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剪切法和微流控法制备海藻酸钠微球及流变和摩擦特性表征
1
作者 林嘉文 陈思谦 +2 位作者 刘宇佳 朱杰 王凯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3-111,共9页
海藻酸钠微球在生物医药和食品工业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但目前对于其流变及摩擦特性缺乏系统性讨论。本研究使用高速剪切法和微流控法制备了不同粒径分布的海藻酸钠微球,并将制得的微球以无堆积(0.5 wt%)、半堆积(5 wt%)和紧密堆积(20 w... 海藻酸钠微球在生物医药和食品工业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但目前对于其流变及摩擦特性缺乏系统性讨论。本研究使用高速剪切法和微流控法制备了不同粒径分布的海藻酸钠微球,并将制得的微球以无堆积(0.5 wt%)、半堆积(5 wt%)和紧密堆积(20 wt%)三个浓度分散在水中形成悬浊液,对比其粒径、形貌、流变特性(流动特性、黏弹特性、触变特性)和摩擦特性。结果表明,高速剪切法制备的微球粒径为127.7±55.0µm,而微流控法制备的微球形状更规则,粒径为91.2±3.3µm。高速剪切法制备的微球具有更强的剪切稀化行为。在低浓度(0.5 wt%~5 wt%)范围内,微流控法制备的微球以黏性特征为主,而高速剪切法制备的微球以弹性特征为主。微流控法制得微球的触变性及恢复能力更强,且摩擦系数受浓度影响较小。总体而言,微流控法制备的微球有更为稳定的流变及摩擦性能。本研究对理解海藻酸钠微球浓度和粒径分布对其流变及摩擦特性影响,及开发流变及摩擦性能可控的微球产品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流控 流变学 摩擦学 高速剪切法 流动特性 黏弹特性 触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法制备海藻酸钠吲哚美辛微球
2
作者 苏金乐 颜曰露 +2 位作者 潘泽霖 王洁 陈荫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37-144,共8页
以海藻酸钠、液体石蜡、乳化剂、盐酸以及碳酸钙为原料,制备海藻酸钠微球,再以海藻酸钠微球作为包合材料,加入药物吲哚美辛制备吲哚美辛微球。对制备工艺、吲哚美辛微球结构和性能进行考察和分析。采用反相微乳法制备海藻酸钠空白微球... 以海藻酸钠、液体石蜡、乳化剂、盐酸以及碳酸钙为原料,制备海藻酸钠微球,再以海藻酸钠微球作为包合材料,加入药物吲哚美辛制备吲哚美辛微球。对制备工艺、吲哚美辛微球结构和性能进行考察和分析。采用反相微乳法制备海藻酸钠空白微球和吲哚美辛微球,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海藻酸钠浓度、乳化剂比例、温度对微球粒径的影响,确定最佳制备条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测定微球粒径,建立标准曲线计算吲哚美辛微球的载药率、包封率和累计释放率,并对微球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单因素实验结果显示,2%的海藻酸钠浓度、4:1的乳化剂比例以及30℃下制备出的海藻酸钠微球最优,其粒径为600 nm。在此条件下制备吲哚美辛微球,平均载药率为47.86%±1.58%,平均包封率为89.92%±3.27%,8 h的平均累计释放率为32.74%±0.56%,其粒径为235 nm。利用反相微乳法制备的海藻酸钠吲哚美辛微球具有粒径小特点,并且具有高包封率以及良好的载药和释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吲哚美辛 载药率 包封率 释放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三元水滑石复合微球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邢蓝之 王玲 +2 位作者 张文涛 黄艺 张若曦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4-891,共8页
采用水热法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修饰到煅烧的MnMgFe三元水滑石上,结合海藻酸钠(SA)阳离子形成新型复合微球(SA@MFMc-S),用于吸附亚甲基蓝。该策略具有绿色环保、易回收利用、受pH值和温度影响较小的优点。利用单因素变量实验对反... 采用水热法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修饰到煅烧的MnMgFe三元水滑石上,结合海藻酸钠(SA)阳离子形成新型复合微球(SA@MFMc-S),用于吸附亚甲基蓝。该策略具有绿色环保、易回收利用、受pH值和温度影响较小的优点。利用单因素变量实验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拟合吸附动力学、热力学模型,初步分析了材料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最佳实验条件为303 K、pH=8、固液比为0.33 g·L^(-1)、反应时间为360 min。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最大吸附容量为743.86 mg·g^(-1),是自发的放热反应,吸附动力学可用伪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经SEM-EDS、BET、XRD、FTIR方法表征吸附前后的微球,发现主要参与吸附反应的官能团是羧基和羟基,同时存在苯环之间的π-π键作用力。这项研究成果为高浓度亚甲基蓝废水处理提供了一种高去除率和高吸附容量的绿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MnMgFe水滑石 复合 亚甲基蓝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微球(KMG)经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石红建 黄优华 +5 位作者 徐强 孙军 沈涛 周华明 蒋磊 陈其英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6期559-559,共1页
