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海藻酸钙胶珠内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的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香琴 刘天庆 +2 位作者 宋克东 葛丹 马学虎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8-235,共8页
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移植治疗神经损伤被认为是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手段,但其来源困难;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以其所具有的诸多优点,为神经损伤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而BMSCs... 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移植治疗神经损伤被认为是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手段,但其来源困难;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以其所具有的诸多优点,为神经损伤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而BMSCs是否是通过作用于内源性的NSCs来促进神经修复,仍存在着争议。今采用海藻酸钙胶珠将NSCs包囊培养至一定大小的神经球后,再与BMSCs进行共培养,考察BMSCs对生长在海藻酸钙胶珠内的NSCs增殖与分化的作用,探讨BMSCs移植治疗神经疾病与损伤的作用机理。共培养过程中观察神经球结构的变化;共培养结束后计算NSCs的增殖倍数,对增殖条件下共培养的NSCs表型和多向分化潜能进行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对分化条件下共培养的NSCs向不同神经细胞分化的能力进行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BMSCs可使生长于支架内的NSCs迁出细胞球,对NSCs的增殖没有明显影响;但能够明显影响NSCs的分化,使其向少突胶质细胞分化的能力增加3倍,向星形胶质细胞分化的能力减弱1倍,而向神经元细胞分化的能力没有明显变化。BMSCs有可能是通过分泌某些因子增加了NSCs迁移及向少突胶质细胞分化的能力,从而促进神经损伤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神经干细胞 海藻酸钙胶珠 增殖 分化 共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ADSCs增殖分化的海藻酸钙/骨粉微胶珠的制备与检测 被引量:1
2
作者 宋克东 闫新宇 +4 位作者 宋飞 杨延飞 李士晓 朱艳霞 刘天庆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20117-20122,共6页
海藻酸钙微胶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机械强度高、韧性好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研究。骨粉中含有大量的羟基磷灰石及BMP等生长因子,具有良好的骨诱导活性。结合上述两种材料的优点,制备了一种复合海藻酸钙/骨粉微胶珠... 海藻酸钙微胶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机械强度高、韧性好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研究。骨粉中含有大量的羟基磷灰石及BMP等生长因子,具有良好的骨诱导活性。结合上述两种材料的优点,制备了一种复合海藻酸钙/骨粉微胶珠,并系统研究了人源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在其中的最佳包埋密度。通过正交实验综合考虑海藻酸钠溶液浓度、氯化钙溶液浓度和骨粉密度对海藻酸钙/骨粉微胶珠机械强度及传质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液滴法制备了最优化的用于ADSCs体外增殖分化的微胶珠。结果表明,海藻酸钠溶液的浓度对微胶珠传质能力和机械强度的影响最大,CaCl2溶液浓度其次,骨粉密度的影响最小。当海藻酸钠溶液浓度、CaCl2溶液浓度和骨粉密度分别为2.5%,4.5%和5.0mg/mL时,微胶珠的性能最好。对细胞扩增倍数的比较和死活染色等检测表明,当ADSCs的初始包埋密度为5×106 cells/mL时,更适于ADSCs的扩增与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 脂肪干细胞 骨粉 骨组织工程 细胞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乳化凝胶化法制备海藻酸钙微胶珠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8
3
作者 梁新晓 贠婷婷 +6 位作者 田科雄 付亭亭 李爱科 赵明久 王永伟 侯义江 綦文涛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5-40,共6页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内源乳化凝胶化法制备海藻酸钙微胶珠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包括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NaAlg)质量浓度、Span 80质量浓度、水/油(液体石蜡)两相体积比和CaCO3与NaAlg质量比对海藻酸钙微胶珠粒径分布、外观...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内源乳化凝胶化法制备海藻酸钙微胶珠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包括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NaAlg)质量浓度、Span 80质量浓度、水/油(液体石蜡)两相体积比和CaCO3与NaAlg质量比对海藻酸钙微胶珠粒径分布、外观形态和产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海藻酸钙微胶珠的平均粒径随着NaAlg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Span 80质量浓度和水油两相体积比值增加而变小,而CaCO3与NaAlg质量比对微胶珠的平均粒径无显著影响。制备粒径在300~600μm,且分布均匀、形态良好、产率较高的海藻酸钙微胶珠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表面活性剂Span 80用量2 g/L、NaAlg质量浓度12 g/L、CaCO3和NaAlg质量比1∶4、水油两相体积比值1∶3。此外,进一步实验表明液体石蜡在重复利用10次后,制得的微胶珠仍保持了良好的形态和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乳化凝 海藻 工艺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囊化基质细胞对脐带血造血干/祖细胞扩增支持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洋 刘天庆 +3 位作者 范秀波 鲍春雨 马学虎 崔占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6-182,共7页
将脐带血单个核细胞与包埋有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海藻酸钙微胶珠在3种不同的培养液中进行了7d的体外静态共培养.每24h进行总有核细胞计数,在0、72和168h进行流式CD34+细胞分析以及甲基纤维素集落检验.实验结果表明:经过7d的静态共培养... 将脐带血单个核细胞与包埋有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海藻酸钙微胶珠在3种不同的培养液中进行了7d的体外静态共培养.每24h进行总有核细胞计数,在0、72和168h进行流式CD34+细胞分析以及甲基纤维素集落检验.实验结果表明:经过7d的静态共培养,在添加常规剂量造血生长因子的培养液中,总有核细胞扩增了(15±2.85)倍,CD34+细胞扩增了(5.33±0.32)倍,CFU-Cs扩增了(5.6±1.21)倍.微胶囊可以作为一种新的共培养隔离手段,微囊化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添加适量血清或者造血生长因子组合的条件下对于脐带血造血干/祖细胞在静态下的扩增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血造血干/祖细胞 CD34+细胞扩增 间充质干细胞 海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