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九龙县黑牛洞韧性剪切带型浸染状铜矿石的特征及其矿床学意义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建忠 汪名杰 +9 位作者 王发清 姚鹏 梁鲸 唐高林 祝向平 马国桃 邹光富 沈战武 陈敏华 李贵洪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53-868,共16页
四川省黑牛洞铜矿赋存于中元古代变质火山-沉积岩中,含矿变质火山-沉积岩可能形成于扬子地台西缘大陆被动边缘裂谷带,经历了至少2次韧性变形,变质达到角闪岩相〔泥质原岩:十字石+铁铝榴石(蓝晶石),变基性火山岩:斜长石+普通角闪石+铁铝... 四川省黑牛洞铜矿赋存于中元古代变质火山-沉积岩中,含矿变质火山-沉积岩可能形成于扬子地台西缘大陆被动边缘裂谷带,经历了至少2次韧性变形,变质达到角闪岩相〔泥质原岩:十字石+铁铝榴石(蓝晶石),变基性火山岩:斜长石+普通角闪石+铁铝榴石〕。一方面,经构造动力作用(韧性剪切变形),原矿石经过改造形成韧性剪切带型浸染状矿石或矿化岩(简称剪切型矿石);另一方面,活化、迁移形成的含矿热液在合适的构造部位淀积成块状、准块状、角砾状和浸染状等矿石,形成以块状、准块状和角砾状硫化物为主的铜矿床。剪切型矿石的特征为:①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与围岩片理的产状基本一致,发育大量剪切条带、石英不对称透镜体和石香肠、不协调褶皱;②矿物晶体或集合体一般呈他形、透镜状;在平行片理的面(∥AB面,⊥C)上,矿石矿物集合体呈浸染状、斑点状和薄片状;在垂直片理走向的面(∥AC面,⊥B)上,则呈细条状、透镜状,甚至无根钩状,发育S∧C组构,与围岩变形特征相同;③石英动态重结晶颗粒、对称透镜体、布丁、条带和S∧C组构发育,矿石矿物集合体条带、对称透镜体、无根褶皱,以及与活化、迁移有关的溶蚀结构十分发育。研究结果表明,黑牛洞矿区发育的剪切型矿石和非剪切型矿石是同一构造过程的不同变形阶段,在不同的成矿作用和不同的地球物理化学条件下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大陆被动边缘裂谷 韧性正剪切带 剪切带型浸染状矿石 构造改造矿床 黑牛洞铜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的Re-Os“年龄”及其意义 被引量:32
2
作者 杨胜洪 陈江峰 +2 位作者 屈文俊 杨刚 杜安道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7-36,共10页
分析了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的一组浸染状矿石和一组块状矿石的Re、Os含量和Os同位素组成。浸染状矿石和块状矿石分别给出Re-Os表观等时线年龄为(1126±96)Ma和(840±79)Ma,表观初始^(187)Os/^(188)Os比值为0.119±0.018和0.2... 分析了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的一组浸染状矿石和一组块状矿石的Re、Os含量和Os同位素组成。浸染状矿石和块状矿石分别给出Re-Os表观等时线年龄为(1126±96)Ma和(840±79)Ma,表观初始^(187)Os/^(188)Os比值为0.119±0.018和0.242±0.028。块状矿石的表观年龄与前人报道的同类矿石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证明了其分析的可靠性。此结果也与前人报道的锆石和斜锆石的U-Pb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说明了金川的新元古代成矿时代。而我们的和前人的工作表明,海绵陨铁状矿石和浸染状矿石给出的Re-Os表观年龄有相当大的变化范围,且都比块状矿石的年龄老。提出了两种模式解释这种现象:在约8亿年前金川矿床形成时地壳混染导致浸染状矿石和海绵陨铁状矿石的Os同位素组成不均一,从而给出偏老的表观年龄;相反,Os同位素在块状矿石中快速扩散而均一化,因此给出成岩成矿年龄。但是,还不能完全排除两期成岩成矿的可能性,即晚期岩浆活动引起了早期岩浆活动中封闭的Re-Os同位素体系的扰动。目前倾向于第一种解释,但后一种可能性还需要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镍硫化物矿床 RE-OS同位素体系 表观年龄 浸染状矿石 矿石 金川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红旗岭铜镍硫化物矿床Re-Os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郝立波 吴超 +4 位作者 孙立吉 蒋艳明 赵玉岩 陆继龙 李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07-517,共11页
吉林红旗岭铜镍硫化物矿床主要由1号、2号及7号含矿岩体组成,主要矿石类型为浸染状矿石。其Re-Os等时线年龄研究显示:2号岩体Re-Os等时线年龄((215.0±24.0)Ma)与岩体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212.2±2.6)Ma)一致;而1... 吉林红旗岭铜镍硫化物矿床主要由1号、2号及7号含矿岩体组成,主要矿石类型为浸染状矿石。其Re-Os等时线年龄研究显示:2号岩体Re-Os等时线年龄((215.0±24.0)Ma)与岩体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212.2±2.6)Ma)一致;而1号岩体Re-Os等时线年龄((237.0±16.0)Ma)则明显老于岩体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216.0±5.0)Ma)。这表明浸染状矿石的Re-Os等时线年龄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应慎重使用。浸染状矿石的Re-Os等时线年龄偏老原因多被解释为地壳混染引起的Os同位素不均一所致,但研究显示:红旗岭1号岩体和2号岩体均有一定量的地壳物质混入,浸染状矿石的^187 Os与^188 Os初始比值分别为0.215±0.043和0.302±0.089,γOs值分别为67.5-155.8和113.9-206.9;且2号岩体地壳物质混入量略高于1号岩体,混入的壳源Os所占比例为20%-30%。这说明地壳物质混染并非是导致Os同位素不均一的主要原因,其主要原因仍需在今后的工作中深入研究;而地壳物质的混入可能是促进熔离成矿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OS同位素 等时线年龄 铜镍硫化物矿床 浸染状矿石 红旗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