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GPS和验潮站数据评估东中国海域TPXO系列海潮模型精度
1
作者 王俊杰 何彰华 何秀凤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0-124,135,共6页
为客观评估TPXO系列海潮模型在东中国海域的精度,采用最新的海潮模型FES2014b和EOT20作为参照,均匀选取东中国海域沿岸22个GPS站和65个验潮站,以M_(2)分潮负荷位移垂向分量的均方根误差(RMSE)和8个主要分潮潮高的和方根误差(RSS)作为评... 为客观评估TPXO系列海潮模型在东中国海域的精度,采用最新的海潮模型FES2014b和EOT20作为参照,均匀选取东中国海域沿岸22个GPS站和65个验潮站,以M_(2)分潮负荷位移垂向分量的均方根误差(RMSE)和8个主要分潮潮高的和方根误差(RSS)作为评价指标,对模型精度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东中国海域,EOT20整体精度最高,RMSE和RSS分别为0.41 mm和11.1 cm,FES2014b精度略低,RMSE和RSS分别为0.43 mm和11.4 cm;在中国东海岸及朝鲜半岛西海岸,TPXO系列海潮模型与FES2014b存在较大差异,与验潮站结果的RSS是FES2014b和EOT20的2~6倍;而在琉球群岛沿岸,TPXO9_Atlas和TPXO8_Atlas与M_(2)分潮负荷位移观测值的符合度优于其他模型,适宜用于该局部地区的海潮负荷位移改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XO海潮模型 海潮负荷位移 验潮站 东中国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潮模型误差对GRACE-FO卫星激光观测数据反演时变重力场的影响分析
2
作者 郑李均 周浩 +3 位作者 李耀宗 夏明阳 郑舒允 罗志才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47-1659,共13页
海潮模型作为时变重力场反演中重要力模型之一,研究其模型噪声对激光测距数据模式下的时变重力场反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不同的海潮模型EOT11a、EOT20、FES2014b,结合2019—2022年间共44个月的GRACEFO重力卫星激光测距观测数据LRI(La... 海潮模型作为时变重力场反演中重要力模型之一,研究其模型噪声对激光测距数据模式下的时变重力场反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不同的海潮模型EOT11a、EOT20、FES2014b,结合2019—2022年间共44个月的GRACEFO重力卫星激光测距观测数据LRI(Laser Ranging Instrument),分析了海潮模型噪声对LRI验后残差及时变信号获取能力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海潮模型误差对LRI验后残差的影响量级为3~6 nm·s^(−1),海潮模型误差对LRI验后残差影响不显著;(2)海潮模型误差对重力场模型不同低阶位系数估计影响并不相同,影响最大的是位系数C_(21)和S_(21);不同海潮模型反演得到的C_(20)序列与SLR产品的相关性也存在一定差异,相关性最高的为FES2014b,达到0.48,而EOT11a的相关性最低,达到0.46;(3)本文使用的海潮模型误差对时变重力场获取流域尺度时变信号能力影响有限,不同海潮模型反演流域尺度时变信号的等效水高周年振幅差异小于1 cm,年际趋势差异小于1 cm·a^(−1);(4)削弱海潮模型误差对减弱长周期海潮混频误差具有促进作用,进而提高时变重力场反演精度.S2潮汐混频误差空间分布类似“南北”条纹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潮模型误差 时变重力场 卫星激光测距 卫星重力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海潮模型研究海潮负荷对GPS精密定位的影响 被引量:24
3
作者 赵红 张勤 +1 位作者 黄观文 涂锐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8-112,共5页
为研究海潮负荷在不同区域对GPS定位影响的规律,推导分析了海潮负荷对GPS测站定位影响的计算公式,并基于此,以江苏、西安区域GPS测站为例,用卫星测高数据反演获得的NAO99b海潮模型及FES2004海潮模型计算了海潮负荷对GPS定位以及对GPS基... 为研究海潮负荷在不同区域对GPS定位影响的规律,推导分析了海潮负荷对GPS测站定位影响的计算公式,并基于此,以江苏、西安区域GPS测站为例,用卫星测高数据反演获得的NAO99b海潮模型及FES2004海潮模型计算了海潮负荷对GPS定位以及对GPS基线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潮负荷对GPS沿海测站定位的影响达厘米量级,为内陆地区的4~5倍,而且海潮负荷对测站U方向的影响远大于对E、N方向的影响,海潮负荷对不同区域的GPS基线长度的影响均小于1 cm;结果比较表明NAO99b和FES2004海潮模型在内陆的差异很小,在沿海处差异较大(达1厘米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潮模型 GPS基线 海潮负荷 GPS定位 卫星测高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潮模型和格林函数对海潮位移改正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郑祎 伍吉仓 +2 位作者 王解先 刘妙龙 顾国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2年第4期71-76,共6页
