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集群辨识的海量用户负荷分层概率预测 被引量:11
1
作者 顾洁 孟璐 +1 位作者 郑睿程 金之俭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1-78,共8页
随着电力公司等传统能源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商的加速转型,原有的粗放式用户用电管理模式逐渐难以满足电力营销管理的需求。针对海量用户场景提出了用电模式分层聚类方法及用户集群辨识模型。基于用户集群辨识结果提出了条件残差模拟负... 随着电力公司等传统能源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商的加速转型,原有的粗放式用户用电管理模式逐渐难以满足电力营销管理的需求。针对海量用户场景提出了用电模式分层聚类方法及用户集群辨识模型。基于用户集群辨识结果提出了条件残差模拟负荷概率预测模型,进行负荷分层概率预测,以实现对用户精细化用电管理。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量用户 聚类算法 用户集群辨识 条件残差模拟 概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融合特征和卷积神经网络的多任务用户短期负荷预测 被引量:18
2
作者 臧海祥 许瑞琦 +3 位作者 刘璟璇 陈玉伟 卫志农 孙国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69-77,共9页
针对海量用户负荷预测场景下,应用单任务用户负荷预测法所导致的运行效率低以及无法学习相关任务间关联关系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维融合特征和卷积神经网络的多任务用户短期负荷预测方法。首先,基于聚类技术实现多任务学习中相关任务... 针对海量用户负荷预测场景下,应用单任务用户负荷预测法所导致的运行效率低以及无法学习相关任务间关联关系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维融合特征和卷积神经网络的多任务用户短期负荷预测方法。首先,基于聚类技术实现多任务学习中相关任务的选择;其次,为每一类用户群构建多维融合输入,合理有序容纳多个任务的特征,避免维度爆炸和信息混乱;最后,分别为每一类用户建立以卷积神经网络为共享层的多任务预测模型,学习共享特征,并行输出相应类中全部用户的负荷预测值。基于爱尔兰能源监管委员会提供的智能电表实测数据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提高整体运行效率和平均预测精度方面均取得良好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量用户 负荷预测 多任务学习 多维融合特征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动态碳排放责任因子 被引量:2
3
作者 江亿 张吉 +4 位作者 张涛 刘晓华 薛志峰 刘一民 史景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024-7038,I0023,共16页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需要充分发挥海量用电终端具有的储能和灵活用电资源来解决电力系统的实时调节需求,这一调节目标的实现亟需建立合理的引导指标和激励机制。为此,该文提出利用“电力动态碳排放责任因子”激励用电终端进行自律...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需要充分发挥海量用电终端具有的储能和灵活用电资源来解决电力系统的实时调节需求,这一调节目标的实现亟需建立合理的引导指标和激励机制。为此,该文提出利用“电力动态碳排放责任因子”激励用电终端进行自律式调节的方法。首先,给出这种方法的基本原则;然后,具体讨论碳排放责任因子的计算方法,再利用电网的实际运行数据说明这种确定电力动态碳排放责任因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建筑等用电终端的灵活性调节潜力。该文提出的电力动态碳排放责任因子,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与海量用户侧灵活可调资源间的实时互动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将进一步完善其政策、理论及实际实施等多方面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动态碳排放责任因子 海量用户 实时互动 引导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强用户检测改进算法的大规模MIMO接入机制设计与优化
4
作者 邸俊杰 章嘉懿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5-72,共8页
针对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的导频冲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用户到达角度的最强用户检测改进算法(SUCIR).根据基站反馈允许增益最强用户接入,其他用户进行退避重新接入,同时基站利用不同用户的到达角度进行接入复用.结果表明,SUCIR算法... 针对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的导频冲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用户到达角度的最强用户检测改进算法(SUCIR).根据基站反馈允许增益最强用户接入,其他用户进行退避重新接入,同时基站利用不同用户的到达角度进行接入复用.结果表明,SUCIR算法能够降低80%用户导频冲突,且用户平均接入时延低于30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海量用户 大规模天线 随机接入 到达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