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拉拉铜矿田矿床成因模型 被引量:5
1
作者 沈和明 龚灵明 +3 位作者 陈辉 林鲁军 邓远文 曾礼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33-1246,共14页
四川省会理县拉拉铜矿田处于川滇被动大陆边缘裂谷系的构造环境,成矿作用受会理-东川裂陷槽构造-岩浆演化控制。矿体产于古元古界河口群富钠质的细碧-角斑岩系中。矿石中金属硫化物的δ34 S值集中分布在-1‰~4‰之间,均接近0,具塔式分... 四川省会理县拉拉铜矿田处于川滇被动大陆边缘裂谷系的构造环境,成矿作用受会理-东川裂陷槽构造-岩浆演化控制。矿体产于古元古界河口群富钠质的细碧-角斑岩系中。矿石中金属硫化物的δ34 S值集中分布在-1‰~4‰之间,均接近0,具塔式分布特征,表明硫主要来自火山喷发作用。矿床与火山喷流沉积型矿床的流体类型相似,其包裹体基本为早期石英硫化物中的Ⅰ型包裹体及后期方解石、石英硫化物中的Ⅱ和Ⅲ型包裹体,Ⅰ型包裹体反映为火山喷发沉积期的主成矿阶段;而Ⅱ型和部分Ⅲ型包裹体反映了晚期流体混溶现象,显示矿床经历了后期改造。根据同位素测年数据,将矿床的成矿过程大致分为火山喷流作用(1600~1800 Ma)、变质变形作用(1000~1100 Ma)和热液叠加改造作用(770~900 Ma)3个阶段。初步认为拉拉铜矿田矿床成因类型属海相火山岩型铜矿床,但河口群不同的火山喷发旋回具有不同的矿化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拉铜矿 海相火山岩型铜矿床 成因 流体包裹体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铜矿床成矿系列研究进展
2
作者 应立娟 唐菊兴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09-1320,共12页
矿床成矿系列理论在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被广泛应用于找矿勘查实践。文章在以往矿床成矿系列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铜矿床的成矿系列进行了补充与完善,厘定出30个以铜为特色的矿床成矿系列。结合全国地质与成矿演化,分析铜矿床成矿... 矿床成矿系列理论在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被广泛应用于找矿勘查实践。文章在以往矿床成矿系列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铜矿床的成矿系列进行了补充与完善,厘定出30个以铜为特色的矿床成矿系列。结合全国地质与成矿演化,分析铜矿床成矿系列在主要地质历史时期的特点与时空分布规律,其中,前寒武纪7个铜矿床成矿系列,矿床类型以变质型和岩浆型为主;古生代8个铜矿床成矿系列,矿床类型以海相火山岩型为主;中生代13个铜矿床成矿系列和新生代2个铜矿床成矿系列,矿床类型均以斑岩型和矽卡岩型为主。西藏地区铜矿找矿突破显著,新增2个全国范围的铜矿床成矿系列。矿床成矿系列的复合,是中国铜矿床成矿系列研究的重要成果和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成矿系列 斑岩-矽卡岩铜矿 海相火山岩型铜矿床 西藏重要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