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扬子区海相油气勘探选区评价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金之钧 刘光祥 +2 位作者 方成名 张长江 彭金宁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3-479,486,共8页
下扬子区中古生代发育了多类型的盆地,构建了海相下组合、上组合2套成油气组合,但受印支期—中燕山期、晚燕山期—喜马拉雅期构造改造和盆地叠加,海相层系油气生成演化、运聚成藏十分复杂,难以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有利区带优选。从"... 下扬子区中古生代发育了多类型的盆地,构建了海相下组合、上组合2套成油气组合,但受印支期—中燕山期、晚燕山期—喜马拉雅期构造改造和盆地叠加,海相层系油气生成演化、运聚成藏十分复杂,难以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有利区带优选。从"源—盖控烃"出发,通过对加里东末期、印支末期、中燕山末期及现今等关键时期烃源灶与盖层的匹配组合关系研究和有利油气聚集与保存区的预测,利用多层多期多元复合成藏预测模型预测了有利油气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组合 上组合 烃源灶 盖层 源-盖匹配 海相油气勘探 下扬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克拉通继承性构造与新生构造并存的时空发育特征及其对海相油气勘探的指导 被引量:13
2
作者 吴根耀 杨海军 +4 位作者 王步清 李曰俊 郑多明 赵岩 刘亚雷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5-323,共9页
塔里木克拉通由塔北地块与塔南地块晋宁运动时拼合形成,基底构造线因地而异。分阶段讨论了塔南、塔中和塔北地区各期新生构造的形成时代、方向和活动方式,并从与周缘造山带耦合演化的角度探讨了其形成机制,分析了其海相油气勘探意义。... 塔里木克拉通由塔北地块与塔南地块晋宁运动时拼合形成,基底构造线因地而异。分阶段讨论了塔南、塔中和塔北地区各期新生构造的形成时代、方向和活动方式,并从与周缘造山带耦合演化的角度探讨了其形成机制,分析了其海相油气勘探意义。与扬子对比发现塔里木的海相油气具以下特点:1)海相油气主要在晚海西—印支期成藏,必须正确认识古油藏在喜马拉雅运动时的调整或晚期次生成藏规律;2)海相沉积的每一地史阶段可能有不同方向的新生构造同时活动,复杂断裂系的多期次活动使早期油气成藏、晚期调整或次生成藏并形成大型复式油气聚集区成为可能;3)古近系膏盐岩层是层间滑动面,古生界不仅后期变形相对较弱,且变形以断裂为主,褶皱的发育受制于断层,含油气构造带主要是断裂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构造 继承性构造 时空发育 “盆”“山”耦合 海相油气勘探 塔里木克拉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子克拉通继承性构造与新生构造并存的时空发育特征及其对海相油气勘探的指导 被引量:12
3
作者 吴根耀 梁兴 马力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1,18,共12页
继承性构造与新生构造时空发育特征的研究,是"盆""山"耦合理论从指导含油气盆地的研究发展为指导油气勘探的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以前寒武纪、加里东期、海西—印支期和燕山期4大构造阶段,重点剖析了上扬子北部地... 继承性构造与新生构造时空发育特征的研究,是"盆""山"耦合理论从指导含油气盆地的研究发展为指导油气勘探的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以前寒武纪、加里东期、海西—印支期和燕山期4大构造阶段,重点剖析了上扬子北部地区(四川盆地)各阶段的构造线方向及其形成机制(与造山带发育的耦合演化),提出川东地区近期海相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的最主要经验是认识到同海相沉积期的新生构造被燕山期的新生构造高角度横跨形成了岩性—构造复合油气藏。与川东地区作比较,还分析了上扬子南部和中扬子地区各阶段的构造演化,提出前者与川东的最大不同是盆地发育与八布-Phu Ngu洋(不是秦岭—大别洋)的演化耦合,且叠加了巨地幔作用的热隆升造山的影响;后者独特的基底构造对建造和改造长期有明显的制约。据上述分析探讨了上扬子南部和中扬子地区海相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块,认为黔西的贵阳—安顺一线以北(黔北盆地)尽管晚古生代及以后各期新生构造的方向与四川盆地不同,但仍是有望获得海相油气勘探突破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构造 海相沉积期构造 燕山期构造 “盆”“山”耦合 海相油气勘探 扬子克拉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盆地深层古生界结构与海相油气勘探 被引量:5
