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海黍子对强光的光合响应及适应能力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宝齐
徐智广
+3 位作者
李凌雪
韩典峰
于皓
严芳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1-370,共10页
为探讨入侵性海藻海黍子(Sargassum muticum)在漂浮状态下对强光的光合响应及适应能力,使用太阳模拟器模拟出低、中、高3个强光照水平(460、920、1380μmol photons·m^(-2)·s^(-1)),将海黍子在3种强光下暴露2 h后再进行弱光(...
为探讨入侵性海藻海黍子(Sargassum muticum)在漂浮状态下对强光的光合响应及适应能力,使用太阳模拟器模拟出低、中、高3个强光照水平(460、920、1380μmol photons·m^(-2)·s^(-1)),将海黍子在3种强光下暴露2 h后再进行弱光(9.2μmol photons·m^(-2)·s^(-1))恢复4 h。实验期间,分别在0、0.5、1、1.5、2、3、4、5、6 h取样测定藻体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电子传递、非光化学淬灭(NPQ)等叶绿素荧光相关参数及光合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c含量。结果显示,在强光暴露阶段,海黍子光合活性受到显著抑制(P<0.05):在460、920、1380μmol photons·m^(-2)·s^(-1)3种强光处理后,F_(v)/F_(m)分别较初始状态降低了43.96%、51.15%和76.93%;最大光合电子传递速率(rETR_(max))较初始状态分别降低了36.93%、54.44%、64.84%;单位反应中心吸收、耗散的能量以及捕获用于还原质体醌A(QA)的能量均显著增加(P<0.05),但电子传递受到阻碍。叶绿素a、叶绿素c含量均显著低于初始值,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初始值(P<0.05)。在弱光恢复阶段,3种强光处理藻体的F_(v)/F_(m)、NPQ、rETR_(max)、光合色素含量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低强光处理组(460μmol photons·m^(-2)·s^(-1))藻体相关参数可以恢复到初始状态。研究表明,在强光暴露时海黍子PSII系统反应中心随光强增加受抑制或损坏程度增大。当光强减弱后,海黍子可以通过提高体内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增强NPQ来消除强光抑制,说明在强光处理后海黍子体内多种保护和恢复机制共同发生了作用。海黍子能够适应白天海水表面较强的光照,在温度、营养盐等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漂浮在海面的群体有保持快速生长、并最终发展成为金潮的潜在危害。研究结果可为海黍子金潮暴发的生态机制研究和预警监测工作提供一定的基础数据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
黍子
光照强度
叶绿素荧光
光损伤
光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光照强度对海黍子生长及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
10
2
作者
詹冬梅
吴海一
+2 位作者
刘梦侠
王翔宇
李美真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0-144,共5页
在20、40、80、120、200μmol/m2·s光照强度下,研究了光照梯度对海黍子Sargassum muticum的生长及藻体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0~200μmol/m2·s光照范围内时,海黍子的特定生长率都比较高,且无显著差异,光照低于80μ...
在20、40、80、120、200μmol/m2·s光照强度下,研究了光照梯度对海黍子Sargassum muticum的生长及藻体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0~200μmol/m2·s光照范围内时,海黍子的特定生长率都比较高,且无显著差异,光照低于80μmol/m2·s后,生长率下降,显示了海黍子适宜较高光强的特性。叶绿素a、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在光照20μmol/m2·s下含量最高。褐藻多酚含量在光照200μmol/m2时比其余光照条件下增加明显。此特性对于从海黍子中提取褐藻多酚天然产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
黍子
光照
生长
化学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黍子室内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
21
3
作者
曹淑青
张泽宇
+2 位作者
王国书
由学策
刘宏宇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59-363,共5页
于2007年6月以虾夷扇贝贝壳和尼龙绳作为附着基,采集了浮筏栽培和自然海区中生长的海黍子Sargassum muticum成熟种藻的受精卵,观察了受精卵的萌发过程,并对其进行了室内人工育苗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温17—18℃条件下,海黍子受精...
于2007年6月以虾夷扇贝贝壳和尼龙绳作为附着基,采集了浮筏栽培和自然海区中生长的海黍子Sargassum muticum成熟种藻的受精卵,观察了受精卵的萌发过程,并对其进行了室内人工育苗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温17—18℃条件下,海黍子受精卵放出2h后开始萌发,形成2个细胞,1d后形成4~6个细胞的多细胞体,2d后生出假根,藻体直立后成为幼苗。幼苗生长的适宜温度为s22℃,超过23℃后幼苗生长停止;幼苗生长的适宜光照为2000~6000lx;适宜的NaNO3添加量为60~100mg/L。经过近4个月的培养,海黍子幼苗的平均长度为2cm,幼苗密度为7~20棵/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
黍子
室内培养
人工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黍子新生枝条的室内培养及有性生殖同步化
被引量:
6
4
作者
柴雨
王丽梅
+1 位作者
宋广军
高杉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2-428,共7页
为了优化海黍子(Sargassum muticum)新生枝条生长与同步生殖的室内培养条件,以长度5 cm左右的海黍子新生枝为材料,在培养箱中采用不同的温度、光照度和营养盐配比(KNO3∶KH2PO4)等生长条件,通过跟踪测量生长情况,观察记录新生枝条形态...
