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壳聚糖-海藻酸钠缓释制备红景天苷微囊 被引量:12
1
作者 赵武奇 殷涌光 +1 位作者 梁歧 闫海洋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6-69,共4页
用壳聚糖 海藻酸钠微囊技术制备了一系列红景天苷微囊。试验结果表明 :海藻酸钠的浓度、壳聚糖的浓度及壳聚糖溶液的pH值对海藻酸钠 壳聚糖微囊的包埋率、载药量及缓释性能有影响 ,海藻酸钠和壳聚糖微囊能作为红景天苷活性成分的载体。
关键词 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技术 红景天苷微囊 包埋率 载药量 缓释性能 制备 有效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外凝聚法制备姜油树脂海藻酸钠-壳聚糖微囊的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利萍 毛威 +1 位作者 贾玉梅 高雅丽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9-232,共4页
目的:优化姜油树脂海藻酸钠-壳聚糖微囊的制备工艺,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采用乳化外凝聚法制备微囊,以微囊粒径和包封率为测定指标,用均匀设计表U11(116)优选处方工艺;影响因素实验考察微囊的稳定性。结果:优化后的工艺条件为:... 目的:优化姜油树脂海藻酸钠-壳聚糖微囊的制备工艺,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采用乳化外凝聚法制备微囊,以微囊粒径和包封率为测定指标,用均匀设计表U11(116)优选处方工艺;影响因素实验考察微囊的稳定性。结果:优化后的工艺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2.0%、海藻酸钠与姜油树脂的质量比3∶1、CaCl2浓度1.0%、壳聚糖浓度1.2%,所得微囊外观形态良好,平均粒径为842μm、跨距为0.14,包封率为(69.82±1.05)%。微囊在高温、高湿和强光实验条件下,载药量与外观形态稳定。结论:在均匀设计所得优化条件下,姜油树脂海藻酸钠-壳聚糖微囊的制备工艺重现性好,微囊化是提高姜油树脂稳定性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油树脂 海藻酸钠-壳聚糖微囊 乳化外凝聚法 均匀设计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癸氧喹酯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中药物含量 被引量:1
3
作者 鄂伟 张启迪 +3 位作者 王君玮 曲志娜 赵思俊 邹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86-1489,共4页
建立癸氧喹酯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中癸氧喹酯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采用破囊液(0.2 mol/L NaHCO3和0.06 mol/L Na3C6H5O7·2H2O,pH=7.8~8.2)对癸氧喹酯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进行破囊,破囊后用甲醇和三氯甲烷混合溶液(4∶1)超声提取癸... 建立癸氧喹酯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中癸氧喹酯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采用破囊液(0.2 mol/L NaHCO3和0.06 mol/L Na3C6H5O7·2H2O,pH=7.8~8.2)对癸氧喹酯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进行破囊,破囊后用甲醇和三氯甲烷混合溶液(4∶1)超声提取癸氧喹酯。HPLC检测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80A Extend-C18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75∶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7 nm;流速为1 mL/min。结果表明,所采取的破囊方法破解效率高,微囊破解完全。方法精密度与准确度表明,癸氧喹酯浓度在0.05~10μg/m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61.768X+2.8814,R2=0.9996。本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靠等特点,适合癸氧喹酯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中药物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癸氧喹酯 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CaO_(2)-海藻酸缓释剂的抑藻模型
4
作者 王昊岩 李慧敏 +1 位作者 李彭 何义亮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9-43,52,共6页
