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省府谷县有机海红果生产技术规程
1
作者 淡振荣 刘子贤 +8 位作者 王洁琼 杨靖芸 华小梅 李建军 贺利兵 钟子君 张志华 孟江鹏 赵洪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42-47,共6页
随着人们对有机食品需求的日益增加,结合国家有关有机食品生产标准和各地生产经验,针对当地特有树种海红树和海红果,在建园、砧木接穗苗木选择、栽植、覆草、灌溉、土壤、施肥、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采收、贮藏、运输、... 随着人们对有机食品需求的日益增加,结合国家有关有机食品生产标准和各地生产经验,针对当地特有树种海红树和海红果,在建园、砧木接穗苗木选择、栽植、覆草、灌溉、土壤、施肥、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采收、贮藏、运输、销售、认证证书与认证标志的使用管理共15个方面的栽培管理过程进行严格管控,确保有机产品从产地到消费者手中全程的保真性,生产出优质的有机海红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红 有机生产 技术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红米糠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构表征及抑制HepG2细胞增殖研究
2
作者 陈岑 陈建平 +6 位作者 黄文浩 陈博文 钟赛意 李瑞 刘晓菲 宋兵兵 汪卓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47-54,共8页
该文主要考察了海红米糠多糖(sea red rice bran polysaccharide,SRBP)的提取工艺、结构表征及其抑制HepG2细胞增殖的情况。以海红米皮糠为原料,考察了不同提取方法对SRBP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SRBP的最佳提... 该文主要考察了海红米糠多糖(sea red rice bran polysaccharide,SRBP)的提取工艺、结构表征及其抑制HepG2细胞增殖的情况。以海红米皮糠为原料,考察了不同提取方法对SRBP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SRBP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苯酚硫酸法和间羟基联苯比色法测定其化学组成,液相色谱法测定分子质量及单糖组成,并用紫外、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对其进行结构表征。采用噻唑蓝(methyl thiazolye tetrazolium,MTT)法测定SRBP对HepG2细胞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RBP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61 min,料液比(g∶mL)1∶33,酶解温度59℃。经测定,SRBP是一种纯度较高的甘露糖吡喃型杂多糖,不含蛋白及核酸物质,表面粗糙、呈片状结构。MTT实验表明,SRBP在800μg/mL下对HepG2细胞作用24 h的存活率仅为(9.77±0.81)%,表明其具有抑制HepG2增殖的能力。综上可知,提取得到的SRBP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为其在饮食干预肝癌等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红米糠 多糖 提取工艺 结构表征 HEPG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红米花色苷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体外降糖作用研究
3
作者 钟凯翠 刘思炜 +4 位作者 巫雨桐 陈忠琴 秦小明 谢汉刚 陈明深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97-103,共7页
该文旨在研究海红米花色苷的最佳提取工艺及体外降糖作用。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海红米花色苷的提取工艺。利用pH示差法测定花色苷含量,分析花色苷的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能力,并采用酶抑制动力学模型研究其酶抑制... 该文旨在研究海红米花色苷的最佳提取工艺及体外降糖作用。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海红米花色苷的提取工艺。利用pH示差法测定花色苷含量,分析花色苷的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能力,并采用酶抑制动力学模型研究其酶抑制方式。海红米花色苷的最优提取工艺是:pH 0.75,乙醇体积分数85%,提取温度45℃,提取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物中花色苷含量为1.66 mg/mL。海红米花色苷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均有较强的抑制能力,其IC_(50)分别为0.11、0.05 mg/mL,且酶抑制动力学分析表明,海红米花色苷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方式包括竞争性和非竞争性抑制。该研究提供了一种超声辅助提取海红米花色苷的简便方法,且提取的花色苷能够以混合型抑制方式发挥体外降糖作用,研究为海红米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红 花色苷 Α-葡萄糖苷酶 Α-淀粉酶 酶抑制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红豆油的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邓雪姣 廖琼峰 +5 位作者 冯云 庄嘉琅 吴淳 侯雪英 周玉婷 谢智勇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5-97,共3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海红豆油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和鉴定,并对海红豆油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海红豆油中共分离出24个峰,鉴识出其中16种脂肪酸,主要为亚油酸(40.61%)、油酸(23.36%)、山嵛酸(11.50%)和花生...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海红豆油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和鉴定,并对海红豆油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海红豆油中共分离出24个峰,鉴识出其中16种脂肪酸,主要为亚油酸(40.61%)、油酸(23.36%)、山嵛酸(11.50%)和花生酸(5.68%),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67.38%;海红豆油得率为17.4%;海红豆油的酸值(KOH)、碘值(I)、皂化值(KOH)、过氧化值分别为1.31 mg/g、157.4 g/100 g、161.1 mg/g、0.78 mmol/kg。海红豆油具有较高的应用潜力和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红 海红豆油 理化性质 脂肪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红果多糖提取工艺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郝志鹏 马丽杰 +2 位作者 吴敬 王英丽 包海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88-92,共5页