根据海洋负荷潮理论 ,海潮位移改正的计算取决于海潮模型和格林函数的选取。因此 ,针对不同的海潮模型和不同的格林函数分别计算了海潮位移改正 ,并且比较和分析了它们对海潮位移改正所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海潮模型和不同格林函... 根据海洋负荷潮理论 ,海潮位移改正的计算取决于海潮模型和格林函数的选取。因此 ,针对不同的海潮模型和不同的格林函数分别计算了海潮位移改正 ,并且比较和分析了它们对海潮位移改正所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海潮模型和不同格林函数对海潮改正的计算值有一定的影响 ,而且相对来说 ,不同海潮模型所引起的差别较大 ,但是这种差别对GPS数据处理的最终结果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潮模型 格林函数 海潮位移改正 GPS 全球定位系统 数据处理 海洋负荷潮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潮模型的比较及海潮对地球自转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顾震年 金文敬 王保卫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6-135,共10页
近年来,由于卫星测高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丰富准确的观测资料,产生出许多新的海潮模型。这些海潮模型的相互比较为研究海洋的精细结构、海潮的动力学、地球动力学提供了依据。另一方面,由现代空间技术和新方法来监测地球自转中的高频... 近年来,由于卫星测高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丰富准确的观测资料,产生出许多新的海潮模型。这些海潮模型的相互比较为研究海洋的精细结构、海潮的动力学、地球动力学提供了依据。另一方面,由现代空间技术和新方法来监测地球自转中的高频变化研究领域也有长足的进展。用这些技术可检测出地球自转中的周日和半日变化,其中高频变化的一种重要激发源就是海潮。这是由于引潮位引起海洋的流速和高度的变化,从而激发地球自转的变化一般来说,海潮影响地球自转的高频变化有两种不同的激发机制。地球的惯性张量的变化即质量项,它对应于潮高,而运动项对应于潮流。许多研究表明,从测地技术测定的地球自转中的高频变化和从海潮模型预报的周日和半日潮波变化符合得很好。综合性地评述了近几年国际上海潮对地球自转中周日以下的高频变化影响的最新进展,同时也简要介绍地球自转变化中周日以下的高频变化与海潮模式中的周日和半日变化比较的结果。另外也提出了需解决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潮模型 地球自转 自转变化 海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SCORS的全球海潮模型比较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董春来 蒋廷臣 周立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共3页
针对沿海GPS高精度测量的要求,进行海潮模型的效用分析。基于JSCORS网站的基准信息数据,通过试验设计与GAMIT软件解算处理,绘图对比CSR4.0、SCHW80与FES2004等3种常用海潮模型的改化修正效果,并取得区域性选择海潮模型的合理结论。
关键词 JSCORS 海潮模型 GAMIT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海潮模型最新进展及在中国沿海精度评估 被引量:17
7
作者 范长新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76-481,共6页
介绍TPXO、FES、Chinatide、MIKE Global Tide、Utide等典型海潮模型,总结归纳其同化潮汐数据来源和最新的海洋地形数据,利用我国沿岸长期验潮站以外的26个中短期潮位观测站评估TPXO等海潮模型预报精度。结果表明,全球海潮模型对我国沿... 介绍TPXO、FES、Chinatide、MIKE Global Tide、Utide等典型海潮模型,总结归纳其同化潮汐数据来源和最新的海洋地形数据,利用我国沿岸长期验潮站以外的26个中短期潮位观测站评估TPXO等海潮模型预报精度。结果表明,全球海潮模型对我国沿海M_2分潮的预报精度普遍较低,且主导了几种海潮模型在中国海域的整体预报精度;相比MIKE Global Tide和TPXO7.2,TPXO8、TPXO_Yellow Sea 2010和TPXO_China&Ind模型在我国沿海的预报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潮模型 卫星测高 中国沿海 精度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东海和南海潮汐资料修正全球海潮模型对中国及邻区重力场负荷计算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周江存 孙和平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2-338,355,共7页
