量 出水水质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没式超滤膜处理地表水除污染效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孙丽华 李星 +1 位作者 杨艳玲 李圭白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9-72,共4页
进行中试实验考察了浸没式超滤膜处理地表水的除污染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膜出水的浊度恒低于0.10NTU;膜出水的CODMn值为2.34-3.12mg/L;膜出水中大于2μm的颗粒总数为11--20个/100mL;膜出水中未检测出细菌;短周期内的气水反冲... 进行中试实验考察了浸没式超滤膜处理地表水的除污染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膜出水的浊度恒低于0.10NTU;膜出水的CODMn值为2.34-3.12mg/L;膜出水中大于2μm的颗粒总数为11--20个/100mL;膜出水中未检测出细菌;短周期内的气水反冲洗并排空,可以使膜运行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没式超滤膜 浊度 颗粒物 运行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混凝对浸没式超滤膜出水水质和膜污染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凯 梁恒 +4 位作者 叶挺进 罗旺兴 赖日明 林显增 李圭白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7-291,共5页
以聚合氯化铝作为混凝剂,通过中试考察了在线混凝对浸没式超滤膜出水水质和膜污染的影响,并与原水直接超滤和水厂现有常规处理工艺出水水质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线混凝对浸没式超滤膜对浊度和微生物的去除没有影响,原水直接超滤和在... 以聚合氯化铝作为混凝剂,通过中试考察了在线混凝对浸没式超滤膜出水水质和膜污染的影响,并与原水直接超滤和水厂现有常规处理工艺出水水质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线混凝对浸没式超滤膜对浊度和微生物的去除没有影响,原水直接超滤和在线混凝-超滤出水浊度均低于0.1 NTU,出水细菌总数均不超过5 CFU/mL;与原水直接超滤相比,混凝剂投量为20和30 mg/L时,在线混凝-超滤工艺对CODMn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8.1%和14.3%,对UV254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9.4%和26.5%;与原水直接超滤相比,在线混凝-超滤工艺在混凝剂投量低于水厂常规处理投加量的条件下即可明显减缓膜污染,进一步提高混凝剂投量对膜污染改善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混凝 浸没式超滤膜 污染 饮用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没式超滤膜组合工艺处理饮用水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夏莉 陆少鸣 +2 位作者 徐姮 马龙 张菊萍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1-124,共4页
通过中试实验研究了混凝沉淀-超滤、混凝沉淀-砂滤-超滤和混凝沉淀-升流式曝气生物活性炭-超滤三种工艺处理饮用水的净水效果及对膜污染影响情况。结果表明,3种工艺的浊度和颗粒数去除率均能达到99%以上且不受原水水质影响,都能去除水... 通过中试实验研究了混凝沉淀-超滤、混凝沉淀-砂滤-超滤和混凝沉淀-升流式曝气生物活性炭-超滤三种工艺处理饮用水的净水效果及对膜污染影响情况。结果表明,3种工艺的浊度和颗粒数去除率均能达到99%以上且不受原水水质影响,都能去除水中大多数的微生物和浮游动物,说明超滤膜组合工艺能有效的保证出水的生物安全性。超滤膜本身对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效果较差,相对于混凝沉淀-超滤工艺,选用混凝沉淀-砂滤-超滤工艺和混凝沉淀-升流式曝气生物活性炭-超滤工艺对COD_(Mn)、UV_(254)及氨氮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21.2%、18.2%、28.6%和40.8%、63.7%、59.2%,且这两种工艺的过滤阻力也远小于混凝沉淀-超滤工艺的过滤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没式超滤膜 砂滤池 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条件对浸没式超滤膜性能及其应用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吴杨超 戴海平 +2 位作者 范云双 柯永文 王尧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16,25,共4页
