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白垩纪中期海相富有机碳沉积的地球生物学背景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贾建忠
万晓樵
张翼翼
赵静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3-152,共10页
-
基金
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6CB7014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2016
+1 种基金
4067202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资助项目(G0800-06-ZS-319)
-
文摘
白垩纪中期(约125~88Ma)海相富有机碳沉积广泛发育于全球各主要洋盆和沉降区,是许多大油田的重要烃源岩。文中从地球生物学的角度探讨了当时海相富有机碳沉积的地质背景和主控因素,认为在白垩纪中期全球事件频发的特殊背景下,保存条件(大洋缺氧)和生产力的提高共同控制了有机质的富集。大洋缺氧不但加快了海洋生物的灭绝和更替,使有机质大量堆积,而且促进了营养元素(P、N、Fe等)的再生和厌氧自养型海洋微生物(如蓝细菌、绿硫细菌和古菌类等)的极度繁盛,提高了生产力水平;而高的生产力又反过来加剧了海洋的缺氧。新的研究成果(Os同位素证据)表明,白垩纪大规模海底火山作用引发了持续的温室效应和海水循环的静滞、紊乱以及弱上升流发育,进而导致生产力的提高和大洋缺氧事件(OAE)的发生,最终造成有机质的广泛堆积和保存。
-
关键词
海相富有机碳沉积
大洋缺氧事件
古海洋生产力
白垩纪中期
-
Keywords
marine organic carbon-rich sediments
Oceanic Anoxic Events(OAEs)
paleo-oceanic productivity
mid-Cretaceous
-
分类号
P534.53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Q911.6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