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6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枕颞骨海绵状血管瘤1例
1
作者 樊建新 史雪峰 +2 位作者 韩彦明 马立山 张新定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92-294,共3页
报道1例72岁男性枕颞骨海绵状血管瘤(calvaria cavernous hemangioma,CCH)患者的诊治经过。患者因右枕部及耳后持续性疼痛1年余就诊,查体见右侧枕部、耳后隆起,触之有压痛。头部MRI平扫显示右侧枕颞骨破坏伴混杂信号肿块,MRI增强扫描示... 报道1例72岁男性枕颞骨海绵状血管瘤(calvaria cavernous hemangioma,CCH)患者的诊治经过。患者因右枕部及耳后持续性疼痛1年余就诊,查体见右侧枕部、耳后隆起,触之有压痛。头部MRI平扫显示右侧枕颞骨破坏伴混杂信号肿块,MRI增强扫描示不均匀强化。PET/CT检查显示病变氟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FDG)摄取增高(SUVmax=5.9),倾向良性。手术完整切除肿块及受累颅骨,病理诊断为海绵状血管瘤。术后症状完全缓解,3个月随访未见复发。本例为首次报道应用PET/CT辅助诊断枕颞骨CCH病例,对提高此类罕见病变的诊断准确性及降低误诊率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海绵状血管瘤 枕颞骨 诊断 手术治疗 PET/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卜战云 郑嵩山 +1 位作者 柳晓辉 李晓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29-833,共5页
背景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OCH)是成人常见的原发于眼眶的良性肿瘤,术前准确的定性、定位诊断是安全、有效摘除肿瘤的重要前提. 目的 探讨OCH的临床特点、术前诊断、不同手术进路的适应证选择、治疗效果及并发症预防.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 背景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OCH)是成人常见的原发于眼眶的良性肿瘤,术前准确的定性、定位诊断是安全、有效摘除肿瘤的重要前提. 目的 探讨OCH的临床特点、术前诊断、不同手术进路的适应证选择、治疗效果及并发症预防.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河南省眼科研究所河南省立眼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OCH患者117例117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接受视力、眼球突出度、眼球运动、眼眶扪诊、眼眶A型和B型超声、CDI、CT和MRI检查,并根据肿瘤在眼眶中的位置分别接受前路开眶术、外侧开眶术或外侧联合内侧开眶术.比较手术前后视觉功能和眼眶的形态学改变. 结果 OCH以渐进性眼球突出和视力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117眼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为100%.采用结膜入路者占52.14% (61/117),外侧开眶术者占30.77% (36/117),前路开眶皮肤切口术者占16.24% (19/117),外侧结合内侧开眶术者占0.85% (1/117).随访3个月~5年,影像学检查未见肿瘤残留和复发.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者占30.77% (36/117),下降者占8.55% (10/117),视力不变者占60.68% (71/117).术后一过性并发症为瞳孔改变者占14.53% (17/117),眶内大出血者占1.71%(2/117),眼球运动障碍者占16.24% (19/117),上睑下垂者占4.27% (5/117);术后永久性并发症为瞳孔向心性扩大3眼及视力丧失和永久性外展运动受限各1眼. 结论 OCH术前定性和定位诊断主要根据临床和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有助于手术进路的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和熟练的技巧对于OCH的治疗是安全且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瘤/诊断 海绵状血管瘤/手术 眼眶肿 眼科手术方法 术中并发症/预防和治疗 医学影像学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窦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显微神经外科治疗 被引量:2
3
作者 赵保钢 孙智宏 +7 位作者 关永春 韩光 刘家明 付辉 贾兆坤 宋超强 冀方愿 李宝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173-174,共2页
关键词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神经外科治疗 海绵窦区 颅内脑外海绵状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畸形 显微 神经外科技术 血管错构 引流静脉 供血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结膜入路微创手术摘除眶内海绵状血管瘤疗效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秀明 王曙红 王文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3460-3460,共1页
眶内肿瘤是最常见的眼眶疾病,约占40%,且多为良性肿瘤。海绵状血管瘤因肿瘤内有较大的血管窦腔呈海绵状而得名。又叫窦状血管瘤.是成人最常见的原发于眶内的肿瘤.约占眶内肿瘤手术量的15%~20%。海绵状血管瘤常引起渐进性轴性突... 眶内肿瘤是最常见的眼眶疾病,约占40%,且多为良性肿瘤。海绵状血管瘤因肿瘤内有较大的血管窦腔呈海绵状而得名。又叫窦状血管瘤.是成人最常见的原发于眶内的肿瘤.约占眶内肿瘤手术量的15%~20%。海绵状血管瘤常引起渐进性轴性突眼.部分有视力下降,一般需手术摘除。本文收集我院2007年7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眼眶海绵状血管瘤12例.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内海绵状血管瘤 手术摘除 经结膜入路 疗效分析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 微创 眶内肿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状血管瘤累及左侧乳房、腋窝及肩背部1例