通过实验模拟以及对浸没式膜过滤(SMF)系统工程进行现场监测,研究温度条件对浸没式超滤膜性能和SMF系统运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温的升高,膜通量逐渐升高,膜断裂伸长率会上升到一个更高的范围,SMF系统跨膜压差(TMP)逐渐增大,... 通过实验模拟以及对浸没式膜过滤(SMF)系统工程进行现场监测,研究温度条件对浸没式超滤膜性能和SMF系统运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温的升高,膜通量逐渐升高,膜断裂伸长率会上升到一个更高的范围,SMF系统跨膜压差(TMP)逐渐增大,化学增强反洗(CEB)的效果会逐渐增强;冬季在满足水厂供水要求的情况下适当使SMF系统以低通量运行能有效控制膜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没式超滤膜 温度 压差 滤水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留分子质量和材质对浸没式超滤膜过滤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齐鲁 赵旭东 +3 位作者 薛重华 王洪臣 梁恒 李圭白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10,共4页
针对截留分子质量和材质对浸没式超滤膜处理微污染地表水过滤性能的影响问题,研究了两者对膜去除水中颗粒物和有机污染物的特性及其对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膜截留分子质量的减小,超滤膜对浊度和各有机物指标的去除率逐渐升高,但... 针对截留分子质量和材质对浸没式超滤膜处理微污染地表水过滤性能的影响问题,研究了两者对膜去除水中颗粒物和有机污染物的特性及其对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膜截留分子质量的减小,超滤膜对浊度和各有机物指标的去除率逐渐升高,但超滤膜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率较低;不同材质的超滤膜对有机物的去除率存在差异。不同截留分子质量和材质的超滤膜过滤原水时的污染程度不同,截留分子质量较小的超滤膜污染程度较轻,但容易引起不可逆膜污染;聚砜(PS)膜抗污染的能力要强于聚偏氟乙烯(PVDF)和聚氯乙烯(PVC)膜,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不同水质特点合理选择超滤膜的截留分子质量和材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留分子质量 材质 浸没式超滤膜 有机物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没式超滤膜净化松花江水的集成工艺 被引量:2
9
作者 齐鲁 程荣 +4 位作者 王洪臣 郑祥 田家宇 梁恒 李圭白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9-124,共6页
目的研究预处理与浸没式超滤膜集成工艺的出水水质以及预处理对膜污染的影响.方法以松花江水源水为试验原水,用浸没式超滤膜对原水进行过滤,并采用多种分析手段对膜出水水质和膜污染进行分析.结果混凝、PAC-混凝、污泥回流、炭泥回流四... 目的研究预处理与浸没式超滤膜集成工艺的出水水质以及预处理对膜污染的影响.方法以松花江水源水为试验原水,用浸没式超滤膜对原水进行过滤,并采用多种分析手段对膜出水水质和膜污染进行分析.结果混凝、PAC-混凝、污泥回流、炭泥回流四种膜前预处理均可提高超滤出水水质,炭泥回流对膜出水水质的改善作用最为明显,对原水中浊度、DOC、UV254、CODMn、BDOC和THMF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5%、40.7%、44.4%、55.9%、83.6%和59.5%.在长期的周期性膜过滤过程中,预处理不仅可以明显降低膜运行的TMP,而且可以降低不可逆膜污染,从而有效延缓膜污染.结论四种预处理可在不同程度上提高膜出水水质和缓解膜污染,其中炭泥回流对膜出水水质的改善作用最为明显,且可以更好地减少不可逆膜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没式超滤膜 集成 预处理 炭泥回流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浸没式超滤膜-粉末炭工艺处理含嗅水 被引量:2
10
作者 梁爽 李星 +4 位作者 杨艳玲 刘玲 刘永旺 程振杰 李波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873-4878,共6页
为解决饮用水的嗅味问题,通过实验室配水实验,考察常规处理加浸没式超滤膜粉末炭组合工艺(UF-PAC)对含嗅高藻水的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浸没式超滤膜生物反应器中,粉末活性炭可以吸附超滤膜无法截留的溶解性有机物,并能充分发挥吸... 为解决饮用水的嗅味问题,通过实验室配水实验,考察常规处理加浸没式超滤膜粉末炭组合工艺(UF-PAC)对含嗅高藻水的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浸没式超滤膜生物反应器中,粉末活性炭可以吸附超滤膜无法截留的溶解性有机物,并能充分发挥吸附作用和长期的生物降解作用。浸没式超滤膜粉末炭组合工艺可以强化常规工艺的处理效果,将藻细胞完全截留,对DOC,UV254和CODMn的去除率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分别平均增长19.6%,30.0%和28.3%;经UF-PAC处理后,出水中二甲基异茨醇和土臭素质量浓度均降至10 ng/L以下,出水水质得到保证。常规处理和膜生物反应器中的PAC共同延缓膜污染,运行30 d跨膜压差仅增加9 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没式超滤膜 粉末炭 高藻水 吸附 二甲基异茨醇 土臭素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没式超滤膜用于砂滤池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艳 于丽君 +1 位作者 李立秋 李圭白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0-73,共4页
