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超螺旋滑模观测的变质量无人艇航速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1
1
作者 闫昭琨 杨冠宇 王鸿东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7-262,共16页
[目的]为实现对变质量无人艇在各类载荷投放任务下的精准控制,提出一种适用于质量与吃水均发生未知改变情况的变质量无人艇航速自适应控制方法。[方法]以吃水及其高阶项为自变量,对变质量无人艇操纵运动模型中,质量、吃水,以及各水动力... [目的]为实现对变质量无人艇在各类载荷投放任务下的精准控制,提出一种适用于质量与吃水均发生未知改变情况的变质量无人艇航速自适应控制方法。[方法]以吃水及其高阶项为自变量,对变质量无人艇操纵运动模型中,质量、吃水,以及各水动力导数项间的耦合影响关系进行解析表达。针对变质量无人艇各运动状态量与其吃水项的高相关性,设计超螺旋滑模观测器对变质量无人艇的未知吃水与质量进行观测估计,并通过李雅普诺夫理论证明观测器的有限时间稳定。基于解耦后的变质量无人艇操纵运动模型,设计航速自适应控制算法,结合超螺旋滑模观测器的观测值与控制误差对自适应控制律实时更新,根据李雅普诺夫方法验证控制系统的整体稳定性。最后,针对变质量无人艇载荷投放任务场景,开展若干工况下的仿真实验。[结果]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吃水观测算法可实现对变质量无人艇吃水与质量的精准观测。在载荷发生阶跃变化与连续变化等典型工况下,该变质量无人艇航速自适应控制算法均可实现对目标航速的稳定跟踪。[结论]研究表明,所提控制算法可适用于变质量无人艇的各类典型控制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艇 质量 质量体控制 超螺旋滑模观测器 自适应控制系统 航速控制 吃水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体飞行器强化学习自适应抗扰动控制方法
2
作者 程昊宇 张笑妍 +2 位作者 刘昕 黄汉桥 闫杰 《宇航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7-990,共14页
针对变体飞行器控制系统设计中安全性、抗扰性和最优性难以兼顾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强化学习的自适应抗扰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存在不确定情况下变体飞行器的动力学模型,基于模糊控制理论设计了模糊干扰观测器,保证对系统不确定性和干扰... 针对变体飞行器控制系统设计中安全性、抗扰性和最优性难以兼顾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强化学习的自适应抗扰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存在不确定情况下变体飞行器的动力学模型,基于模糊控制理论设计了模糊干扰观测器,保证对系统不确定性和干扰的估计误差能够收敛至原点邻域内。为了解决飞行安全性、最优性和抗扰性难以兼顾的问题,将高阶非线性系统的最优性问题转化为子系统控制量的最优化设计问题。基于强化学习框架求解Hamilton-Jacobi-Bellman方程。针对方程求解时难以处理的系统非线性特性,设计基于神经网络的actor-critic策略。在反步设计中利用actor网络生成控制量,基于critic网络评估控制性能,基于障碍Lyapunov函数方法开展稳定性分析,保证系统的稳定性、最优性和状态约束。最后,通过仿真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飞行器 强化学习 自适应控制 模糊干扰观测器 最优抗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磁流变座椅悬架系统自适应缓冲控制策略研究
3
作者 欧阳建浩 杨书仪 +3 位作者 陈盛钊 覃凌云 汪国胜 陈哲吾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32-241,共10页
针对直升机坠毁事故中座椅缓冲性能不足导致乘员生存率低、难实现“软着陆”的核心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改进恒定载荷反步控制策略。建立“人体-座椅”简化物理模型,利用试验数据对磁流变阻尼器双曲正切模型的参数进行辨识。针对传统恒... 针对直升机坠毁事故中座椅缓冲性能不足导致乘员生存率低、难实现“软着陆”的核心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改进恒定载荷反步控制策略。建立“人体-座椅”简化物理模型,利用试验数据对磁流变阻尼器双曲正切模型的参数进行辨识。针对传统恒定载荷控制的缺陷,设计一种自适应改进恒定载荷反步控制策略,通过引入自适应律提高控制性能,并基于Lyapunov稳定性分析验证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在不同初始冲击速度下进行不同控制策略的仿真分析。结果显示:所设计控制策略对参考模型的加速度跟踪平均误差为0.27%,有效确保了控制精度;在不同工况下该控制策略加速度最大值相比被动控制策略平均降低58.89%,缓冲性能更好。与传统控制方法相比,该控制策略能显著改善缓冲性能,实现“软着陆”控制,有较好的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定载荷控制 磁流 自适应控制 反步控制 软着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的漂浮式海上风机转矩-变桨协调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艳峰 杨锡运 王忻哲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7-615,共9页
