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海杂波的分数维测量在对海面目标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13
1
作者
王永诚
吴小飞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8-31,36,共5页
简要地介绍了分形几何的有关概念 ,提出了一种利用海杂波的分数维估计检测海上目标的方法。实验证明 ,本文所述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分形几何
分数维
海杂波
雷达
海面目标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被动干涉微波亮温图像的海面目标探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卢海梁
王志强
+6 位作者
高超
李一楠
胡泰洋
王佳坤
杨小娇
吕容川
李浩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63-572,共10页
为利用被动干涉微波技术作为我国天基预警体系的重要补充以实现对海面目标的有效探测,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被动干涉微波图像的海面目标探测算法。首先,建立了海面背景和海面目标的被动干涉微波图像数学模型;其次,详细地介绍了海面目标的探...
为利用被动干涉微波技术作为我国天基预警体系的重要补充以实现对海面目标的有效探测,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被动干涉微波图像的海面目标探测算法。首先,建立了海面背景和海面目标的被动干涉微波图像数学模型;其次,详细地介绍了海面目标的探测算法,并仿真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最后,开展了机载实验。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均表明:该探测算法是可行性的,能有效地探测到海面目标,且具有较好的探测性能;海面航行的金属目标在被动干涉微波图像中呈现"一高一低"的特征,可利用该特征提高海面目标探测概率。该探测算法可为天基被动干涉微波技术探测海面目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面目标探测
微波图像
被动干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星载GNSS-R延迟-多普勒图的海面目标探测
被引量:
4
3
作者
刘池莉
严颂华
+1 位作者
陈泽强
卜方玲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250-256,共7页
为了利用星载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reflections(GNSS-R)的延迟-多普勒图(delay-doppler map,DDM)实现对海面目标位置的遥感探测,依据星载DDM的生成原理,研究实现了其反过程即从DDM中重构散射区域图像进而达到探测海面目...
为了利用星载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reflections(GNSS-R)的延迟-多普勒图(delay-doppler map,DDM)实现对海面目标位置的遥感探测,依据星载DDM的生成原理,研究实现了其反过程即从DDM中重构散射区域图像进而达到探测海面目标的目的。首先利用截断奇异值分解(truncated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TSVD)法去除DDM中的模糊函数;然后通过计算归一化雷达横截面积(normalized radar cross-section,NRCS)重构海面散射区域图像。以2016年3月1日TechDemoSat-1(TDS-1)实测的DDM数据为例,首先计算了镜反射点(specular point,SP)的位置,然后进行重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SP与TDS-1提供的SP之间的最大误差在800 m左右,小于TDS-1 5 km的距离分辨率;同时,重构图像中目标的位置与极地海冰数据中海冰的位置相吻合,由此可见本文的目标探测算法能够从DDM中探测到海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M
海面目标探测
GNSS-R
奇异值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多轨延迟-多普勒图的海面目标定位模糊去除
4
作者
张智君
严颂华
+1 位作者
马娅婕
田茂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3期14273-14280,共8页
随着导航反射信号技术在海洋遥感领域的发展,利用星载延迟-多普勒图(delay-Doppler map,DDM)进行海面目标探测成为热门研究问题。但由于DDM上相同时延和多普勒点对应的空间区域具有不唯一性,导致出现真假目标定位模糊的问题。主要针对...