为了优化海黍子(Sargassum muticum)新生枝条生长与同步生殖的室内培养条件,以长度5 cm左右的海黍子新生枝为材料,在培养箱中采用不同的温度、光照度和营养盐配比(KNO3∶KH2PO4)等生长条件,通过跟踪测量生长情况,观察记录新生枝条形态变化、生殖器官形成及生殖特点,研究有利于新生枝条在室内生长和繁殖的优化组合条件,实现生殖托提前发育和受精作用的同步化。结果表明,培养条件对海黍子新生枝条长度特定增长率的影响:光照度>营养盐配比>温度;对质量特定增长率的影响:温度>光照度>营养盐配比。温度14℃时无法形成生殖托,温度22℃时能形成生殖托,但未形成受精卵。室内培养的海黍子5 cm新生枝条最快40 d完成繁殖过程,平均每棵藻体可以采苗近400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
黍子
新生枝条
有性生殖
生长
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黍子硫酸多糖体外免疫与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
10
5
作者
马伟伟
李丽
周革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70-274,共5页
为研究海黍子硫酸多糖体外免疫与抗肿瘤活性,通过热水浸提法得海黍子多糖粗品(SKP),分别采用三氯乙酸法和透析法去除蛋白质和小分子杂质,再经DEAE-52离子交换柱层析纯化,分别由0.1、0.5、1mol/L NaCl洗脱得到3个多糖组分SKP1、SKP2、SK...
为研究海黍子硫酸多糖体外免疫与抗肿瘤活性,通过热水浸提法得海黍子多糖粗品(SKP),分别采用三氯乙酸法和透析法去除蛋白质和小分子杂质,再经DEAE-52离子交换柱层析纯化,分别由0.1、0.5、1mol/L NaCl洗脱得到3个多糖组分SKP1、SKP2、SKP3,对其总糖含量、硫酸基含量、糖醛酸含量、单糖组成、体外免疫活性及抗肿瘤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KP1总糖含量为72.7%,SKP2和SKP3总糖含量较高,分别为92.5%、94.7%;3种多糖糖醛酸含量差别不大,分别为17.24%、20.18%、20.33%;3种多糖主要由岩藻糖和半乳糖组成,还有少量木糖、甘露糖等,各种单糖比例不同;3种多糖均为硫酸酯多糖,硫酸基含量分别为3.4%、25.6%、29.9%;SKP2、SKP3均可显著增强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其中SKP2对脾淋巴细胞与腹腔巨噬细胞的增殖率最高可达53.56%和51.41%;SKP2对HT-29和HeLa细胞的抑制率最高可达57.4%和55.34%,SKP3为49.58%和50.86%,而SKP1仅为17.96%和13.59%,这种结果差异可能主要是由硫酸基含量不同引起的,总糖含量可以影响硫酸基含量从而间接对结果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
黍子
硫酸多糖
体外免疫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黍子提取物对不饱和脂质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
13
6
作者
于广利
吕志华
+3 位作者
王曙光
薛长湖
李兆杰
林洪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1期75-80,共6页
为了获得天然抗氧化物质,利用自由基引发氧化体系对青岛近海的24种海藻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筛选,获得了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的藻种-海黍子(Sagassumkjellmanianum),并从中分离得到两种混合组分(Fr1、Fr2),进一步研究了它们对鱼油和卵磷脂...
为了获得天然抗氧化物质,利用自由基引发氧化体系对青岛近海的24种海藻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筛选,获得了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的藻种-海黍子(Sagassumkjellmanianum),并从中分离得到两种混合组分(Fr1、Fr2),进一步研究了它们对鱼油和卵磷脂的抗氧化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在37℃恒温自动氧化条件下,两种海黍子提取物(0.25%)在均相和乳化体系中,对鱼油都有较好抗氧化作用,抗氧化效果比维生素E(0.2%)好;(2)乳化和非乳化体系比较,海黍子提取物在乳化体系中对不饱和脂质的抗氧化作用更好;(3)在自由基引发剂引发氧化下,Fr2(0.6%)对卵磷脂抗氧化作用效果比BHT(0.02%)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
黍子
提取物
多不饱和脂肪酸
卵磷脂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黍子吸附重金属镉离子的研究
被引量:
6
7
作者
常秀莲
王文华
+1 位作者
冯咏梅
郑舒文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6-31,共6页
采用廉价的多细胞褐藻海黍子对重金属镉离子进行吸附,研究海黍子不同的预处理方法、溶液的pH 值、初始 Cd2+ 浓度、外加盐等因素对 Cd2+ 的吸附特性的影响,并对吸附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发现镉离子与海黍子中的钙离子发生离子交换...
采用廉价的多细胞褐藻海黍子对重金属镉离子进行吸附,研究海黍子不同的预处理方法、溶液的pH 值、初始 Cd2+ 浓度、外加盐等因素对 Cd2+ 的吸附特性的影响,并对吸附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发现镉离子与海黍子中的钙离子发生离子交换作用,交换率占总吸附量的 38 %~50 %。适宜的 pH 范围为 3~6,海黍子的最大吸附量高达 181 mg/g,得出了适宜的吸附等温线方程,并进行了简单的洗脱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
黍子
预处理
吸附等温线
镉离子
洗脱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组织培养获得的海黍子幼孢子体的营养盐吸收和生长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
2
8
作者
顾玲玲
张俊涛
+2 位作者
刘岩
宫庆礼
李景玉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3-40,共8页
以组织培养间接获得的海黍子幼孢子体为实验对象,研究温度和氮、磷浓度对其营养盐吸收和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15-30℃范围内幼孢子体均可吸收NO3--N、NH4+-N和PO43--P。25-30℃下NH4+-N的吸收显著高于10~15℃时,而NO3--N和PO43--...