通过中试试验,研究浸没式超滤膜在砂滤池中应用时膜通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出水方式、液位、膜长度、反洗方式等.试验结果表明,改变出水方式(虹吸、重力流)对膜通量没有影响;液位高度与产水量成正比关系;相同条件下,短膜在膜通量及其... 通过中试试验,研究浸没式超滤膜在砂滤池中应用时膜通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出水方式、液位、膜长度、反洗方式等.试验结果表明,改变出水方式(虹吸、重力流)对膜通量没有影响;液位高度与产水量成正比关系;相同条件下,短膜在膜通量及其他方面的表现更具优势;1.36 m膜在液位高度2.5 m,清洗周期24 h,清洗方式为气水同时进行的条件下运行时,膜通量可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没式超滤膜 通量 出水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浸没式超滤膜处理热电厂冷却水的试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浩长江 操家顺 《水资源保护》 CAS 2012年第5期52-56,共5页
依托甪直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工程,研究利用浸没式超滤膜处理热电厂冷却水回用作为印染工艺漂洗用水的可行性以及采用混凝沉淀预处理对超滤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采用浸没式超滤膜处理电厂冷却水,对浊度、总铁和COD的平均去除率分... 依托甪直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工程,研究利用浸没式超滤膜处理热电厂冷却水回用作为印染工艺漂洗用水的可行性以及采用混凝沉淀预处理对超滤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采用浸没式超滤膜处理电厂冷却水,对浊度、总铁和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8.2%、96.9%和43.2%,出水水质稳定,能够满足印染企业漂染用回用水的水质要求;②增加混凝沉淀的预处理程序,对水体中污染物有很好的去除效果,能减缓超滤膜表面的不可逆污染,减少超滤膜的化学清洗次数,改善超滤膜的过滤性能,提高超滤膜的过滤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没式超滤膜 热电厂冷却水 废水处理 混凝沉淀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行参数对浸没式超滤膜污染影响中试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肖友道 张维佳 +3 位作者 王东田 陈杰 牛淮金 周颖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2-125,共4页
采用混凝-气浮移动罩-超滤膜工艺处理太湖源水中试研究,考察了过滤周期、中间曝气时间、气水体积比、通量、排污时间对浸没式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温高藻期采用过滤周期1.5 h、中间曝气30 s、气水体积比4:1~5:1、通量30 L.m-.2... 采用混凝-气浮移动罩-超滤膜工艺处理太湖源水中试研究,考察了过滤周期、中间曝气时间、气水体积比、通量、排污时间对浸没式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温高藻期采用过滤周期1.5 h、中间曝气30 s、气水体积比4:1~5:1、通量30 L.m-.2h-1、排污时间25~30 s的工况能较好的减缓膜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没式超滤膜 过滤周期 中间曝气时间 气水体积比 通量 排污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没式超滤膜处理水厂沉后水中试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谢观体 邵森林 +2 位作者 梁恒 陈杰 李圭白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4-117,共4页
