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绵城市建设能否缓解城市蔓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悦 杨玖伦 +1 位作者 谢子涵 余重阳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35,46,共12页
海绵城市是一场城市建设理念的系统性变革,以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2015年起我国逐步开展“海绵城市”试点,本文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评估了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蔓延的影响。研究发现:(1)海绵城市建设可有效缓解城市蔓延,稳... 海绵城市是一场城市建设理念的系统性变革,以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2015年起我国逐步开展“海绵城市”试点,本文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评估了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蔓延的影响。研究发现:(1)海绵城市建设可有效缓解城市蔓延,稳健性检验表明缓解作用显著存在。(2)机制检验发现,相比于数量,绿色基础设施与存量规划相结合的建设方式,通过反向挤出效应显著缓解了城市蔓延。(3)海绵城市建设呈现“边际效应递减”的规律,行政等级与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城市获得了显著的缓解效应。(4)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蔓延的缓解效应具有地区选择性,对中部地区城市具有显著影响。未来在中国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不能一味追求数量上的提升,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方式是有效实现海绵城市政策效应最大化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建设 城市蔓延 绿色基础设施 反向挤出效应 PSM-D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料及降雨特征对雨水花园削减径流及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的影响 被引量:62
2
作者 唐双成 罗纨 +3 位作者 贾忠华 李山 仵艳 周萌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3-78,102,共7页
为了应对城市化对区域水环境的不利影响,我国各地都在积极倡导城市低影响开发(LID),鼓励建设海绵城市。城市雨水花园是目前国际上广泛推崇的一项措施,通过对雨洪的拦蓄,增加入渗,削减污染物的输出。为了研究填充介质以及降雨特征对雨... 为了应对城市化对区域水环境的不利影响,我国各地都在积极倡导城市低影响开发(LID),鼓励建设海绵城市。城市雨水花园是目前国际上广泛推崇的一项措施,通过对雨洪的拦蓄,增加入渗,削减污染物的输出。为了研究填充介质以及降雨特征对雨水花园效果的影响,以砂、土分层以及均质黄土2种不同填料雨水花园2a的监测数据,研究了花园对雨水径流总量和洪峰的削减效果,并分析了雨水花园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结果表明:在2a监测期内,分层填料雨水花园对14场降雨的水量的削减范围为12.0%~85.9%,平均为44.3%;对径流峰值削减范围为11.2%~93.3%,平均为55.8%;均质黄土填料的花园水量削减范围为9.8%~79.8%,平均39.2%;峰值削减范围为20.3%~89.8%,平均50.5%,分层填料雨水花园对峰值和水量削减均都高于均质黄土填料雨水花园。2个雨水花园的水量削减均与降雨量呈负相关关系,对中小型降雨的水量削减效果更为显著。西安市年内降雨多以中、小型降雨为主,两者之和占总降雨量的69.8%。如果以目前研究区海绵城市建设目标中年径流总量消减80%为控制目标,分层雨水花园和均质雨水花园对小雨的海绵城市完成率分别为98.5%和92.5%;对于中雨,分层和均质填料雨水花园的海绵城市完成率分别为69.0%和62.3%。研究还发现,雨水花园对雨水径流的削减能力与降雨前期的干旱天数呈正相关关系;鉴于研究区——西安雨热同期,雨水花园内土壤水分疏干较快,且降雨间隔天数平均4.25d,此类气候特点有利于雨水花园在该地区高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花园 径流削减 洪峰削减 填料类型 海绵城市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水科学难题 被引量:38
3
作者 左其亭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6年第4期21-26,共6页
在总结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实践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海绵城市建设提出的背景和承载的期望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从水科学学科体系的10个方面(水文学、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水工程、水经济、水法律、水文化、水信息、水教育),阐... 在总结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实践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海绵城市建设提出的背景和承载的期望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从水科学学科体系的10个方面(水文学、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水工程、水经济、水法律、水文化、水信息、水教育),阐述水科学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和海绵城市建设中可能遇到的6方面水科学难题:海绵城市建设水文效应与水系统模型、水资源高效利用机理及方案优选、面源污染物通过土壤渗虑消减机理及效应、"渗、蓄、滞"作用机理与城市雨洪计算、水安全风险管控及适应机制、水管理体系研究,并初步提出这些难题的解决途径,旨在为海绵城市建设的研究和实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建设 水科学 水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思路探讨 被引量:83
4
作者 吕伟娅 管益龙 张金戈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20,共5页
从分析城市雨水排水规划局限性入手,提出对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应进行海绵城市建设方面的完善和补充。案例分析表明,尽管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用地大小不一,用地功能形式却较相似,均是由居住、公建、工业、仓储、道路与广场、绿地和水面构成。... 从分析城市雨水排水规划局限性入手,提出对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应进行海绵城市建设方面的完善和补充。案例分析表明,尽管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用地大小不一,用地功能形式却较相似,均是由居住、公建、工业、仓储、道路与广场、绿地和水面构成。按城市下垫面分类,仅能分出场地及屋面、道路和广场、绿地、水面,因此,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思路宜从这4种类型的城市下垫面入手,提出适宜的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和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海绵城市建设 低影响开发 规划措施 控制指标 应用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公众降低洪涝风险支付意愿研究——以江苏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黄唯 翟国方 施益军 《上海城市规划》 2019年第5期88-93,共6页