以组织培养间接获得的海黍子幼孢子体为实验对象,研究温度和氮、磷浓度对其营养盐吸收和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15-30℃范围内幼孢子体均可吸收NO3--N、NH4+-N和PO43--P。25-30℃下NH4+-N的吸收显著高于10~15℃时,而NO3--N和PO43--P的吸收速率在实验温度下差异不显著。NO3--N、NH4+-N和PO43--P的最大吸收速率分别出现在15、25和25℃。当氮浓度〈3000μg·L^-1时,幼孢子体均可吸收NO3--N和NH4+-N,且二者均呈现开放型吸收模式。当磷浓度〈30μg·L^-1时,幼孢子体可吸收PO2-P,且呈现饱和型模式。温度对幼孢子体的生长影响显著。10-30℃范围内,富含氮磷组和去除氮磷组的特定生长率(SGR)均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且最大SGR(分别为19.58%·d^-1和14.58%·d^-1)在25℃时取得;叶绿素a、c的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大。氮、磷浓度对幼孢子体的生长影响显著。富含氮磷组的SGR、叶绿素口含量和叶绿素C含量分别在15~25℃、15~30℃和20-30℃范围内显著高于去除氮磷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
黍子
幼孢子体
组织培养
营养盐吸收
生长
温度
氮
磷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黍子乙酸乙酯相提取物的抑菌和体外免疫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
1
9
作者
李丽
马伟伟
+2 位作者
曲雁
曹务波
周革非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7-51,共5页
研究7种海黍子(Sargassum kjellmanianum)乙酸乙酯相提取物的抗菌活性和对小鼠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筛选出抗菌和体外免疫活性较强的提取物。考察7种提取物的抗菌活性,以及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增殖、脾淋巴细胞增殖、释放NO、吞...
研究7种海黍子(Sargassum kjellmanianum)乙酸乙酯相提取物的抗菌活性和对小鼠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筛选出抗菌和体外免疫活性较强的提取物。考察7种提取物的抗菌活性,以及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增殖、脾淋巴细胞增殖、释放NO、吞噬中性红能力的影响。抑菌实验结果表明,7种提取物对真菌无明显的抑制作用,而针对不同的细菌表现出不同的程度的抑制活性;免疫实验结果表明,乙酸乙酯相的7个样品都具有一定的体外免疫活性,不但可以促进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增殖和体外刺激淋巴细胞增殖,还可以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NO和吞噬中性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
黍子
(Sargassum
kjellmanianum)
硅胶柱层析
抗菌活性
体外免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黍子和脆江蓠对重金属锌、镉富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6
10
作者
吕芳
丁刚
+1 位作者
吴海一
李美真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23,共6页
采用室内培养实验方法,研究了褐藻海黍子(Sargassum muticum)和红藻脆江蓠(Gracilaria chouae)在不同质量浓度的锌和镉溶液里15 d,藻体的生长和体内金属离子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种藻的生长速率与暴露溶液金属质量浓度呈负相关,藻体...
采用室内培养实验方法,研究了褐藻海黍子(Sargassum muticum)和红藻脆江蓠(Gracilaria chouae)在不同质量浓度的锌和镉溶液里15 d,藻体的生长和体内金属离子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种藻的生长速率与暴露溶液金属质量浓度呈负相关,藻体内积累金属离子的量和溶液的金属质量浓度呈正相关,藻体内金属离子的含量均在培养3 d后显著增加,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持续增加。海黍子和脆江蓠对重金属Zn^(2+)的富集能力明显高于对Cd^(2+)的富集能力,在相同条件下,海黍子对重金属Zn^(2+),Cd^(2+)的积累量明显高于脆江蓠。以上研究结果对利用藻类修复重金属污染的海洋水体能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
黍子
(
sargassummuticum
)
脆江蓠(Gracilariachouae)
重金属
生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氮磷营养条件对海黍子生长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
3
11
作者
吕芳
王翔宇
+3 位作者
辛美丽
詹冬梅
丁刚
吴海一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07-617,共11页
以经济褐藻海黍子(Sargassum muticum)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氮、磷营养条件对其生长、生理生化特性以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海黍子的生长受氮、磷浓度和培养时间的影响显著。氮、磷浓度在不高于400、25μmol·L^(-1)下培养...
以经济褐藻海黍子(Sargassum muticum)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氮、磷营养条件对其生长、生理生化特性以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海黍子的生长受氮、磷浓度和培养时间的影响显著。氮、磷浓度在不高于400、25μmol·L^(-1)下培养3 d可显著促进海黍子的生长,超过该浓度后,则抑制海黍子的生长;继续培养至7 d时,氮、磷浓度超过100、6.25μmol·L^(-1)均导致海黍子生长速率的下降。海黍子对氮、磷的吸收速率均随着氮、磷浓度的增加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且对NH+4-N和NO-3-N的吸收速率较高,但两者间并无显著差异,而对NO-2-N和PO 3-4-P的吸收速率较低。生理生化指标分析表明,培养3 d时,氮、磷浓度的升高可促进海黍子藻体内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的生成,但当继续培养至15 d时,氮、磷浓度高于100、6.25μmol·L^(-1)反而阻止了光合色素的合成。藻体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在氮、磷加富培养7 d后均显著升高;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的活性变化不尽相同,在特定的氮、磷浓度和培养时间内显著升高;而当氮、磷浓度升高或超过一定培养时间时,抗氧化酶活性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并逐渐发生过氧化损伤,导致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显著升高。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完善海黍子的健康养殖技术和富营养化污染水域的修复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
黍子
氮
磷
生长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黍子有性生殖相关形态建成因子分析
被引量:
2
12
作者
刘玮
吴海一
+2 位作者
王翔宇
辛美丽
刘梦侠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18-622,共5页
为了评估海黍子Sargassum muticum有性繁殖生殖力情况,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海黍子有性生殖相关的形态建成因子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分析藻体长度与侧枝数、侧枝长度与生殖托数、生殖托长度与生殖托挂卵数之间的数量相关性,利用回归方程估算...
为了评估海黍子Sargassum muticum有性繁殖生殖力情况,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海黍子有性生殖相关的形态建成因子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分析藻体长度与侧枝数、侧枝长度与生殖托数、生殖托长度与生殖托挂卵数之间的数量相关性,利用回归方程估算了海黍子的个体生殖力。结果表明:海黍子成熟藻体平均长度为(164.5±59.9)cm,侧枝平均长度为(10.4±5.3)cm,生殖托平均长度为(9.3±1.5)mm,单个生殖托平均挂卵数量为(378±121)粒,各因子间存在线性正相关性(P<0.05)。研究表明,单株海黍子成熟藻体能够产生(21~400)万粒受精卵,可基本满足1 m^2的采苗生产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
黍子
生殖力
形态建成因子
有性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黍子对仿刺参生长及水环境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
3
13
作者
王志刚
胡凡光
+6 位作者
魏庆钢
郭萍萍
孙福新
吴志宏
宋娴丽
王保廷
逄邵楠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15,共5页
在水温7.0-19.5℃和盐度28.7-30.9的养殖环境下,将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和海黍子(Sargassum muticum)混养在1 m^3水体中,研究在一定养殖空间内刺参-海黍子适宜的养殖容量和密度及其对水质的影响。仿刺参平均湿重(25.2...