5
作者 易霞 鲁瀚阳 周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2-313,共2页
患者女,31岁,左侧乳房胀痛7年,发现左侧乳房、腋窝及肩背部皮下弥漫性占位并渐进性增大2年余;既往体健,无特殊家族史。查体:左侧乳房、腋窝及肩背部肿胀,见弥漫放射状血管影(图1A),触之质地偏硬、有轻压痛,皮温无明显改变;左侧乳头稍凹... 患者女,31岁,左侧乳房胀痛7年,发现左侧乳房、腋窝及肩背部皮下弥漫性占位并渐进性增大2年余;既往体健,无特殊家族史。查体:左侧乳房、腋窝及肩背部肿胀,见弥漫放射状血管影(图1A),触之质地偏硬、有轻压痛,皮温无明显改变;左侧乳头稍凹陷,无溢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海绵状 乳房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肝动脉栓塞治疗及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40
6
作者 刘伟 陈根生 +3 位作者 陈洪波 姚红响 曾群 汪望月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5期428-430,共3页
目的 评价和分析肝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治疗肝血管瘤 34例 ,瘤体大小为 2 .5cm× 2 .0cm~ 9.0cm× 12 .0cm ,采用Seldinger技术股动脉插管 ,导管超选择插至肝血管瘤供血动脉后 ,灌注平阳霉素碘... 目的 评价和分析肝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治疗肝血管瘤 34例 ,瘤体大小为 2 .5cm× 2 .0cm~ 9.0cm× 12 .0cm ,采用Seldinger技术股动脉插管 ,导管超选择插至肝血管瘤供血动脉后 ,灌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所有病例术后随访 6~ 18个月。结果 肝动脉栓塞后肝血管瘤瘤体内碘油沉积良好 ,32例 (94 .1% )血管瘤瘤体有不同程度缩小 ,1例发生肝坏死及肝内胆管毁损性并发症 ,5例发生胆囊炎 ,并发症发生率为 17.6 % (6 34)。结论 肝动脉灌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并不是一种”无损伤”的治疗方法 ,必须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瘤 肝动脉栓塞 治疗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曾庆乐 陈勇 +2 位作者 赵剑波 张克伟 李彦豪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56-660,共5页
目的分析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动脉内栓塞治疗(PLE-IASE)肝海绵状血管瘤(SCHL)的影响因素。方法89例诊断明确的SCHL患者,瘤体直径为(8.3±3.8)cm。临床症状上仅有焦虑症状者53例,右上腹疼痛35例,Kasabach-Merrit综合征1例。PLE-IASE治... 目的分析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动脉内栓塞治疗(PLE-IASE)肝海绵状血管瘤(SCHL)的影响因素。方法89例诊断明确的SCHL患者,瘤体直径为(8.3±3.8)cm。临床症状上仅有焦虑症状者53例,右上腹疼痛35例,Kasabach-Merrit综合征1例。PLE-IASE治疗前根据肝动脉造影表现进行动脉造影分型,分型确定后配制PLE经供血动脉注射。其中平阳霉素(PYM)用量为(9.8±4.4)mg,碘油(lipiodol,LP)用量为(5.9±2.9)ml。治疗结束后根据复查点片确定其碘油沉积状态。随访6~72个月,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计算症状缓解率和瘤体缩小率。以瘤体缩小率为应变量,术前肿瘤直径、动脉造影分型、PYM用量、LP用量及碘油沉积状态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89例患者动脉造影分型富血型51例,乏血型26例,动静脉分流(AVS)型12例。治疗后碘油沉积状态良好64例,不良25例。随访结束时53例焦虑患者症状缓解,35例右上腹疼痛者33例缓解,2例术后仍有间歇性疼痛。1例Kasabach-Merrit综合征术后血小板恢复正常。随访症状缓解率98.7%。随访期间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动脉造影分型、PYM用量及碘油沉积状态对瘤体缩小率有显著影响,而术前肿瘤直径及LP用量对瘤体缩小率无显著影响。结论PLE-IASE为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动脉造影分型、PYM用量及碘油沉积状态对瘤体缩小率有显著影响,而术前肿瘤直径及LP用量对瘤体缩小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瘤 平阳霉素 超液化碘油 栓塞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组织海绵状血管瘤的超声特点 被引量:26
8
作者 杨一林 段云友 +2 位作者 曹铁生 阮骊韬 王泓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期59-60,共2页
目的 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软组织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4 1例软组织海绵状血管瘤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研究。结果 软组织海绵状血管瘤具有明显的二维超声特点 ,表现为形态多样的窦状扩张管样结构... 目的 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软组织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4 1例软组织海绵状血管瘤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研究。结果 软组织海绵状血管瘤具有明显的二维超声特点 ,表现为形态多样的窦状扩张管样结构。彩色多普勒检查示丰富的红蓝相间血流信号 ,呈缓慢持续样。变换体位或挤压周围软组织后血流信号明显增加 ,并随周围软组织压力的改变色彩也相应发生改变 (P <0 .0 1)。结论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辅助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 海绵状血管瘤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海绵状血管瘤介入治疗及并发症预防 被引量:25