当前,我国正处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时期,但公众参与度不足、参与体制不健全等问题都不利于海绵城市建设的试点推广和长效运营。通过调查公众降低洪涝风险支付意愿来量化评估公众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的支持程度和参与意愿。以江苏省3个... 当前,我国正处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时期,但公众参与度不足、参与体制不健全等问题都不利于海绵城市建设的试点推广和长效运营。通过调查公众降低洪涝风险支付意愿来量化评估公众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的支持程度和参与意愿。以江苏省3个省级试点城市(南京、苏州、连云港)为例,构建基于洪涝风险和海绵城市认知的支付决策框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影响因子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虽然公众对海绵城市关注度较低但支付意愿较高;海绵城市认知和洪涝风险认知是支付意愿的主要影响因子,不同城市的公众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风险认知 支付意愿 结构方程模型 海绵城市建设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P模式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创新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张继超 《南方农机》 2018年第2期161-161,共1页
在海绵城市具体实施中,分析使用PPP模式完成建设的特点和优势,提出海绵城市建设中应用PPP模式的创新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PPP模式 海绵城市建设 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国际机场海绵城市建设模式碳减排效果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董莉榕 刘家宏 +2 位作者 梅超 周晋军 张永祥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9-45,共7页
为分析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海绵城市建设模式碳减排效果,对海绵设施在特枯水年、偏枯水年、平水年、偏丰水年、特丰水年的降雨条件下的碳源和碳汇进行了核算,分析了碳减排途径与效果。结果表明:相比传统建设模式,大兴国际机场海绵城市建设... 为分析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海绵城市建设模式碳减排效果,对海绵设施在特枯水年、偏枯水年、平水年、偏丰水年、特丰水年的降雨条件下的碳源和碳汇进行了核算,分析了碳减排途径与效果。结果表明:相比传统建设模式,大兴国际机场海绵城市建设模式全年的碳减排量为795.6~1804.0 t二氧化碳排放当量,平均每年减少1221.2 t;不同水文特征年,大兴国际机场的碳排放量削减率为47.5%~58.7%,海绵城市建设模式的二氧化碳排放当量相对传统建设模式年均减少54.9%;在一定范围内碳排放当量随着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加,降水量越多,机场海绵城市建设模式碳减排绝对减少量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建设模式 碳排放量 碳减排效益 水文特征年 大兴国际机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城市建设中雨水资源利用潜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马瑾瑾 陈星 许钦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9年第1期27-32,39,共7页
对雨水进行吸纳和利用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初衷。以雨水资源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基于雨水资源化条件、雨水资源化可实施程度、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经济可行性与综合雨水需求率的海绵城市建设中雨水资源利用潜力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 对雨水进行吸纳和利用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初衷。以雨水资源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基于雨水资源化条件、雨水资源化可实施程度、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经济可行性与综合雨水需求率的海绵城市建设中雨水资源利用潜力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海绵城市建设中雨水资源的利用潜力进行评价。以浙江省临海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为例,通过综合径流系数法计算出,该地区在实施海绵城市建设后可增加雨水资源利用量28. 46×10~4m^3;通过运用评价体系对该区域雨水资源的利用潜力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域雨水资源利用潜力为Ⅰ级,雨水资源利用潜力大,即雨水资源丰富且可实施条件充裕。这与综合径流系数法计算出来的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从而为其他开展雨水利用工作的区域提供了基础的评价方法和理论支撑,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建设 雨水资源利用潜力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海绵城市建设与景观设计中的绿色应用方法
9
作者 刘婷 《花卉》 2018年第10期160-160,共1页
当前, 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 所以也衍生出了低影响城市的概念, 也就是海绵城市,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 除了重视其功能性以外, 还要关注其美观性和生态性, 从而更好地促进海绵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 当前, 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 所以也衍生出了低影响城市的概念, 也就是海绵城市,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 除了重视其功能性以外, 还要关注其美观性和生态性, 从而更好地促进海绵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海绵城市建设与景观设计中的绿色应用方法,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建设 理念原则 景观设计 绿色应用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城市建设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路径与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戴忱 姚秀利 陈凌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2-78,共7页
