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种子法的海菖蒲海草床恢复 被引量:11
1
作者 于硕 张景平 +3 位作者 崔黎军 江志坚 张凌 黄小平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9-54,共6页
海草床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与红树林、珊瑚礁并称为海洋三大典型生态系统。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及气候变化的影响,其分布面积在全球范围内急剧下降,海草床保护和恢复已成为海洋生态学的研究热点。研究首次尝试在野外用种子法对热带... 海草床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与红树林、珊瑚礁并称为海洋三大典型生态系统。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及气候变化的影响,其分布面积在全球范围内急剧下降,海草床保护和恢复已成为海洋生态学的研究热点。研究首次尝试在野外用种子法对热带海草优势种海菖蒲进行生态恢复,并探究影响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因素。结果表明,埋藏深度及种子保护对海菖蒲种子的萌发率影响显著。埋藏深度为6cm时,海菖蒲种子的萌发率仅为1.25%,大部分种子腐烂失活。埋藏深度为2cm时,网袋埋藏种子的萌发率高达96.10%,但直接埋藏种子的萌发率远远低于用网袋保护的种子,这可能是由于生物扰动或动物捕食增加了种子的流失。春季大型藻类和附着藻类的爆发是导致海菖蒲幼苗生长受阻、成活率降低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菖蒲Enhalus acoroides 生态恢复 种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新村湾营养负荷对海菖蒲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黄道建 黄小平 黄良民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0-207,共8页
对海南岛新村湾海草床的优势种——海菖蒲(Enhalus acoroides)的茎枝特征、茎枝密度、生物量和不同组织营养素含量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海水和沉积物间隙水营养负荷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1)海菖蒲的茎枝特征(叶长、宽和枝重)、茎枝密度... 对海南岛新村湾海草床的优势种——海菖蒲(Enhalus acoroides)的茎枝特征、茎枝密度、生物量和不同组织营养素含量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海水和沉积物间隙水营养负荷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1)海菖蒲的茎枝特征(叶长、宽和枝重)、茎枝密度和地上生物量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这些因子与海水和沉积物间隙水DIN含量呈负相关;(2)海菖蒲TN、TP质量分数随着样区的变化而产生显著差异,海菖蒲TN质量分数与其所在样区海水和沉积物间隙水DIN浓度呈显著正相关;(3)随着水体N负荷的增加,海菖蒲叶单位面积附着藻类生物量显著增加。本次研究的结果表明,网箱养殖引起的营养负荷是导致海草衰亡的潜在原因之一,引起了新村湾网箱养殖区海草床的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菖蒲 营养盐负荷 网箱养殖 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质类型对热带海草海菖蒲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松林 江志坚 +2 位作者 吴云超 张霞 黄小平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4-81,共8页
近几十年来,受到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海草床呈现退化趋势,海草床的恢复备受关注。其中,海草种子或幼苗移植由于其对供体海草床破坏和影响较小,并能保证海草的遗传多样性而备受重视。移植区的底质类型是决定海草种子或幼苗移... 近几十年来,受到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海草床呈现退化趋势,海草床的恢复备受关注。其中,海草种子或幼苗移植由于其对供体海草床破坏和影响较小,并能保证海草的遗传多样性而备受重视。移植区的底质类型是决定海草种子或幼苗移植存活率的重要因子,然而,目前关于热带海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不同底质类型响应的研究很有限。本研究以热带海草海菖蒲(Enhalus acoroides)种子为研究对象,利用室内模拟实验,分别设置细砂和砂砾底质的处理,探讨不同底质类型对海菖蒲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细砂组和砂砾组的萌发率和萌发历期的平均值分别96.3%、3.6 d和95.0%、3.4 d,两个处理组之间差异不显著。