针对漂浮式海上风机建模困难、频繁变桨造成的严重疲劳损伤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的转矩-变桨协调控制策略。该策略不依赖漂浮式海上风机的数学模型,通过集成迭代学习控制策略改进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设计发电机电... 针对漂浮式海上风机建模困难、频繁变桨造成的严重疲劳损伤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的转矩-变桨协调控制策略。该策略不依赖漂浮式海上风机的数学模型,通过集成迭代学习控制策略改进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设计发电机电磁转矩和桨距角作为控制变量的多输入多输出控制器进行协调控制,允许非零度桨距角下风机用做动能缓冲,在平滑输出功率的同时减少变桨动作量。为证明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在多种风场景下,与增益调度PI控制等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使漂浮式海上风机在满足发电功率平稳性的同时减缓了漂浮平台的俯仰运动,可有效降低漂浮式海上风机的疲劳载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漂浮式海上风机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转矩-桨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主减磁流变隔振系统自适应控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运志 周瑾 +1 位作者 曹晓彦 徐园平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6-103,254,共9页
为了有效减小直升机旋翼通过主减速器向机身传递的多方向、宽频带振动,提出一种基于全系数自适应控制的新型直升机主减磁流变隔振系统。首先,对剪切阀式磁流变阻尼器进行力学特性测试,并采用Bouc-Wen模型建立磁流变阻尼器动力学模型。其... 为了有效减小直升机旋翼通过主减速器向机身传递的多方向、宽频带振动,提出一种基于全系数自适应控制的新型直升机主减磁流变隔振系统。首先,对剪切阀式磁流变阻尼器进行力学特性测试,并采用Bouc-Wen模型建立磁流变阻尼器动力学模型。其次,介绍主减磁流变隔振系统的结构方案及其工作原理,并采用拉格朗日能量法推导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对其动力学特性进行仿真分析。随后,针对主减磁流变隔振系统的振动特性,设计基于特征模型的全系数自适应控制器,在扫频激励下进行数值仿真。最后,搭建磁流变隔振实验台,进行垂向振动控制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与被动隔振及天棚控制相比,基于特征模型的全系数自适应控制器具有更好的隔振性能,能有效减小直升机旋翼向机身传递的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磁流阻尼器 直升机隔振 动力学特性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入与不变方法原理及其在非线性自适应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振 谭湘敏 +2 位作者 易建强 袁如意 范国梁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00-407,共8页
非线性系统理论的实际工程需求和复杂性使其成为控制学科中最具吸引力和挑战性的研究领域,为此介绍了一种新的非线性控制律设计方法——浸入与不变(I&I)理论.该方法首先选择一个比被控系统维数低的(局部)渐近稳定的目标系统,然后设... 非线性系统理论的实际工程需求和复杂性使其成为控制学科中最具吸引力和挑战性的研究领域,为此介绍了一种新的非线性控制律设计方法——浸入与不变(I&I)理论.该方法首先选择一个比被控系统维数低的(局部)渐近稳定的目标系统,然后设计浸入映射和控制律,使得原系统在控制律作用下的动态轨迹都是目标系统在浸入映射下的像,并且该控制律能够保持目标系统的像为不变吸引流形,且使闭环轨迹有界.针对未知点质量模型,设计了一种新的非线性浸入与不变自适应控制律,实现了对参考指令的精确跟踪.将其与基于确定等价原则的自适应控制律相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浸入与不变控制律能够更好地处理带有未知参数的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控制 浸入与不理论 自适应控制 控制 未知点质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浸入和流形不变自适应方法的静止无功补偿器非线性鲁棒自适应控制方法 被引量:6
7
作者 张蕾 张爱民 +1 位作者 韩九强 张杭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共7页
本文提出一种将系统浸入和流形不变(I&I)自适应控制方法与L2--增益抑制鲁棒控制方法相结合的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的非线性鲁棒自适应控制方法.所提方法首先通过参数估计误差和鲁棒控制律的设计,使得所构造的表示参数估计误差函数的... 本文提出一种将系统浸入和流形不变(I&I)自适应控制方法与L2--增益抑制鲁棒控制方法相结合的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的非线性鲁棒自适应控制方法.所提方法首先通过参数估计误差和鲁棒控制律的设计,使得所构造的表示参数估计误差函数的流形不变且吸引,从而使参数估计误差在这一流形上收敛于零.然后,通过所设计的可调参数对参数估计误差的收敛性能进行控制,以此来保证参数估计器对不确定参数的自适应估计能力.最后,采用自适应逆推算法推导鲁棒控制律,并通过使不确定外部扰动满足从输入到输出的耗散性来保证系统对不确定扰动的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所提方法设计的SVC控制器和参数替换律在参数估计、发电机功角动态响应方面优于传统自适应逆推算法,从而提高了输电系统的稳定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浸入和流形不变 L2-增益抑制 静止无功补偿器 输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论域模糊补偿的空间机器人自适应控制
8
作者 韩子航 陈力 韩大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4-431,共8页