海绵城市是城市开发建设的新模式,是未来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趋势,将海绵城市建设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优化自然资源资产配置、提高城市发展质量的迫切需求。文章首先对海绵城市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根据一定的选择... 海绵城市是城市开发建设的新模式,是未来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趋势,将海绵城市建设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优化自然资源资产配置、提高城市发展质量的迫切需求。文章首先对海绵城市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根据一定的选择原则,形成了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的内容体系;最后对每项海绵城市建设的规划内容给出了在具体项目中可实际操作的方法和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建设 国土空间规划 路径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建成区海绵城市建设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学弟 王宁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5-89,共5页
“海绵城市”是目前我国力推以解决城市内涝、雨洪管理难题的新建设模式,但是其实际建设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尤其是城市建成区的海绵化改造,存在着不少问题,诸如对问题缺乏系统考虑、重工程设计轻景观改造提升、施工与设计配合不够紧密等... “海绵城市”是目前我国力推以解决城市内涝、雨洪管理难题的新建设模式,但是其实际建设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尤其是城市建成区的海绵化改造,存在着不少问题,诸如对问题缺乏系统考虑、重工程设计轻景观改造提升、施工与设计配合不够紧密等。通过对我国城市建成区海绵城市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措施,即用系统理论统领全局,从区域、流域角度来规划设计海绵城市建设,综合考虑水质、水量问题,将景观设计融入历史文化,以保障城市建成区海绵城市建设的持续推进,发挥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建设 城市建成区 雨水资源优化 雨水生态系统 雨洪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市副中心海绵城市建设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被引量:7
12
作者 姜媛 杨庆 +2 位作者 李海军 邓若晨 任永强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22年第3期30-34,39,共6页
以城市副中心北运河西岸湿地(甘棠大桥段)作为典型面状海绵体,利用2018年5月—9月采集的300组地表水和地下水监测数据,分析典型海绵体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形成机制,探讨不同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并以Cl-为指示因子,结合其他水化学指标研... 以城市副中心北运河西岸湿地(甘棠大桥段)作为典型面状海绵体,利用2018年5月—9月采集的300组地表水和地下水监测数据,分析典型海绵体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形成机制,探讨不同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并以Cl-为指示因子,结合其他水化学指标研究分析典型面状海绵体建设背景下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影响程度。结果显示,在垂向上,10 m、20 m含水层地下水之间联系密切,且受大气降水影响明显;在平面上,地表水对10 m、20 m含水层组地下水的影响距离为90 m~120 m,地表水对30 m含水层组地下水的影响距离为80 m~9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化学特征 海绵城市建设 环境影响评价 北京城市副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海绵城市建设下的城市河道景观改造思路 被引量:3
13
作者 韩一 郑树景 +1 位作者 姚正阳 王晓阳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22期4319-4323,共5页
河南省洛阳市中州渠修建于20世纪50年代,担负了排水、灌溉等主要任务。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工业及生活废水排放量越来越多,中州渠现有的条件已无法解决城市排污问题,原本清澈的中州渠成了一渠死水,景观、安全、生态各个方面的问题急需... 河南省洛阳市中州渠修建于20世纪50年代,担负了排水、灌溉等主要任务。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工业及生活废水排放量越来越多,中州渠现有的条件已无法解决城市排污问题,原本清澈的中州渠成了一渠死水,景观、安全、生态各个方面的问题急需解决。为此从实用的思路出发,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以低影响开发为原则,以提升中州渠沿岸景观价值为目标,对中州渠部分区段进行改造设计,让中州渠在飞速发展的城市中更好地增添城市活力、提升城市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建设 低影响开发 城市河道景观 改造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植物景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梦姣 《现代园艺》 2017年第20期121-121,共1页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化的形势下,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城市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水资源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为此,城市建设者提出了"海绵城市"这一建设理念。本文从园林植物景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意义出发,分...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化的形势下,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城市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水资源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为此,城市建设者提出了"海绵城市"这一建设理念。本文从园林植物景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意义出发,分析了园林植物景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应用的方式,供海绵城市建设的工作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建设 园林植物景观 应用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植物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邹玉庭 《现代园艺》 2018年第22期115-117,共3页