关键词 子宫肌瘤 栓塞剂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 明胶海绵 PVA颗粒 常见 盆腔 良性 海藻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胶海绵颗粒与海藻酸钠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对比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黄秋峰 李忱瑞 +3 位作者 许飞 孙伟 史仲华 郭彦君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95-199,共5页
目的比较明胶海绵颗粒与海藻酸钠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不可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接受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所用栓塞剂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n=39)采用海藻... 目的比较明胶海绵颗粒与海藻酸钠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不可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接受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所用栓塞剂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n=39)采用海藻酸钠微球+碘化油,对照组(n=36)采用明胶海绵颗粒+碘化油。比较两组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肝功能变化值及1、2、3年累积生存率。结果两组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变化值对照组高于实验组,但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治疗前后变化值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1、2、3年累积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海藻酸钠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有望作为明胶海绵颗粒的替代品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明胶海绵 海藻酸钠 化学栓塞 治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氯氰菊酯/海藻酸钠/壳聚糖凝胶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12
6
作者 宋丽敏 李明 +4 位作者 倪雅欣 倪甜 高萌萌 王晓蕾 张保华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118-2120,2124,共4页
采用复凝聚相法以海藻酸钠和壳聚糖为材料制备了高效氯氰菊酯微球,以微球粒径和机械强度为主要性能指标,确定了较适宜制备条件:海藻酸钠质量分数为3%,乳化剂吐温-20为3%,OP-10-P为1%,氯化钙质量分数为2%,壳聚糖质量分数为0.6%,制得的复... 采用复凝聚相法以海藻酸钠和壳聚糖为材料制备了高效氯氰菊酯微球,以微球粒径和机械强度为主要性能指标,确定了较适宜制备条件:海藻酸钠质量分数为3%,乳化剂吐温-20为3%,OP-10-P为1%,氯化钙质量分数为2%,壳聚糖质量分数为0.6%,制得的复合微球载药率为22.33%,包埋率为76.17%,粒径为1.5 mm左右,具有良好的强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氯氰菊酯 海藻酸钠 壳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凸棒黏土对壳聚糖/海藻酸钠微球释放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吴洁 丁师杰 +2 位作者 陈静 刘超 黄娟娟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48-653,共6页
