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观音题材戏曲的入世情怀——明人张大复《海潮音》论略 被引量:1
1
作者 曾果果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9-103,129,共5页
《海潮音》描写汉化观音"证无上菩提"的历程,宣扬观音信仰和佛法神通,宗教色彩比较鲜明,但其思想与社会生活蕴涵远远越出宗教范围,并非"封建迷信思想的工具"之贬词所能穷尽,止恶修善——关心民瘼、揭露暴政、鞭挞... 《海潮音》描写汉化观音"证无上菩提"的历程,宣扬观音信仰和佛法神通,宗教色彩比较鲜明,但其思想与社会生活蕴涵远远越出宗教范围,并非"封建迷信思想的工具"之贬词所能穷尽,止恶修善——关心民瘼、揭露暴政、鞭挞佞道昏君,以佛言孝——把儒学的孝亲与佛学的普度众生、利乐有情统一起来是其思想与社会生活蕴涵的重要层面,这些蕴涵是此前同类题材的剧作所不具备的,针砭时弊并直指封建皇帝的批判精神和关怀众生、导人向善的主题取向具有积极的思想意义和社会价值,这奠定了此剧在我国观音戏曲中的突出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潮音 张大复 宗教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三十年代的科学与佛学之争——以《海潮音》为中心
2
作者 王学进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2-150,共9页
发生于20世纪三十年代的科学与佛学之争是"科学与玄学"之争的余波,肇端于王季同请胡适为其《佛法与科学》一书作序。胡适对以科学论证佛学的方法和"科学即佛学"的观点提出批评,旋引发佛教徒及礼佛之士的强烈反应。... 发生于20世纪三十年代的科学与佛学之争是"科学与玄学"之争的余波,肇端于王季同请胡适为其《佛法与科学》一书作序。胡适对以科学论证佛学的方法和"科学即佛学"的观点提出批评,旋引发佛教徒及礼佛之士的强烈反应。双方争论有其深刻的社会和历史根源,虽最终并无输赢,但双方观点主张的歧异,不仅反映出西学东渐背景下中国文化思想领域的复杂面相,更可从中体味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在世事剧变中对世界、人生、社会的矛盾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 佛学 胡适 王季同 海潮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众影评往何处去——《银海湖音》序
3
作者 罗艺军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2年第9期4-4,共1页
莆田的群众影评文集《银海潮音》即将问世,编者来函索序,令我颇为踌躇。莆田群众影评比较活跃,我略有所知,却了解得很不深切,尚未取得发言权。但群众影评作为中国电影评论的一支生气勃勃的方面军,理应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作序之嘱,却... 莆田的群众影评文集《银海潮音》即将问世,编者来函索序,令我颇为踌躇。莆田群众影评比较活跃,我略有所知,却了解得很不深切,尚未取得发言权。但群众影评作为中国电影评论的一支生气勃勃的方面军,理应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作序之嘱,却之有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评论 海潮音 电影观众 往何处去 电影文化 影评人 影视创作 人民体质 文化素质 星光璀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