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CSR4.0+CS模型计算海潮负荷改正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文利 董鸿闻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3年第4期70-74,共5页
介绍了CSR3.0与CSR4 .0 +CS海潮模型 ,并对两模型进行了分析和实算比较 ,认为CSR4 .0 +CS比CSR3.0海潮模型精度更高 ,在计算中国测站海潮改正时 ,顾及中国近海海潮图是必要的。对我国第二期水准路线用CSR4 .0 +CS模型计算了海潮负荷改... 介绍了CSR3.0与CSR4 .0 +CS海潮模型 ,并对两模型进行了分析和实算比较 ,认为CSR4 .0 +CS比CSR3.0海潮模型精度更高 ,在计算中国测站海潮改正时 ,顾及中国近海海潮图是必要的。对我国第二期水准路线用CSR4 .0 +CS模型计算了海潮负荷改正 ,结果表明 :海潮负荷对高精度水准测量的影响 ,主要取决于水准路线的近海位置 ,越是近海地区越明显 ;在近海区域 ,这项改正不能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潮负荷改正 CSR4.0+CS 卫星测高 水准测量 海潮模型 CSR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水准测量的海潮负荷改正 被引量:3
2
作者 董鸿闻 陈士银 +1 位作者 许大欣 李国智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14-16,共3页
介绍了高精度水准测量进行海潮负荷改正的数学模型。认为采用 CSR3 .0海潮模型精度明显高于经典的 Schwiderski模型。文章以我国高精度水准测量为对象 ,对海潮负荷改正实际计算方法进行了说明 ,从计算中选择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路线列出了... 介绍了高精度水准测量进行海潮负荷改正的数学模型。认为采用 CSR3 .0海潮模型精度明显高于经典的 Schwiderski模型。文章以我国高精度水准测量为对象 ,对海潮负荷改正实际计算方法进行了说明 ,从计算中选择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路线列出了结果 ,并给出了相应的实验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水准测量 海潮负荷改正 海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台长周期重力固体潮观测的海潮负荷改正 被引量:3
3
作者 周江存 孙和平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8-32,共5页
利用武汉超导重力观测资料,采用VAV和Eterna潮汐分析软件获得的长周期重力固体潮潮汐参数,以及TPXO5、TPXO6、TPXO7、NAO99和FES04海潮模型进行了重力固体潮观测的海潮负荷改正。结果表明,Mm和M f潮波的观测残差主要是由海潮负荷引起的... 利用武汉超导重力观测资料,采用VAV和Eterna潮汐分析软件获得的长周期重力固体潮潮汐参数,以及TPXO5、TPXO6、TPXO7、NAO99和FES04海潮模型进行了重力固体潮观测的海潮负荷改正。结果表明,Mm和M f潮波的观测残差主要是由海潮负荷引起的,改正后的振幅因子更加接近于理论值,与理论值的差异分别从3.4%和2.5%降到了0.16%和0.12%。而振幅相对较小的长周期潮波由于观测信号的信噪比较低,目前还很难准确测定潮汐参数,通过对这些潮波的海潮负荷改正也验证了这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周期重力固体潮 潮汐参数 海潮负荷改正 超导重力仪 海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岛重力测量负荷改正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邓洪涛 赵珞成 《海洋测绘》 CSCD 2017年第1期14-16,29,共4页
利用927工程海岛绝对重力测量数据,研究了海潮负荷改正计算软件、海潮模型以及地球模型三因素对绝对重力海潮负荷改正的影响。根据计算结果,观测期间由不同海潮负荷计算软件造成的海潮重力值差异可达5.985 7μGal,不同海潮模型的差异可... 利用927工程海岛绝对重力测量数据,研究了海潮负荷改正计算软件、海潮模型以及地球模型三因素对绝对重力海潮负荷改正的影响。根据计算结果,观测期间由不同海潮负荷计算软件造成的海潮重力值差异可达5.985 7μGal,不同海潮模型的差异可达2.532 7μGal,不同地球模型的差异可达5.928 3μGal。结论认为,在海岛绝对重力测量数据处理中,必须充分考虑以上因素造成的海潮负荷改正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测量 海潮负荷改正 海潮模型 地球模型 海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对重力观测的潮汐改正 被引量:27
5
作者 王勇 张为民 +1 位作者 王虎彪 周旭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3年第2期65-68,共4页
讨论了绝对重力观测中的潮汐改正问题 ,重点对绝对重力观测中的海潮负荷影响进行了研究。利用 3个不同地区大潮期间的绝对重力观测结果 ,对目前国际上几个精度较高的海潮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 ,用目前国际上几个新的精度较高的海潮... 讨论了绝对重力观测中的潮汐改正问题 ,重点对绝对重力观测中的海潮负荷影响进行了研究。利用 3个不同地区大潮期间的绝对重力观测结果 ,对目前国际上几个精度较高的海潮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 ,用目前国际上几个新的精度较高的海潮模型作海潮负荷影响改正明显好于以往采用的Schwiderski海潮模型。沿海地区大潮期间的绝对重力观测结果经过海潮改正后 ,观测精度虽能得到明显提高 ,但很难达到 2× 10 -8m·s-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重力测量 重力固体潮改正 海潮负荷改正 潮汐改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超导重力仪观测最新结果和海潮模型研究 被引量:33