将凹凸棒黏土(ATP)与海藻酸钠(SA)进行复合以改善SA的缓释性能。以ATP/SA复合物为球芯材料,壳聚糖(CS)为包覆材料,采用复凝聚法制备凹土/海藻酸钠/壳聚糖复合微球(ASCM),并以双氯芬酸钠(DS)为模型药物,考察了凹土添加量对复合微球溶胀... 将凹凸棒黏土(ATP)与海藻酸钠(SA)进行复合以改善SA的缓释性能。以ATP/SA复合物为球芯材料,壳聚糖(CS)为包覆材料,采用复凝聚法制备凹土/海藻酸钠/壳聚糖复合微球(ASCM),并以双氯芬酸钠(DS)为模型药物,考察了凹土添加量对复合微球溶胀性能、载药性能和缓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凹土的加入改善了微球的溶胀性能和缓释性能,而对微球载药性能影响不大。与海藻酸钠/壳聚糖微球(SCM)相比,当复合微球中ATP/SA(w/w)为20%时,其在pH6.8的磷酸缓冲溶液中2 h的累积释放率由58.8%减小到38.7%。复合微球体外释放动力学数据表明,其释药行为可以很好地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凹土的加入有效改善了SA的缓释性能,ASCM可作为缓释药物的载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粘土 海藻酸钠 复合 缓释 ATTAPULGITE (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壳聚糖载药纳米微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凤红 张欣蕊 +5 位作者 相丽英 宣天义 张萌 姜姗姗 李峰 王浩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1-33,共3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天然高分子壳聚糖、海藻酸钠制备载药纳米微球的方法。着重介绍了采用离子交联法和乳化法制备海藻酸钠/壳聚糖纳米微球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并对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壳聚糖 海藻酸钠 载药 纳米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羽毛蛋白/海藻酸钠复合载药微球及其缓释性能 被引量:12
9
作者 罗璋 周新华 +2 位作者 尹国强 程东美 崔英德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0-155,共6页
以2,4-二氯苯氧乙酸(2,4-D)为模型药物,CaCl2为交联剂,采用挤压法制备了2,4-D-羽毛蛋白/海藻酸钠复合微球;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表征了复合微球的形貌和结构特征;探讨了羽毛蛋白和海藻酸钠的主... 以2,4-二氯苯氧乙酸(2,4-D)为模型药物,CaCl2为交联剂,采用挤压法制备了2,4-D-羽毛蛋白/海藻酸钠复合微球;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表征了复合微球的形貌和结构特征;探讨了羽毛蛋白和海藻酸钠的主要交互作用力;同时考察了不同比例羽毛蛋白对复合微球载药量、包封率以及缓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得的复合微球的粒径约为1 mm;2,4-D以非晶态较为均匀地分散在复合微球中;羽毛蛋白与海藻酸钠主要通过静电作用力、氢键结合;羽毛蛋白的加入可以改变海藻酸钠载药微球的微相结构,有利于调节复合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以及缓释性能;复合载药微球释药规律符合Korsmeyer-Peppas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毛蛋白 海藻酸钠 缓释 2 4-二氯苯氧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润土对海藻酸钠/壳聚糖凝胶微球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颜慧琼 李嘉诚 +3 位作者 冯玉红 胡文涛 牛迪 林强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1-125,148,共6页
为了得到一种对啶虫脒具有高负载率和良好的缓释性能的农药载体,以膨润土作为吸附剂,利用壳聚糖的成膜性,采用挤出外源凝胶法制备了啶虫脒凝胶微球。并通过FTIR、SEM、TG、溶胀实验和释药实验对其结构、形貌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 为了得到一种对啶虫脒具有高负载率和良好的缓释性能的农药载体,以膨润土作为吸附剂,利用壳聚糖的成膜性,采用挤出外源凝胶法制备了啶虫脒凝胶微球。并通过FTIR、SEM、TG、溶胀实验和释药实验对其结构、形貌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得的凝胶微球的粒径为1.42~1.71 mm,膨润土可提高微球粒径与球形度,使啶虫脒的载药率和包封率分别由原来的4.16%和36.36%提升为4.91%和63.01%。壳聚糖与海藻酸钠通过静电作用形成了聚电解质复合物,辅助了钙离子交联,使啶虫脒的载药率和包封率分别由原来的4.16%和36.36%提升为5.23%和54.29%。膨润土表面含有大量的羟基,与海藻酸钠和壳聚糖形成氢键作用,可有效抑制海藻酸钙的大量溶胀,提高其缓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海藻酸钠 壳聚糖 啶虫脒 凝胶 载药率 包封率 缓释性能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海藻酸钠微球联合碘化油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 被引量:21
11
作者 杨建东 孔曼 +1 位作者 黄希芬 裴文仲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0年第3期225-227,共3页