在水温7.0-19.5℃和盐度28.7-30.9的养殖环境下,将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和海黍子(Sargassum muticum)混养在1 m^3水体中,研究在一定养殖空间内刺参-海黍子适宜的养殖容量和密度及其对水质的影响。仿刺参平均湿重(25.2±1.21)g;养殖密度,A1-A3组:600 g/m^3,B4-B6组:400 g/m^3,C7-C9组:200 g/m^3。海黍子养殖密度,A1、B4、C7组:0 g/m^3,A2、B5、C8组:1 000 g/m^3,A3、B6、C9组:2 000g/m^3。结果显示:(1)A1、B4组仿刺参的平均日增重率(Mdwg)和特定生长率(SGR)最小;C8和C9组仿刺参的Mdwg和SGR最大;A2组海黍子的SGR最大;C9组海黍子SGR最小;(2)A1、B4组NH4+-N、NO2--N、NO3--N和PO43--P含量较高;A3、B6、C9组各营养因子含量较低。研究表明:海黍子能吸收水体中的营养因子,其密度显著影响仿刺参的生长(P〈0.05)。本试验条件下,C8、C9组搭配比较合适,生态互利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
黍子
仿刺参
平均日增重率
特定生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木炭处理对海黍子活性成分及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14
作者
吕芳
刘天红
+3 位作者
唐柳青
刘晓慧
詹冬梅
吴海一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27,共7页
本文采用了浓度为5%、10%和15%(w/v)的木炭悬浮液对海黍子进行6、12、18和24 h的脱腥处理,考察了海黍子的总酚、总黄酮含量、抗氧化能力和挥发性成分的差异,得到脱腥处理的最佳条件。研究表明,海黍子的总酚含量在5%~15%的木炭处理6 h后...
本文采用了浓度为5%、10%和15%(w/v)的木炭悬浮液对海黍子进行6、12、18和24 h的脱腥处理,考察了海黍子的总酚、总黄酮含量、抗氧化能力和挥发性成分的差异,得到脱腥处理的最佳条件。研究表明,海黍子的总酚含量在5%~15%的木炭处理6 h后较未经木炭处理的对照组分别降低71.90%、74.1%、76.5%,而处理时间的延长则对总酚含量的影响较小;总黄酮含量在5%木炭处理6 h时较对照组并无显著差异(P>0.05),随处理时间的延长略有下降,而10%和15%的木炭处理后均显著降低(P<0.05),处理24 h后分别降至对照组的68.2%和60.0%;抗氧化能力方面,木炭处理后样本清除ABTS+·和DPPH·的能力均有所下降,不同浓度木炭处理组间在处理6 h时差异并不显著(P>0.05),12 h后则随木炭浓度的升高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海黍子中共检测到25种挥发性成分,其中烃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占据优势,经木炭处理后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显著下降(P<0.05),尤其是海藻腥味重要组成成分醛类物质的含量经15%木炭处理24 h后下降了58.8%,表明利用木炭进行脱腥处理能有效地降低海黍子的腥味。这些结果为海黍子用于功能性食品原料的开发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
黍子
木炭
抗氧化能力
总酚
总黄酮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温度对几种大型海藻硝氮吸收及其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16
15
作者
李恒
李美真
+1 位作者
曹婧
徐智广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9-165,共7页
以大型红藻真江蓠Gracilaria asiatica、脆江蓠Gracilaria chouae、蜈蚣藻Grateloupia filicina大型褐藻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海黍子Sargassum pallidum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在10~25℃不同温度下这几种海藻对硝氮(NO3-N)的吸收和...
