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藻希瓦氏菌感染对半滑舌鳎肠道菌群结构及相关功能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燕玉 韩卓然 +3 位作者 孙敬锋 吕爱军 胡秀彩 刘军锋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300-2307,共8页
【目的】明确海藻希瓦氏菌(Shewanella algae)感染对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肠道菌群结构及相关功能基因表达的影响,揭示肠道菌群和肠道组织相关功能基因在疾病发生及免疫应答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以致病性海藻希瓦氏... 【目的】明确海藻希瓦氏菌(Shewanella algae)感染对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肠道菌群结构及相关功能基因表达的影响,揭示肠道菌群和肠道组织相关功能基因在疾病发生及免疫应答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以致病性海藻希瓦氏菌人工感染半滑舌鳎后,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其肠道菌群组成结构的变化情况,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分析半滑舌鳎肠道组织中参与疾病发生和免疫应答相关功能基因的表达规律。【结果】共测序获得118657条有效序列,按97%的序列相似度聚类后得到6732个OTUs。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Shannon指数和Chao1指数以感染前(CG)的健康半滑舌鳎最高,在感染后12 h(12hpi)最低;感染海藻希瓦氏菌前后半滑舌鳎肠道优势菌门无明显变化,但不同类群的相对丰度发生变化。在属水平上,Elizabethkingia、曼噬甲壳菌属(Chitinophaga)、Brevinema、苯基杆菌属(Phenylobacterium)、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Marivita和雷尔氏菌属(Ralstonia)的相对丰度在CG半滑舌鳎肠道菌群组成中占比最高,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Petrimonas、Proteiniphilum和Aminobacterium的相对丰度在12hpi的占比最高,食酸菌属(Acidovorax)、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弧菌属(Vibrio)的相对丰度在感染后24 h(24hpi)的占比最高。半滑舌鳎肠道组织相关功能基因的表达变化表现为:果糖二磷酸醛缩酶A基因(ALDOA)的相对表达量在24hpi时显著高于CG(P<0.05,下同);磷脂酶B1基因(PLB1)、热休克蛋白70 kD蛋白1A基因(HSPA1A)、组氨酸三聚体核苷结合蛋白1基因(HINT1)和γ谷氨酰转移酶1基因(GGT1)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CG和24hpi;海藻糖酶基因(TREH)的相对表达量在12hpi时显著低于CG和24hpi。【结论】半滑舌鳎感染海藻希瓦氏菌后其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菌群结构发生变化,肠道组织中免疫功能相关基因(HSPA1A和HINT1)及代谢功能相关酶类基因(ALDOA、PLB1、GGT1和TREH)呈差异表达,说明海藻希瓦氏菌感染引起半滑舌鳎肠道微生态紊乱,且肠道组织中免疫功能相关基因和代谢功能相关酶类基因分别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及疾病发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海藻希瓦氏菌 肠道 16S rDNA高通量测序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希瓦氏菌及其特异性脂多糖对结直肠腺瘤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周俊潇 李俊彦 +2 位作者 刘凯杰 梁颜笑 王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2717-2726,共10页
目的探讨海藻希瓦氏菌(Shewanella algae,S.algae)及其特异性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结直肠腺瘤(colorectal adenoma,CRA)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24只C57BL/6J雌性小鼠分成4组:Control组、AOM/DSS组、AOM/DSS+LPS组、AOM/DSS+S.... 目的探讨海藻希瓦氏菌(Shewanella algae,S.algae)及其特异性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结直肠腺瘤(colorectal adenoma,CRA)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24只C57BL/6J雌性小鼠分成4组:Control组、AOM/DSS组、AOM/DSS+LPS组、AOM/DSS+S.algae组。S.algae及其LPS采用灌胃干预,q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巨噬细胞水平及腺瘤细胞的增殖、周期改变。qRT-PCR和ELISA法评估肿瘤炎性微环境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小鼠TLR4/NF-κB通路蛋白的表达。