目的:探讨海红果多糖(polysaccharide from Malus prunifolia Borkh,PFM)提取工艺条件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考察提取温度、时间和料液比3个因素对海红果多糖提取工艺的影响;以VC为对照,应用DPPH法测... 目的:探讨海红果多糖(polysaccharide from Malus prunifolia Borkh,PFM)提取工艺条件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考察提取温度、时间和料液比3个因素对海红果多糖提取工艺的影响;以VC为对照,应用DPPH法测定海红果多糖清除有机自由基能力、ABTS法测定其总抗氧化能力、Fenton反应测定其清除羟自由基能力。结果:PFM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6h、料液比1:10(g/mL),此条件下PFM得率为6.75%;PFM对羟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P<0.05),效果优于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但弱于VC。结论:优化海红果提取工艺得到的PFM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红 多糖 提取 体外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红果多酚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25
6
作者 程正涛 丁庆波 +1 位作者 张昊 任发政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72-176,共5页
目的:优化海红果多酚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自变量,多酚得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海红果多酚得率的影响。利用SAS软件得到回归方程的... 目的:优化海红果多酚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自变量,多酚得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海红果多酚得率的影响。利用SAS软件得到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并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海红果多酚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2.4%、提取温度79℃、提取时间3.2h,海红果多酚得率9.25mg/g。结论:实际值与模型预测值偏差为0.22%,证明所选工艺条件为最佳工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红 多酚 提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红果酒澄清的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莉莉 林勤保 +2 位作者 王耀耀 王云莲 李波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69-172,共4页
本实验以皂土和壳聚糖澄清剂对海红酒澄清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皂土的澄清效果较好,透光率能达到94%以上,海红酒中黄酮的保留率在84.7%以上,澄清后的海红酒清澈透明,风味更佳。
关键词 海红果酒 澄清 皂土 壳聚糖 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涂膜对海红果贮藏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贾小丽 张平 +2 位作者 马涛 王莉 阎瑞香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1-153,共3页
以壳聚糖为成膜物质制得可食性涂膜保鲜剂,研究其不同浓度(1%、1.5%、2%)对海红果贮藏生理及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涂膜处理可以明显抑制果实的叶绿素分解、硬度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Vc含量下降和酸含量下降。其中以1.5%壳聚糖... 以壳聚糖为成膜物质制得可食性涂膜保鲜剂,研究其不同浓度(1%、1.5%、2%)对海红果贮藏生理及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涂膜处理可以明显抑制果实的叶绿素分解、硬度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Vc含量下降和酸含量下降。其中以1.5%壳聚糖涂膜处理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涂膜 海红 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海红果水溶性多糖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贾琳斐 郭姣 +4 位作者 李清宇 范巧宁 张伟刚 彭晶 段玉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52-257,共6页
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海红果水溶性多糖(MPB)提取工艺的条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依据回归分析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6℃,提取时间4h,料液比1∶28g/mL,MPB的实际提取率可达8.33%。用MPB对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 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海红果水溶性多糖(MPB)提取工艺的条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依据回归分析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6℃,提取时间4h,料液比1∶28g/mL,MPB的实际提取率可达8.33%。用MPB对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DPPH自由基进行清除能力和还原力的测定,研究MPB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MPB对·OH、O2-·、DPPH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对DPPH的清除作用尤为明显,当质量浓度达到1mg/mL时,清除率达到87.12%,接近VC的94.47%,且MPB清除DPPH的IC50值为1.181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红 多糖 响应面分析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拮抗酵母结合水溶性壳聚糖对海红果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花 王建军 +1 位作者 王建武 艾银婷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147-155,共9页