以大型红藻真江蓠Gracilaria asiatica、脆江蓠Gracilaria chouae、蜈蚣藻Grateloupia filicina大型褐藻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海黍子Sargassum pallidum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在10~25℃不同温度下这几种海藻对硝氮(NO3-N)的吸收和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几种大型海藻对水体中NO3-N的吸收效果明显,其中真江蓠和脆江蓠的吸收速率15℃时最高,为0.507±0.136和0.448±0.095μmol/g·h,蜈蚣藻和鼠尾藻在20℃时最高,为0.614±0.033和0.289±0.019μmol/g·h,海黍子在25℃时吸收速率最高,为0.748±0.015μmol/g·h。结合去除效率常数来看,海黍子对NO3-N有更好的去除效果。温度变化对大型海藻的生长具有显著的影响,在20℃下大部分海藻相对生长速率达到最高,其中以脆江蓠最高,达到4.79%±0.45%/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江蓠
脆江蓠
蜈蚣藻
鼠尾藻
海
黍子
吸收动力学
相对生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黍子对强光的光合响应及适应能力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宝齐
徐智广
李凌雪
韩典峰
于皓
严芳
机构
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
山东省高等学校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鲁东大学)
出处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1-370,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276119)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20MD092)。
文摘
为探讨入侵性海藻海黍子(Sargassum muticum)在漂浮状态下对强光的光合响应及适应能力,使用太阳模拟器模拟出低、中、高3个强光照水平(460、920、1380μmol photons·m^(-2)·s^(-1)),将海黍子在3种强光下暴露2 h后再进行弱光(9.2μmol photons·m^(-2)·s^(-1))恢复4 h。实验期间,分别在0、0.5、1、1.5、2、3、4、5、6 h取样测定藻体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电子传递、非光化学淬灭(NPQ)等叶绿素荧光相关参数及光合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c含量。结果显示,在强光暴露阶段,海黍子光合活性受到显著抑制(P<0.05):在460、920、1380μmol photons·m^(-2)·s^(-1)3种强光处理后,F_(v)/F_(m)分别较初始状态降低了43.96%、51.15%和76.93%;最大光合电子传递速率(rETR_(max))较初始状态分别降低了36.93%、54.44%、64.84%;单位反应中心吸收、耗散的能量以及捕获用于还原质体醌A(QA)的能量均显著增加(P<0.05),但电子传递受到阻碍。叶绿素a、叶绿素c含量均显著低于初始值,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初始值(P<0.05)。在弱光恢复阶段,3种强光处理藻体的F_(v)/F_(m)、NPQ、rETR_(max)、光合色素含量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低强光处理组(460μmol photons·m^(-2)·s^(-1))藻体相关参数可以恢复到初始状态。研究表明,在强光暴露时海黍子PSII系统反应中心随光强增加受抑制或损坏程度增大。当光强减弱后,海黍子可以通过提高体内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增强NPQ来消除强光抑制,说明在强光处理后海黍子体内多种保护和恢复机制共同发生了作用。海黍子能够适应白天海水表面较强的光照,在温度、营养盐等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漂浮在海面的群体有保持快速生长、并最终发展成为金潮的潜在危害。研究结果可为海黍子金潮暴发的生态机制研究和预警监测工作提供一定的基础数据和理论参考。
关键词
海
黍子
光照强度
叶绿素荧光
光损伤
光保护
Keywords
Sargassum muticum
photosynthesis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photodamage
photoprotection
分类号
Q949.205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光照强度对海黍子生长及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
10
2
作者
詹冬梅
吴海一
刘梦侠
王翔宇
李美真
机构
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
出处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0-144,共5页
基金
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课题(201305043
201105008-2)
+1 种基金
国家863计划(2012AA10A413)
海洋科技推进平台与运行项目共同资助
文摘
在20、40、80、120、200μmol/m2·s光照强度下,研究了光照梯度对海黍子Sargassum muticum的生长及藻体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0~200μmol/m2·s光照范围内时,海黍子的特定生长率都比较高,且无显著差异,光照低于80μmol/m2·s后,生长率下降,显示了海黍子适宜较高光强的特性。叶绿素a、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在光照20μmol/m2·s下含量最高。褐藻多酚含量在光照200μmol/m2时比其余光照条件下增加明显。此特性对于从海黍子中提取褐藻多酚天然产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海
黍子
光照
生长
化学组成
Keywords
Sargassum muticum Irradiances Growth Biochemical composition
分类号
S963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黍子室内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
21
3
作者
曹淑青
张泽宇
王国书
由学策
刘宏宇
机构
大连水产学院
农业部海洋水产增养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出处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59-363,共5页
基金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9A01)
文摘
于2007年6月以虾夷扇贝贝壳和尼龙绳作为附着基,采集了浮筏栽培和自然海区中生长的海黍子Sargassum muticum成熟种藻的受精卵,观察了受精卵的萌发过程,并对其进行了室内人工育苗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温17—18℃条件下,海黍子受精卵放出2h后开始萌发,形成2个细胞,1d后形成4~6个细胞的多细胞体,2d后生出假根,藻体直立后成为幼苗。幼苗生长的适宜温度为s22℃,超过23℃后幼苗生长停止;幼苗生长的适宜光照为2000~6000lx;适宜的NaNO3添加量为60~100mg/L。经过近4个月的培养,海黍子幼苗的平均长度为2cm,幼苗密度为7~20棵/cm^2。
关键词
海
黍子
室内培养
人工育苗
Keywords
Sargassum muticum
indoor cultivation
artificial seeding
分类号
S968.42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黍子新生枝条的室内培养及有性生殖同步化
被引量:
6
4
作者
柴雨
王丽梅
宋广军
高杉
机构
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
出处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2-428,共7页
基金
辽宁省海洋与渔业科研项目(200801)
大连市科技兴海示范工程(2007BNC065)
文摘
为了优化海黍子(Sargassum muticum)新生枝条生长与同步生殖的室内培养条件,以长度5 cm左右的海黍子新生枝为材料,在培养箱中采用不同的温度、光照度和营养盐配比(KNO3∶KH2PO4)等生长条件,通过跟踪测量生长情况,观察记录新生枝条形态变化、生殖器官形成及生殖特点,研究有利于新生枝条在室内生长和繁殖的优化组合条件,实现生殖托提前发育和受精作用的同步化。结果表明,培养条件对海黍子新生枝条长度特定增长率的影响:光照度>营养盐配比>温度;对质量特定增长率的影响:温度>光照度>营养盐配比。温度14℃时无法形成生殖托,温度22℃时能形成生殖托,但未形成受精卵。室内培养的海黍子5 cm新生枝条最快40 d完成繁殖过程,平均每棵藻体可以采苗近400棵。
关键词
海
黍子