本文通过原位合成的方式,开发了以Ca O2为活性物质,海藻酸为骨架材料的新型CaO_(2)-海藻酸缓释剂,并借助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的机器学习技术定量研究了在模拟蓝藻水华暴发前夕的自然水体环境下该缓释剂不同投加策略对不同浓度水平铜绿微... 本文通过原位合成的方式,开发了以Ca O2为活性物质,海藻酸为骨架材料的新型CaO_(2)-海藻酸缓释剂,并借助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的机器学习技术定量研究了在模拟蓝藻水华暴发前夕的自然水体环境下该缓释剂不同投加策略对不同浓度水平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效果。实验表明,CaO_(2)-海藻酸缓释剂对各浓度水平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抑制效果均表现良好,最大抑制率可达到74.41%。通过模型性能评价,确定GA-BP神经网络模型为该缓释剂抑藻效果的最优化模型。本文对CaO_(2)-海藻酸缓释剂的开发与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抑藻模型的确定为该新型缓释抑藻剂的具体投加策略以及蓝藻水华的防治提供了可行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O_(2)-海藻缓释抑藻剂 铜绿微囊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钙/聚精氨酸微胶囊的载药和缓释性能 被引量:9
5
作者 吴文果 刘伟 +2 位作者 王士斌 刘源岗 陈爱政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71-1275,共5页
采用乳化-固化法,制备海藻酸钙/聚精氨酸微胶囊。分别考察不同聚精氨酸相对分子质量、海藻酸钠浓度、氯化钙浓度对海藻酸钙-聚精氨酸微胶囊载药量以及牛血红蛋白缓释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中相对分子质量聚精氨酸制备的海藻酸钙/聚... 采用乳化-固化法,制备海藻酸钙/聚精氨酸微胶囊。分别考察不同聚精氨酸相对分子质量、海藻酸钠浓度、氯化钙浓度对海藻酸钙-聚精氨酸微胶囊载药量以及牛血红蛋白缓释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中相对分子质量聚精氨酸制备的海藻酸钙/聚精氨微胶囊的载药量较高并且具有更好的缓释效果。随着海藻酸钠浓度的升高,海藻酸钙/聚精氨微胶囊的载药量降低;随着氯化钙浓度的升高,海藻酸钙/聚精氨微胶囊的载药量先升高后略有降低;然而,以上因素对海藻酸钙/聚精氨微胶囊的缓释性能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固化法 海藻酸钠 聚精氨 微胶囊 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荧光假单胞菌固定化细胞生产2-酮基-D-葡萄糖酸 被引量:1
6
作者 陈萍 苗晓燕 +2 位作者 张筱梅 周强 孙文敬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258-261,共4页
以海藻酸钠为载体固定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AR4,考察固定化细胞发酵生产2-酮基-D-葡萄糖酸的条件。结果表明:利用5.0%海藻酸钠制备的固定化细胞颗粒稳定性好,可重复利用7次;发酵培养基中玉米浆的最适质量浓度为0.75g/1... 以海藻酸钠为载体固定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AR4,考察固定化细胞发酵生产2-酮基-D-葡萄糖酸的条件。结果表明:利用5.0%海藻酸钠制备的固定化细胞颗粒稳定性好,可重复利用7次;发酵培养基中玉米浆的最适质量浓度为0.75g/100mL,固定化细胞的适宜发酵温度为30~36℃;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固定化细胞与游离细胞的2-酮基-D-葡萄糖酸产量及糖酸转化率基本相同,分别可达13.5g/100mL和90.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细胞 荧光假单胞菌 2-酮基-D-葡萄糖 海藻酸钠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金属离子交联海藻酸盐复合相变纤维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
7
作者 狄纯秋 郭静 +2 位作者 管福成 相玉龙 单继成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4-62,共9页
为制备多功能性海藻酸盐复合纤维,以海藻酸钠(SA)和丝素蛋白(SF)、月桂酸-棕榈酸二元低共熔混合物(LA-PA)为原料,通过湿法纺丝技术制备Zn^(2+)-Ca^(2+)、Cu^(2+)-Ca^(2+)、Sr^(2+)-Ca^(2+)双金属离子交联海藻酸盐复合相变纤维。利用红... 为制备多功能性海藻酸盐复合纤维,以海藻酸钠(SA)和丝素蛋白(SF)、月桂酸-棕榈酸二元低共熔混合物(LA-PA)为原料,通过湿法纺丝技术制备Zn^(2+)-Ca^(2+)、Cu^(2+)-Ca^(2+)、Sr^(2+)-Ca^(2+)双金属离子交联海藻酸盐复合相变纤维。利用红外光谱和高斯拟合研究了复合相变纤维的氢键作用,考察了双金属离子交联体系对复合相变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单一Ca^(2+)交联体系,双金属离子交联体系分子内氢键含量增加,分子间氢键含量减少,纤维的断裂强度随β-折叠链结构含量增加而提高;Zn^(2+)-Ca^(2+)、Cu^(2+)-Ca^(2+)复合相变纤维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纤维的最大结晶温度和熔融温度分别为26.19和36.71℃,最大相变焓为25.95 J/g,且经50次热循环后相变温度和相变焓差异较小,具有良好的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桂-棕榈二元低共熔物 海藻酸钠 丝素蛋白 湿法纺丝 复合相变纤维 蓄热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囊化大鼠胰岛细胞的冷冻保存 被引量:4
