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带太平洋淡水通量年际变率对ENSO的作用机制及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尹露莹 张荣华 智海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50-1367,共18页
海气界面间淡水通量(freshwater flux, FWF;定义为降水减蒸发)是热带太平洋气候系统中对海洋有重要作用的大气强迫之一,与风应力和热通量共同影响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尽管这些大气强迫场共同作用... 海气界面间淡水通量(freshwater flux, FWF;定义为降水减蒸发)是热带太平洋气候系统中对海洋有重要作用的大气强迫之一,与风应力和热通量共同影响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尽管这些大气强迫场共同作用于海洋,但FWF在其中的单独强迫作用及相关过程和机制仍需深入探究。本文通过海洋环流模式(ocean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OGCM)进行模拟,进一步使用温度和盐度收支分析以及区分温盐相对贡献的诊断分析方法,量化热带太平洋FWF年际变率对上层海洋的净作用。结果表明,在El Nino事件发生时,FWF正异常强迫直接导致赤道太平洋中部海表盐度(sea surface salinity, SSS)降低,同时增强上层海洋层结稳定度。此外,FWF正异常强迫还会导致赤道太平洋中部浮力通量(buoyancy flux, BF)增加,从而减弱了次表层的混合和夹卷作用,使局地的混合层变浅。从气候效应来看,由FWF年际变率引起的海洋过程有助于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暖异常的维持和增强。通过定量分析表明,SSS变化与FWF强迫强度密切相关,赤道太平洋中部FWF异常每增加1.0 mm/d会使得SSS异常降低约0.02,并且使得赤道太平洋东部SST异常升高约0.12℃,在增温过程中垂直混合和夹卷作用是主导的贡献项。以1997~1998年的El Nino事件为例,FWF正异常引起的SST暖异常增量占总异常的11.8%。本文所揭示的FWF强迫场对ENSO的单独作用有助于完善我们对整个热带太平洋海气耦合系统的认知,为进一步改进ENSO的过程表征和预测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气界面淡水通量 ENSO 海表盐度和温度 热带太平洋 分层型海洋模式 热盐收支分析 温盐相对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