新生枝条
有性生殖
生长
育苗
Keywords
Sargassum muticum
new tress
sexual reproduction
growth
seedling cultivation
分类号
S968.4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黍子硫酸多糖体外免疫与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
10
5
作者
马伟伟
李丽
周革非
机构
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70-274,共5页
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09BL03)
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项目(2008BS06012)
文摘
为研究海黍子硫酸多糖体外免疫与抗肿瘤活性,通过热水浸提法得海黍子多糖粗品(SKP),分别采用三氯乙酸法和透析法去除蛋白质和小分子杂质,再经DEAE-52离子交换柱层析纯化,分别由0.1、0.5、1mol/L NaCl洗脱得到3个多糖组分SKP1、SKP2、SKP3,对其总糖含量、硫酸基含量、糖醛酸含量、单糖组成、体外免疫活性及抗肿瘤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KP1总糖含量为72.7%,SKP2和SKP3总糖含量较高,分别为92.5%、94.7%;3种多糖糖醛酸含量差别不大,分别为17.24%、20.18%、20.33%;3种多糖主要由岩藻糖和半乳糖组成,还有少量木糖、甘露糖等,各种单糖比例不同;3种多糖均为硫酸酯多糖,硫酸基含量分别为3.4%、25.6%、29.9%;SKP2、SKP3均可显著增强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其中SKP2对脾淋巴细胞与腹腔巨噬细胞的增殖率最高可达53.56%和51.41%;SKP2对HT-29和HeLa细胞的抑制率最高可达57.4%和55.34%,SKP3为49.58%和50.86%,而SKP1仅为17.96%和13.59%,这种结果差异可能主要是由硫酸基含量不同引起的,总糖含量可以影响硫酸基含量从而间接对结果产生影响。
关键词
海
黍子
硫酸多糖
体外免疫
抗肿瘤
Keywords
Sargassum kjellmanianum
sulfated polysaccharides
in vitro immune
anti-tumorigenesis
分类号
Q539 [生物学—生物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黍子提取物对不饱和脂质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
13
6
作者
于广利
吕志华
王曙光
薛长湖
李兆杰
林洪
机构
青岛海洋大学海洋药物与食品研究所
青岛海洋大学食品工程系
出处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1期75-80,共6页
基金
山东省科委项目资助!( 1 998年 1 2月通过鉴定 )
文摘
为了获得天然抗氧化物质,利用自由基引发氧化体系对青岛近海的24种海藻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筛选,获得了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的藻种-海黍子(Sagassumkjellmanianum),并从中分离得到两种混合组分(Fr1、Fr2),进一步研究了它们对鱼油和卵磷脂的抗氧化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在37℃恒温自动氧化条件下,两种海黍子提取物(0.25%)在均相和乳化体系中,对鱼油都有较好抗氧化作用,抗氧化效果比维生素E(0.2%)好;(2)乳化和非乳化体系比较,海黍子提取物在乳化体系中对不饱和脂质的抗氧化作用更好;(3)在自由基引发剂引发氧化下,Fr2(0.6%)对卵磷脂抗氧化作用效果比BHT(0.02%)好。
关键词
海
黍子
提取物
多不饱和脂肪酸
卵磷脂
抗氧化
Keywords
Alga( Sagassum kjullmanianum ) extracts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phosphatidylcholine
antioxidation
分类号
O623.61 [理学—有机化学]
Q946.81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黍子吸附重金属镉离子的研究
被引量:
6
7
作者
常秀莲
王文华
冯咏梅
郑舒文
机构
山东烟台大学化学生物理工学院
出处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6-31,共6页
基金
山东省教育厅项目(J01C12)资助
文摘
采用廉价的多细胞褐藻海黍子对重金属镉离子进行吸附,研究海黍子不同的预处理方法、溶液的pH 值、初始 Cd2+ 浓度、外加盐等因素对 Cd2+ 的吸附特性的影响,并对吸附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发现镉离子与海黍子中的钙离子发生离子交换作用,交换率占总吸附量的 38 %~50 %。适宜的 pH 范围为 3~6,海黍子的最大吸附量高达 181 mg/g,得出了适宜的吸附等温线方程,并进行了简单的洗脱研究。
关键词
海
黍子
预处理
吸附等温线
镉离子
洗脱
重金属
Keywords
Sargassum kjellmanum
pretreatment
adsorption isotherm
cadmium ion
elution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组织培养获得的海黍子幼孢子体的营养盐吸收和生长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
2
8
作者
顾玲玲
张俊涛
刘岩
宫庆礼
李景玉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出处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3-40,共8页
基金
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105008-3)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100132120023)
中国海洋大学青年英才工程科研支持经费资助
文摘
以组织培养间接获得的海黍子幼孢子体为实验对象,研究温度和氮、磷浓度对其营养盐吸收和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15-30℃范围内幼孢子体均可吸收NO3--N、NH4+-N和PO43--P。25-30℃下NH4+-N的吸收显著高于10~15℃时,而NO3--N和PO43--P的吸收速率在实验温度下差异不显著。NO3--N、NH4+-N和PO43--P的最大吸收速率分别出现在15、25和25℃。当氮浓度〈3000μg·L^-1时,幼孢子体均可吸收NO3--N和NH4+-N,且二者均呈现开放型吸收模式。当磷浓度〈30μg·L^-1时,幼孢子体可吸收PO2-P,且呈现饱和型模式。温度对幼孢子体的生长影响显著。10-30℃范围内,富含氮磷组和去除氮磷组的特定生长率(SGR)均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且最大SGR(分别为19.58%·d^-1和14.58%·d^-1)在25℃时取得;叶绿素a、c的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大。氮、磷浓度对幼孢子体的生长影响显著。富含氮磷组的SGR、叶绿素口含量和叶绿素C含量分别在15~25℃、15~30℃和20-30℃范围内显著高于去除氮磷组。
关键词
海
黍子
幼孢子体
组织培养
营养盐吸收
生长
温度
氮
磷浓度
Keywords
Sargassum muticum
young sporophyte
tissue culture
nutrient uptake
growth
tempera- tur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
分类号
Q142 [生物学—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黍子乙酸乙酯相提取物的抑菌和体外免疫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
1
9
作者
李丽
马伟伟
曲雁
曹务波
周革非
机构
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烟台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莱阳翰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出处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7-51,共5页
基金
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2008BS06012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09BL030)
烟台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08GGA0020080410084458)
文摘