8
作者 侯军 薛武军 +3 位作者 田小辉 庞新路 藤焱 冯新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微囊在胰岛细胞冷冻保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分离纯化后的大鼠胰岛细胞分为微囊化组和游离组。经冷冻保存1月后在RPMI 1640中培养过夜,分别测定两组的胰岛细胞回收率、胰岛细胞直径并进行胰岛素刺激... 目的探讨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微囊在胰岛细胞冷冻保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分离纯化后的大鼠胰岛细胞分为微囊化组和游离组。经冷冻保存1月后在RPMI 1640中培养过夜,分别测定两组的胰岛细胞回收率、胰岛细胞直径并进行胰岛素刺激释放试验。结果微囊组胰岛细胞回收率为98.2%±1.4%,较游离组71.6%±2.9%显著提高 (P<0.05)。在高糖(16.7 mmol/L)刺激下,微囊组胰岛素分泌量较游离组高(22.6±1.8 mU/Lvs 11.7±1.5 mU/L,P<0.05)。在含有茶碱的高糖溶液中,微囊组的刺激指数为游离组的3倍。结论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微囊可显著提高胰岛细胞冷冻保存后的回收率,并改善胰岛细胞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微囊 冷冻保存 回收率 胰岛细胞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固定化细胞发酵生产2-酮基-D-葡萄糖酸的研究
9
作者 郑志勇 赵占军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用海藻酸钠、PVA及PVA与海藻酸钠以一定比例混合,制成2-KG产生菌的固定化细胞,经发酵实验表明,5%海藻酸钠固定化细胞的产酸能力及稳定性都优于其它固定化细胞。这种固定化细胞可以连续发酵6次以上,在4℃条件下,储存30天,仍具有很好的活... 用海藻酸钠、PVA及PVA与海藻酸钠以一定比例混合,制成2-KG产生菌的固定化细胞,经发酵实验表明,5%海藻酸钠固定化细胞的产酸能力及稳定性都优于其它固定化细胞。这种固定化细胞可以连续发酵6次以上,在4℃条件下,储存30天,仍具有很好的活性,与储存前产酸能力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酮基-D-葡萄糖 固定化细胞 发酵 海藻酸钠 食品添加剂 D-异抗坏血 前体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微囊化转基因细胞进行小鼠腹腔移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熊伟 谭岩 +4 位作者 徐立 方艳秋 段秀梅 宋燕 杨广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80-483,共4页
目的:探讨微囊化转基因细胞用于异体细胞移植治疗的可能性。方法:使用静电液滴技术制备海藻酸钠-壳聚糖微胶囊,包埋转入癌胚抗原部分基因的人成纤维样骨髓基质细胞,进行实验小鼠腹腔移植。结果:微囊化人源细胞移植到小鼠腹腔3个月内,细... 目的:探讨微囊化转基因细胞用于异体细胞移植治疗的可能性。方法:使用静电液滴技术制备海藻酸钠-壳聚糖微胶囊,包埋转入癌胚抗原部分基因的人成纤维样骨髓基质细胞,进行实验小鼠腹腔移植。结果:微囊化人源细胞移植到小鼠腹腔3个月内,细胞可以继续生长、增殖并提高小鼠的兔疫功能。结论:海藻酸钠-壳聚糖作为成囊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囊膜强度和免疫隔离作用;微囊化细胞移植有助于扩大异体移植的细胞来源,并为构建微囊化转基因细胞疫苗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化转基因细胞 异体细胞移植 免疫隔离 静电液滴技术 海藻酸钠-壳聚糖 肿瘤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A微囊低温保存中降温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11
作者 田磊 潘静坤 +2 位作者 高宇红 崔忻 薛毅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6期487-488,共2页
目的探讨海藻酸钙-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钙(APA)微囊低温保存的降温方法。方法用静电法制作APA微囊,分别以程控降温法、冰箱梯度法或直接液氮法降温,最终将APA微囊保存于液氮中。复温后,在显微镜下观察APA微囊的破损情况,并用荧光标记的葡... 目的探讨海藻酸钙-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钙(APA)微囊低温保存的降温方法。方法用静电法制作APA微囊,分别以程控降温法、冰箱梯度法或直接液氮法降温,最终将APA微囊保存于液氮中。复温后,在显微镜下观察APA微囊的破损情况,并用荧光标记的葡聚糖检测APA微囊膜通透性的变化。结果程控降温组为微囊完好率(91.2±1.57)%、皱缩率(3.1±0.81)%、破损率(5.7±2.62)%;冰箱梯度组为微囊完好率(85.3±1.42)%、皱缩率(5.2±0.74)%、破损率(9.5±3.81)%;直接冻存组为微囊完好率(14.5±1.57)%、皱缩率(84.1±3.47)%、破损率(1.4±2.62)%。冻存复温后,各组完好的APA微囊膜通透性无改变。结论程控降温法可较好地低温保存APA微囊并维持其通透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聚赖氨酸-海藻钙(APA)微囊 低温保存 膜通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用微囊化细胞低温保存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隽宇 王为 +3 位作者 王秀丽 周晶 于炜婷 马小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867-1870,共4页