为探讨海红果采后贮藏的拮抗酵母复合技术,将人工接种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于海红果果实体内,以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aurentii)作为拮抗酵母,筛选出酵母菌生防效果最适浓度。在此基础上,研究拮抗酵母与水溶性壳聚糖(water ... 为探讨海红果采后贮藏的拮抗酵母复合技术,将人工接种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于海红果果实体内,以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aurentii)作为拮抗酵母,筛选出酵母菌生防效果最适浓度。在此基础上,研究拮抗酵母与水溶性壳聚糖(water soluble chitosan,WSC)结合处理对海红果采后常温下贮藏品质的影响。拮抗酵母生防效果浓度筛选试验表明,105~108 CFU/mL酵母溶液均能显著降低海红果采后贮藏过程中的发病率和病斑直径,107 CFU/mL酵母菌溶液作用下的抑菌效果最佳(P<0.05)。海红果贮藏品质试验表明:整个贮藏期,7.50 g/L WSC复合处理组中的丙二醛含量最低,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最高;失重率、腐烂率、可溶性固形物和V C均在10.00 g/L WSC复合处理组的作用下效果好;海红果贮藏第9天开始,7.50~10.00 g/L WSC复合处理组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酵母菌单独处理组(P<0.05),但两组的各项指标差异均不显著。考虑成本,107 CFU/mL C.laurentii结合7.50 g/L WSC是海红果采后贮藏的适宜方法,建议在实践中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壳聚糖 拮抗酵母 海红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海红果中总黄酮的含量 被引量:29
11
作者 赵亮 刘恩荔 +1 位作者 李青山 梁泰刚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69-171,共3页
目的建立海红果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波长500 nm处测定海红果中的总黄酮。结果芦丁在0.011-0.055 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总黄酮平均回收率为100.35%,RSD为1.3%(n=6)。海红干果中总... 目的建立海红果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波长500 nm处测定海红果中的总黄酮。结果芦丁在0.011-0.055 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总黄酮平均回收率为100.35%,RSD为1.3%(n=6)。海红干果中总黄酮含量为0.276 0%。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可作为测定海红果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紫外线 海红 黄酮类 芦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红果 被引量:28
12
作者 赵亮 李青山 《食品与药品》 CAS 2007年第07A期71-72,共2页
对海红果的植物学特征、营养成分及开发利用等作了介绍,以期为开发利用海红果提供依据。
关键词 海红 开发 利用 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海红果皮渣中提取果胶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刘步明 曹艳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91-193,共3页
探讨了以海红果皮渣为原料用酒精沉淀法提取果胶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萃取液的pH=2.0、萃取温度为85±1℃,萃取时间为100min、用95%乙醇做沉淀剂时,可使果胶产率达40~45g/kg。
关键词 海红果皮渣 果胶 提取 酒精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红果多糖水提醇沉工艺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敬 王英丽 +3 位作者 宝冠媛 郭海燕 李丽杰 王越男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93-197,共5页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海红果水提醇沉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采用双层琼脂打孔扩散法对海红果多糖的抑菌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料液比、提取温度对海红果多糖含量的影响最大,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5(g∶mL)、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海红果水提醇沉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采用双层琼脂打孔扩散法对海红果多糖的抑菌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料液比、提取温度对海红果多糖含量的影响最大,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5(g∶mL)、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60 min、乙醇体积分数80%,此条件下海红果粗多糖的提取量达105.15mg/g;海红果粗多糖对蜡样芽孢杆菌GMCC1.1686、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均为25 mg/mL,对蜡样芽孢杆菌CGMCC1.1686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为50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红 多糖 提取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红果红色素的理化性质 被引量:4
15
作者 秦振平 郭延红 +1 位作者 石雪萍 樊世科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5-136,共2页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red pigment extracting form Haihongguo fruit,a natural fruit,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igment was stable in acid,under the light and heat co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red pigment extracting form Haihongguo fruit,a natural fruit,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igment was stable in acid,under the light and heat condition.The food additions such as starch,carbohydrate,ascorbie acid,sucrose,glucose sodium benzoate ect.,have no bad influence on the color quality of the pigment,so did the reace element for human body such as K+,Na+,Ca2+,Zn2+,ect.,However the Fe3+,Sn2+,H2O and Na2SO3,have redox reaction with the pigment and change its color.The exaction of red pigment in the Haihongguo Fruit may provide the new sources for the food add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红 红色素 食用色素 食品添加剂 天然色素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Box-Behnken原理优化纤维素酶-微波提取海红果渣中果胶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梅 杜芳艳 +1 位作者 刘慧瑾 温俊峰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57-62,共6页