研究7种海黍子(Sargassum kjellmanianum)乙酸乙酯相提取物的抗菌活性和对小鼠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筛选出抗菌和体外免疫活性较强的提取物。考察7种提取物的抗菌活性,以及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增殖、脾淋巴细胞增殖、释放NO、吞噬中性红能力的影响。抑菌实验结果表明,7种提取物对真菌无明显的抑制作用,而针对不同的细菌表现出不同的程度的抑制活性;免疫实验结果表明,乙酸乙酯相的7个样品都具有一定的体外免疫活性,不但可以促进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增殖和体外刺激淋巴细胞增殖,还可以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NO和吞噬中性红。
关键词
海
黍子
(Sargassum
kjellmanianum)
硅胶柱层析
抗菌活性
体外免疫活性
Keywords
Sargassum kjellmanianum
silicagel column chromatography
antimicrobial activity
in vitro immunomodulating
分类号
R284.2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黍子和脆江蓠对重金属锌、镉富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6
10
作者
吕芳
丁刚
吴海一
李美真
机构
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青岛市大型海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海水健康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23,共6页
基金
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研奖励基金项目(BS2012HZ0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6122)
+3 种基金
国家海洋公益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305021
201405040
201505022)
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SDAIT-26)~~
文摘
采用室内培养实验方法,研究了褐藻海黍子(Sargassum muticum)和红藻脆江蓠(Gracilaria chouae)在不同质量浓度的锌和镉溶液里15 d,藻体的生长和体内金属离子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种藻的生长速率与暴露溶液金属质量浓度呈负相关,藻体内积累金属离子的量和溶液的金属质量浓度呈正相关,藻体内金属离子的含量均在培养3 d后显著增加,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持续增加。海黍子和脆江蓠对重金属Zn^(2+)的富集能力明显高于对Cd^(2+)的富集能力,在相同条件下,海黍子对重金属Zn^(2+),Cd^(2+)的积累量明显高于脆江蓠。以上研究结果对利用藻类修复重金属污染的海洋水体能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作用。
关键词
海
黍子
(
sargassummuticum
)
脆江蓠(Gracilariachouae)
重金属
生物修复
Keywords
Sargassum muticum
Gracilaria chouae
heavy metals
bioremediation
分类号
X50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氮磷营养条件对海黍子生长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
3
11
作者
吕芳
王翔宇
辛美丽
詹冬梅
丁刚
吴海一
机构
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青岛市大型海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07-617,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项目(2018YFD0901500)
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项目(SDAIT26)。
文摘
以经济褐藻海黍子(Sargassum muticum)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氮、磷营养条件对其生长、生理生化特性以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海黍子的生长受氮、磷浓度和培养时间的影响显著。氮、磷浓度在不高于400、25μmol·L^(-1)下培养3 d可显著促进海黍子的生长,超过该浓度后,则抑制海黍子的生长;继续培养至7 d时,氮、磷浓度超过100、6.25μmol·L^(-1)均导致海黍子生长速率的下降。海黍子对氮、磷的吸收速率均随着氮、磷浓度的增加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且对NH+4-N和NO-3-N的吸收速率较高,但两者间并无显著差异,而对NO-2-N和PO 3-4-P的吸收速率较低。生理生化指标分析表明,培养3 d时,氮、磷浓度的升高可促进海黍子藻体内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的生成,但当继续培养至15 d时,氮、磷浓度高于100、6.25μmol·L^(-1)反而阻止了光合色素的合成。藻体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在氮、磷加富培养7 d后均显著升高;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的活性变化不尽相同,在特定的氮、磷浓度和培养时间内显著升高;而当氮、磷浓度升高或超过一定培养时间时,抗氧化酶活性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并逐渐发生过氧化损伤,导致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显著升高。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完善海黍子的健康养殖技术和富营养化污染水域的修复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
海
黍子
氮
磷
生长
抗氧化能力
Keywords
Sargassum muticum
nitrogen
phosphorus
growth performance
antioxidation capacity
分类号
S968.42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黍子有性生殖相关形态建成因子分析
被引量:
2
12
作者
刘玮
吴海一
王翔宇
辛美丽
刘梦侠
机构
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青岛市大型海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18-622,共5页
基金
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5021
201305043)
文摘
为了评估海黍子Sargassum muticum有性繁殖生殖力情况,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海黍子有性生殖相关的形态建成因子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分析藻体长度与侧枝数、侧枝长度与生殖托数、生殖托长度与生殖托挂卵数之间的数量相关性,利用回归方程估算了海黍子的个体生殖力。结果表明:海黍子成熟藻体平均长度为(164.5±59.9)cm,侧枝平均长度为(10.4±5.3)cm,生殖托平均长度为(9.3±1.5)mm,单个生殖托平均挂卵数量为(378±121)粒,各因子间存在线性正相关性(P<0.05)。研究表明,单株海黍子成熟藻体能够产生(21~400)万粒受精卵,可基本满足1 m^2的采苗生产需要。
关键词
海
黍子
生殖力
形态建成因子
有性繁殖
Keywords
Sargassum muticum
fecundity
architectural factor
sexual reproduction
分类号
S917.3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黍子对仿刺参生长及水环境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
3
13
作者
王志刚
胡凡光
魏庆钢
郭萍萍
孙福新
吴志宏
宋娴丽
王保廷
逄邵楠
机构
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处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15,共5页
基金
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305005)
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刺参产业创新团队项目(SDAIT-08-011-04)
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项目(2012.6-2014.6)
文摘