从常规砂滤池改造成膜池的角度出发,通过中试,研究了浸没式超滤工艺处理水厂沉后水的处理效能及其运行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超滤出水平均浊度为(0.050±0.014)NTU,粒径>2μm的颗粒数小于20个.mL-1,能有效保证出水的生物安全性;超... 从常规砂滤池改造成膜池的角度出发,通过中试,研究了浸没式超滤工艺处理水厂沉后水的处理效能及其运行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超滤出水平均浊度为(0.050±0.014)NTU,粒径>2μm的颗粒数小于20个.mL-1,能有效保证出水的生物安全性;超滤膜膜丝作为生物载体附着生长一定量的微生物,能去除少量氨氮;超滤对沉后水中有机物的去除率不高,CODMn和UV254的去除率均为10%左右;在试验工况下,工艺稳定运行,化学清洗周期可达4个月;同时试验装置的等效滤速为8.6 m.h-1。因此,从除污染效能和基建用地上看,超滤膜可以替代传统砂滤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没式超滤膜 沉后水 工艺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DF浸没式超滤膜市政污水再生处理运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白鹤 林亚凯 +3 位作者 张景隆 郑晓红 田野 张岩岗 《水处理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6-90,96,共6页
采用热致相分离(TIPS)法聚偏氟乙烯(PVDF)浸没式超滤膜,通过中试和工程项目应用考察了其在市政污水再生处理中的应用情况,研究了不同反洗条件和清洗条件对膜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X)等技术手段进行污染物分析。结... 采用热致相分离(TIPS)法聚偏氟乙烯(PVDF)浸没式超滤膜,通过中试和工程项目应用考察了其在市政污水再生处理中的应用情况,研究了不同反洗条件和清洗条件对膜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X)等技术手段进行污染物分析。结果表明,增加曝气量和反洗流量可以有效延缓膜污染,在没有维护性清洗条件下,运行通量可稳定在43.7 L/(m^(2)·h),而增加2~3 d/次的维护性清洗(MW)后运行通量可提高到46.3 L/(m^(2)·h),均高于原系统(聚丙烯膜)的运行通量。产水水质稳定,浊度基本稳定在30~40 mNTU。可为浸没式超滤膜在市政污水深度处理的运行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没式超滤膜 热致相分离法 市政污水 深度处理 OCW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没式超滤技术在南通狼山水厂中的运行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郁振标 袁宵 +1 位作者 陈清 卢月蓉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0-154,共5页
南通狼山水厂浸没式超滤膜系统设计规模为30×10^(4)m^(3)/d,对应处理工艺为“混凝沉淀+臭氧活性炭+浸没式超滤膜”,同时,沉淀池可超越至浸没式膜池,该工艺有效地应对以长江流域水源为原水的水质.实际运行表明,该工艺出水水质稳定,... 南通狼山水厂浸没式超滤膜系统设计规模为30×10^(4)m^(3)/d,对应处理工艺为“混凝沉淀+臭氧活性炭+浸没式超滤膜”,同时,沉淀池可超越至浸没式膜池,该工艺有效地应对以长江流域水源为原水的水质.实际运行表明,该工艺出水水质稳定,浊度保持0.1 NTU以下,COD_(Mn)<2 mg/L,颗粒数(≥2μm)为10个/mL以下,有效保障了出厂水的水质稳定性.同时,跨越式的工艺组合可节省运行能耗.在运行管理过程中,膜系统恢复性清洗需充分考虑对管道材质的合理性和操作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没式超滤膜 自来水厂 稳定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超滤组合工艺净水及膜污染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益清 王燕藏 +1 位作者 孙昕 李文龙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6-79,共4页
采用超滤中试系统处理深圳某水库原水,对比研究了粉末活性炭和混凝2种预处理工艺对超滤净水效果及对超滤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超滤工艺和粉末活性炭/超滤工艺对浊度、CODMn、UV254、DOC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9.6%、34.8%、31.3%、... 采用超滤中试系统处理深圳某水库原水,对比研究了粉末活性炭和混凝2种预处理工艺对超滤净水效果及对超滤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超滤工艺和粉末活性炭/超滤工艺对浊度、CODMn、UV254、DOC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9.6%、34.8%、31.3%、24.9%和99.4%、35.0%、32.4%、29.5%。粉末活性炭/超滤工艺对以CODMn、UV254、DOC表征的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优于混凝/超滤工艺,而混凝/超滤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受原水水质的影响较小,并且出水浊度效果稍好。在原水水质和运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混凝/超滤工艺的跨膜压差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粉末活性炭/超滤工艺;但对超滤膜进行化学清洗后,粉末活性炭/超滤工艺膜表面仍有明显的污染物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没式超滤膜 混凝 粉末活性炭 净水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式PAC-UF工艺处理水厂待滤水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邵森林 梁恒 +2 位作者 谢观体 陈杰 李圭白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1-136,共6页