4
作者 范小林 方成名 +1 位作者 吕俊祥 潘文蕾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35-438,444,共5页
苏北盆地深层古生界沉积实体由于多期构造运动的更迭,其先期原始结构已面目全非。根据地表地质调查和地下地球物理信息,开展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释,得出盆地深层古生界现今结构为"双层结构",且不具有完全的继承性。联系区域... 苏北盆地深层古生界沉积实体由于多期构造运动的更迭,其先期原始结构已面目全非。根据地表地质调查和地下地球物理信息,开展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释,得出盆地深层古生界现今结构为"双层结构",且不具有完全的继承性。联系区域上古油藏破坏残留迹象,建议用构造思路研究该地区的海相油气,为区域性油气勘探目标提供相关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油气勘探 深层结构 古生界 苏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新生代构造运动在南方海相油气勘探中的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范小林 翟常博 邓模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39-543,共5页
中新生代构造运动对现今南方古生代盆地的油气聚集有重大影响。从构造运动观点出发,探讨了中新生代构造运动对古生代盆地的改造,构造运动决定了盆地性质及油气的保持。中新生代构造运动影响了海相古生代盆地油气的再分配,对川西、川东... 中新生代构造运动对现今南方古生代盆地的油气聚集有重大影响。从构造运动观点出发,探讨了中新生代构造运动对古生代盆地的改造,构造运动决定了盆地性质及油气的保持。中新生代构造运动影响了海相古生代盆地油气的再分配,对川西、川东北、湘鄂西等地区的构造形变进行了典型分析,认为川西龙门山山前带主要勘探目标为推覆体下盘古生界“准原地油气系统”;大巴山前及其东延地带的推覆构造地区古生界是潜在的油气勘探领域;大巴山山前构造带的冲断带前沿深层断片背斜构造是有利勘探区;雪峰—江南推覆带西北缘盆地构造与油气分布复杂化地区可以作为进一步油气勘查的目的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新生代 构造运动 古生代盆地 海相油气勘探 中国南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相油气勘探前景、主要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94
6
作者 金之钧 蔡立国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22-730,共9页
塔河、普光大油气田的发现表明中国海相层系油气资源潜力大,是重要的油气资源战略接替领域。但是,中国海相层系形成时间早,演化历史长;盆地多阶段演化形成了多套烃源岩、导致了多期成藏和后期的多次调整,油气分布规律复杂,勘探风险大。... 塔河、普光大油气田的发现表明中国海相层系油气资源潜力大,是重要的油气资源战略接替领域。但是,中国海相层系形成时间早,演化历史长;盆地多阶段演化形成了多套烃源岩、导致了多期成藏和后期的多次调整,油气分布规律复杂,勘探风险大。因此,要取得海相层系油气勘探的新突破,发现更多、更大的油气田,必须坚持勘探和持续投入,坚持理论创新与技术进步,针对海相层系面临的主要问题,发展我国的海相油气成藏理论技术,围绕“多期构造活动背景下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聚散机理与富集规律”核心科学问题,突出构造演化这一条线,把握三个重点-烃源岩、储层、保存有效性研究重点,强化三个结合-理论创新与勘探实践结合、区域评价与目标评价结合、地质研究与工程技术结合,定能在海相层系发现更多的大油气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油气勘探 油气聚散机理 富集规律 保存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古生界海相油气勘探——访康玉柱院士 被引量:2
7
作者 金顺爱 康玉柱 《海相油气地质》 2007年第3期1-4,共4页