在水温7.0-19.5℃和盐度28.7-30.9的养殖环境下,将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和海黍子(Sargassum muticum)混养在1 m^3水体中,研究在一定养殖空间内刺参-海黍子适宜的养殖容量和密度及其对水质的影响。仿刺参平均湿重(25.2±1.21)g;养殖密度,A1-A3组:600 g/m^3,B4-B6组:400 g/m^3,C7-C9组:200 g/m^3。海黍子养殖密度,A1、B4、C7组:0 g/m^3,A2、B5、C8组:1 000 g/m^3,A3、B6、C9组:2 000g/m^3。结果显示:(1)A1、B4组仿刺参的平均日增重率(Mdwg)和特定生长率(SGR)最小;C8和C9组仿刺参的Mdwg和SGR最大;A2组海黍子的SGR最大;C9组海黍子SGR最小;(2)A1、B4组NH4+-N、NO2--N、NO3--N和PO43--P含量较高;A3、B6、C9组各营养因子含量较低。研究表明:海黍子能吸收水体中的营养因子,其密度显著影响仿刺参的生长(P〈0.05)。本试验条件下,C8、C9组搭配比较合适,生态互利效果最好。
关键词
海
黍子
仿刺参
平均日增重率
特定生长率
Keywords
Sargassum muticum
Apostichopus japonicus
average daily weight gain rate
specific growth rate
分类号
S968.429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木炭处理对海黍子活性成分及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14
作者
吕芳
刘天红
唐柳青
刘晓慧
詹冬梅
吴海一
机构
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
青岛市近海生态修复与安全保障重点实验室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27,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项目(2018YFD0901500)
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项目(SDAIT26)。
文摘
本文采用了浓度为5%、10%和15%(w/v)的木炭悬浮液对海黍子进行6、12、18和24 h的脱腥处理,考察了海黍子的总酚、总黄酮含量、抗氧化能力和挥发性成分的差异,得到脱腥处理的最佳条件。研究表明,海黍子的总酚含量在5%~15%的木炭处理6 h后较未经木炭处理的对照组分别降低71.90%、74.1%、76.5%,而处理时间的延长则对总酚含量的影响较小;总黄酮含量在5%木炭处理6 h时较对照组并无显著差异(P>0.05),随处理时间的延长略有下降,而10%和15%的木炭处理后均显著降低(P<0.05),处理24 h后分别降至对照组的68.2%和60.0%;抗氧化能力方面,木炭处理后样本清除ABTS+·和DPPH·的能力均有所下降,不同浓度木炭处理组间在处理6 h时差异并不显著(P>0.05),12 h后则随木炭浓度的升高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海黍子中共检测到25种挥发性成分,其中烃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占据优势,经木炭处理后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显著下降(P<0.05),尤其是海藻腥味重要组成成分醛类物质的含量经15%木炭处理24 h后下降了58.8%,表明利用木炭进行脱腥处理能有效地降低海黍子的腥味。这些结果为海黍子用于功能性食品原料的开发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海
黍子
木炭
抗氧化能力
总酚
总黄酮
挥发性成分
Keywords
Sargassum muticum
charcoal
antioxidant activity
total phenolic
total flavonoid
volatile components
分类号
S985.4 [农业科学—捕捞与储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温度对几种大型海藻硝氮吸收及其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16
15
作者
李恒
李美真
曹婧
徐智广
机构
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藻类中心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
出处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9-165,共7页
基金
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0905019-2
200905020-2
+2 种基金
201105008-2)
国家863项目(2012AA10A413
2012AA10A406-2)共同资助
文摘
以大型红藻真江蓠Gracilaria asiatica、脆江蓠Gracilaria chouae、蜈蚣藻Grateloupia filicina大型褐藻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海黍子Sargassum pallidum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在10~25℃不同温度下这几种海藻对硝氮(NO3-N)的吸收和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几种大型海藻对水体中NO3-N的吸收效果明显,其中真江蓠和脆江蓠的吸收速率15℃时最高,为0.507±0.136和0.448±0.095μmol/g·h,蜈蚣藻和鼠尾藻在20℃时最高,为0.614±0.033和0.289±0.019μmol/g·h,海黍子在25℃时吸收速率最高,为0.748±0.015μmol/g·h。结合去除效率常数来看,海黍子对NO3-N有更好的去除效果。温度变化对大型海藻的生长具有显著的影响,在20℃下大部分海藻相对生长速率达到最高,其中以脆江蓠最高,达到4.79%±0.45%/d。
关键词
真江蓠
脆江蓠
蜈蚣藻
鼠尾藻
海
黍子
吸收动力学
相对生长率
Keywords
Gracilaria asiatica Gracilaria chouae Grateloupia filicina Sargassum thunbergii Sargassum Pallidum Uptake kinetics Relative growth rate
分类号
S968.43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海黍子对强光的光合响应及适应能力研究
李宝齐
徐智广
李凌雪
韩典峰
于皓
严芳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光照强度对海黍子生长及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
詹冬梅
吴海一
刘梦侠
王翔宇
李美真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海黍子室内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
曹淑青
张泽宇
王国书
由学策
刘宏宇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海黍子新生枝条的室内培养及有性生殖同步化
柴雨
王丽梅
宋广军
高杉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海黍子硫酸多糖体外免疫与抗肿瘤活性
马伟伟
李丽
周革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海黍子提取物对不饱和脂质抗氧化作用
于广利
吕志华
王曙光
薛长湖
李兆杰
林洪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海黍子吸附重金属镉离子的研究
常秀莲
王文华
冯咏梅
郑舒文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组织培养获得的海黍子幼孢子体的营养盐吸收和生长特性的研究
顾玲玲
张俊涛
刘岩
宫庆礼
李景玉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海黍子乙酸乙酯相提取物的抑菌和体外免疫活性的研究
李丽
马伟伟
曲雁
曹务波
周革非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海黍子和脆江蓠对重金属锌、镉富集的比较研究
吕芳
丁刚
吴海一
李美真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不同氮磷营养条件对海黍子生长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吕芳
王翔宇
辛美丽
詹冬梅
丁刚
吴海一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海黍子有性生殖相关形态建成因子分析
刘玮
吴海一
王翔宇
辛美丽
刘梦侠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海黍子对仿刺参生长及水环境因子的影响
王志刚
胡凡光
魏庆钢
郭萍萍
孙福新
吴志宏
宋娴丽
王保廷
逄邵楠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木炭处理对海黍子活性成分及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吕芳
刘天红
唐柳青
刘晓慧
詹冬梅
吴海一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温度对几种大型海藻硝氮吸收及其生长的影响
李恒
李美真
曹婧
徐智广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