利用11个全球海潮模型和中国东海及南海近海潮汐资料,计算了海潮负荷对中国及邻区重力场的影响,进而讨论了用近海潮汐资料修正全球海潮模型对负荷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近海潮汐资料修正全球海潮模型对沿海地区的负荷计算影响较大,因... 利用11个全球海潮模型和中国东海及南海近海潮汐资料,计算了海潮负荷对中国及邻区重力场的影响,进而讨论了用近海潮汐资料修正全球海潮模型对负荷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近海潮汐资料修正全球海潮模型对沿海地区的负荷计算影响较大,因此在计算海潮负荷对沿海台站的影响时,必须顾及近海潮汐效应.计算M2波海潮负荷时,选择CSR4.0,FES02,GOT00,NAO99和ORI96海潮模型,则对于内陆大部分台站负荷的近海效应在0.1×10-8m/s2量级;而计算O1波时,如选择AG95或CSR3.0模型,则在0.05×10-8m/s2量级.这说明模型中的各个潮波在我国沿海的准确性并不是一致的,因此模型的选择是比较复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海潮模型 近海海潮资料 修正 海潮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超导重力仪观测最新结果和海潮模型研究 被引量:33
9
作者 孙和平 许厚泽 +5 位作者 周江存 陈晓东 徐建桥 周百力 郝兴华 刘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99-307,共9页
利用武汉台站GWR_C0 32超导重力仪观测资料,在对原始数据进行有效预处理的基础上作调和分析,获得反映地球内部介质特征的重力潮汐参数.基于卫星测高技术和有限元方法同时考虑验潮站数据作约束条件获得的多个全球海潮模型,利用负荷理论... 利用武汉台站GWR_C0 32超导重力仪观测资料,在对原始数据进行有效预处理的基础上作调和分析,获得反映地球内部介质特征的重力潮汐参数.基于卫星测高技术和有限元方法同时考虑验潮站数据作约束条件获得的多个全球海潮模型,利用负荷理论和数值褶积积分技术计算了重力负荷,对周日和半日频段内的重力潮汐参数实施负荷改正,提出了“负荷改正有效性”概念,研究了全球海潮模型适应性.数值结果说明,海潮改正的有效性高达91% (O1 ,NAO99)和92 % (M2 ,ORI96 ) .基于11个海潮模型对主波(O1 ,K1 ,M2 和S2 )的负荷改正说明平均有效性为(86 % ,70 % ,73%和84 % ) ,振幅因子与理论模型间的差异分别从(2 12 % ,1 5 5 % ,1 16 %和0 80 % )降到(0 31% ,0 39% ,0 34%和0 0 8% ) ,同时还说明利用NAO99和ORI96全球海潮模型能获得比其他模型更佳的负荷改正效果.文章还利用国际地球动力学计划网络其他7个台站的超导重力仪观测研究了全球海潮模型的适定性问题,结果说明不同模型中不同潮波具有明显的区域特点,早期构制的SCW80全球海潮模型仍可作为大地测量研究中的重要参考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重力仪 最新潮汐重力结果 海潮负荷改正 海潮模型适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沿海不同海潮模型的倾斜负荷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大江 郭春喜 +2 位作者 张世娟 王斌 陈敏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4-39,共6页
采用积分格林函数方法及6种全球海潮模型(CSR4.0,EOT11a,FES2004,GOT4.7,NAO99b和TPXO7.2)和中国近海潮汐资料,计算了我国沿海大地控制点上的海潮倾斜负荷效应。通过标准差、均方根RMS及和方根RSS等综合分析表明,海潮倾斜负荷普遍为10-8... 采用积分格林函数方法及6种全球海潮模型(CSR4.0,EOT11a,FES2004,GOT4.7,NAO99b和TPXO7.2)和中国近海潮汐资料,计算了我国沿海大地控制点上的海潮倾斜负荷效应。通过标准差、均方根RMS及和方根RSS等综合分析表明,海潮倾斜负荷普遍为10-8rad量级,最大达10-7rad量级。在中国沿海区域,各模型差异较大,应针对不同区域采用更适合本区的模型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分格林函数 全球海潮模型 大地控制点 倾斜负荷 中国沿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潮模型对GNSS站负荷位移计算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大江 郭春喜 +2 位作者 程传录 陈敏 史旗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54-658,共5页