目的探讨海藻酸钠微球联合碘化油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海藻酸钠微球联合碘化油,采用TACE治疗13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结果TACE后,38例肿瘤完全消失,65例肿瘤缩小>50%,25例肿瘤缩小25%~50%,8例... 目的探讨海藻酸钠微球联合碘化油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海藻酸钠微球联合碘化油,采用TACE治疗13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结果TACE后,38例肿瘤完全消失,65例肿瘤缩小>50%,25例肿瘤缩小25%~50%,8例肿瘤无明显变化。TACE后腹痛发生率47.79%(65/136),其中80.00%为轻、中度,术后发热为41.18%(56/136)。术后肝功能损害轻微,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海藻酸钠微球联合碘化油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使用方便,能够克服碘油流失,增强栓塞血管的效应,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碘化油 肝肿瘤 栓塞 治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I标记海藻酸钠包裹明胶微球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9
12
作者 骆东辉 刘安妮 +5 位作者 李明芳 马宇 李林 陈晓理 刘黎 夏传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12-1417,共6页
建立了明胶微球和海藻酸钠(SA)包裹微球的制备方法,并通过实验比较了明胶微球和包裹微球的各种特性,最后用氯胺T法将125I及131I分别标记在微球上.结果表明,包裹微球对碘有更高的负载量和稳定性;在相同条件下,包裹微球的降解时间比明胶... 建立了明胶微球和海藻酸钠(SA)包裹微球的制备方法,并通过实验比较了明胶微球和包裹微球的各种特性,最后用氯胺T法将125I及131I分别标记在微球上.结果表明,包裹微球对碘有更高的负载量和稳定性;在相同条件下,包裹微球的降解时间比明胶微球的降解时间长;将标记后的明胶微球通过直接注射介入到新西兰大白兔的肝脏,采用发射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ECT)显像结果表明,在大白兔体内包裹微球标记的131I比明胶微球标记的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131I 碘负载量 海藻酸钠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阿米替林/海藻酸钠/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释放性能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国明 刘聪 +3 位作者 林跃 高回春 骆小伟 汪朝阳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51-1355,共5页
以三环类抗抑郁药盐酸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 Hydrochloride,AH)为模型药物,海藻酸钠为内层,壳聚糖为外层,以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ethylene glycol diglycidyl ether,EGDE)为壳聚糖的交联剂,采用乳化分散-化学交联法,制备了盐酸阿米替林... 以三环类抗抑郁药盐酸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 Hydrochloride,AH)为模型药物,海藻酸钠为内层,壳聚糖为外层,以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ethylene glycol diglycidyl ether,EGDE)为壳聚糖的交联剂,采用乳化分散-化学交联法,制备了盐酸阿米替林/海藻酸钠/壳聚糖微球,考察了其理化性质和释放性能。结果表明,所得微球形状较规整,乳白色,平均粒径18.70μm,载药量为9.5%,药物包封率达53.25%。XRD分析结果表明,微球内部盐酸阿米替林药物主要以无定形聚集态存在。结果表明,盐酸阿米替林/海藻酸钠/壳聚糖微球有较好的药物缓释效果。所制得的微球释药速率,随着海藻酸钠浓度增大而减慢;随反应pH值的增大而增大;随药物/海藻酸钠投料比的增大而增大。在碱性和酸性缓冲溶液中,释药速率在酸性缓冲溶液中略大于碱性缓冲溶液中的释药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阿米替林 海藻酸钠 壳聚糖 交联 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壳聚糖/海藻酸钠包埋柠檬醛精油微球制备工艺优化及其性能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欢 夏光辉 +2 位作者 何文兵 张雯 王冰玉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55-61,68,共8页
