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浸水条件下含水率对粉砂质泥岩蠕变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先甲 高增奎 +2 位作者 付志强 张奥 张国华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37,共10页
泥岩具有强度低、遇水易软化的特点,尤其是富水泥岩地层,对工程岩体的长期稳定性影响较大,但相关研究少有报道,因此亟待深入研究泥岩遇水蠕变特性。开展了不同初始含水率泥岩试样在天然和浸水条件下的分级加载蠕变试验,研究了水对岩体... 泥岩具有强度低、遇水易软化的特点,尤其是富水泥岩地层,对工程岩体的长期稳定性影响较大,但相关研究少有报道,因此亟待深入研究泥岩遇水蠕变特性。开展了不同初始含水率泥岩试样在天然和浸水条件下的分级加载蠕变试验,研究了水对岩体蠕变特性的影响机理,结合广义Kelvin模型,构建了考虑含水劣化效应的蠕变损伤本构模型,并将新模型嵌入FLAC3D有限差分软件中,模拟了不同工况下泥岩蠕变变形特性,并与室内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随着含水率的增大,岩体蠕变应变量增大,长期强度降低;相比天然条件,浸水环境使得岩体长期强度劣化更为严重,试样初始含水率越小,浸水条件对其蠕变变形影响越大;将岩体因水的劣化效应定义为蠕变参数的损伤因子,损伤因子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提高;考虑含水劣化效应的蠕变损伤本构模型数值模拟结果与室内试验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新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岩 蠕变特性 浸水条件 蠕变试验 含水劣化效应 蠕变损伤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山露天矿边坡泥岩浸水剪切特性研究
2
作者 纪小龙 韩流 +3 位作者 王恒恒 吴先荣 陈树召 陈祥宸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187,共6页
为了研究浸水条件下露天矿边坡泥岩的剪切特性,对内蒙古神山露天矿干燥与饱和状态下的三种泥岩开展了不同法向应力条件下的直剪试验,结果表明:同种泥岩在不同试验条件下及不同泥岩在相同试验条件下的宏观剪切力学特征均不同。泥岩浸水... 为了研究浸水条件下露天矿边坡泥岩的剪切特性,对内蒙古神山露天矿干燥与饱和状态下的三种泥岩开展了不同法向应力条件下的直剪试验,结果表明:同种泥岩在不同试验条件下及不同泥岩在相同试验条件下的宏观剪切力学特征均不同。泥岩浸水后的渗压效应是影响其剪切特性的主要力学因素。并通过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浸水条件对神山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及失稳模式的影响。研究结果对神山露天矿及相似矿山的安全生产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水条件 剪切特性 渗压效应 边坡稳定性 失稳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拌SBS改性沥青浸水前后的纳观黏附特性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波 陈占权 +2 位作者 刘祥 吕镇锋 李晓民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0-64,84,共6页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中的力谱技术检测了掺温拌剂Sasobit或Evotherm 3G的温拌SBS改性沥青在不浸水和浸水条件下的纳观黏附力,并基于表面自由能理论对温拌SBS改性沥青的纳观黏附力检测结果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浸水后温拌SBS改性沥...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中的力谱技术检测了掺温拌剂Sasobit或Evotherm 3G的温拌SBS改性沥青在不浸水和浸水条件下的纳观黏附力,并基于表面自由能理论对温拌SBS改性沥青的纳观黏附力检测结果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浸水后温拌SBS改性沥青纳观黏附力的变化率,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温拌SBS改性沥青浸水前后纳观黏附特性的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采用原子力显微镜中的力谱技术可以直观地得到温拌SBS改性沥青的纳观黏附力;Sasobit温拌剂小幅降低了不浸水条件下SBS改性沥青的纳观黏附力,却增强了浸水条件下SBS改性沥青的纳观黏附力,但浸水前后其纳观黏附力变化率较小;Evotherm 3G温拌剂能同时增强温拌SBS改性沥青在浸水前后的纳观黏附力,且其纳观黏附力变化率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拌沥青 SBS改性沥青 纳观黏附力 浸水条件 原子力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ssolution kinetics of malachite in ammonia/ammonium sulphate solution
4
作者 刘志雄 尹周澜 +1 位作者 胡慧萍 陈启元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4期903-910,共8页
The dissolution kinetics of malachite was investigated in ammonia/ammonium sulphate solution. The effects of ammonia and ammonium sulphate concentration, pH, leaching time,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particle size were... The dissolution kinetics of malachite was investigated in ammonia/ammonium sulphate solution. The effects of ammonia and ammonium sulphate concentration, pH, leaching time,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particle size we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um leaching conditions for malachite ore with a copper extraction more than 96.8% are ammonia/ammonium concentration 3.0 mol/L NHaOH + 1.5 mol/L (NH4)2SO4, liquid-to-solid ratio 25:1 mL/g, leaching time 120 min, stirring speed 500 r/rain, reaction temperature 25 ℃ and particle size finer than 0.045 mm. The dissolution process of malachite with an activation energy of 26.75 k J/tool is controlled by the interface transfer and diffusion across the product layer. A semi-empirical rate equation is obtained to describe the leaching process and the reaction orders with respect to concentration of ammonia and ammonium sulphate are 2.983 0 and 0.941 1,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PER MALACHITE KINETICS AMMONIA ammonium sulpha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