通过中试,研究一体式PAC-UF工艺取代传统砂滤池工艺的适用性和经济性,并将其与单独超滤和水厂砂滤池比较.结果表明,PAC-UF工艺平均出水浊度为(0.041±0.010)NTU,粒径>2μm的颗粒数平均为(13±8)/mL,可保证出水良好的生物安全... 通过中试,研究一体式PAC-UF工艺取代传统砂滤池工艺的适用性和经济性,并将其与单独超滤和水厂砂滤池比较.结果表明,PAC-UF工艺平均出水浊度为(0.041±0.010)NTU,粒径>2μm的颗粒数平均为(13±8)/mL,可保证出水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在PAC投加20 mg/L情况下,PAC-UF工艺对CODMn的去除率为(21.0±9.9)%,对不含亚硝酸盐部分CODMn的去除率为(33.7±11.1)%,对UV254的去除率为(51.0±10.7)%,PAC-UF工艺对浊度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砂滤.但PAC-UF工艺对NH4+-N去除效果不佳.在实验工况条件下,工艺能稳定运行,可以维持运行3个月左右化学清洗1次.PAC-UF工艺适用于高有机污染、低NH4+-N的原水水质,它可以有效地提高水厂出水的生物安全性和化学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活性炭 浸没式超滤膜 污染 砂滤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曝气对一体式PAC/UF工艺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邵森林 梁恒 +2 位作者 张建辉 陈杰 李圭白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19,57,共5页
针对一体式PAC/UF工艺的重要环节———曝气,通过小试和中试实验,研究曝气方式、曝气量等因素对一体式PAC/UF工艺运行及除污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间歇曝气,连续曝气情况下PAC/UF工艺去除有机物效果略好;连续曝气会使出水颗粒数... 针对一体式PAC/UF工艺的重要环节———曝气,通过小试和中试实验,研究曝气方式、曝气量等因素对一体式PAC/UF工艺运行及除污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间歇曝气,连续曝气情况下PAC/UF工艺去除有机物效果略好;连续曝气会使出水颗粒数略微增多;同时连续曝气可以更充分发挥粉末活性炭减缓膜污染的作用.增加曝气量也可以减缓膜污染.但是在实验条件下,间歇曝气可以节约电能0.221 kW.h/m3.综合考虑PAC/UF工艺膜污染、除污染效能和运行成本,对于PAC/UF工艺,间歇曝气更经济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曝气 浸没式超滤膜 粉末活性炭 污染 经济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粉末活性炭吸附-超滤工艺去除砂滤池反洗水溶解性有机物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开伟 李伟英 +2 位作者 陆俊宇 马前 蒋福春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0-64,共5页
通过混凝-粉末活性炭(PAC)吸附-浸没式超滤膜(UF)组合工艺去除砂滤池反洗水(FBWW)中溶解性有机物(DOM),以降低后续回用过程中消毒副产物(DBPs)生成量。试验对3种混凝药剂——聚合硫酸铁(PFS)、三氯化铁(FeCl3)、聚合氯化铝(PACl)处理FBW... 通过混凝-粉末活性炭(PAC)吸附-浸没式超滤膜(UF)组合工艺去除砂滤池反洗水(FBWW)中溶解性有机物(DOM),以降低后续回用过程中消毒副产物(DBPs)生成量。试验对3种混凝药剂——聚合硫酸铁(PFS)、三氯化铁(FeCl3)、聚合氯化铝(PACl)处理FBWW的效果进行了比较,探讨其对UV254和水溶性有机物(DOC)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PFS对有机物去除效果优于PACl和FeCl3;PFS与粉末活性炭混合投加可增加有机物去除率,粉末活性炭为20mg/L,PFS为8mg/L时出水浊度为0.85NTU,UV254和DOC去除率分别为43%和31%;采用混凝-PAC吸附-超滤膜(UF)处理FBWW对UV254和DOC去除率分别达到51%和41%,出水浊度为0.19NTU,UV254为0.031cm-1,DOC为2.76mg/L.此工艺可有效降低反冲洗水中DOM含量,达到重新利用净水厂废水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物 混凝 粉末活性炭吸附 砂滤池反洗水 浸没式超滤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