6
作者 孙和平 许厚泽 +5 位作者 周江存 陈晓东 徐建桥 周百力 郝兴华 刘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99-307,共9页
利用武汉台站GWR_C0 32超导重力仪观测资料,在对原始数据进行有效预处理的基础上作调和分析,获得反映地球内部介质特征的重力潮汐参数.基于卫星测高技术和有限元方法同时考虑验潮站数据作约束条件获得的多个全球海潮模型,利用负荷理论... 利用武汉台站GWR_C0 32超导重力仪观测资料,在对原始数据进行有效预处理的基础上作调和分析,获得反映地球内部介质特征的重力潮汐参数.基于卫星测高技术和有限元方法同时考虑验潮站数据作约束条件获得的多个全球海潮模型,利用负荷理论和数值褶积积分技术计算了重力负荷,对周日和半日频段内的重力潮汐参数实施负荷改正,提出了“负荷改正有效性”概念,研究了全球海潮模型适应性.数值结果说明,海潮改正的有效性高达91% (O1 ,NAO99)和92 % (M2 ,ORI96 ) .基于11个海潮模型对主波(O1 ,K1 ,M2 和S2 )的负荷改正说明平均有效性为(86 % ,70 % ,73%和84 % ) ,振幅因子与理论模型间的差异分别从(2 12 % ,1 5 5 % ,1 16 %和0 80 % )降到(0 31% ,0 39% ,0 34%和0 0 8% ) ,同时还说明利用NAO99和ORI96全球海潮模型能获得比其他模型更佳的负荷改正效果.文章还利用国际地球动力学计划网络其他7个台站的超导重力仪观测研究了全球海潮模型的适定性问题,结果说明不同模型中不同潮波具有明显的区域特点,早期构制的SCW80全球海潮模型仍可作为大地测量研究中的重要参考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重力仪 最新潮汐重力结果 海潮负荷改正 海潮模型适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最新重力潮汐结果及其在检测液核共振效应中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孙和平 刘清超 +5 位作者 吴书清 陈晓东 冯金杨 张苗苗 徐建桥 李春剑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699-4708,共10页
利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北京昌平基地iGrav-012超导重力仪最新观测资料,对其作仔细地预处理,根据调和分析方法精密测定了重力潮汐参数,基于负荷理论与卷积积分技术获得了包含HAM11a,DTU10,EOT11a在内的14个全球海潮模型的重力海潮负荷效... 利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北京昌平基地iGrav-012超导重力仪最新观测资料,对其作仔细地预处理,根据调和分析方法精密测定了重力潮汐参数,基于负荷理论与卷积积分技术获得了包含HAM11a,DTU10,EOT11a在内的14个全球海潮模型的重力海潮负荷效应,利用近周日频段内潮波振幅因子的共振效应求解了自由核章动(FCN)的本征参数.调和分析结果表明,重力潮汐的观测精度非常高,标准差达到1.184nm·s-2.基于加汉宁窗的快速傅里叶变换方法获得地震频段的地震噪声等级(SNM)为0.206,说明该台站是低背景噪声的.周日主波O1和K1经海潮模型作负荷效应改正的平均有效性分别为83%和85%;使用13个高精度海潮模型进行迭积计算获得的FCN本征周期为430.0(427.8,432.3)恒星日,品质因子Q值为-51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重力潮汐参数 背景噪声 海潮负荷改正 自由核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中国北部连续重力站资料评估全球潮汐模型精度 被引量:5
8
作者 韦进 郝洪涛 +2 位作者 张晓彤 胡敏章 申重阳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4-99,I0001,共17页
为评估全球潮汐模型在我国潮汐改正中的适用性,本文首先对10个重力站2016—2018年的观测数据进行了精度评定,而后基于均方根、和方根、纬度依赖关系以及重力残差等指标对7个全球潮汐模型进行了精度评定.结果表明:10个重力站的一些评价... 为评估全球潮汐模型在我国潮汐改正中的适用性,本文首先对10个重力站2016—2018年的观测数据进行了精度评定,而后基于均方根、和方根、纬度依赖关系以及重力残差等指标对7个全球潮汐模型进行了精度评定.结果表明:10个重力站的一些评价指标达到甚至超越了早期超导重力仪,例如M2波潮汐因子的中误差普遍小于0.000 70,其中最高精度约为0.000 14,5个主要潮波的稳定度均≤0.001 5.在10个观测模型和7个全球潮汐模型中,DDW-NHi和M2001模型考虑了地球扁率的影响,基于这两个模型计算的和方根较其它模型所得的和方根均小,约为0.288×10^(-8) m/s^(2).基于最高精度的乌什站数据对Molodensky,DDW-NHi,M2001与观测模型的改正精度的对比显示,DDW-NHi模型改正计算的重力残差(±0.4×10^(-8)—±1.0×10^(-8) m/s^(2))不及观测模型(±0.1×10^(-8)—±0.5×10^(-8) m/s^(2)),但依然优于M2001 模型(±0.7×10^(-8)—±1.4×10^(-8) m/s^(2)),且DDW-NHi模型改正获得的残差比传统的Molodensky模型所得残差(±0.5×10^(-8)—±1.5×10^(-8) m/s^(2))小 1×10^(-8)—2×10^(-8) m/s^(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潮汐模型 海潮负荷改正 重力残差 和方根 潮汐因子纬度依赖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