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扬子地区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发育模式及储层预测 被引量:16
1
作者 纪友亮 周勇 +1 位作者 王改为 路琳琳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24-732,786,共10页
以层序地层学、沉积学等理论、方法为指导,以野外露头资料为主,综合应用钻井、测井等资料对下扬子地区古生代海相地层进行了研究。在野外考察过程中识别出代表四种类型层序边界的不整合面,即隆升侵蚀型不整合、海侵上超型不整合、水下... 以层序地层学、沉积学等理论、方法为指导,以野外露头资料为主,综合应用钻井、测井等资料对下扬子地区古生代海相地层进行了研究。在野外考察过程中识别出代表四种类型层序边界的不整合面,即隆升侵蚀型不整合、海侵上超型不整合、水下侵蚀型不整合和暴露侵蚀型不整合。此外,还识别出4种类型的凝缩段,即震旦系的煤层,志留系、石炭系高骊山组的页岩,奥陶系的薄层白云岩以及石炭系的薄层灰岩。根据这些界面标志,共划分出11个二级层序,建立了下扬子区层序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根据下扬子地区古生界野外露头剖面所确定的岩性、岩相、沉积构造等沉积标志特征,确定了下扬子地区古生界发育3种沉积体系类型,即大陆沉积体系,海陆过渡沉积体系和海洋沉积体系。最后结合区域性大地构造背景及前人研究成果,对本区的盆地性质及演化进行了研究,并分别建立了研究区震旦纪—晚奥陶世、泥盆世和石炭纪两坳夹一隆型的克拉通盆地层序模式、晚奥陶世末到晚志留世的前陆盆地层序模式和中、晚奥陶世、晚二叠世—中三叠世的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层序模式,总结了其各自的层序发育特征,明确了研究区不同类型背景的层序的储层的发育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 沉积体系 海相地层 碳酸盐 地层学 古生界 下扬子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油气层序地层学进展及在碳酸盐岩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许红 夏斌 《海洋地质动态》 2008年第4期23-29,32,共8页
结合"全国第5届油气层序地层学"学术研讨会的相关内容,阐述了我国油气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的进展;介绍了有关坳陷型盆地、断陷型盆地和深水扇特别是海相碳酸盐岩—生物礁系统油气层序地层学领域等重要研究成果;指出... 结合"全国第5届油气层序地层学"学术研讨会的相关内容,阐述了我国油气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的进展;介绍了有关坳陷型盆地、断陷型盆地和深水扇特别是海相碳酸盐岩—生物礁系统油气层序地层学领域等重要研究成果;指出其现实意义特别重要,对于我国各大油气区及海洋深水油气勘探及可持续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层地层学 油气勘探开发 海相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 深水扇系统层地层学 陆相含油气盆地层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碳酸盐岩地层的得力工具 《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近期进展及应用》
3
《海相油气地质》 2005年第2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碳酸盐地层 得力工具 碳酸盐岩层地层学 地震层 近期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江古油藏周缘露头层序地层与南方海相油气藏保存条件 被引量:11
4
作者 向才富 汤良杰 +3 位作者 金之钧 李儒峰 王鹏万 董立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6-352,共7页
中国南方发育了巨厚的碳酸盐岩,由于经历了多起构造活动、多期生排烃和多幕次的油气充注和破坏,油气的保存条件是决定现今南方是否存在具有经济价值的油气藏的关键。通过对麻江古油气藏周缘野外露头层序地层学分析,识别出3种不同背景条... 中国南方发育了巨厚的碳酸盐岩,由于经历了多起构造活动、多期生排烃和多幕次的油气充注和破坏,油气的保存条件是决定现今南方是否存在具有经济价值的油气藏的关键。通过对麻江古油气藏周缘野外露头层序地层学分析,识别出3种不同背景条件控制下发育的层序:即缓坡型(无明显坡折)、生长断层型和陆架坡折型。通过考察层序地层与油气显示的关系,发现主要的油气显示(沥青脉)多赋存于海泛体系域直接覆盖的低位体系域或下伏层序的高位体系域中,充分说明海泛体系域是南方海相油气藏最主要的盖层。暗示南方海相油气藏勘探应重视区域性和全球性的海泛面所形成的区域盖层对油气藏的保存作用,局部海泛所形成的局部盖层不足以使油气藏在多期构造反转和抬升剥蚀中免于破坏。同时应加强构造活动中不同层序发育模式中不同体系域保存条件的差异性分析,采用不同的油气勘探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碳酸盐 地层学 油气保存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光气田台地建造过程及其礁滩储层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马永生 储昭宏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48-556,共9页
