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海陆经济一体化的时空分异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于丽丽 孟德友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12,共6页
不同时空尺度下,海陆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具有不同的变化和差异。从海陆经济规模、产业结构、经济效率和发展潜力四个方面构建海陆经济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模型和耦合协调模型揭示了中国沿海地区海陆经济系统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 不同时空尺度下,海陆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具有不同的变化和差异。从海陆经济规模、产业结构、经济效率和发展潜力四个方面构建海陆经济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模型和耦合协调模型揭示了中国沿海地区海陆经济系统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并进行时空分异研究。研究发现:时序变动上,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和波动变化特征,总体具有增长态势,但增长进程极为缓慢;空间差异上,耦合度空间分异不明显,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明显,近一半区域属于中协调,中国海陆一体化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经济一体化 耦合度 耦合协调度 中国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陆经济一体化时空演化及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唐红祥 张祥祯 王立新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0-144,共15页
基于2006—2016年中国11个沿海省份数据,分析了我国海陆经济一体化的时空演化,利用有限混合模型实证检验海陆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机理。实证结果显示:沿海省份的海陆经济一体化随时间逐渐提升,差距不断扩大,个别省份的海陆经济一体化表现突... 基于2006—2016年中国11个沿海省份数据,分析了我国海陆经济一体化的时空演化,利用有限混合模型实证检验海陆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机理。实证结果显示:沿海省份的海陆经济一体化随时间逐渐提升,差距不断扩大,个别省份的海陆经济一体化表现突出;在空间上,山东与广东海陆经济一体化处于高等级,江苏、浙江处于较高等级,天津、河北、福建处于中等级,广西、海南处于低等级,辽宁与上海随时间在较高等级与中等级变化。中国沿海陆海经济一体化重心总体表现为向西南方向移动的趋势,重心范围主要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是海陆经济一体化异质性的主要原因,陆域经济发展是提升海陆经济一体化的基础,海洋第二产业发展是海陆经济一体化主要推动力。当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时,加大开发利用海洋自然资源,反而抑制了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海洋第三产业也不能提升海陆经济一体化,但增加海洋基础设施建设,可推进海陆经济一体化。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自然资源与发展海洋第三产业,则会显著推进海陆经济一体化,增加海洋基础设施建设,不能有效提升海陆经济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经济一体化 时空演化影响机理 有限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 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 被引量:9
3
作者 王诗成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3-36,共4页
山东建设半岛蓝色经济区既具有突出的优势条件,也面临诸多挑战,在推进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必须突破港口、产业集群、陆岛工程、综合交通设施和发展模式与物理载体等关键点,必须在重大政策措施方面提供有效供给,包括建立高层次协调机制... 山东建设半岛蓝色经济区既具有突出的优势条件,也面临诸多挑战,在推进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必须突破港口、产业集群、陆岛工程、综合交通设施和发展模式与物理载体等关键点,必须在重大政策措施方面提供有效供给,包括建立高层次协调机制、加强环保力度、建设人才工程、优化海洋产业结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经济一体化 蓝色经济 国家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海洋产业结构分析及产业优化对策 被引量:49
4
作者 周洪军 何广顺 +2 位作者 王晓惠 李长如 杨娜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6-51,共6页
利用海洋统计数据分析我国海洋产业结构的现状与变化趋势,采用相关分析、灰色相关分析等计量经济学方法,确定影响海洋产业发展的相关因素,根据《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应用产业经济理论、产业关联理论、区域经济和海陆经济一体... 利用海洋统计数据分析我国海洋产业结构的现状与变化趋势,采用相关分析、灰色相关分析等计量经济学方法,确定影响海洋产业发展的相关因素,根据《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应用产业经济理论、产业关联理论、区域经济和海陆经济一体化理论系统分析目前我国海洋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海洋产业的优化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产业结构 灰色相关分析 海陆经济一体化 产业关联 产业优化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