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海-陆交互作用与海岸带碳中和农业驱动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周启星
王辉
欧阳少虎
-
机构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开大学碳中和交叉科学中心
-
出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C3709001)。
-
文摘
海岸带既是生态脆弱区也是低碳农业发展“前哨”。推动和发展碳中和农业符合时代所需,也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在海岸带区域发展碳中和农业的相关问题和重要性。首先,本文阐释了海陆交互作用以及海岸带碳中和农业发展理念;然后,分析了海岸带碳中和农业驱动中的碳中和农业生物、人工光合作用与农业驱动以及该理念的工程化应用问题;最后,深入剖析了如何识别海岸带农业核心碳汇,包括原位监测、同位素标记与统计学分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业碳汇增强技术,为后续海岸带碳中和农业的构建、发展和实践提供参考,同时对促进脆弱的海岸带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绿色低碳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碳中和农业
海岸带
海陆交互作用
可持续发展
人工光合作用
-
Keywords
carbon-neutral agriculture
coastal zone
sea-land interac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tificial photosynthesis
-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X3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略论海陆成矿问题
被引量:4
- 2
-
-
作者
裴荣富
梅燕雄
魏然
邹斌
赵苗
李振清
王浩琳
-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
出处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65-569,共5页
-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矿产地质志”(编号:DD20221695)
“全国海陆矿产资源图件编制更新”(编号:DD20221696)联合资助。
-
文摘
地壳通过不均一性分异形成大陆型地壳和大洋型地壳,陆核及地块的形成、大陆裂解与增生、洋壳的新生与消减、陆-陆碰撞拼接形成具有不同构造特征的海陆构造区。中国海陆构造演化经历了太古宙陆核形成、元古宙陆块形成、震旦纪至三叠纪联合大陆形成、中新生代联合大陆解体4个阶段,形成北方(准噶尔-大兴安岭)、北部(塔里木-华北)、南部(扬子-华南)、南方(冈底斯-喜马拉雅),东部(滨西太平洋)5个大陆及陆缘构造区。太古宙花岗绿岩带、元古宙裂谷(裂陷)带、显生宙大陆边缘是最重要的海陆成矿环境。海陆成矿有利因素的耦合对成矿至关重要,而最佳耦合的机制及其发生在海陆构造区的时空位置是圈定有利成矿靶区、引导找矿突破的关键科学问题。
-
关键词
海陆构造演化
海陆成矿作用
-
Keywords
continental and oceanic tectonic evolution
continental and oceanic metallogeny
-
分类号
P612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近岸海域污染海陆一体化调控初探
被引量:10
- 3
-
-
作者
王茂军
栾维新
宋薇
赵雅静
-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资源研究所
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系
-
出处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5-71,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9971026)阶段研究成果
-
文摘
近岸海域是海陆交互作用的复合带,防治其污染应该是社会、经济的、管理的综合防治。本文分 析了近岸海域污染海陆一体化调控的机理,并就调控的目标、切入点、动力、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构筑了海陆一体化调控的模式。
-
关键词
近岸海域
海陆一体化调控
地理空间联系
海陆交互作用
海洋污染
海洋环境保护
-
Keywords
coastal sea area sea - land integrated regulation and controlthe relations between geographical spaces
-
分类号
X5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山东半岛一次强降雪过程的中尺度特征
被引量:38
- 4
-
-
作者
张勇
寿绍文
王咏青
周军
陆汉城
-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
出处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1-60,共10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405009
4057022
+4 种基金
40205008)
江苏省气象局科技开发项目(200406)
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KLME05020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4CB418301)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05141)
-
文摘
利用非静力平衡模式MM5V3.6对2005年12月3日影响山东半岛的一次强降雪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对其中中尺度重力波(MGW)的特征进行分析。并且通过非线性平衡方程(NBE)对高分辨率模式数据进行诊断分析,较详细地说明了非平衡流的出现而引起的地转适应过程以及地形强迫对重力波产生和发展的作用,和它们对强降雪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这次强降雪过程中的中尺度重力波波长约为100 km,相速约20 m/s;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形势下,太行山的地形强迫与非平衡流是其产生的首要机制,而冬季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海洋的热力作用也是造成区域性强降雪的一个重要原因。非线性平衡方程(NBE)对于非平衡流的诊断在确定波动产生区域方面有比较好的指示作用;通过对波动的结构以及维持机制的分析,这次过程中的中尺度重力波符合波导条件和W ave-CISK理论框架,波动能够从环境场中得到足够的能量从而维持相当长时间,从而造成这次罕见的连续性强降雪过程。
-
关键词
中尺度重力波(MGW)
非线性平衡方程(NBE)
地形强迫
海陆作用
-
Keywords
mesoscale gravity-wave
nonlinear balance equation
topographic forcing
land-sea effect
-
分类号
P445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潮滩沉积环境与岩相对比研究
被引量:21
- 5
-
-
作者
王颖
朱大奎
曹桂云
-
机构
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DB
-
出处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39-546,共8页
-
文摘
潮滩沉积是海陆交互作用的产物 ,形成于海岸坡度平缓、有丰富的细粒泥沙供应 ,以潮流动力为主的低能海岸环境 ,尤以河—海作用活跃的边缘海环境最为发育。潮滩沉积以粉砂为主 ,由于涨落潮流往复循环 ,潮滩具有动力、沉积、地貌与生物群体的分带现象。因海平面涨落与波浪参与的扰动筛选 ,导致潮滩沉积中的粗粒沉积物含量及微地貌形态的变化。这些因素反映于潮滩沉积相中具有下列特点 :粉砂与粘土质交互叠置的页状层理 ;原始沉积层自下向上 ,粒径组成逐渐变细 ;下部的粉砂质层具有波痕、鱼刺状或丘状的交错层理、透镜体与扰动结构 ,或潮水沟堆积的镶嵌沙体 ;上部淤泥质层中具有草根、龟裂、虫管与钙质填充物、泥砾、泥块等。将现代潮滩沉积与南京钟山北麓下三叠统的黄马青组砂页岩 ,以及海口马村的下更新统湛江组粘土、粉砂岩进行对比 ,据泥沙粒径、矿物组合与含量 ,盐度 ,特别是薄互层理 ,虫管与钙质填充 ,泥裂块 ,波痕与交错层理等多项对比 ,均具有极好的相似性 。
-
关键词
潮滩
岩相
动力环境
沉积相
海陆交互作用
-
Keywords
tidal flat,dynarnic environment,sedimentary focies
-
分类号
P512.2
[天文地球—地质学]
-
-
题名“海洋一号”C卫星海岸带成像仪
- 6
-
-
-
出处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2018年第5期123-123,共1页
-
文摘
2018年8月15日,随着一声轰鸣,“海洋一号”C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星上装载了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研制的星上定标光谱仪和海岸带成像仪。海岸带成像仪可用于获取海陆交互作用区域的实时数据对近海、海岛、海岸带进行监测,以便研究重要河口港湾的悬浮泥沙分布规律,并对海洋环境灾害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
关键词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海岸带
成像仪
海洋
海陆交互作用
实时监测
星上定标
实时数据
-
分类号
V447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