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海藻酸钠改性硫化亚铁对Pb和Cd的同步吸附性能和机制
1
作者
张凤姣
娄伟
+7 位作者
赵泽州
石瑶
李致达
盛安旭
王琳玲
昝飞翔
吴晓晖
陈静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504-3514,共11页
采选冶废水下渗造成地下水Pb和Cd复合污染.本文通过交联技术制备了海藻酸钠改性硫化亚铁(FeS-SA),研究了FeS-SA对水中Pb和Cd的同步吸附动力学、吸附容量及MnO_(2)的影响,探讨了吸附机制及Pb的竞争吸附优势.研究表明,相对于FeS,FeS-SA具...
采选冶废水下渗造成地下水Pb和Cd复合污染.本文通过交联技术制备了海藻酸钠改性硫化亚铁(FeS-SA),研究了FeS-SA对水中Pb和Cd的同步吸附动力学、吸附容量及MnO_(2)的影响,探讨了吸附机制及Pb的竞争吸附优势.研究表明,相对于FeS,FeS-SA具有更高的分散性和稳定性.FeS-SA颗粒尺寸更小更均一,吸附性能得到显著提升.相较于FeS,FeS-SA对Pb和Cd的吸附容量为637 mg·g^(−1)和334 mg·g^(−1),分别提升了90.6%和114%,对Pb和Cd的吸附亲和力也提升了1个数量级.FeS-SA对Pb和Cd的吸附机制主要包括≡S−表面络合、离子交换、海藻酸钠(SA)吸附和≡Fe−OH表面络合吸附4种,其中≡S−表面络合贡献了近85%的吸附量.混合体系中FeS-SA对Pb和Cd的吸附量为361 mg·g^(−1)和127 mg·g^(−1).与Pb相比(43.3%),Cd的吸附量较之单一体系下降幅度更大,为62.1%,这与FeS-SA对Pb具有更高的吸附亲和力和更快的吸附速率有关,因此,Pb在同步吸附中占据优势.由于SA有效阻隔了MnO_(2)对FeS的氧化,MnO_(2)对FeS-SA同步吸附Pb和Cd无显著影响(<4%).FeS-SA吸附性能和抗环境干扰性能的显著提升以及吸附机制的多样化表明其在环境修复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本研究为FeS-SA在修复重金属复合污染地下水中的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改性硫化亚铁
同步吸附
铅
镉
吸附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藻酸钠改性硫化亚铁对水中Cr(Ⅵ)去除性能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凌海波
全森
+2 位作者
侯松
杜江坤
鲍建国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4-60,共7页
该研究通过海藻酸钠(SA)改性实现FeS 稳定化,并利用CaCl_(2)与SA之间的交联反应合成负载有FeS 的海藻酸钙凝胶微球(FeS/SA)。研究表明,FeS/SA材料对水相中Cr(Ⅵ)去除效率在75%,表现出较好去除效能。与FeS和FeOOH相比,FeS/SA在相同反应...
该研究通过海藻酸钠(SA)改性实现FeS 稳定化,并利用CaCl_(2)与SA之间的交联反应合成负载有FeS 的海藻酸钙凝胶微球(FeS/SA)。研究表明,FeS/SA材料对水相中Cr(Ⅵ)去除效率在75%,表现出较好去除效能。与FeS和FeOOH相比,FeS/SA在相同反应时间内对目标污染物的去除效率更高,并随着反应条件的优化,表现出更强的适应性及反应活性。SA的稳定化抑制了FeS的团聚并为其提供一种缺氧的限域空间,从而避免FeS被空气快速氧化,增加了活性位点。结合表征结果,FeS/SA对Cr(Ⅵ)的去除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水相中Cr(Ⅵ)去除过程主要存在吸附、还原、共沉淀3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
酸钠
硫化
亚铁
改性
水相
Cr(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藻酸钠改性硫化亚铁对Pb和Cd的同步吸附性能和机制
1
作者
张凤姣
娄伟
赵泽州
石瑶
李致达
盛安旭
王琳玲
昝飞翔
吴晓晖
陈静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湖南省工业固废资源化与安全处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504-3514,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C1805202)资助.
文摘
采选冶废水下渗造成地下水Pb和Cd复合污染.本文通过交联技术制备了海藻酸钠改性硫化亚铁(FeS-SA),研究了FeS-SA对水中Pb和Cd的同步吸附动力学、吸附容量及MnO_(2)的影响,探讨了吸附机制及Pb的竞争吸附优势.研究表明,相对于FeS,FeS-SA具有更高的分散性和稳定性.FeS-SA颗粒尺寸更小更均一,吸附性能得到显著提升.相较于FeS,FeS-SA对Pb和Cd的吸附容量为637 mg·g^(−1)和334 mg·g^(−1),分别提升了90.6%和114%,对Pb和Cd的吸附亲和力也提升了1个数量级.FeS-SA对Pb和Cd的吸附机制主要包括≡S−表面络合、离子交换、海藻酸钠(SA)吸附和≡Fe−OH表面络合吸附4种,其中≡S−表面络合贡献了近85%的吸附量.混合体系中FeS-SA对Pb和Cd的吸附量为361 mg·g^(−1)和127 mg·g^(−1).与Pb相比(43.3%),Cd的吸附量较之单一体系下降幅度更大,为62.1%,这与FeS-SA对Pb具有更高的吸附亲和力和更快的吸附速率有关,因此,Pb在同步吸附中占据优势.由于SA有效阻隔了MnO_(2)对FeS的氧化,MnO_(2)对FeS-SA同步吸附Pb和Cd无显著影响(<4%).FeS-SA吸附性能和抗环境干扰性能的显著提升以及吸附机制的多样化表明其在环境修复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本研究为FeS-SA在修复重金属复合污染地下水中的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
海藻酸钠改性硫化亚铁
同步吸附
铅
镉
吸附机制.
Keywords
ferrous sulfide modified with sodium alginate
simultaneous adsorption
lead
cadmium
adsorption mechanism.
分类号
X-1 [环境科学与工程]
O6 [理学—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藻酸钠改性硫化亚铁对水中Cr(Ⅵ)去除性能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凌海波
全森
侯松
杜江坤
鲍建国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湖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省生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4-60,共7页
文摘
该研究通过海藻酸钠(SA)改性实现FeS 稳定化,并利用CaCl_(2)与SA之间的交联反应合成负载有FeS 的海藻酸钙凝胶微球(FeS/SA)。研究表明,FeS/SA材料对水相中Cr(Ⅵ)去除效率在75%,表现出较好去除效能。与FeS和FeOOH相比,FeS/SA在相同反应时间内对目标污染物的去除效率更高,并随着反应条件的优化,表现出更强的适应性及反应活性。SA的稳定化抑制了FeS的团聚并为其提供一种缺氧的限域空间,从而避免FeS被空气快速氧化,增加了活性位点。结合表征结果,FeS/SA对Cr(Ⅵ)的去除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水相中Cr(Ⅵ)去除过程主要存在吸附、还原、共沉淀3种机制。
关键词
海藻
酸钠
硫化
亚铁
改性
水相
Cr(Ⅵ)
Keywords
sodium alginate
ferrous sulfide
material modification
aqueous system
Cr(Ⅵ)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海藻酸钠改性硫化亚铁对Pb和Cd的同步吸附性能和机制
张凤姣
娄伟
赵泽州
石瑶
李致达
盛安旭
王琳玲
昝飞翔
吴晓晖
陈静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海藻酸钠改性硫化亚铁对水中Cr(Ⅵ)去除性能研究
凌海波
全森
侯松
杜江坤
鲍建国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