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陆-气耦合模式中海洋分量的温盐模拟分析
1
作者 薛洪斌 杨玉震 +2 位作者 何亿强 马凯明 赵艳玲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7-67,共11页
基于OASIS耦合器,发展了一套具有较高分辨率并行化的海-陆-气耦合模式,并进行了30年以上的耦合积分。为了评估模式中海洋分量的基本性能,首先考察了耦合模式对"气候漂移"的控制,然后对比分析了耦合与未耦合海洋环流模式模拟... 基于OASIS耦合器,发展了一套具有较高分辨率并行化的海-陆-气耦合模式,并进行了30年以上的耦合积分。为了评估模式中海洋分量的基本性能,首先考察了耦合模式对"气候漂移"的控制,然后对比分析了耦合与未耦合海洋环流模式模拟温度和盐度的气候态特征和季节变化,结果显示耦合模式的模拟结果中没有出现明显的"气候漂移现象",同时能较好的模拟全球大洋温盐分布的基本特征和季节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气耦合模式 候平均态 OASIS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陆-气全球耦合模式能量收支的误差 被引量:6
2
作者 张韬 吴国雄 郭裕福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8-289,共12页
通过分析GOALS模式两个版本GOALS 1.1和GOALS 2的能量收支 ,并与观测对比 ,结果表明 :模式模拟的地表净短波辐射通量在高纬地区偏低 ,而净长波辐射通量又偏高 ,导致极地表面温度偏低 ,感热通量在高纬地区为很高的负值。而在陆地上感热... 通过分析GOALS模式两个版本GOALS 1.1和GOALS 2的能量收支 ,并与观测对比 ,结果表明 :模式模拟的地表净短波辐射通量在高纬地区偏低 ,而净长波辐射通量又偏高 ,导致极地表面温度偏低 ,感热通量在高纬地区为很高的负值。而在陆地上感热加热作用显著偏强 ,使地表有较大的向上净能量给大气 ,引起陆地上有些暖中心也偏强 ,这也解释了模式模拟地表面空气温度场的误差原因。海洋上潜热通量偏低 ,特别是在副热带洋面上偏少更明显。陆地上的欧亚和北美大陆大部分地区潜热通量仍偏低。这也是模式降水在大部分地区偏少的重要原因。两模式大气顶OLR偏低的模拟主要是在中低纬度 ,大气顶净短波辐射通量的模拟在中低纬度虽然与NCEP结果接近 ,但与地球辐射收支试验ERBE资料比较仍偏小较多 ,说明改进中低纬度云 辐射参数化方案对改进全球能量收支的模拟有重要意义。GOALS 2模式中诊断云方案模拟的云量除赤道地区外普遍偏小 ,尤以中纬度为甚 ,造成那里能量收支出现大的误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耦合模式 候系统 能量收支 云参数化方案 潜热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OALS模式对热带太平洋ENSO年际变化特征的模拟评估 被引量:8
3
作者 吴统文 吴国雄 宇如聪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4-166,共13页
文中重点分析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最新发展的全球大气环流谱模式 (R4 2L9)与一全球海洋环流模式 (T6 3L30 )耦合形成的全球海洋 大气 陆面气候系统模式 (GOALS/LASG)新版本已积分 30a的模拟结果 ,通过与多种观测资料的对... 文中重点分析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最新发展的全球大气环流谱模式 (R4 2L9)与一全球海洋环流模式 (T6 3L30 )耦合形成的全球海洋 大气 陆面气候系统模式 (GOALS/LASG)新版本已积分 30a的模拟结果 ,通过与多种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 ,讨论了赤道太平洋海表温度 (SST)的年际变化及其纬向传播、赤道东太平洋SST异常与其他洋面SST变化之间的遥相关关系、赤道太平洋浅表层海温的年际变化特征等研究内容。结果表明 ,GOALS模式模拟出了赤道太平洋SST异常出现不规则的年际变化特点 ;赤道东太平洋SST异常的向西传播过程 ;赤道太平洋混合层海温变化由西向东、由深层向浅层的传播过程 ;同时也模拟出了赤道东太平洋SST变化与赤道西太平洋以及与西南太平洋海温之间的反相关关系 ,与南印度洋和副热带大西洋SST之间的正遥相关关系等实际观测现象。但GOALS模式也存在明显的不足 ,如对赤道东、中太平洋SST异常的年际变化幅度明显偏小 ,没能模拟出赤道东太平洋的SST变化比赤道中太平洋强的特点 ;赤道太平洋SST从东向西的传播速度明显比实际观测慢得多 ,但混合层海温极值变化由西向东的传播速度明显比实际情况快得多 ;没能模拟出赤道东太平洋SST变化同西北太平洋SST的负相关和北印度洋海温变化的正相关现象 ,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ALS模式 热带太平洋 ENSO 年际变化 海-陆-气耦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