9
作者 周胜利 王宗盛 +1 位作者 张根山 张旭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6期370-372,共3页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瘤 并发症预防 介入治疗 hemangioma 肝脏良性肿 肝动脉插管栓塞术 明胶海绵颗粒 超选择性插管 liver 介入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联合无水乙醇治疗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 被引量:21
10
作者 郭武华 冯龙 +1 位作者 徐华 周敏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8年第5期353-356,共4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和无水乙醇治疗巨大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对13例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最大径8~18.5cm)进行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16mg+碘油10~15ml),然后再将SP管超...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和无水乙醇治疗巨大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对13例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最大径8~18.5cm)进行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16mg+碘油10~15ml),然后再将SP管超选择进入肝血管瘤瘤内动脉分别注射无水乙醇碘油乳剂(无水乙醇:碘油1:1)8~17ml,对比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大小。结果13例患者进行肝动脉栓塞术均获得成功,8例腹胀患者术后第2天症状消失,1周复查肝肾功能仅3例患者出现谷丙转氨酶(GPT)和碱性磷酸酶(ALP)升高,1个月后复查恢复正常。1个月后复查CT,肝血管瘤缩小51.04%~77.51%。未出现胆道损伤、肝脓肿等并发症。结论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及无水乙醇治疗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疗效好的特点,是肝海绵状血管瘤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海绵状血管瘤 栓塞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 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腺瘤与肝海绵状血管瘤同期联合微波消融治疗的初步尝试 被引量:12
11
作者 潘倩 章建全 +1 位作者 赵璐璐 张航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73-576,共4页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患者依从性高等优势,是不愿或无法接受外科手术患者的较好选择,目前常用于肝、肺、肾、甲状腺、下颌下腺等部位肿瘤的微创治疗,显示了初步疗效[1]。微波消融术常针对单个脏器单独...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患者依从性高等优势,是不愿或无法接受外科手术患者的较好选择,目前常用于肝、肺、肾、甲状腺、下颌下腺等部位肿瘤的微创治疗,显示了初步疗效[1]。微波消融术常针对单个脏器单独施治,也可多个脏器联合消融[5],且由于具有微创、损伤局限等特点,其对患者生命体征影响小,多个脏器联合消融可能更有应用前景,但目前相关临床实践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 肝肿 海绵状血管瘤 微波消融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阳霉素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2
作者 郑维银 杨永沛 +3 位作者 张建设 朱宏伟 李焰 何勇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9-350,共2页
关键词 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 平阳霉素 素治疗 疗效观察 成都军区总医院 2001年 治疗效果 口腔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6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伴癫痫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侯智 李维 +2 位作者 安宁 石先俊 刘仕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987-1990,共4页
目的 探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伴癫痫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56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导致癫痫发作的患者,根据患者病史、动态-视频脑电图、影像学、功能区评估特点按照癫痫手术切除方式治疗,根据Engel评分,评... 目的 探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伴癫痫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56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导致癫痫发作的患者,根据患者病史、动态-视频脑电图、影像学、功能区评估特点按照癫痫手术切除方式治疗,根据Engel评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13例患者术后早期出现发热、头痛并发症,3例早期轻偏瘫,均无远期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术后随访1~3年,43例患者Engel评分Ⅰ级,11例评分Ⅱ级,2例Ⅲ级。结论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伴有癫痫患者按照癫痫外科手术方式均可达到明显的控制癫痫发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瘤 癫痫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及鱼肝油酸钠联合注射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 被引量:23