相比地面环境,太空环境中机器人系统暴露在宇宙射线中更容易受到外部干扰,且因难以维护和燃料消耗等原因带来的质量和惯性等系统参数变化使得其更容易存在系统不确定性。针对载体位置不受控的漂浮基空间机器人系统存在系统不确定性和外... 相比地面环境,太空环境中机器人系统暴露在宇宙射线中更容易受到外部干扰,且因难以维护和燃料消耗等原因带来的质量和惯性等系统参数变化使得其更容易存在系统不确定性。针对载体位置不受控的漂浮基空间机器人系统存在系统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变论域模糊控制的轨迹跟踪控制方法。在使用计算力矩控制器求解标称系统控制力矩的基础上,使用变论域模糊控制对系统不确定性和外界干扰带来的误差进行补偿。论域范围的实时变化使变论域模糊控制可以适用于不同时刻的不同误差范围,从而有效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减小了系统的稳态跟踪误差。最后通过李雅普诺夫方法证明控制方案的稳定性,并通过数值仿真证明了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机器人 论域模糊控制 自适应控制 外部干扰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机装备电控液压提升系统变权重因子自适应控制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崔丹丹 崔高伟 张涛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5-122,共8页
针对传统大马力拖拉机电液提升系统控制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利用多个反馈参数进行综合调节的控制方案,通过对不同的反馈控制方式进行权重划分,可综合各反馈控制的优势以实现多性能平衡的目的。另外,考虑到常规控制的权重因子固定不可变... 针对传统大马力拖拉机电液提升系统控制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利用多个反馈参数进行综合调节的控制方案,通过对不同的反馈控制方式进行权重划分,可综合各反馈控制的优势以实现多性能平衡的目的。另外,考虑到常规控制的权重因子固定不可变的问题,提出权重因子基于反馈信号的自适应变化控制方案,利用3种反馈信号与设定值的偏差进行权重因子的增量调节,使得权重因子能更好地满足性能参数的变动,分别设计了3个权重因子的自适应控制规则和对应控制器的输入输出参数。选用犁耕深度、牵引力、滑转率作为控制性能的评价指标对无反馈控制、力位综合控制以及所提自适应控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法的犁耕深度均匀性较高,牵引力和滑转率数值较小,且变化范围明显小于其他2种控制方式;在提高犁耕均匀性的同时也提高了燃油经济性,并降低了悬挂系统的冲击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提升系统 权重因子自适应控制 反馈调节 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浸入与流形不变的制导炮弹非线性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圣 王旭刚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22,共5页
针对制导炮弹非线性模型且带有不确定气动参数的情况,研究采用反步法与I&I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来设计控制器。首先建立了参数估计误差流形,再通过控制器输入及参数适应率确保该流形不变且吸引,让参数估计误差在这一流形上趋向于0,采用... 针对制导炮弹非线性模型且带有不确定气动参数的情况,研究采用反步法与I&I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来设计控制器。首先建立了参数估计误差流形,再通过控制器输入及参数适应率确保该流形不变且吸引,让参数估计误差在这一流形上趋向于0,采用该方法设计的参数估计器不必遵循确定性——等价性原理,最后由Lyapunov稳定性理论验证了炮弹闭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该方法设计的控制器在部分气动系数不确定的情况下仍能精确跟踪攻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导炮弹 自适应控制 浸入与流形不变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无人直升机浸入–不变集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4
11
作者 姜鑫燃 鲜斌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78-1383,共6页
本文基于浸入–不变集理论,针对小型无人直升机存在的参数不确定性问题,设计一种新型的自适应控制器.利用基于Lyapunov的分析方法和La Salle不变性原理,进行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确保无人直升机姿态角的跟踪误差全局渐进收敛,以及闭环... 本文基于浸入–不变集理论,针对小型无人直升机存在的参数不确定性问题,设计一种新型的自适应控制器.利用基于Lyapunov的分析方法和La Salle不变性原理,进行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确保无人直升机姿态角的跟踪误差全局渐进收敛,以及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在无人直升机姿态飞行控制实验平台上,进行了无人机姿态跟踪控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跟踪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直升机 浸入不变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弹姿态控制系统快速输出采样离散变结构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5
12