康玉柱,1936年生.1960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曾任地质矿产部塔北油气联合勘探指挥部指挥兼专家组组长和国家储委油气专业委员会委员.1984年,在塔里木以地质力学理论为指导主持首次突破我国古生代海相油气田;其后又主持发现了塔河大油... 康玉柱,1936年生.1960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曾任地质矿产部塔北油气联合勘探指挥部指挥兼专家组组长和国家储委油气专业委员会委员.1984年,在塔里木以地质力学理论为指导主持首次突破我国古生代海相油气田;其后又主持发现了塔河大油田;“八五”和“九五”期间主持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和地质矿产部5个科研项目,全面系统地评价了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油气成藏特征;1992年首次建立我国古生代海相成油理论,并在丰富和发展地质力学找油理论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油气勘探 塔里木盆地 古生界 地质矿产部 院士 科技攻关项目 “九五”期间 油气成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相油气勘探》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
8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7-157,共1页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评奖结果,地质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海相油气勘探》一书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
关键词 海相油气勘探 新闻出版 中国 政府 图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 出版社 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解海相油气勘探世界级难题
9
作者 谭蓉蓉(摘编)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1-51,共1页
2007年3月,《人民日报》公布了由565位两院院士投票评出的2006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海相深层碳酸盐岩天然气成藏机理、勘探技术与普光气田的发现》列第二位。“十五”期间,中国石化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联合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石化西... 2007年3月,《人民日报》公布了由565位两院院士投票评出的2006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海相深层碳酸盐岩天然气成藏机理、勘探技术与普光气田的发现》列第二位。“十五”期间,中国石化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联合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石化西南分公司等多家单位,完成了重大科研课题—《海相深层碳酸盐岩天然气成藏机理、勘探技术与普光气田的发现》。通过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勘探实践,他们破解了中国海相油气勘探这一世界级难题,发现了中国最大的海相整装气田-普光气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油气勘探 世界 破解 中国石油大学 普光气田 “十五”期间 成藏机理 碳酸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相油气田勘探实例之二 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的发现与勘探 被引量:83
10
作者 何自新 郑聪斌 +1 位作者 王彩丽 黄道军 《海相油气地质》 2005年第2期37-44,共8页
靖边气田发现于1989年,它是我国首次在陆上海相碳酸盐岩地层中发现与探明的非常规隐蔽性大型岩溶古地貌气藏。2000年探明天然气储量2909.88×108m3。而后通过气田的开发及扩边勘探,又使气田面积向东延伸扩大,落实三级储量1011.4... 靖边气田发现于1989年,它是我国首次在陆上海相碳酸盐岩地层中发现与探明的非常规隐蔽性大型岩溶古地貌气藏。2000年探明天然气储量2909.88×108m3。而后通过气田的开发及扩边勘探,又使气田面积向东延伸扩大,落实三级储量1011.4×108m3。气田主力产层由奥陶系马家沟组五1层溶斑白云岩与粗粉晶白云岩组成,具有沉积稳定、成层分布、低孔隙低渗透、低丰度、大面积、中低产、埋藏深、非常规、隐蔽性强的特点。论述了气田的发现和勘探开发历程、气藏的地质特征,以及在稳定地台区寻找海相碳酸盐岩气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海相油气勘探 鄂尔多斯盆地 靖边气田 地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相油气地质勘探与研究——访李德生院士 被引量:14
11
作者 金顺爱 李德生 《海相油气地质》 2005年第2期1-8,共8页