以纤维素酶水溶液为溶剂,采用纤维素酶-微波辅助技术提取海红果渣中的果胶,系统考察了纤维素酶的用量、提取温度、pH值、料液比、微波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并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为0... 以纤维素酶水溶液为溶剂,采用纤维素酶-微波辅助技术提取海红果渣中的果胶,系统考察了纤维素酶的用量、提取温度、pH值、料液比、微波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并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为0.1u/g,提取温度为38℃,pH值为5.0,料液比为1∶20,微波提取时间为15min,重复提取三次,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海红果渣中果胶得率为15.3±0.2%.与拟合的二次回归模型预测值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海红果渣 微波 果胶提取 响应面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微波辅助提取海红果渣中总黄酮的响应曲面法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杜芳艳 邓保炜 +2 位作者 高立国 相玉林 张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22-225,231,共5页
以离子液体溴化-1-丁基-3-甲基咪唑([bmim]Br)水溶液为萃取剂,采用微波辅助萃取技术萃取海红果渣中的总黄酮,系统考察了[bmim]Br浓度、萃取温度、料液比等因素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对萃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离子液体浓... 以离子液体溴化-1-丁基-3-甲基咪唑([bmim]Br)水溶液为萃取剂,采用微波辅助萃取技术萃取海红果渣中的总黄酮,系统考察了[bmim]Br浓度、萃取温度、料液比等因素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对萃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离子液体浓度0.6mol·L-1,萃取温度73℃,液料比36(mL/g),萃取时间15min,重复萃取两次,在该条件下,海红果渣中总黄酮得率为0.2621%。与拟合的二次回归模型预测值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响应面法 微波辅助萃取 总黄酮提取 海红果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表面活性剂/微波辅助提取海红果渣中果胶的工艺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慧瑾 杜芳艳 +1 位作者 高立国 代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215-219,共5页
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水溶液为萃取剂,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海红果渣中的果胶,系统考察了SDS浓度、p H、微波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8%,... 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水溶液为萃取剂,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海红果渣中的果胶,系统考察了SDS浓度、p H、微波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8%,提取温度为50℃,料液比为1∶15,微波时间为14min,p H为2.0,重复提取两次,在该条件下,海红果渣中果胶得率为16.1%。与拟合的二次回归模型预测值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响应面法 微波辅助萃取 提取果胶 海红果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红果酒酵母筛选及其发酵工艺的响应面法优化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辉 黄丽梅 罗建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21-225,共5页
选取8种活性干酵母对海红果酒进行了发酵实验,以残糖和酒精度为考量参数,筛选出适于海红果酒酿造的最优菌株。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发酵温度、接种量、发酵时间为影响因子,以残糖为响应值,应用中心组合Box-Behnken实验设计构建二... 选取8种活性干酵母对海红果酒进行了发酵实验,以残糖和酒精度为考量参数,筛选出适于海红果酒酿造的最优菌株。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发酵温度、接种量、发酵时间为影响因子,以残糖为响应值,应用中心组合Box-Behnken实验设计构建二次回归方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Z2酵母是海红果酒酿造的最优菌株,优化后的海红果酒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为23℃;接种量为0.25g/L;发酵时间为35d,在此条件下,发酵所得的海红果酒残糖量为5g/L,且果香浓郁,酒体丰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红果酒 酵母筛选 酿造工艺 优化Box—Behnken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海红果白兰地发酵工艺条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辉 杨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4-259,265,共7页
为了充分地利用海红果资源,提高其加工水平,以海红果浓缩汁为原料酿造白兰地。在选取海红果白兰地酿造适宜酵母和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初始糖度、酵母接种量和发酵温度为影响因子,以残糖、酒精度、风味及甲醇含量的综合评分为响应值... 为了充分地利用海红果资源,提高其加工水平,以海红果浓缩汁为原料酿造白兰地。在选取海红果白兰地酿造适宜酵母和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初始糖度、酵母接种量和发酵温度为影响因子,以残糖、酒精度、风味及甲醇含量的综合评分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法对其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海红果白兰地酿造的最优酵母为VL2,适宜发酵条件为:初始糖度26°Brix、接种量0.23g/L、发酵温度20℃。在此条件下酿造的海红果白兰地综合评分和甲醇含量分别为90.8和62.99mg/L,酒精度为42%(v/v),总酸含量为0.35g/L,果香浓郁,酒香纯正,绵延柔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红果白兰地 酵母筛选 发酵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