作者 禹春来 许化龙 +1 位作者 刘云峰 黄世奇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7-80,110,共5页
针对导弹姿态控制系统这一多输入多输出、具有参数时变和不确定干扰的离散时间线性系统,采用快速输出采样技术,设计了一种离散变结构控制器,给出了改进的自适应离散趋近律,要求未知扰动有界,但不要求满足匹配条件。理论分析表明,所设计... 针对导弹姿态控制系统这一多输入多输出、具有参数时变和不确定干扰的离散时间线性系统,采用快速输出采样技术,设计了一种离散变结构控制器,给出了改进的自适应离散趋近律,要求未知扰动有界,但不要求满足匹配条件。理论分析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能保证闭环系统有界稳定,对无干扰系统,消除了系统的抖振,对有干扰系统,减少了系统的抖振。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器对参数摄动和外部干扰具有良好的鲁棒性,控制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时间系统 快速输出采样 结构控制 自适应控制 导弹姿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棒低增益变结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6
13
作者 林岩 毛剑琴 操云甫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65-671,共7页
就对象含未建模动态且其建模部分相对阶大于 1时的变结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VS- MRAC)系统 ,提出了一种鲁棒低增益变结构控制方案 ,特点是系统变结构律在低增益状态下仍可保证所有辅助误差均在有限时间内收敛到零 ,从而提高了系统跟... 就对象含未建模动态且其建模部分相对阶大于 1时的变结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VS- MRAC)系统 ,提出了一种鲁棒低增益变结构控制方案 ,特点是系统变结构律在低增益状态下仍可保证所有辅助误差均在有限时间内收敛到零 ,从而提高了系统跟踪精度 .此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控制 自适应控制 鲁棒控制 切换控制 混合控制 模型参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车辆悬架半主动控制研究——间接自适应控制与实验 被引量:17
14
作者 郭大蕾 胡海岩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5-289,共5页
在分析磁流变阻尼器车辆悬架非线性特性的基础上 ,设计了一类神经网络间接自适应控制器 ,并根据系统的低频特性和作动器的快响应 ,实现了悬架振动的神经网络实时控制。计算机仿真和悬架实验的结果均表明 ,神经模拟器能够逼近非线性系统 ... 在分析磁流变阻尼器车辆悬架非线性特性的基础上 ,设计了一类神经网络间接自适应控制器 ,并根据系统的低频特性和作动器的快响应 ,实现了悬架振动的神经网络实时控制。计算机仿真和悬架实验的结果均表明 ,神经模拟器能够逼近非线性系统 ,神经控制器能在时域和频域内以较高的精度控制悬架系统的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阻尼器 车辆悬架 主动控制 自适应控制 实验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增益符号未知时的变结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任意相对阶的控制律设计 被引量:3
15
作者 林岩 董文瀚 孙秀霞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83-390,共8页
讨论被控对象相对阶大于1且高频增益符号未知时的变结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问题,从而将相对阶为1时的结果推广到任意相对阶.首先对关键信号构造监控函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控制信号切换律.进而证明,当被控对象相对阶大于1、高频增... 讨论被控对象相对阶大于1且高频增益符号未知时的变结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问题,从而将相对阶为1时的结果推广到任意相对阶.首先对关键信号构造监控函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控制信号切换律.进而证明,当被控对象相对阶大于1、高频增益符号未知时,在监控函数的监测下,相关控制信号经至多有限次切换后将停止切换,跟踪误差将收敛到一个残集内,且该残集可通过减小某些设计参数而变得任意小.特别,本文证明,与相对阶为1时相同,当对象相对阶大于1时,若系统的某些初始条件为零,则至多只需要一次切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控制 自适应控制 混合控制 非线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车辆悬架半主动控制研究——建模与直接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33
16
作者 郭大蕾 胡海岩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14,共5页
利用磁流变液体的特点 ,采用磁流变阻尼器实现车辆悬架减振系统的半主动控制。由于磁流变液体的滞回特性及其在固液态之间的转换引起半主动悬架系统强烈的非线性特性 ,为此 ,设计了神经网络直接自适应控制。仿真表明 ,由磁流变阻尼器和... 利用磁流变液体的特点 ,采用磁流变阻尼器实现车辆悬架减振系统的半主动控制。由于磁流变液体的滞回特性及其在固液态之间的转换引起半主动悬架系统强烈的非线性特性 ,为此 ,设计了神经网络直接自适应控制。仿真表明 ,由磁流变阻尼器和神经网络相结合实现的车辆悬架半主动控制系统能够较好地提高车辆的行驶平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自适应控制 磁流阻尼器 神经网络 车辆悬架 半主动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模糊监督控制器的积分变结构间接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天平 梅建东 沈启坤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0-94,共5页