基于古登堡平均地球模型和积分格林函数方法,利用中国近海海潮模型Chinasea 2010、Naoregional1999和全球海潮模型EOT11a,计算中国沿海GNSS连续运行站上的海潮位移负荷影响,并对其均方根RMS及和方根RSS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种近海... 基于古登堡平均地球模型和积分格林函数方法,利用中国近海海潮模型Chinasea 2010、Naoregional1999和全球海潮模型EOT11a,计算中国沿海GNSS连续运行站上的海潮位移负荷影响,并对其均方根RMS及和方根RSS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种近海模型分潮波位移负荷差异水平分量大部分为亚mm级,垂直分量普遍为mm级,最大达5.8mm;Chinasea 2010模型比Naoregional 1999模型在中国海域覆盖面积大,2种模型在黄海和东海海域差异较大,在渤海和南海海域差异较小;模型差异与测站位置及潮波频率均有关系,应比较观测资料的负荷改正效果,择优采用适宜本区域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海海潮模型 积分格林函数 GNSS连续运行站 位移负荷 位移负荷时间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截止高度角、对流层映射函数和海潮模型对南极GNSS精密定位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朝阳 卢勇夺 +2 位作者 邢喆 郭灿文 赵现仁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94-1298,共5页
利用长城站、中山站及周边13个IGS站2018年的观测数据,对比分析不同卫星截止高度角、对流层映射函数和全球海潮模型对GNSS坐标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截止高度角设为7°时,GNSS坐标解算精度最优,随着截止高度角的增大或减小,精度逐... 利用长城站、中山站及周边13个IGS站2018年的观测数据,对比分析不同卫星截止高度角、对流层映射函数和全球海潮模型对GNSS坐标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截止高度角设为7°时,GNSS坐标解算精度最优,随着截止高度角的增大或减小,精度逐渐降低;采用VMF3模型解算的双差定位精度优于NMF、GMF和VMF1模型,VMF3模型解算的精密单点定位精度与GMF和VMF1模型相当;海潮负荷对GNSS坐标解算的影响与坐标方位有关,高程方向可达cm级,选用不同的海潮模型解算的GNSS坐标差异可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截止高度角 映射函数模型 海潮模型 南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潮模型对中国沿海区域海潮负荷位移改正影响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范文蓝 姜卫平 +1 位作者 袁林果 周伯烨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98-602,623,共6页
选取FES2004、EOT11a、TPXO7.2和Chinasea2010等4个海潮模型,首先通过矢量差评价不同海潮模型的潮波参数差异,然后利用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23个沿海测站的GNSS连续观测数据,通过计算不同海潮模型改正前后GNSS时间序列的wRM_S,评价... 选取FES2004、EOT11a、TPXO7.2和Chinasea2010等4个海潮模型,首先通过矢量差评价不同海潮模型的潮波参数差异,然后利用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23个沿海测站的GNSS连续观测数据,通过计算不同海潮模型改正前后GNSS时间序列的wRM_S,评价基于不同海潮模型的海潮负荷位移改正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不同海潮模型的潮波参数存在mm级差异,且沿海区域差异远比内陆区域显著。此外,海潮负荷改正对中国沿海区域测站坐标时间序列wRM_S影响较大,大部分测站坐标时间序列进行海潮负荷改正后,wRM_S减小10%~70%;改正后wRM_S改善幅度与测站所属区域有关,东海沿岸测站wRM_S的改善较渤海、黄海和东海沿岸测站更显著,可减小50%以上;wRM_S改善程度的模型间差异为1%~2%,其中基于FES2004模型的改正对序列wRM_S的影响最大,可达6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潮模型 GNSS坐标时间序列 矢量差评价 wRMS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最新全球海潮模型在中国沿海的精度评估 被引量:9
14
作者 周东旭 孙维康 +2 位作者 付海德 付延光 周兴华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4-63,共10页