体外实验验证M1巨噬细胞和S.algae特异性LPS对结直肠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和周期的影响。结果与AOM/DSS组相比,S.algae及其LPS干预后的肠上皮细胞不典型增生程度和M1巨噬细胞水平均升高,细胞增殖和周期蛋白表达增加,促炎因子水平升高,并激活了TLR4/NF-κB通路。体外共培养实验表明,S.algae及其LPS可能通过巨噬细胞促进结直肠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细胞周期。结论 S.algae特异性LPS可能通过M1巨噬细胞促进结直肠腺瘤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腺瘤 海藻希瓦氏菌 脂多糖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夷扇贝脓疱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复方中草药防治效果研究
3
作者 左文婷 戴伟 +3 位作者 吴梦瑜 尤宏争 宋伦 毕相东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第10期52-58,共7页
试验旨在探讨复方中草药防治虾夷扇贝脓疱病的可行性,从患脓疱病虾夷扇贝的病灶部位分离纯化病原菌,通过体外试验检测复方中草药的抑菌效果,并通过人工回感试验检测复方中草药对该病原菌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经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鉴... 试验旨在探讨复方中草药防治虾夷扇贝脓疱病的可行性,从患脓疱病虾夷扇贝的病灶部位分离纯化病原菌,通过体外试验检测复方中草药的抑菌效果,并通过人工回感试验检测复方中草药对该病原菌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经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分离病原菌为海藻希瓦氏菌(Shewanella algae)。该菌株对头孢曲松、氨曲南、氧氟沙星等10种药物高度敏感,对头孢西汀和头孢噻吩不敏感。复方中草药对该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0.625 g/L和1.25 g/L。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能够显著降低虾夷扇贝体内细菌量(P<0.05),显著提高虾夷扇贝抗氧化酶活性(P<0.05),降低虾夷扇贝死亡率。研究表明,可采用在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的方式防治海藻希瓦氏菌诱发的虾夷扇贝脓疱病,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中草药 虾夷扇贝 脓疱病 海藻希瓦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生物量定性检测法检测细菌发酵产生的河豚毒素 被引量:6
4
作者 吴韶菊 梁红星 宫庆礼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15-316,共2页
建立了ICR品系小鼠生物量定性检测河豚毒素的标准曲线,并将其应用于细菌发酵液中河豚毒素的检测中,取得较理想的结果,冷冻干燥后得到海藻希瓦氏菌,其菌体部分的产毒力为2.06μg/ml,菌液部分为1.53μg/ml。
关键词 河豚毒素 小鼠生物量定性法 海藻希瓦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滑舌鳎突触体相关蛋白29基因(SNAP29)克隆及其组织分布和时序表达分析
5
作者 吴茵茵 温思怡 +1 位作者 韩卓然 孙敬锋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1-238,共8页
为了分析半滑舌鳎突触体相关蛋白29基因(SNAP29)的分子生物学特征、组织分布特点以及感染海藻希瓦氏菌后的时序表达规律,通过RT-PCR、生物信息学网站、qRT-PCR技术对半滑舌鳎SNAP29基因进行了扩增、生信分析和表达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为了分析半滑舌鳎突触体相关蛋白29基因(SNAP29)的分子生物学特征、组织分布特点以及感染海藻希瓦氏菌后的时序表达规律,通过RT-PCR、生物信息学网站、qRT-PCR技术对半滑舌鳎SNAP29基因进行了扩增、生信分析和表达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半滑舌鳎SNAP29基因CDS区长度为789 bp,编码262个氨基酸,理论等电点(pI)为5.39,分子质量为29.71781 ku,有2个典型的SNARE结构域;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卷曲组成,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基本一致;多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半滑舌鳎与欧洲鲈鱼SNAP29基因相似性最高;SNAP29基因在健康半滑舌鳎所测的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在鳃组织中表达最高,在脑组织中表达量最低;利用海藻希瓦氏菌人工感染半滑舌鳎后,SNAP29基因在肠道组织、心脏组织和脑组织中表达量主要呈现上调趋势,在肝脏、头肾、脾脏组织中主要呈现下调表达,SNAP29基因在健康半滑舌鳎组织中均有表达;海藻希瓦氏菌感染半滑舌鳎的肠道、脑、心脏、肝脏、头肾、脾脏组织中SNAP29基因呈现差异表达。综上,SNAP29可能参与机体免疫应答过程或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SNAP29 基因克隆 QRT-PCR 海藻希瓦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