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伽玛刀治疗颅内海绵状血管畸形 被引量:7
1
作者 刘阿力 王忠诚 戴珂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8-21,i005,共5页
目的评估伽玛刀治疗海绵状血管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4~2001年在我院接受伽玛刀治疗并获随诊的92例海绵状血管畸形病例,共114个病灶的影像学特点、伽玛刀治疗效果及副作用。并对6例(本组1例及外院5例)放射外科治疗后不同时... 目的评估伽玛刀治疗海绵状血管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4~2001年在我院接受伽玛刀治疗并获随诊的92例海绵状血管畸形病例,共114个病灶的影像学特点、伽玛刀治疗效果及副作用。并对6例(本组1例及外院5例)放射外科治疗后不同时期的手术病理标本加以分析。结果在以控制癫痫为主的43例患者中,36例(83.7%)癫痫发作减轻,其中12例(27.9%)癫痫发作消失。在所有92例患者中,有影像学证实的症状性再出血9例(9.8%),其中1例死亡;灶周水肿导致一过性症状加重者7例(7.6%),其中1例实施开颅手术。症状性水肿发生在治疗后6~16个月,与灶周正常脑组织受线剂量有关。放射外科治疗后海绵状血管畸形的主要病理改变为凝固性坏死,不断的血栓机化使畸形管腔逐渐闭锁。结论伽玛刀治疗小型及手术高风险区域的海绵状血管畸形是可行的。出血急性期和/或病情进展期实施伽玛刀治疗要慎重,掌握好治疗时机及病灶影像学特征可以大大降低治疗相关副作用。放射外科可有效缓解癫痫发作,也可以在治疗数年后减少再出血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海绵状血管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海绵状血管畸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任健 张鸿祺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52-557,共6页
脊髓海绵状血管畸形是脊髓血管畸形的一种,约占所有脊髓血管病的5%-12%-([1]),其病理改变是紧密充填的血窦样良性血管瘤结构,内衬以血管内皮细胞-([2])。海绵状血管畸形多发生于脑及脑干,在脊髓内罕见,但随着MRI的普及,脊髓海绵状... 脊髓海绵状血管畸形是脊髓血管畸形的一种,约占所有脊髓血管病的5%-12%-([1]),其病理改变是紧密充填的血窦样良性血管瘤结构,内衬以血管内皮细胞-([2])。海绵状血管畸形多发生于脑及脑干,在脊髓内罕见,但随着MRI的普及,脊髓海绵状血管畸形的检出率明显增加-([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海绵状血管畸形 安全切除 自然病史 预后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联合Nd:YAG激光治疗眼周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畸形 被引量:3
3
作者 朱惠敏 施沃栋 +5 位作者 范先群 孙英 罗敏 林明 李政康 周国瑜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5期381-383,共3页
目的评价手术联合Nd:YAG激光治疗眼周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畸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自2003年1月至2006年5月共收治眼周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14例,其中4例为手术后复发病例。年龄11~44岁;病程10个月~35a。均采用手术翻瓣联合Nd:YAG... 目的评价手术联合Nd:YAG激光治疗眼周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畸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自2003年1月至2006年5月共收治眼周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14例,其中4例为手术后复发病例。年龄11~44岁;病程10个月~35a。均采用手术翻瓣联合Nd:YAG激光治疗的方法:先以外科手术翻瓣暴露静脉畸形病灶,术中应用连续Nd:YAG激光照射凝固瘤体病灶,然后切除缩小的瘤体组织,直接缝合创面。对于结膜下瘤体组织可直接照射,但须用棉片保护角膜。结果14例患者术后无眼睑及眼球运动功能障碍或切口大出血等并发症,经随访2~40个月,未见复发。结论手术联合Nd:YAG激光治疗眼周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畸形具有操作简便、组织损伤小、出血少、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等优点,为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畸形的治疗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畸形 ND:YAG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癫痫发作为主的脑内海绵状血管畸形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3
4
作者 周峰 吴俊 +6 位作者 彭磊 王硕 桑林 郑重 解飞 葛留锁 马延山 《中国卒中杂志》 2014年第5期389-393,共5页
目的评估合并癫痫的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我科住院的合并癫痫的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27例,对行完整切除海绵状血管畸形病灶(包括病灶周边的胶质瘢痕层和含铁血黄素层)和完整切除海绵状血管畸形病灶... 目的评估合并癫痫的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我科住院的合并癫痫的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27例,对行完整切除海绵状血管畸形病灶(包括病灶周边的胶质瘢痕层和含铁血黄素层)和完整切除海绵状血管畸形病灶+皮层热灼治疗患者的癫痫预后及其他相关因素进行比较。结果①完整切除病灶+皮层热灼术患者的癫痫预后明显好于仅完整切除病灶的患者(P=0.036)。②癫痫患病病程不足1年患者预后明显好于癫痫患病病程超过1年的患者(P=0.022)。③性别、年龄、病灶所在脑叶、癫痫发作形式、术前是否应用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及术后功能状态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 Scale,KPS)对癫痫预后无显著影响。结论对于合并癫痫的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应早期进行手术。