萌发后的细砂组海菖蒲幼苗的存活率为97.37%,而砂砾组的幼苗存活率仅为81.58%;另外,海菖蒲幼苗的叶片长度、根长度、叶片生长速率和根生长速率在细砂组均显著高于砂砾组。因此,沉积物粒径的差异对海草种子的萌发率和萌发时间没有显著性影响,但沉积物粒径增大会显著降低萌发后海菖蒲幼苗的存活率和生长速率。因此,未来开展海菖蒲种子或幼苗的野外移植,应选取沉积物粒径较小细砂质区域进行移植,可促进海菖蒲种子或幼苗移植的成活率,提高海菖蒲生态修复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生物学 海菖蒲 底质类型 种子 萌发 幼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箱养殖对海南新村澙湖海菖蒲生物学与生态学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黄道建 黄小平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9-204,共6页
以海南新村澙湖海草床优势种之一的海菖蒲(Enhalus acoroides)为研究对象,于2005年4月至2006年1月间,分4个季节对海菖蒲的茎枝生物量、叶长、叶宽、叶单位面积附着藻类生物量、茎枝密度及生物量等进行了研究,初步探讨了网箱养殖对海菖... 以海南新村澙湖海草床优势种之一的海菖蒲(Enhalus acoroides)为研究对象,于2005年4月至2006年1月间,分4个季节对海菖蒲的茎枝生物量、叶长、叶宽、叶单位面积附着藻类生物量、茎枝密度及生物量等进行了研究,初步探讨了网箱养殖对海菖蒲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的影响.其结果表明:(1)在春、夏、秋3个季节里,海菖蒲叶长、叶宽和茎枝生物量等均显示了与其所在样区海水和沉积物间隙水D IN含量呈负相关关系.(2)随着水体N负荷的增加,海菖蒲叶单位面积附着藻类生物量剧增.(3)网箱养殖区海菖蒲较小的地上生物量、茎枝密度及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比,均表明网箱养殖区海菖蒲受人为干扰的影响明显大于其他2个样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生物学 生态特征 海菖蒲 网箱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海草海菖蒲不同组织中硝酸还原酶活力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小兵 白洋 黄勃 《热带生物学报》 2010年第4期327-330,共4页
利用活体法研究了海南陵水新村湾热带海草海菖蒲不同组织中硝酸还原酶活力以及酶促反应条件因子pH、温度和KNO3浓度对酶活力的影响;pH设3个水平(7,8,9),温度(20~40℃)和KNO3(50~250mmol·L-1)浓度各5个水平。研究表明:酶促反应温... 利用活体法研究了海南陵水新村湾热带海草海菖蒲不同组织中硝酸还原酶活力以及酶促反应条件因子pH、温度和KNO3浓度对酶活力的影响;pH设3个水平(7,8,9),温度(20~40℃)和KNO3(50~250mmol·L-1)浓度各5个水平。研究表明:酶促反应温度和KNO3浓度对酶活力有显著影响,而pH对酶活力没有影响;海菖蒲的最佳酶促反应条件为:100mmol·L-1KNO3,0.5mmol·L-1Na-EDTA、磷酸缓冲液(pH=8.0)、10mmol·L-1葡萄糖和w=0.5%的正丙醇;温度为30℃。在最佳酶促反应条件下,海菖蒲叶、根和茎的鲜质量组织中硝酸还原酶活力大小分别为:1.01,0.08,0.001μmol.g-1.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菖蒲 硝酸还原酶 活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菖蒲浸提液对锥状斯氏藻的抑制效应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肖晗 王璐畇 +2 位作者 赵旻 陈琪 段舜山 《生态科学》 CSCD 2018年第3期21-26,共6页
海菖蒲(Enhalus acodoides)是典型热带亚热带沿海常见大型海草,但关于海菖蒲对赤潮藻的抑制作用研究少见报道。研究选取海菖蒲为实验材料,利用人工海水和两种有机溶剂提取海菖蒲中抑藻活性物质并对锥状斯氏藻进行抑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海菖蒲(Enhalus acodoides)是典型热带亚热带沿海常见大型海草,但关于海菖蒲对赤潮藻的抑制作用研究少见报道。研究选取海菖蒲为实验材料,利用人工海水和两种有机溶剂提取海菖蒲中抑藻活性物质并对锥状斯氏藻进行抑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提取物对锥状斯氏藻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在试验设定浓度下,水浸物在2.5 g·L^(–1)时具有最高抑藻率95.34%,乙醇提取物在浓度为12.5 mg·L^(–1)时即达到78.55%,正己烷提取物在浓度为50 mg·L^(–1)时最高抑制率达到58.28%。研究表明,海菖蒲水提液抑制效果最好,具有应用于近海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和开发新型抑藻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菖蒲 水提物 锥状斯氏藻 化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光对海菖蒲形态特征及元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符妙 邓娜 +3 位作者 廖立国 陈石泉 谭正洪 张翔 《热带生物学报》 2022年第3期212-219,共8页