14
作者 寿柏泉 孟昭业 +2 位作者 杨震 张森林 许建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0-41,47,共3页
目的 :评价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和鱼肝油酸钠联合注射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方法 :采用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和鱼肝油酸钠联合瘤内注射治疗 115例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 5~ 7d注射 1次 ,3~ 5次为 1个疗程。结果 :115例患者... 目的 :评价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和鱼肝油酸钠联合注射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方法 :采用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和鱼肝油酸钠联合瘤内注射治疗 115例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 5~ 7d注射 1次 ,3~ 5次为 1个疗程。结果 :115例患者平均疗程 2 1d ,治疗完成后经 6~ 2 4个月随访 ,治愈和基本治愈达 96 5 2 % ,有效率为 10 0 %。结论 :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和鱼肝油酸钠联合注射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安全、简便 ,疗效高 ,疗程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阳霉素 地塞米松 海绵状血管瘤 颌面部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病理与影像的关系及显微外科治疗(附7例报道) 被引量:9
15
作者 钟兵 冯文峰 +6 位作者 黄理金 黄炳龙 文军 黄伟佳 漆松涛 张晓斌 康晓雨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7-171,共5页
目的探讨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sinus hemangiomas,CSHs)病理与影像的关系及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例CSHs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其中3例行FLAIR序列检查。所有患者经改良翼点入... 目的探讨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sinus hemangiomas,CSHs)病理与影像的关系及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例CSHs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其中3例行FLAIR序列检查。所有患者经改良翼点入路开颅伴或不伴眶颧弓切断,其中经硬膜外入路取瘤3例,经硬膜下入路4例。结果 T1WI肿瘤呈均匀或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均匀或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后A型呈均匀性增强,B型和C型呈现自外向内的渐进性增强信号,但欠均匀,3例FLAIR序列检查呈均匀高信号;肿瘤全切除5例,次全切除1例,大部切除1例。术中失血平均为(3029±3184)mL。主要并发症包括早期动眼神经麻痹5例(3例恢复,2例症状轻微);短暂视神经受累1例,短暂三叉神经受累1例,轻微外展神经麻痹1例,脑积水并偏瘫1例,无手术后死亡病例。结论显微外科手术仍是CSHs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MRI增强模式可能对CSHs亚型的鉴别起到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 海绵状血管瘤 术中出血 MRI 病理分型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结膜入路摘除肌锥内海绵状血管瘤 被引量:13
16
作者 肖利华 吴海洋 +2 位作者 鲁小中 魏红 陶海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经结膜入路摘除肌锥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方法、手术适应证、手术技巧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7月到2000年5月我院手术治疗的海绵状血管瘤21例,其中13例肌锥内海绵状血管瘤采取经结膜入路手术。结果经结... 目的探讨经结膜入路摘除肌锥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方法、手术适应证、手术技巧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7月到2000年5月我院手术治疗的海绵状血管瘤21例,其中13例肌锥内海绵状血管瘤采取经结膜入路手术。结果经结膜入路摘除的13例肌锥内海绵状血管瘤,手术顺利,时间仅需15~20 min,无明显并发症结论结膜入路是摘除肌锥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关键在于术前对肿瘤性质、粘连程度的正确判断和手术操作的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肿 肌锥内海绵状血管瘤 眼眶手术 结膜入路 术式 手术适应证 手术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针栓塞术治疗皮肤软组织内大面积海绵状血管瘤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李比 朱力 +6 位作者 夏有辰 李东 王侠 马勇光 李健宁 牛星焘 王大玫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236-238,共3页