术中应完整切除海绵状血管畸形病灶(包括病灶周边的胶质瘢痕层和含铁血黄素层),同时行皮层热灼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海绵状血管畸形 皮层热灼术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超声引导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畸形手术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骆慧 刘宁 +1 位作者 尤永平 王彬彬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96-701,共6页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引导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畸形切除的技术要点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位于端脑或小脑深部的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资料,按术中是否使用超声引导分为超声组(26例)和对照组(19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以及超声影像;对比...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引导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畸形切除的技术要点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位于端脑或小脑深部的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资料,按术中是否使用超声引导分为超声组(26例)和对照组(19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以及超声影像;对比两组患者病变的直径、深度、显微镜下操作时间、住院天数;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以及术后3个月的卡氏功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情况。结果: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畸形和周边组织结构具有典型的超声影像学特征。基于两组分别在病变直径、深度以及术前KPS评分等大致相同的临床背景下(P>0.05),对比发现超声组在显微镜下操作时间[(41.69±8.04)min]、术后住院天数[(6.92±1.57)d]以及术后1周的KPS评分[(65.38±7.60)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50.74±8.52)min、(8.68±2.89)d、(58.42±10.68)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两组在术后3个月的KPS评分方面,并没有表现出统计学差异[(88.46±8.34)分vs.(87.36±12.84)分,P>0.05]。结论:术中超声清晰显示海绵状血管畸形的特点可以用于协助手术径路的规划与实施,并且通过术中动态实时地引导术者快速、精准地抵达病灶,从而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周期,提高手术疗效,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畸形 术中超声 神经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瘤联盟:脑海绵状血管畸形临床管理指南2017 被引量:33
6
作者 杨中华 AKERS A +1 位作者 AL-SHAHI SALMAN R A AWAD I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8期725-726,共2页
2017年5月,血管瘤联盟科学顾问委员会临床专家小组(Angioma Alliance Scientific Advisory Board Clinical Experts Panel)在Neurosurgery杂志上发布了《脑海绵状血管畸形临床管理指南》,现在摘录如下。1基因测定和咨询首次脑海绵状... 2017年5月,血管瘤联盟科学顾问委员会临床专家小组(Angioma Alliance Scientific Advisory Board Clinical Experts Panel)在Neurosurgery杂志上发布了《脑海绵状血管畸形临床管理指南》,现在摘录如下。1基因测定和咨询首次脑海绵状血管畸形(cerebr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s,CCM)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畸形 血管 临床管理 临床专家 脑影像学检查 症状性出血 Alliance 静脉畸形 CAVERNOUS 外科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性脑海绵状血管畸形的分子遗传学机制
7
作者 苏立军 刘学伍 +1 位作者 迟兆富 高国庆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15-118,共4页
脑海绵状血管畸形(CCM)系由单层血管内皮细胞构成的良性血管错构畸形,其间无常脑实质组织。大量尸体解部研究显示,脑海绵状血管畸形的发病率为0.10%-0.50%.临床主要表现为癫癎发作和脑出血,患者常有反复发作的脑出血病史,出血范... 脑海绵状血管畸形(CCM)系由单层血管内皮细胞构成的良性血管错构畸形,其间无常脑实质组织。大量尸体解部研究显示,脑海绵状血管畸形的发病率为0.10%-0.50%.临床主要表现为癫癎发作和脑出血,患者常有反复发作的脑出血病史,出血范围随累及血管数量的增加而逐渐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畸形 脑出血 遗传学机制 家族性 分子 细胞构成 血管内皮 实质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手术与药物治疗脑海绵状血管畸形所致癫痫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许育伟 陈子怡 +2 位作者 朱燕珍 莫蓉 曾宪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66-270,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式对脑海绵状血管畸形所致癫痫的疗效、安全性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以癫痫为主要表现的脑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根据是否通过手术治疗癫痫病灶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组42例,手术联合药物治疗组(简称手术组...