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的铁-铜-铅-锌矿床成矿系列类型及成因初探 被引量:50
1
作者 王登红 陈毓川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2-118,共7页
文章初步厘定了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的铁、铜、铅、锌矿床成矿系列类型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分类,讨论了其成因,认为内生外成(沉)是其主要特征,即成矿物质主要由火山作用从深部提供,而矿石又是通过沉积作用在海底形成的。在一定程... 文章初步厘定了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的铁、铜、铅、锌矿床成矿系列类型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分类,讨论了其成因,认为内生外成(沉)是其主要特征,即成矿物质主要由火山作用从深部提供,而矿石又是通过沉积作用在海底形成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从成矿类型的角度将块状硫化物矿床与BIF型或磁铁石英岩型矿床联系起来考虑。该类矿床成矿系列类型的演化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地球演化的历史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成矿系列类型 海相火山作用 块状硫化物矿床 层状氧化物矿床 成矿物质 矿床成因 沉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梅凹陷带铁多金属矿成矿特征与找矿方向 被引量:2
2
作者 周延 武玲 +3 位作者 康丛轩 范飞鹏 陈乐柱 骆学全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5-89,共5页
通过对永梅凹陷带内铁多金属矿床的赋矿层位、沉积特征、成矿物质来源以及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的叠加—改造作用进行研究,探讨了矿床成因和找矿方向。结果表明:1永梅凹陷带内铁多金属矿的赋矿层位以经畲组下部为主,其次为栖霞组上部... 通过对永梅凹陷带内铁多金属矿床的赋矿层位、沉积特征、成矿物质来源以及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的叠加—改造作用进行研究,探讨了矿床成因和找矿方向。结果表明:1永梅凹陷带内铁多金属矿的赋矿层位以经畲组下部为主,其次为栖霞组上部,铁质主要来源于海相火山作用;2铅、锌、钨、锡等金属元素具有沉积和岩浆双来源;3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对铁多金属元素具有活化转移和叠加富集作用,空间上形成了铁-钼、铁-铅-锌多金属矿。基于上述结论,认为区内马坑式铁矿是海相火山沉积-岩浆热液叠加改造形成的,该区下一步找矿方向应为凹陷带东南部梅县玉水—龙岩马坑—德化阳山一线的超壳断裂带两侧,对于区内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坑式铁矿 海相火山作用 成矿特征 矿床成因 找矿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吉克斯坦托赫塔梅什一带铁铜多金属矿化体的发现及其成因分析
3
作者 张辉善 洪俊 +7 位作者 张海迪 孟广路 张晶 刘明义 范堡程 杨博 吕鹏瑞 何子鑫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1期181-182,共2页
近年来在塔吉克斯坦南帕米尔托赫塔梅什地区发现数条铁铜多金属矿化体,对该矿化体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岩相学研究、遥感解译等工作,结合矿石的化学分析、X衍射分析、光谱半定量分析、电子探针分析结果,综合研究认为,铁铜多金属矿化... 近年来在塔吉克斯坦南帕米尔托赫塔梅什地区发现数条铁铜多金属矿化体,对该矿化体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岩相学研究、遥感解译等工作,结合矿石的化学分析、X衍射分析、光谱半定量分析、电子探针分析结果,综合研究认为,铁铜多金属矿化体的形成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该地区无论是寻找铁矿还是铜矿,从近铜远铁的成矿模式,都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铜多金属矿化体 氧化带矿石 海相火山作用 南帕米尔 塔吉克斯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