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非线性劈窗算法的VIIRS中红外海面耀斑区反射率计算 被引量:4
1
作者 景欣 胡秀清 +3 位作者 赵帅阳 贺丽琴 胡兴帮 晏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94-402,共9页
传感器入瞳处接收到的中红外波段(3~5μm)能量包含反射的太阳能量与地物自身的发射能量。通常该波段反射的太阳能量很弱,但在海面太阳耀斑区等特定情况下,被中红外通道探测到的反射太阳能量是比较可观的,且其对大气影响的敏感性较低,同... 传感器入瞳处接收到的中红外波段(3~5μm)能量包含反射的太阳能量与地物自身的发射能量。通常该波段反射的太阳能量很弱,但在海面太阳耀斑区等特定情况下,被中红外通道探测到的反射太阳能量是比较可观的,且其对大气影响的敏感性较低,同时,对于搭载有在轨定标系统的卫星传感器,使用黑体定标后的中红外波段的在轨辐射性能相当稳定的。因此,考虑将中红外波段的海面耀斑区反射率作为用于反射太阳波段交叉定标的基准。基于这个想法,构建了改进的、适用于VIIRS(visible infrared imaging radiometer)中红外波段的非线性劈窗模型来计算南印度洋海面耀斑区中红外反射率。首先统计得到VIIRS M12和M13波段海面反射率的限定关系,然后使用非线性劈窗算法模拟计算海面反射率,模拟模型的不确定度为0.83%。在此基础上使用VIIRS的M12波段(中心波长为3.697μm)太阳耀斑区数据计算选取的样本区的海面反射率。然后使用两种方法对反射率精度进行验证,精度分别为0.29%和0.23%,假设M12和M13波段海面反射率相等的反射率计算结果精度分别为2.48%和1.03%。该计算模型大大提高了精度,说明该模型用于VIIRS M12中红外波段计算海洋耀斑区反射率是有效可行的,其精度能够满足中红外波段海面反射率作为波段间定标基准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 太阳耀斑区 海表反射率 VIIRS 波段间定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