海潮负荷形变是我国沿海GNSS实时观测的重要误差源之一,分析和确定最优海潮模型进行负荷改正,有助于提高GNSS解算精度和可靠性。利用沿海33个验潮站连续3 a的实测潮位资料,以8个主要分潮(M2、S2、N2、K2、K1、O1、P1和Q1)的潮高和方根(R... 海潮负荷形变是我国沿海GNSS实时观测的重要误差源之一,分析和确定最优海潮模型进行负荷改正,有助于提高GNSS解算精度和可靠性。利用沿海33个验潮站连续3 a的实测潮位资料,以8个主要分潮(M2、S2、N2、K2、K1、O1、P1和Q1)的潮高和方根(Root Sum Squares,RSS)为评价指标,对最新全球海潮模型FES2014、EOT20和TPXO9在中国沿海的模型精度进行评估。结果表明:3种最新海潮模型相比其前期版本(FES2004、EOT11a和TPXO7.2),在中国沿海的模型精度整体改进幅度分别为72.39%、67.73%和31.37%;3种最新海潮模型中,FES2014在中国沿海的RSS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7.91和7.75 cm,模型精度相对最高,EOT20的模型精度略低于FES2014,二者精度均显著优于模型NAO.99jb和NAO.99b(后两处模型在先前研究中被认为在中国沿海精度较优),TPXO9的模型精度则相对较差,仅略优于NAO.99b。同时,分析结果也显示FES2014、EOT20和TPXO9等模型均有其最佳适用区域或地点,在中国沿海GNSS数据精细批处理中,可根据需求选用合适的海潮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沿海 最新海潮模型 精度评估 验潮站 和方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S2004和GOT4.7海潮模型改正对全球PPP的影响特征及差异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何金鑫 章浙涛 何秀凤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12-617,共6页
针对目前少有全球范围PPP海潮负荷影响特征分析的问题,对比FES2004与GOT4.7海潮模型改正前后20个IGS站静态和动态PPP的解算结果,探讨2种模型下的潮波差异。实验结果表明,海潮负荷引起全球沿海站点的U方向位移达5 cm,但在地中海及波罗的... 针对目前少有全球范围PPP海潮负荷影响特征分析的问题,对比FES2004与GOT4.7海潮模型改正前后20个IGS站静态和动态PPP的解算结果,探讨2种模型下的潮波差异。实验结果表明,海潮负荷引起全球沿海站点的U方向位移达5 cm,但在地中海及波罗的海等陆间和内陆海域,并非单纯随站点离海岸线越近位移越大;海潮负荷在世界范围24 h静态PPP中对坐标误差RMS的影响达数mm,改正后收敛时间提升率最高达30%,但在某些岛屿和陆海交界地带对E、N方向的改正效果较差;基于2种模型计算的全球M2分潮U方向差异在近海区域最大可达13 mm,且地理分布上与海潮本身无必然联系,负荷形变差异具有与海潮类似的周期性特征,在马来群岛附近达数mm,且半日潮差异高于周日潮与半月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精密单点定位 全球海潮模型 FES2004 GOT4.7 潮波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潮模型差异对GNSS坐标时间序列周期信号及噪声特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范文蓝 姜卫平 +1 位作者 袁林果 周伯烨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17-922,共6页
选取FES2004、EOT11a、TPXO7.2和Chinasea2010等4种海潮模型分别对23个CMONOC沿海测站进行海潮负荷位移改正,分析不同海潮模型对中国沿海区域测站坐标时间序列的影响。定量比较高频潮波参数模型间差异对周期信号的影响,结果表明,周日、... 选取FES2004、EOT11a、TPXO7.2和Chinasea2010等4种海潮模型分别对23个CMONOC沿海测站进行海潮负荷位移改正,分析不同海潮模型对中国沿海区域测站坐标时间序列的影响。定量比较高频潮波参数模型间差异对周期信号的影响,结果表明,周日、半日潮波参数差异对海潮负荷位移改正后序列长周期信号、周年信号和半周年信号功率的影响最大可达4.3%、2.6%、2.0%和9.1%、0.7%、9.6%。基于Chinasea2010和TPXO7.2海潮模型的OTL改正使WN+FN+RWN测站噪声组合所占比例增至43%,而基于FES2004模型的OTL改正对测站速度不确定度的改善最大,39%的测站得到60%~98%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潮模型差异 GNSS坐标时间序列 周期信号 噪声特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潮模型对陆态网络GNSS观测的影响
17
作者 何威威 王琪洁 +2 位作者 张化疑 王梦芮 肖凤仙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93-1198,共6页