海绵城市建设涉及到多方面设计的建造,需要结合城市的需求和水资源的污染情况来制定全面的建设计划,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应用园林植物景观,除了能够满足城市的生态需求外还能体现美学价值,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城市居民的眼球,让城市居民在观... 海绵城市建设涉及到多方面设计的建造,需要结合城市的需求和水资源的污染情况来制定全面的建设计划,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应用园林植物景观,除了能够满足城市的生态需求外还能体现美学价值,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城市居民的眼球,让城市居民在观赏中领会海绵城市建设的内涵,从而提高海绵城市的建设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建设 园林植物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绿地类型差异及其海绵城市建设技术途径 被引量:6
16
作者 朱义 时珍宝 《园林》 2020年第8期2-7,共6页
城市绿地作为重要绿色基础设施,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减轻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城市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渗、滞、蓄、净”等海绵功能提升应与城市绿地类型的主导功能相协调。本文基于城市最小汇水单位的城市绿地类型... 城市绿地作为重要绿色基础设施,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减轻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城市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渗、滞、蓄、净”等海绵功能提升应与城市绿地类型的主导功能相协调。本文基于城市最小汇水单位的城市绿地类型“渗、滞、蓄、净”等功能差异,通过分析国家统计局关于城市化、绿地、污水、排水等海绵城市近15年相关数据,结合国外发达城市在低影响开发技术领域研究和实践,提出将城市绿地划分为两大类并实施分类海绵城市功能提升的径流系统管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类型 海绵城市建设 低影响开发 适宜性技术筛选 雨洪源头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实践 被引量:5
17
作者 邹瑾 《现代园艺》 2017年第22期64-64,共1页
结合实例,首先分析了园林景观项目的地理位置,地形及气候特点,阐述了设计理念,然后探究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此园林景观中的具体表现。
关键词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园林景观 生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悦江庭小区海绵城市建设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3
18
作者 苏醒 李多 王琳 《南方农业》 2017年第7期42-45,共4页
在国家海绵城市建设首批试点的16个城市和地区中,重庆市是唯一的典型山地城市。以重庆市悦来新城嘉悦江庭小区海绵城市建设为例,对小区绿地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功能提升和关键作用展开论述。嘉悦江庭小区海绵城市构建策略为:(1)顺应小区... 在国家海绵城市建设首批试点的16个城市和地区中,重庆市是唯一的典型山地城市。以重庆市悦来新城嘉悦江庭小区海绵城市建设为例,对小区绿地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功能提升和关键作用展开论述。嘉悦江庭小区海绵城市构建策略为:(1)顺应小区地形地势,构建雨水回用体系;(2)结合小区实际,选择可移动式模块化屋顶绿化;(3)优化原有绿地为下沉式绿地;(4)与周边地块海绵城市建设进行通盘考虑,增强海绵城市建设的整体性和系统性。通过模拟数据结果分析,整个嘉悦江庭小区的污染物负荷去除率为25.1%,达到《海绵总规》中对该区域污染物负荷控制率≥25.0%的要求。年径流排放率为42.49%,达到《海绵总规》中对该区域年径流排放率≤45.5%的要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62%,达到《海绵总规》中的要求。雨水资源化利用量为14926 m3,占总降雨量的8.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建设 嘉悦江庭小区 建设实践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损失新概念的海绵城市建设探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鸿 张进朝 +1 位作者 宋承礼 朱云鹏 《中国水土保持》 2019年第1期58-60,共3页
水损失新概念补充了水土流失理论基础,契合并完善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对海绵城市建设起到了理论支持作用。介绍了水损失新概念、海绵城市建设理论及其关联性,提出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水损失量估算方法和水损失监测内容。将水损失的概念应... 水损失新概念补充了水土流失理论基础,契合并完善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对海绵城市建设起到了理论支持作用。介绍了水损失新概念、海绵城市建设理论及其关联性,提出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水损失量估算方法和水损失监测内容。将水损失的概念应用到海绵城市建设中来,希望进一步明确水损失治理标准,健全水土保持理论体系,为新形势下水土保持工作和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理论保障和智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损失 海绵城市建设 水损失量估算 水损失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城市建设中透水性铺装材料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天黎 《现代园艺》 2022年第14期119-121,共3页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建设以及发展,城市中大量采用不透水下垫面的铺设方式,遏制了天然水体的良性循环,城市内部雨季内涝、区域热岛效应等各类型问题层出不穷。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周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更高,在这样的发展...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建设以及发展,城市中大量采用不透水下垫面的铺设方式,遏制了天然水体的良性循环,城市内部雨季内涝、区域热岛效应等各类型问题层出不穷。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周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更高,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逐步成型。在以海绵城市为理念的城市化建设发展背景下,应用透水性铺装材料成为确保海绵城市发挥吸收内涝和实现渗透功能的第一选择。采用透水性铺装材料建设海绵城市能够实现雨水自然渗透,在渗透过程中还能实现雨水的自然净化以及自然积存。这一过程也实现了城市水体良性循环,不仅修复了城市水循环系统,同时起到了涵养水资源的作用,切实增强了城市的抗洪抗涝能力。分析了海绵城市的建设现状,并就透水性铺装材料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期为不断提升城市的抗洪抗涝性能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建设 透水性铺装材料 具体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