普光气田及近年来川东北地区一系列重大发现,实现了按海相深层构造-岩性复合气藏和岩性气藏勘探思路寻找大型礁滩气藏的目标。应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和地震沉积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研究普光气田上二叠统长兴组至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典型... 普光气田及近年来川东北地区一系列重大发现,实现了按海相深层构造-岩性复合气藏和岩性气藏勘探思路寻找大型礁滩气藏的目标。应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和地震沉积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研究普光气田上二叠统长兴组至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典型的镶边型碳酸盐岩台地建造过程及巨厚礁滩和鲕滩复合体的发育和分布规律发现:普光气田长兴期台缘礁及开阔台地生屑滩和飞一、飞二段台缘和开阔台地鲕滩的垂向加积过程构筑了四川盆地和国内厚度最大的镶边型碳酸盐岩台地。普光气田长兴礁起源于二级层序海泛期的陆棚环境,它建造成台地镶边,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丘状空白反射;普光气田飞仙关组台缘及台内鲕滩形成于二级层序高位期早期,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丘状杂乱-不连续强反射。长兴礁及礁后沉积为后继飞仙关组鲕滩的形成提供了浅水高能背景。从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角度,普光气田长兴组和飞仙关组由5个三级层序组成,而每个三级层序又由2~3个四级层序组成。碳酸盐岩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的结合揭示了普光碳酸盐台地的演化过程。随着探井的钻探,碳酸盐岩高精度层序地层序揭示出普光气田礁、滩白云岩储层对称的高频旋回特征。在每一旋回内,孔隙度随自然伽马和电阻率的减小、白云石晶体的变粗而增大。普光气田台地建造过程及高频层序内储层孔隙度分布特征,不仅为拓展今后礁滩勘探提供了理论依据,还对后继气藏开发具指导意义,是实现碳酸盐岩气藏勘探、开发一体化的重要研究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深层 碳酸盐岩台地 高精度层地层学 优质储层 普光气田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序地层学研究进展:国际层序地层学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39
6
作者 姜在兴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9,共9页
结合"国际层序地层学研讨会"的相关内容,阐述了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的进展;内容包括碎屑岩层序地层学(涉及海相、湖相、河流相等)、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煤和其他沉积物层序地层学、层序地层标准化等领域的重要研究... 结合"国际层序地层学研讨会"的相关内容,阐述了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的进展;内容包括碎屑岩层序地层学(涉及海相、湖相、河流相等)、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煤和其他沉积物层序地层学、层序地层标准化等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及其在常规油气与非常规油气勘探中的应用。最后指出了层序地层学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为研究方法标准化及应用地区特殊化,尤其要加强深水层序、碳酸盐岩层序、层序模拟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学 油气勘探 碎屑岩层地层学 碳酸盐岩层地层学 体系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进海退旋回划分开辟新领域,高位低位油气勘探前景广阔——“全国第六届油气层序地层学大会”在杭州举行
7
作者 张亚雄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75-575,共1页
关键词 油气勘探前景 地层学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杭州 海相碳酸盐 中国石油学会 储层预测技术 旋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相古地理》1992年学术论文总目录
8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1992年第6期69-70,共2页
关键词 岩相古地理 地层学 学术论文 古风化壳 盆地沉积 海相碳酸盐 沉积体系域 沉积学 苏北盆地 格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