随着导航反射信号技术在海洋遥感领域的发展,利用星载延迟-多普勒图(delay-Doppler map,DDM)进行海面目标探测成为热门研究问题。但由于DDM上相同时延和多普勒点对应的空间区域具有不唯一性,导致出现真假目标定位模糊的问题。主要针对海上平台等静态目标,利用多颗卫星下不同镜反射点(specular point,SP)对应的DDM联合处理去除假目标。首先,计算出目标相对各自SP的距离;其次,以某个SP为原点将所有目标全部统一到一个坐标系内,通过真目标聚集去除假目标;最后,通过经纬度与距离关系求得目标最终地理位置。采用Cyclone全球导航卫星系统(Cyclon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CYGNSS)星座的DDM数据开展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多星轨迹DDM的海面目标探测时,真目标会聚集,假目标会分散;计算的目标最终位置与同时间段下“南海四号”钻井平台工作地点变化规律一致,误差小于1.5 km,表明本文方法能有效解决海面目标定位模糊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航反射信号
海面目标探测
延迟-多普勒图(DDM)
目标
定位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杂波的分数维测量在对海面目标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13
1
作者
王永诚
吴小飞
机构
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
出处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8-31,36,共5页
文摘
简要地介绍了分形几何的有关概念 ,提出了一种利用海杂波的分数维估计检测海上目标的方法。实验证明 ,本文所述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分形几何
分数维
海杂波
雷达
海面目标探测
Keywords
fractal geometry, fraction dimension, box dimension
分类号
TB566 [交通运输工程—水声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被动干涉微波亮温图像的海面目标探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卢海梁
王志强
高超
李一楠
胡泰洋
王佳坤
杨小娇
吕容川
李浩
机构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
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
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出处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63-572,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06204)
钱学森青年创新基金(QXSCXJJ2017-504)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自主研发课题(Y17-KJCX-04)~~
文摘
为利用被动干涉微波技术作为我国天基预警体系的重要补充以实现对海面目标的有效探测,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被动干涉微波图像的海面目标探测算法。首先,建立了海面背景和海面目标的被动干涉微波图像数学模型;其次,详细地介绍了海面目标的探测算法,并仿真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最后,开展了机载实验。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均表明:该探测算法是可行性的,能有效地探测到海面目标,且具有较好的探测性能;海面航行的金属目标在被动干涉微波图像中呈现"一高一低"的特征,可利用该特征提高海面目标探测概率。该探测算法可为天基被动干涉微波技术探测海面目标提供参考。
关键词
海面目标探测
微波图像
被动干涉
Keywords
Sea surface target detection
Microwave image
Passive interferometric
分类号
TN959.72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TP7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星载GNSS-R延迟-多普勒图的海面目标探测
被引量:
4
3
作者
刘池莉
严颂华
陈泽强
卜方玲
机构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250-25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142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42017kf0211)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科研经费资助
文摘
为了利用星载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reflections(GNSS-R)的延迟-多普勒图(delay-doppler map,DDM)实现对海面目标位置的遥感探测,依据星载DDM的生成原理,研究实现了其反过程即从DDM中重构散射区域图像进而达到探测海面目标的目的。首先利用截断奇异值分解(truncated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TSVD)法去除DDM中的模糊函数;然后通过计算归一化雷达横截面积(normalized radar cross-section,NRCS)重构海面散射区域图像。以2016年3月1日TechDemoSat-1(TDS-1)实测的DDM数据为例,首先计算了镜反射点(specular point,SP)的位置,然后进行重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SP与TDS-1提供的SP之间的最大误差在800 m左右,小于TDS-1 5 km的距离分辨率;同时,重构图像中目标的位置与极地海冰数据中海冰的位置相吻合,由此可见本文的目标探测算法能够从DDM中探测到海面目标。
关键词
DDM
海面目标探测
GNSS-R
奇异值分解
Keywords
delay-doppler map
ocean surface target detection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reflec-tions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分类号
TP751.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多轨延迟-多普勒图的海面目标定位模糊去除
4
作者
张智君
严颂华
马娅婕
田茂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武汉晴川学院北斗学院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3期14273-14280,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71406)。
文摘
随着导航反射信号技术在海洋遥感领域的发展,利用星载延迟-多普勒图(delay-Doppler map,DDM)进行海面目标探测成为热门研究问题。但由于DDM上相同时延和多普勒点对应的空间区域具有不唯一性,导致出现真假目标定位模糊的问题。主要针对海上平台等静态目标,利用多颗卫星下不同镜反射点(specular point,SP)对应的DDM联合处理去除假目标。首先,计算出目标相对各自SP的距离;其次,以某个SP为原点将所有目标全部统一到一个坐标系内,通过真目标聚集去除假目标;最后,通过经纬度与距离关系求得目标最终地理位置。采用Cyclone全球导航卫星系统(Cyclon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CYGNSS)星座的DDM数据开展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多星轨迹DDM的海面目标探测时,真目标会聚集,假目标会分散;计算的目标最终位置与同时间段下“南海四号”钻井平台工作地点变化规律一致,误差小于1.5 km,表明本文方法能有效解决海面目标定位模糊问题。
关键词
导航反射信号
海面目标探测
延迟-多普勒图(DDM)
目标
定位模糊
Keywords
navigation reflection signal
sea surface target detection
delay-Doppler map
target location ambiguous
分类号
TP75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海杂波的分数维测量在对海面目标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王永诚
吴小飞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0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被动干涉微波亮温图像的海面目标探测算法研究
卢海梁
王志强
高超
李一楠
胡泰洋
王佳坤
杨小娇
吕容川
李浩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星载GNSS-R延迟-多普勒图的海面目标探测
刘池莉
严颂华
陈泽强
卜方玲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多轨延迟-多普勒图的海面目标定位模糊去除
张智君
严颂华
马娅婕
田茂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