选取FES2004、NAO.99b、FES2014b、EOT20、GOT4.10c、TPXO9.5a海潮模型分别对253个陆态网络GNSS测站进行海潮负荷位移(ocean tide loading displacement, OTLD)改正,分析未模型化或模型不准确的OTLD对陆态网络GNSS高程时间序列和天顶对... 选取FES2004、NAO.99b、FES2014b、EOT20、GOT4.10c、TPXO9.5a海潮模型分别对253个陆态网络GNSS测站进行海潮负荷位移(ocean tide loading displacement, OTLD)改正,分析未模型化或模型不准确的OTLD对陆态网络GNSS高程时间序列和天顶对流层延迟(zenith tropospheric delay, ZTD)估计的影响。结果表明,OTLD影响越大,不同海潮模型改正对GNSS高程时间序列的w_(RMS)改善效果和差异越明显,改善效果最高可达52%以上,最大差异可达11%;海潮模型差异造成的GNSS最大混叠信号振幅约为4 mm,对应周期主要为14.8 d、365 d;OTLD与ZTD偏差存在准线性关系,使用的海潮模型实用性越好,两者线性关系越明显;FES2014b模型对GNSS高程时间序列的w_(RMS)、混叠周期、ZTD估计的OTLD改正效果均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潮模型 陆态网络 GNSS 混叠信号 ZT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精密水准测量高精度海潮负荷改正模型的建立及其对水准测量结果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张涛 王文利 +1 位作者 王建文 马新莹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46-753,共8页
针对《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中海潮模型数据结构单一、分辨率较低等问题,借助高精度中国近海模型对目前4个较新的高分辨率全球海潮模型进行近海修正,计算分析4个近海修正海潮模型对精密水准测量结果的影响与海潮负荷改正效果。结... 针对《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中海潮模型数据结构单一、分辨率较低等问题,借助高精度中国近海模型对目前4个较新的高分辨率全球海潮模型进行近海修正,计算分析4个近海修正海潮模型对精密水准测量结果的影响与海潮负荷改正效果。结果表明,经近海修正的DTU10模型是我国沿海地区精密水准测量中实用性最好、精度最佳的海潮负荷改正模型,海潮负荷对距沿海400 km以上的水准测量高差影响很小(每千米海潮负荷改正量不超过0.005 mm),可以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潮负荷 精密水准测量 海潮模型 近海修正 水准测量高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潮次潮波线性拟合方法研究
19
作者 石浩楠 张兴福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26-531,共6页
高精度和高分辨率海潮模型在时变重力场反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发布的海潮模型一般仅给出主潮波分量,次潮波分量拟合系数矩阵需待其他机构发布或自行计算。本文首先根据导纳理论和引潮位,推导了海潮模型次潮波线性拟合的计算公式;然后... 高精度和高分辨率海潮模型在时变重力场反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发布的海潮模型一般仅给出主潮波分量,次潮波分量拟合系数矩阵需待其他机构发布或自行计算。本文首先根据导纳理论和引潮位,推导了海潮模型次潮波线性拟合的计算公式;然后以EOT11a、EOT20和FES2014b海潮模型为例,分别计算各海潮模型次潮波拟合系数矩阵,以及对应的CHAMP、GRACE和GOCE卫星各1 d的海潮摄动力;最后选择FES2014b海潮模型,反演GRACE-FO 2021-01 120阶次的时变重力场。从不同角度对本文次潮波线性拟合方法的精度和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文计算的3个海潮模型次潮波拟合系数矩阵以及3颗卫星对应的海潮摄动力与ITSG结果的差值均可以忽略;考虑次潮波会提高40阶次以上重力位系数精度,且能降低时变重力场的南北条带误差。本文方法可为自行计算海潮次潮波影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潮模型 次潮波 线性拟合 低轨卫星 海潮摄动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CSR4.0+CS模型计算海潮负荷改正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文利 董鸿闻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3年第4期70-74,共5页
介绍了CSR3.0与CSR4 .0 +CS海潮模型 ,并对两模型进行了分析和实算比较 ,认为CSR4 .0 +CS比CSR3.0海潮模型精度更高 ,在计算中国测站海潮改正时 ,顾及中国近海海潮图是必要的。对我国第二期水准路线用CSR4 .0 +CS模型计算了海潮负荷改... 介绍了CSR3.0与CSR4 .0 +CS海潮模型 ,并对两模型进行了分析和实算比较 ,认为CSR4 .0 +CS比CSR3.0海潮模型精度更高 ,在计算中国测站海潮改正时 ,顾及中国近海海潮图是必要的。对我国第二期水准路线用CSR4 .0 +CS模型计算了海潮负荷改正 ,结果表明 :海潮负荷对高精度水准测量的影响 ,主要取决于水准路线的近海位置 ,越是近海地区越明显 ;在近海区域 ,这项改正不能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潮负荷改正 CSR4.0+CS 卫星测高 水准测量 海潮模型 CSR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