以羧甲基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为壁材制备柠檬醛微球,考察了羧甲基壳聚糖、氯化钙和海藻酸钠浓度对柠檬醛微球包埋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柠檬醛微球包埋工艺,并进一步对其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的羧甲基壳聚糖、氯化钙和海... 以羧甲基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为壁材制备柠檬醛微球,考察了羧甲基壳聚糖、氯化钙和海藻酸钠浓度对柠檬醛微球包埋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柠檬醛微球包埋工艺,并进一步对其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的羧甲基壳聚糖、氯化钙和海藻酸钠能较好形成柠檬醛微球;微球的优化工艺参数分别为羧甲基壳聚糖质量浓度3.5g/L、氯化钙质量浓度4.5g/L和海藻酸钠质量浓度8.5 g/L,此时包埋率值为81.79%。柠檬醛微球性能研究表明,其具有控释和抗油脂氧化性能;外观呈圆型,乳白色半透明状,表面平滑有光泽;红外光谱证实柠檬醛精油被完好包裹在微球内部。由此可见,微球化有效提高柠檬醛精油的稳定性和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壳聚糖 海藻酸钠 柠檬醛精油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海藻酸钠磁性微球的制备及固定化胰蛋白酶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刘峥 林原斌 吕慧丹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7-140,147,共5页
制备了交联海藻酸钠磁性微球,并以磁性微球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将胰蛋白酶固定化;利用透射电镜、粒度分析、红外分析对交联海藻酸钠磁性微球进行了表征;探讨给酶量、戊二醛浓度和pH值对固定化酶活性的影响;与自由酶比较,考察了固定... 制备了交联海藻酸钠磁性微球,并以磁性微球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将胰蛋白酶固定化;利用透射电镜、粒度分析、红外分析对交联海藻酸钠磁性微球进行了表征;探讨给酶量、戊二醛浓度和pH值对固定化酶活性的影响;与自由酶比较,考察了固定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交联海藻酸钠磁性微球是固定化胰蛋白酶的良好载体,固定化酶最适宜的条件是吸附时间12h,给酶量为100mg/0.1g磁性载体、交联剂戊二醛浓度为5%、溶液pH值为6,同时将酶固定化后,酶的稳定性和催化性能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海藻酸钠 磁性 胰蛋白酶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基化酵母-海藻酸钠复合微球制备及吸附性能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敏 白波 +2 位作者 胡娜 王洪伦 索有瑞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2-47,共6页
吸附容量小、机械性能差极大地限制了常规海藻酸钠微球的规模化应用。添加改性剂是改善上述缺陷的有效方法。据此,文中利用酵母为增强剂、氯乙酸为改性剂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具有良好机械性能和高吸附容量的羧基化酵母-海藻酸钠复合微球。... 吸附容量小、机械性能差极大地限制了常规海藻酸钠微球的规模化应用。添加改性剂是改善上述缺陷的有效方法。据此,文中利用酵母为增强剂、氯乙酸为改性剂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具有良好机械性能和高吸附容量的羧基化酵母-海藻酸钠复合微球。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查明微球呈椭球状,大小均匀。傅里叶红外光谱仪表明,微球表面富含羧基,醚键联接。ZETA电位表明微球的等电点是2.2。以亚甲基蓝为吸附对象,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亚甲基蓝,pH值对吸附过程的影响。吸附结果表明,随着亚甲基蓝质量浓度的增大,吸附能力也在增大;吸附过程遵循准二阶动力学方程,受颗粒内扩散控制;随着pH值的增大,吸附量显著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基化 酵母 海藻酸钠 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利福平海藻酸钠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心静 王巍 +1 位作者 黎立 郑越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2期1486-1488,共3页
目的研制口服利福平海藻酸钠微球。方法采用静电液滴法制备利福平海藻酸钠微球,测定粒径大小、包封率、载药量及其影响因素,考察微球的体外释放特点。结果微球球形圆整,分散性好,平均粒径70.2μm,包封率83.5%,载药量17.1%,在模拟肠液中... 目的研制口服利福平海藻酸钠微球。方法采用静电液滴法制备利福平海藻酸钠微球,测定粒径大小、包封率、载药量及其影响因素,考察微球的体外释放特点。结果微球球形圆整,分散性好,平均粒径70.2μm,包封率83.5%,载药量17.1%,在模拟肠液中的释放呈快慢相,时间长而药物释放完全。结论以海藻酸钠、硬脂酸为材料,用静电液滴法制备利福平微球,球径小、包封率高、释药时间长,工艺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福平 海藻酸钠 硬脂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微球与碘化油栓塞治疗兔VX2肝转移瘤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史博 杨东强 +3 位作者 郝晓光 平勇 李亚洲 李智岗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96-899,共4页