为了探索海草在弱光环境下的响应机制,阐明海草生态系统衰退的原因,以海南优势种海菖蒲(Enhalus acoroides)为研究对象,通过原位搭建遮光棚模拟不同的光照强度,研究海菖蒲的形态特征、生物量和元素含量等对短期光照减少的响应规律。结... 为了探索海草在弱光环境下的响应机制,阐明海草生态系统衰退的原因,以海南优势种海菖蒲(Enhalus acoroides)为研究对象,通过原位搭建遮光棚模拟不同的光照强度,研究海菖蒲的形态特征、生物量和元素含量等对短期光照减少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遮光处理下,海菖蒲的叶长、叶宽、茎长、叶片数以及植株密度均低于全光照处理;海菖蒲地上部分生物量在遮光处理下显著降低,而地下部分生物量受遮光影响不显著;在遮光处理下,海菖蒲叶片与根茎的有机碳(C)含量均呈现减少的趋势,而全氮(N)、全磷(P)含量向叶片的分配比例较根茎多,说明弱光环境诱导海菖蒲将更多的能量和养分分配给地上部分,从而更好地增强自身的光合作用;遮光处理显著降低了叶片的碳磷比(C∶P)和氮磷比(N∶P),根茎的碳氮比(C∶N)稍有降低,C∶P和N∶P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但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光照减少会抑制海菖蒲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菖蒲 遮光 形态特征 元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海草海菖蒲果实、种子形态及幼苗生长特征
8
作者 蔡嘉丽 史云峰 +4 位作者 李照阳 赵牧秋 罗慧珏 史志强 韩秋影 《种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3-89,共7页
海菖蒲果实呈卵圆形,直径(41.57±5.54)mm,密度(0.90±0.04)g/cm~3,每个果实含有3~16粒种子。海菖蒲种子呈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直径(14.23±1.38)mm,密度(1.17±0.07)g/cm~3。种子从果实释放到海水中时其外部包裹一层... 海菖蒲果实呈卵圆形,直径(41.57±5.54)mm,密度(0.90±0.04)g/cm~3,每个果实含有3~16粒种子。海菖蒲种子呈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直径(14.23±1.38)mm,密度(1.17±0.07)g/cm~3。种子从果实释放到海水中时其外部包裹一层半透明膜质种皮并可漂浮于水面;种子在海水中下沉时总是保持基部向下的姿态。海菖蒲幼苗根部布满可粘附碳酸盐砂粒的丝状根毛。幼苗生长过程中,残留种子干重和氮含量持续降低。底质类型不影响海菖蒲种子的萌发率,但与钙质沉积物相比,硅质底质更有利于幼苗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菖蒲 果实 种子 幼苗 生态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鳖科3种海草的染色体及其核型的研究
9
作者 杨文杰 都晶洁 +2 位作者 黄勃 王仁恩 张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9期10163-10165,共3页
[目的]对采自海南黎安港的3种水鳖科海草———海菖蒲(Enhalus acoroides)、泰来藻(Thalassia hemprichii)和小喜盐草(Halophilaminor)的染色体及其核型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海菖蒲和泰来藻的根尖及小喜盐草的腋芽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 [目的]对采自海南黎安港的3种水鳖科海草———海菖蒲(Enhalus acoroides)、泰来藻(Thalassia hemprichii)和小喜盐草(Halophilaminor)的染色体及其核型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海菖蒲和泰来藻的根尖及小喜盐草的腋芽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制备染色体玻片标本,并对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海菖蒲和泰来藻的染色体数目为2n=18,小喜盐草的染色体数目为2n=28,两者均未发现B染色体和随体;海菖蒲、泰来藻和小喜盐草的核型公式分别为K(2n)=18=12m+6sm,K(2n)=18=12m+6sm,K(2n)=28=16m+8sm+4st;按Stebbins的核型分类标准,海菖蒲和泰来藻的染色体属2A类型,小喜盐草为2B型。[结论]通过对3种海草核型进行比较发现,海菖蒲与泰来藻的核型差距很小,而它们与小喜盐草的核型差距较大,说明海菖蒲与泰来藻的亲缘关系更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菖蒲 泰来藻 小喜盐草 染色体 核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