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北极海冰与CP型厄尔尼诺事件的遥相关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郑璐曦
刘海龙
-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极地科学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0-839,共10页
-
基金
上海交通大学深蓝计划,SL2021ZD204号
中德合作交流项目(Mobility),M0333号
上海市极地前沿科学研究基地基金。
-
文摘
为了进一步认识高低纬度之间事件的遥相关机制,对北极海冰和中太平洋(central Pacific,CP)型厄尔尼诺现象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利用最新的观测和再分析数据,验证了北极冷季海冰损失可以引发次年的类CP型厄尔尼诺增暖现象及相应的副热带北太平洋海气耦合机制,阐明北极海冰异常引起春末夏初的北太平洋气压异常,进而导致热带太平洋海温增加和西风异常,最终在冬季发生类CP型厄尔尼诺现象的变暖。依据前人对CP型厄尔尼诺发展年夏季的研究思路,研究结果显示,在CP型厄尔尼诺发展年冷季,加拿大盆地海冰显著减少导致北极海冰范围总体出现异常低值,但在巴伦支海北部因风场作用海冰异常增加。同时揭示了在CP型厄尔尼诺衰退年,暖季北极海冰显著损失,海表面净热通量显著增加以及海表面风和海冰运动等动力效应有助于拉普捷夫海海冰的损失,北极海冰和CP型厄尔尼诺相互关系的理论得到了一定的完善。
-
关键词
北极海冰
中太平洋型厄尔尼诺
海表面净热通量
海表面风
海冰运动
-
Keywords
Arctic sea ice
central Pacific El Niño
net sea surface heat flux
sea surface wind
sea ice motion
-
分类号
P731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
-
题名南极海冰快速下降历史事件的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杨颖玥
刘海龙
-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自然资源部极地科学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64-1572,共9页
-
基金
上海交通大学深蓝计划,SL2021ZD204号
中德合作交流项目(Mobility),M0333号
上海市极地前沿科学研究基地基金。
-
文摘
卫星记录以来,南极海冰范围发生5次快速下降事件,研究这5次事件的时空特征,对进一步认识海冰快速下降事件的物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海冰范围和海冰密集度的卫星数据,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总结5次南极海冰快速下降事件的特征,再结合大气和海洋各项环境因素的再分析数据,探讨海冰快速下降的影响因素及其驱动过程。结果显示:南极海冰快速下降的空间分布存在季节性差异,2021年8~12月以及2016年8~12月的春季南极海冰快速下降由别林斯高晋海、威德尔海、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区域的海冰减少所主导;2010年12月至2011年4月以及1985年12月至1986年4月的夏季南极海冰快速下降由威德尔海、罗斯海沿岸和西太平洋区域的海冰减少所主导;2008年4~8月的冬季南极海冰快速下降则由别林斯高晋海和西太平洋的部分区域的海冰减少所主导。探究影响海冰的环境因素发现,海表面温度和海表面净热通量对海冰减少的热力效应影响具有区域性差异。此外,南极海冰快速下降受阿蒙森低压的影响,相应的海表面风异常既通过经向热输运的热力效应导致海冰减少,也通过风的动力效应驱动海冰漂移使得海冰密集度降低。
-
关键词
南极海冰
海冰下降
海表面风
海表面温度
海表面净热通量
-
Keywords
Antarctic sea ice
sea ice decline
sea surface win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net heat flux
-
分类号
P728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