针对一类不确定非线性系统,基于变结构控制原理,并利用具有非线性可调参数的模糊系统去逼近过程未知函数,提出一种具有模糊监督控制器的积分变结构间接自适应控制方案.该方案通过监督控制器保证闭环系统所有信号有界.进一步,通过引入... 针对一类不确定非线性系统,基于变结构控制原理,并利用具有非线性可调参数的模糊系统去逼近过程未知函数,提出一种具有模糊监督控制器的积分变结构间接自适应控制方案.该方案通过监督控制器保证闭环系统所有信号有界.进一步,通过引入最优逼近误差的自适应补偿项来消除建模误差的影响.理论分析证明了跟踪误差收敛到零.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控制 模糊控制 积分结构控制 非线性系统 全局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理想跟踪特性的多变量变结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4
18
作者 林岩 毛剑琴 孙秀霞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1-49,共9页
考虑一个广义相对阶为 1的多变量系统之变结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器 ( VS- MRAC)设计问题 ,提出了一种切换控制方案 ,解决了现有多变量 VS- MRAC和多变量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 MRAC)中两个尚未解决的问题 :1 )使系统跟踪误差的每个分量... 考虑一个广义相对阶为 1的多变量系统之变结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器 ( VS- MRAC)设计问题 ,提出了一种切换控制方案 ,解决了现有多变量 VS- MRAC和多变量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 MRAC)中两个尚未解决的问题 :1 )使系统跟踪误差的每个分量均满足预先给定的性能指标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系统 结构控制 自适应控制 混合控制 跟踪特性 模型参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输出无模型自适应无人艇艏向控制方法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廖煜雷 陈聪聪 +2 位作者 杜廷朋 王博 李晔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3,共9页
[目的]针对无人艇(USV)艏向控制存在模型摄动、外部干扰等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USV的改进无模型自适应控制(MFAC)方法。[方法]基于USV艏向控制子系统存在非自衡特性,直接使用紧格式MFAC方法讨论USV的艏向控制子系统在不确定影响... [目的]针对无人艇(USV)艏向控制存在模型摄动、外部干扰等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USV的改进无模型自适应控制(MFAC)方法。[方法]基于USV艏向控制子系统存在非自衡特性,直接使用紧格式MFAC方法讨论USV的艏向控制子系统在不确定影响下的控制问题。在标准控制准则中引入历史输入项,提出一种变输出紧格式MFAC方法,削弱USV艏向控制子系统中存在的积分作用。最后,开展艏向控制仿真实验以及“海豚IB”小型USV的外场试验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结果显示,相比标准紧格式MFAC方法和PID方法,变输出紧格式MFAC方法的USV艏向控制更加稳定。[结论]所做研究可为USV提供一种对环境扰动、模型摄动等影响不敏感、具有较好自适应性及鲁棒性的艏向控制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艇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艏向控制 非自衡特性 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论域模糊PI自适应控制的电力弹簧控制策略 被引量:16
20
作者 吕广强 许文敏 王谱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72-178,共7页
针对电力弹簧传统控制策略自适应调节能力不足的问题,对传统控制策略进行改进。考虑系统运行工况或参数发生变化,尤其是非关键负载阻值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化对电力弹簧调压性能的影响,以及普通模糊控制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变... 针对电力弹簧传统控制策略自适应调节能力不足的问题,对传统控制策略进行改进。考虑系统运行工况或参数发生变化,尤其是非关键负载阻值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化对电力弹簧调压性能的影响,以及普通模糊控制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变论域模糊比例-积分(PI)自适应控制策略。该策略根据输入误差的大小实时调整模糊论域来得到更好的控制效果。结合函数型伸缩因子与模糊推理伸缩因子各自的优点,对输入论域和输出论域的伸缩因子分别进行设计,以提高控制精度。仿真分析表明,与现有的控制策略相比,所提控制策略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稳定性,增强了电力弹簧的自适应调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弹簧 分布式调压 无功补偿 论域 模糊控制 伸缩因子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