关键词 中国 海相油气地质勘探 李德生 院士 四川盆地 海相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部古老海相沉积建造的典型结构样式及勘探指向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成弓 陈安清 +5 位作者 侯林君 戚明辉 陈洪德 钟怡江 夏雨晴 周雁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91-1505,共15页
中国西部大型盆地(鄂尔多斯、四川、塔里木盆地)的古老海相地层受多期构造改造而变得复杂不一,造成难以准确识别和解析沉积建造并找准油气勘探目标。综合分析了三大盆地的海相碳酸盐岩的沉积大地构造背景和充填序列,建立了典型沉积建造... 中国西部大型盆地(鄂尔多斯、四川、塔里木盆地)的古老海相地层受多期构造改造而变得复杂不一,造成难以准确识别和解析沉积建造并找准油气勘探目标。综合分析了三大盆地的海相碳酸盐岩的沉积大地构造背景和充填序列,建立了典型沉积建造的地质结构模型。结果表明:三大盆地海相碳酸盐岩主要沉积于前中生代中国陆块群的构造离散阶段,准稳定的鄂尔多斯盆地在古老碳酸盐岩建造沉积之前几乎没有碎屑岩垫底,次稳定的四川盆地和活动的塔里木盆地都具有碎屑岩垫底;基底和周缘发育古老的下伏裂谷是它们共有的特色,并形成了隐伏于盆地内部的牛头型建造;前印支期,都普遍发育若干不同规模的古隆起,围绕古隆起披覆沉积的似背斜建造是这些盆地又一显著特点;在构造相对稳定的间隙期,三大克拉通内部往往为广阔的浅水陆表海沉积,席状的台地潮坪白云岩建造是以往关注度最小的一类建造。上述古老克拉通盆地的牛头型建造、似背斜建造、席状白云岩建造埋藏深、隐伏性强,是重要的油气勘探指向。如何在被多旋回构造改造的叠合盆地中准确解析地层和岩相,并识别出这些建造的精细结构,是未来古老深层海相油气勘探极具挑战性和非常必要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沉积建造 沉积充填序列 海相油气勘探 中国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相“有效烃源岩”定义及丰度下限问题讨论 被引量:53
13
作者 陈安定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25,共3页
根据南方海相地层构造复杂、寒武系页岩等生烃过程早的特点,提出“海相有效烃源岩必须对现有圈闭或晚期成藏有过实质性贡献”的补充定义。建议在烃源岩评价中加入“时效”概念和相关参数。碳酸盐沉积相控制了烃源岩的发育,隐藻碳酸盐是... 根据南方海相地层构造复杂、寒武系页岩等生烃过程早的特点,提出“海相有效烃源岩必须对现有圈闭或晚期成藏有过实质性贡献”的补充定义。建议在烃源岩评价中加入“时效”概念和相关参数。碳酸盐沉积相控制了烃源岩的发育,隐藻碳酸盐是碳酸盐中最主要的烃源岩,不同成熟度的海相烃源岩应有不同的有机碳含量下限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地层 海相油气勘探 碳酸盐岩 有机质丰度 有效烃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MT资料解释苏北地区海相残留地层展布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安定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4年第1期90-93,共4页
在江苏苏北地区开展了以中、古生界为主要对象的大地电磁测深勘探 (MT) ,并进行了综合地质解释。以二维剖面解释为依据 ,探讨了苏北盆地建湖隆起及以北地区的现今构造区划和海相残留地层展布。资料表明 ,海相中、上古生界地层主要残存... 在江苏苏北地区开展了以中、古生界为主要对象的大地电磁测深勘探 (MT) ,并进行了综合地质解释。以二维剖面解释为依据 ,探讨了苏北盆地建湖隆起及以北地区的现今构造区划和海相残留地层展布。资料表明 ,海相中、上古生界地层主要残存在该区的东部 ,西部仅残存下古生界地层 ,印支 -燕山中期发育于阜宁凹陷南界的NE向逆冲断层和一系列NW向正断层控制了海相地层残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技术 海相残留盆地 海相油气勘探 MT测网密度 点距 线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前中生代构造-岩相古地理图集》简介
15
作者 董立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96-796,共1页
以郑和荣与胡宗全为主编,30余位石油地质学家参与完成的《中国前中生代构造-岩相古地理图集》,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为中国海相油气勘探的需要而编制的。
关键词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岩相古地理 中生代构造 图集 石油地质学家 海相油气勘探 石油勘探开发 研究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