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式对脑海绵状血管畸形所致癫痫的疗效、安全性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以癫痫为主要表现的脑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根据是否通过手术治疗癫痫病灶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组42例,手术联合药物治疗组(简称手术组)共29例,分析两者治疗效果。【结果】药物组与手术组疗效比较,药物组有效32例(76.2%),手术组有效22例(75.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病灶数目进行亚组分析发现,多发病灶患者中,药物组有效3例(75.0%),手术组有效0例数(0%),药物组有效率高于手术组;单发病灶患者中,药物组有效28例(73.7%),手术组有效22例(95.7%),手术治疗对单发病灶患者的有效率优于单纯药物组(P<0.05)。脑电图严重程度与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海绵状血管畸形所致癫痫疗效相当,但手术治疗可能出现术后并发症而影响预后。单个海绵状血管畸形导致癫痫患者,建议手术治疗,多发性海绵状血管畸形所致癫痫患者,手术治疗需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畸形 癫痫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窦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畸形是不同的病变吗? 被引量:1
9
作者 L. Femando Gonzalez Gregory P. Lekovic +2 位作者 Jennifer Eschbacher 刘暌(译) 只达石(校)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48-51,共4页
海绵状血管畸形是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具有显著特征的病变,尽管其与海绵窦血管瘤在组织学方面的特征相似,但是表现各异(表1)。由于两种病变的自然病程和治疗手段不同,所以命名应该适当规范。本文对以往文献进行简要回顾。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畸形 血管 海绵 病变 中枢神经系统 自然病程 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育性静脉畸形保留与否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畸形手术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雷 古斌 刘宁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97-400,共4页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切除颅内海绵状血管畸形过程中是否保留发育性静脉畸形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1月—2021年5月手术治疗的41例海绵状血管瘤合并发育性静脉性血管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切除颅内海绵状血管畸形过程中是否保留发育性静脉畸形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1月—2021年5月手术治疗的41例海绵状血管瘤合并发育性静脉性血管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保留畸形静脉分为保留组(23例)和未保留组(18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周Karnofsky评分(KPS评分)、术后1周脑水肿体积、术后住院天数以及术后3个月KPS评分;进一步分别探究在病变最大径≥18 mm、深度≥21 mm以及病变累及功能区时,畸形静脉的保留与否对术后功能评价指标的影响。结果:病灶均获得全切。经对比发现保留组明显缩短了患者的术后住院天数(P<0.05),并且术后1周KPS评分、术后1周脑水肿体积以及术后3个月KPS评分与未保留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病变直径≥18 mm时,保留组和未保留组各项术后功能指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然而当病变深度≥21 mm或病变累及功能区时,保留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术后1周KPS评分、减少术后1周脑水肿体积以及缩短术后住院天数(P<0.05),术后3个月的KP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合并发育性静脉畸形的海绵状血管瘤显微手术过程中,力争保留畸形静脉可以改善患者预后,尤其是当病变位置深或者累及功能区时,保留畸形静脉有利于患者术后功能快速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畸形 发育性静脉畸形 显微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脑海绵状血管畸形破裂出血合并多发脑微出血灶1例报道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光唐 曾茜 徐卡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56-858,共3页
多发性脑海绵状血管畸形破裂出血合并多发脑微出血灶罕见,在影像学上常难以鉴别,常规核磁共振检查难以发现脑微出血灶。本研究报道了1例结合磁敏感加权成像诊断为脑海绵状血管畸形同时合并脑微出血灶患者的影像学特点。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畸形 脑微出血 磁敏感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TLR4和肠道菌群引发脑海绵状血管畸形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肖肖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963-1963,共1页