目的:探索移植用微囊化细胞低温保存的可行性。方法:以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微胶囊(APA微胶囊)为研究体系,以转内皮抑素重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rCHO)为模型细胞,观察低温保存过程中降温方式、预平衡方式、冷冻保护剂浓度等关键条... 目的:探索移植用微囊化细胞低温保存的可行性。方法:以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微胶囊(APA微胶囊)为研究体系,以转内皮抑素重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rCHO)为模型细胞,观察低温保存过程中降温方式、预平衡方式、冷冻保护剂浓度等关键条件对微囊化细胞复苏活性的影响,以及低温保存后微囊膜对IgG的通透性及微囊内细胞的存活、增殖及产物分泌情况。结果:包埋功能细胞的APA微囊经一定时间的低温保存后,微囊膜仍可屏蔽IgG,并未改变其原有的免疫隔离特性,且囊内细胞具有较高的细胞活性,能够正常生存并保持增殖和产物分泌能力。结论:微囊化细胞进行低温保存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保存 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微胶囊 CHO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景天苷缓释微囊神经网络建模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武奇 殷涌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7-110,共4页
本文在确定输入层和输出层单元、预处理网络数据、选择激活函数、选择训练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红景苷缓释微囊制作参数与性能之间的神经网络模型,网络结构为5-12-3。该模型能较为精确的拟合输入的样本数据,其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4%,模型... 本文在确定输入层和输出层单元、预处理网络数据、选择激活函数、选择训练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红景苷缓释微囊制作参数与性能之间的神经网络模型,网络结构为5-12-3。该模型能较为精确的拟合输入的样本数据,其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4%,模型准确可信,可以代替真实试验,该模型的建立为工艺参数的优化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海藻酸钠-壳聚糖微囊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微囊化大鼠胰岛异种移植于糖尿病小鼠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14
作者 徐琦 窦科峰 +1 位作者 宋振顺 张福琴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5期383-384,共2页
目的将大鼠胰岛分别用两种不同的免疫隔离材料微囊化移植到糖尿病小鼠肾包膜下,对它们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尾静脉注射3%链脲佐菌素建立小鼠糖尿病模型。成模小鼠随机分为4组:海藻酸钡微囊化胰岛移植组、琼脂糖聚苯乙烯磺酸微囊化胰岛... 目的将大鼠胰岛分别用两种不同的免疫隔离材料微囊化移植到糖尿病小鼠肾包膜下,对它们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尾静脉注射3%链脲佐菌素建立小鼠糖尿病模型。成模小鼠随机分为4组:海藻酸钡微囊化胰岛移植组、琼脂糖聚苯乙烯磺酸微囊化胰岛移植组、未微囊化胰岛移植组和空白对照组,每只小鼠肾包膜下植入300个相应大鼠胰岛。结果4组糖尿病小鼠移植前血糖水平无显著差异,移植后1周分别为:海藻酸钡微囊化胰岛移植组(7.26±1.56)mmol/L、琼脂糖聚苯乙烯磺酸微囊化胰岛移植组(7.14±1.04)mmol/L、未微囊化胰岛移植组(7.42±1.52)mmol/L、空白对照组(22.54±1.24)mmol/L,前2组与后2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生存期也明显长于后2组;海藻酸钡微囊化移植组维持正常血糖时间及生存期(分别为76d和92d)明显长于琼脂糖微囊化移植组(分别为41d和56d)。结论用海藻酸钡和琼脂糖聚苯乙烯磺酸制备的微囊化大鼠胰岛均可存活于糖尿病小鼠体内并发挥生物功能,海藻酸钡微囊优于琼脂糖聚苯乙烯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微囊 海藻 琼脂糖-聚苯乙烯磺 异种移植 胰岛 大鼠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