目的总结铜针栓塞术治疗皮肤软组织内大面积海绵状血管瘤的经验. 方法 1996~2003年治疗大面积血管瘤18例,其中面颈部3例,上肢5例,下肢臀部10例.以直径1~3 mm铜丝制成的铜针直接经皮刺入瘤腔或在彩超定位引导下将铜针置入瘤腔内,通4~... 目的总结铜针栓塞术治疗皮肤软组织内大面积海绵状血管瘤的经验. 方法 1996~2003年治疗大面积血管瘤18例,其中面颈部3例,上肢5例,下肢臀部10例.以直径1~3 mm铜丝制成的铜针直接经皮刺入瘤腔或在彩超定位引导下将铜针置入瘤腔内,通4~6 V直流电并留置铜针1周或者仅仅留置铜针. 结果治疗后出现患处萎缩、硬化、体位性改变消失18例,患肢周长缩小13例,皮肤蓝紫色变浅接近正常4例,患肢肿胀、沉重感减轻1例,消失5例,彩超显示瘤腔较治疗前缩小、血流减少14例. 结论铜针栓塞术治疗手术切除困难的大面积海绵状血管瘤简易、有效、创伤相对较小,尤其对儿童患者有时是唯一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瘤 铜针 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要表现为癫痫的脑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 被引量:12
18
作者 肖其华 黄思庆 +5 位作者 王晨 纪卉明 傅西安 吴建东 钱苏荣 游潮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11-713,共3页
目的探讨以癫痫为主要表现的脑海绵状血管瘤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我科2003年1月~2009年12月治疗的以癫痫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资料35例。单纯药物治疗组(17例):按照血药浓度检测结果进行药物剂量调整及换药,且... 目的探讨以癫痫为主要表现的脑海绵状血管瘤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我科2003年1月~2009年12月治疗的以癫痫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资料35例。单纯药物治疗组(17例):按照血药浓度检测结果进行药物剂量调整及换药,且全部病例疗程都在3年以上;手术联合药物治疗组(18例):严格根据癫痫手术要求进行术前评估及术中监测,切除致痫灶,术后继续使用抗癫药平均1年以上。对两组患者癫痫控制情况及抗癫药使用种类进行对比分析(平均随访2.9年)。结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组患者有16例癫痫得到良好控制,药物治疗组仅6例得到控制(2=8.4777,P<0.05),而且手术联合组较药物治疗组抗癫药使用种类明显减少。结论对于主要表现为癫痫的脑海绵状血管瘤手术联合药物比单纯药物治疗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瘤 癫痫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伽玛刀治疗34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 被引量:13
19
作者 朱建堃 梁舜尧 +1 位作者 黄勇 吴锡标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1-151,共1页
关键词 伽玛刀 治疗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与外科手术治疗症状性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成本效益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曾庆乐 陈勇 +2 位作者 赵剑波 张克伟 李彦豪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比较症状性肝海绵状血管瘤(SCHL)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动脉内硬化性栓塞(PLE-IASE)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对肝功能损害、治疗并发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等参数,确定两种治疗方法的差异,为SCHL治疗模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同期147例SCHL... 目的比较症状性肝海绵状血管瘤(SCHL)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动脉内硬化性栓塞(PLE-IASE)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对肝功能损害、治疗并发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等参数,确定两种治疗方法的差异,为SCHL治疗模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同期147例SCHL患者分为栓塞和手术两组。其中栓塞组89例行PLE-IASE,手术组58例行外科手术治疗。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3~7d行肝功能(ALT、AST、TBIL、IBIL、TP及ALB)检查。统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两组住院时间及住院经费的差异。观察近、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栓塞组和手术组术前肝功能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肝功能结果比较,栓塞组ALT、AST、TBIL升高和TP、ALB降低水平比手术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依次为0.000、0.014、0.004、0.000及0.000)。栓塞组住院期间有1例发生近期并发症。手术组住院期间12例发生并发症,其中轻微并发症10例,严重并发症2例。两组均未发生与处理因素有关的远期并发症。栓塞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手术组为20.7%,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栓塞组住院时间平均为(8.0±3.5)d,手术组为(19.0±5.0)d,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栓塞组住院经费平均为(13612.7±5860.5)元,手术组为(26335.6±8314.0)元,两组住院经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与外科手术治疗相比,动脉内PLE-IASE治疗SCHL,肝功能损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住院经费低,过程更加安全,成本-效益比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介入性 外科手术 海绵状血管瘤 成本-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