脑海绵状血管畸形(cerebr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s,CCMs)是导致中风和癫痫的原因之一,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CCMs是由于在脑内皮细胞中负调节MEKK3-KLF2/4信号的衔接子复合物的缺失而产生的,但是该疾病通路的上游激活因... 脑海绵状血管畸形(cerebr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s,CCMs)是导致中风和癫痫的原因之一,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CCMs是由于在脑内皮细胞中负调节MEKK3-KLF2/4信号的衔接子复合物的缺失而产生的,但是该疾病通路的上游激活因子尚未被确定。Tang等确认了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和肠道菌群是CCMs形成的关键刺激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TLR4 肠道菌群 海绵状血管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窦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显微神经外科治疗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保钢 孙智宏 +7 位作者 关永春 韩光 刘家明 付辉 贾兆坤 宋超强 冀方愿 李宝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173-174,共2页
关键词 颅内海绵状血管 神经外科治疗 海绵窦区 颅内脑外海绵状血管 海绵状血管畸形 显微 神经外科技术 血管错构瘤 引流静脉 供血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枫 胡炜 杨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282-2284,共3页
海绵状血管畸形(cavernousmalformations,CMs)是中枢神经系统的血管病变,患病率为0-4%-0.9%,占颅内血管畸形的5%-16%.脑干CMs占颅内所有CMs的9%-35%。其中,桥脑是最常见的发病部位。脑干CMs的自然史还不清楚,但文献报道... 海绵状血管畸形(cavernousmalformations,CMs)是中枢神经系统的血管病变,患病率为0-4%-0.9%,占颅内血管畸形的5%-16%.脑干CMs占颅内所有CMs的9%-35%。其中,桥脑是最常见的发病部位。脑干CMs的自然史还不清楚,但文献报道其出血率和再出血率明显高于脑内其他部位的CMsE。采用手术切除病灶可避免病灶增大或瘤内反复出血产生占位效应,甚至患者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海绵状血管 外科治疗 颅内血管畸形 手术切除病灶 海绵状血管畸形 中枢神经系统 再出血率 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诊疗现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熊辉 王振宇 刘彬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6-279,共4页
脊髓海绵状血管畸形(spin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SCM)又名脊髓海绵状血管瘤,是脊髓血管畸形的一种,1903年Hadlich报道了第一个SCM病例,9年后Schultze成功切除了1例29岁患者的SCM病灶[1]。SCM发病率较低,随着MRI应用于SCM诊断,其... 脊髓海绵状血管畸形(spin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SCM)又名脊髓海绵状血管瘤,是脊髓血管畸形的一种,1903年Hadlich报道了第一个SCM病例,9年后Schultze成功切除了1例29岁患者的SCM病灶[1]。SCM发病率较低,随着MRI应用于SCM诊断,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2],但SCM的自然病程尚不十分清楚,治疗方式选择仍存在争议。笔者在回顾以往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疗现状 脊髓血管畸形 MALFORMATION 治疗方式选择 CAVERNOUS 病灶切除 海绵状血管 海绵状血管畸形 脊髓血管疾病 血管腔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静脉畸形的诊断和治疗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7
16
作者 康帅 叶迅 +6 位作者 赵元立 王嵘 曹勇 张岩 张东 王硕 赵继宗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8期654-658,共5页
目的探讨脑静脉畸形的病理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提高对静脉畸形的认识。方法结合文献学习,对我科近期住院治疗的10例静脉畸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静脉畸形患者中,7例有出血史,2例有癫痫史,1例偶然发现;7例采取了保守治... 目的探讨脑静脉畸形的病理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提高对静脉畸形的认识。方法结合文献学习,对我科近期住院治疗的10例静脉畸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静脉畸形患者中,7例有出血史,2例有癫痫史,1例偶然发现;7例采取了保守治疗,3例合并海绵状血管畸形出血,其中2例行手术治疗,1例静脉畸形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患者预后较好,保守治疗病情无进展。结论静脉畸形本身可以认为良性病变,一般不需要特别处理,但是合并海绵状血管畸形增加出血风险,对于有出血史的患者,针对合并病变可以手术治疗。静脉畸形经全面评估后可以考虑手术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畸形 发育性静脉畸形 海绵状血管畸形 出血 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血性卒中:回眸2022 被引量:3
17
作者 边立衡 鞠奕 +6 位作者 熊云云 王文娟 王锦锦 刘丽君 李光硕 林怡君 赵性泉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1期42-53,共12页
2022年,美国卒中学会更新了自发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的诊疗指南,虽然近年来出血性卒中治疗方面没有划时代的进步,但人们对这类疾病的认识和理解越来越深入。对ICH基础研究的深入探索必将带来诊疗上的进步。1脑淀粉... 2022年,美国卒中学会更新了自发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的诊疗指南,虽然近年来出血性卒中治疗方面没有划时代的进步,但人们对这类疾病的认识和理解越来越深入。对ICH基础研究的深入探索必将带来诊疗上的进步。1脑淀粉样血管病研究多项进展:诊断标准、影像和生物标志物1.1诊断标准的更新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属于年龄相关性小血管病,其病理学标志是β-淀粉样蛋白在脑血管壁上的进行性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卒中 脑出血 脑淀粉样血管 卒中相关肺炎 海绵状血管畸形 癫痫 血压 血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