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海陆架盆地海相中生界及其与邻近古海洋关系探讨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建华 黎明碧 方银霞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共7页
多道反射地震、地磁、钻井资料表明,东海存在中生代地层。区域地层、古生物、古地理环境分析表明,东海陆架盆地南部赋存发育海相中生界的可能性。中生代期间,包括台西南、粤东、闽西在内的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存在一海相沉积环境,它可能是... 多道反射地震、地磁、钻井资料表明,东海存在中生代地层。区域地层、古生物、古地理环境分析表明,东海陆架盆地南部赋存发育海相中生界的可能性。中生代期间,包括台西南、粤东、闽西在内的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存在一海相沉积环境,它可能是西太平洋、也可能是从南海东部或中部经过的中特提斯洋伸向陆地的一个支角。该支角北部可能抵达东海陆架盆地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架盆地 海相中生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陆架盆地的前新生界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建华 吴健生 +1 位作者 方银霞 王舒畋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6-75,共10页
根据东海陆架盆地周边地质、地球物理和钻井资料,应用岩石学、古生物学、同位素年代学、层序地层学等分析方法,研究东海陆架盆地的前新生界.陆架盆地广泛发育中生界,其中盆地南部发育最全,以三叠—白垩系陆相碎屑岩为主,中部隆起带以发... 根据东海陆架盆地周边地质、地球物理和钻井资料,应用岩石学、古生物学、同位素年代学、层序地层学等分析方法,研究东海陆架盆地的前新生界.陆架盆地广泛发育中生界,其中盆地南部发育最全,以三叠—白垩系陆相碎屑岩为主,中部隆起带以发育侏罗—白垩系的陆相火山岩为主,以台湾海峡为中心的盆地南部有海相—海陆过渡相的中生界.在盆地南部钻遇的年龄为1 680 Ma的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和在北部钻遇的糜棱片麻岩分别为浙闽东部前震旦纪变质岩和浙北晚元古代变质岩在海中的延伸.陆架地区晚古生代可能属于亚洲大陆东缘优地槽带的冒地槽,在盆地内尤其在东部坳陷带可能有晚古生代浅变质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新 海相中生界 陆架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射方法在南沙礼乐盆地西南海域中生界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邱燕 王彦林 阎贫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1-187,共7页
钻探和拖网取样资料都表明南沙海区东北部礼乐滩及附近海域存在大套中生代海相沉积,但其西南侧是否也存在中生界不清楚。新的长排列(偏移距超过6km)多道地震测线C2B经过南沙礼乐滩西南海域(水深1.5~1.7km),反射剖面显示了重要的角... 钻探和拖网取样资料都表明南沙海区东北部礼乐滩及附近海域存在大套中生代海相沉积,但其西南侧是否也存在中生界不清楚。新的长排列(偏移距超过6km)多道地震测线C2B经过南沙礼乐滩西南海域(水深1.5~1.7km),反射剖面显示了重要的角度不整合界面,上覆地层呈平行披盖结构,下伏地层则存在明显的挤压变形;长排列炮集记录则显示了清晰的折射波。利用OBSTOOL软件进行了折射波震相的拾取,折射波速度计算结果表明不整合界面上覆层地震速度为2.5~3.0km/s,下伏层地震速度为3.5~5.5km/s,跨不整合界面发生速度突变(其差值约1.0~2.0km/s),表明地层严重缺失。结合南海的构造演化过程、钻探和拖网取样结果,以及与南海北部潮汕坳陷已经确定的中、新生代地层速度的对比,将上覆层划为新生界,下伏层划为中生界。C2B测线东南端下构造层属于中生界褶皱构造,地层速度较低,约3.5km/s,低于潮汕坳陷西南部中生界的地震折射波速度为3.5~4.2km/s,推测为早白垩世边缘海相沉积,可能预示礼乐盆地西南海域较好的中生界油气储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排列多道地震 折射波 速度突变 海相中生界 礼乐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油气产区战略接替形势与展望 被引量:31
4
作者 张抗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3-523,共11页
石油工业的持续发展依靠生产的战术接替和战略接替,战略接替中新区新领域开拓具有更重要更长远的影响。中国石油经历了第1、第2次的战略展开,已有油区整体上进入相对稳产的壮年期,迫切需要开展新一轮的战略接替以保持中国石油的长期稳... 石油工业的持续发展依靠生产的战术接替和战略接替,战略接替中新区新领域开拓具有更重要更长远的影响。中国石油经历了第1、第2次的战略展开,已有油区整体上进入相对稳产的壮年期,迫切需要开展新一轮的战略接替以保持中国石油的长期稳产、增产。新区新领域必须具备烃源和油气保存条件,经过一系列工作,新区新领域开拓的目标已初步显现:①北方的上古生界,特别是中、新生界覆盖下的石炭-二叠系;②西藏高原的羌塘地块和新生代裂谷系,前者古生界特别是中生界海相地层发育,后者油气赋存条件较简单,易获得突破;③南海和东海新生界之下广泛发育的海相中生界;④非常规油气,目前应特别注意致密油气、煤层气、页岩气、页岩油及油页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接替 新区新领域 石炭-二叠系 西藏高原 海相中生界 非常规油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