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海绵窦外侧壁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 被引量:7
1
作者 许在华 魏学忠 章翔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02-203,共2页
目的:为经海绵窦外侧壁的直接手术提供显微解剖基础。方法:收集48侧成人新鲜海绵窦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测。结果:海绵窦的外侧壁由表层和深层构成,在31.3%的标本中,两层之间有表腔出现。表腔主要位于Parkins... 目的:为经海绵窦外侧壁的直接手术提供显微解剖基础。方法:收集48侧成人新鲜海绵窦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测。结果:海绵窦的外侧壁由表层和深层构成,在31.3%的标本中,两层之间有表腔出现。表腔主要位于Parkinson′s三角内,其形成与大脑中浅静脉(CMSV)的注入有关,它有三个特征可做为经外侧壁手术时的识别标志,既有CMSV注入、表面硬膜较其它部位颜色暗和有散在、粗大的纤维覆盖。本文测量的Parkinson′s三角的大小为9.8mm×10.3mm×4.2mm,内有颈内部动脉分支走行。Mulan′s三角的大小为10.7mm×9.5mm×5.8mm。结论:了解外侧壁的显微解剖对经外侧壁的手术有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窦外侧壁 显微解剖 显微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窦外侧壁的显微外科解剖学 被引量:3
2
作者 朱国臣 韩卉 +1 位作者 石献忠 朱友余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96-98,共3页
目的 为海绵窦 (CS)外侧壁手术入路提供显微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对 15例 (30侧 )成人CS外侧壁结构进行解剖和观测。结果 ① 6 0 %CS外侧壁的深层不完整 ,发生在Parkinson三角后部或Mullan三角前部 ;②Parkinson三角的内... 目的 为海绵窦 (CS)外侧壁手术入路提供显微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对 15例 (30侧 )成人CS外侧壁结构进行解剖和观测。结果 ① 6 0 %CS外侧壁的深层不完整 ,发生在Parkinson三角后部或Mullan三角前部 ;②Parkinson三角的内侧边长 (13 2 8± 3 77)mm ,外侧边长(15 19± 3 84)mm ,底边长 (5 5 2± 1 0 6 )mm ;Mullan三角的内侧边长 (15 0 9± 4 12 )mm ,外侧边长 (10 91± 2 0 3)mm ,底边长 (8 81± 2 38)mm ;③滑车神经CS段行程形状分三型 :直型、凸型和交叉型。结论 ①CS外侧壁深层不完整除与表腔形成有关外 ,可能与穿行神经间距亦有关 ;②选择CS外侧壁入路时Parkinson三角最常用 ,在CS前半部可联合应用Mullan三角 ;③滑车神经CS段行程形状类型的不同可影响Parkinson三角的显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窦外侧壁 显微外科解剖学 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窦外侧壁及其相关结构的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吴晓翔 漆松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572-2574,共3页
目的明确海绵窦外侧壁的解剖学概念及其相关解剖,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用10%甲醛固定的成人头颅标本8例16侧,在手术显微镜下对海锦窦外侧壁及其邻近的结构进行解剖观察及测量。结果 (1)海绵窦外侧壁可明确分为3层,中间层向前... 目的明确海绵窦外侧壁的解剖学概念及其相关解剖,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用10%甲醛固定的成人头颅标本8例16侧,在手术显微镜下对海锦窦外侧壁及其邻近的结构进行解剖观察及测量。结果 (1)海绵窦外侧壁可明确分为3层,中间层向前延续到眶上裂但并不进入,向后覆盖于Meckel腔并融入后床岩韧带,向下融合于硬膜骨膜层;(2)观察海绵窦附近各个三角并测量各三角的边长;(3)海绵窦下动脉起自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水平部中间外侧,在展神经上方发出前后2支供应海绵窦外侧壁和三叉神经的分支,后支与脑膜中动脉在棘孔处相汇合。结论 (1)海绵窦外侧壁是颅内硬膜外腔的一部分。(2)海绵窦外侧壁各三角是按神经间隙划分的区域,是手术中能够利用的安全通道,具体手术途径要根据病变的位置、性质、大小等情况决定,必要时可联合2个或多个间隙;(3)海绵窦下动脉大部分走形于神经内侧,在旁内侧三角前部和前外侧三角后部,分别有海绵窦下动脉的前支和后支经过,手术中要避免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解剖 海绵窦外侧壁 显微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