目的对比海藻酸钠(KMG)微球与碘化油栓塞治疗兔VX2肝转移瘤模型效果,分析KMG微球栓塞治疗肿瘤的安全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 VX2肿瘤细胞悬液(浓度1×107/ml)1 ml接种新西兰大白兔脾脏,制作兔肝转移瘤模型。50只成功建模的兔模型随机... 目的对比海藻酸钠(KMG)微球与碘化油栓塞治疗兔VX2肝转移瘤模型效果,分析KMG微球栓塞治疗肿瘤的安全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 VX2肿瘤细胞悬液(浓度1×107/ml)1 ml接种新西兰大白兔脾脏,制作兔肝转移瘤模型。50只成功建模的兔模型随机分为3组,A组(n=20)以KMG微球栓塞肝固有动脉,B组(n=20)于以碘化油栓塞肝固有动脉,C组(n=10)未作栓塞。A、B组接种瘤株后15 d作DSA造影及栓塞治疗。分别观察各组模型兔子生存时间(接种VX2瘤株至死亡),栓塞前、栓塞后7 d及栓塞后14 d测定谷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值,栓塞后7 d CT灌注扫描检测瘤灶边缘血流量(BF)、血容量(BV)及肝动脉分数(HAF);兔模型死亡后取肝脏作苏木精-伊红(HE)染色病理切片,镜下观察肿瘤坏死情况。结果 A组KMG微球栓塞剂平均用量为(0.15±0.03)g,B组碘化油栓塞剂平均用量为(1.3±0.4)ml,均无栓塞剂反流。栓塞后7 d、14 d血清ALT、AST值,A、B两组均较术前明显升高,C组变化不明显;A、B两组与C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5,P=0.005),但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3)。栓塞后7 d CT灌注扫描显示,A组BV、BF、HAF值明显低于B组(P=0.003,P=0.002,P<0.000 1)。兔模型生存时间分别为A组(46.28±2.85)d、B组(43.92±2.17)d、C组(33.44±1.86)d,A、B两组均明显长于C组(P=0.001,P=0.004)。A、B两组组织病理HE染色显示,癌巢中央可见大片坏死,坏死区中残存瘤细胞核明显固缩。结论 KMG微球作为肿瘤栓塞剂安全有效、可行。KMG微球栓塞治疗兔VX2肝转移瘤效果优于碘化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碘化油 VX2肝转移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pH双敏型羧甲基壳聚糖/海藻酸钠凝胶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娟 张保华 +1 位作者 崔晓翠 孔祥平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64-1467,共4页
以羧甲基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为基材,氯化钙和戊二醛混合液为交联剂,制备温度/p H双敏型凝胶微球。以溶胀度为主要考察指标,采用单次单因子法得到了较适宜的制备条件:2%的羧甲基壳聚糖/海藻酸钠混合溶液和5%的氯化钙/戊二醛混合交联剂的... 以羧甲基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为基材,氯化钙和戊二醛混合液为交联剂,制备温度/p H双敏型凝胶微球。以溶胀度为主要考察指标,采用单次单因子法得到了较适宜的制备条件:2%的羧甲基壳聚糖/海藻酸钠混合溶液和5%的氯化钙/戊二醛混合交联剂的配比均为1∶1(质量比),交联剂的p H为6.8~7.4,交联温度为40℃。在此条件下制得的凝胶微球,溶胀度随p H和温度的升高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p H和温度分别为7.4和45℃时溶胀度最大,具有明显的p H和温度敏感性,适用于作为药物控释载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壳聚糖 海藻酸钠 环境敏感 凝胶 溶胀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胶/海藻酸钠复合微球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范倩 邓凡 +5 位作者 乐春星 杨航 王佳盟 魏雪娇 王萃娟 张志斌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6-178,共3页
以明胶和海藻酸钠(SA)为原料制备了复合微球,并对微球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球干燥速率先快后慢,随着温度的升高,微球干燥较快且容易达到平衡;混合溶液滴入氯化钙溶液中会迅速成球,0.5h内凝胶化速率变化较大,随后速率变化减小,2h... 以明胶和海藻酸钠(SA)为原料制备了复合微球,并对微球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球干燥速率先快后慢,随着温度的升高,微球干燥较快且容易达到平衡;混合溶液滴入氯化钙溶液中会迅速成球,0.5h内凝胶化速率变化较大,随后速率变化减小,2h后凝胶化速率几乎保持不变;微球载药量越高,释放速率越快;在中性环境中,微球释放药物的速率很快,迅速达到平衡;在酸性环境中,微球的释药速率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海藻酸钠 复合 药物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