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类型海岛的海滩稳定性分析——以大连长兴岛和唐山打网岗岛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程林 王伟伟 +3 位作者 付元宾 袁蕾 康婧 姜呈浩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3-323,共11页
选取长兴岛和打网岗岛分别代表基岩岛和冲积岛,2012-08—2014-06对两岛海滩进行了4次现场调查。结果表明,近期长兴岛海滩平均蚀淤速率小于10cm/a,海滩蚀淤情况及其地形特征有较明显的季节变化;打网岗岛海滩地形多出现持续侵蚀,海滩下蚀... 选取长兴岛和打网岗岛分别代表基岩岛和冲积岛,2012-08—2014-06对两岛海滩进行了4次现场调查。结果表明,近期长兴岛海滩平均蚀淤速率小于10cm/a,海滩蚀淤情况及其地形特征有较明显的季节变化;打网岗岛海滩地形多出现持续侵蚀,海滩下蚀速率多大于10cm/a,部分大于15cm/a,海滩地形季节变化不明显。分析认为,长兴岛海滩的稳定性优于打网岗岛。泥沙来源及泥沙输移特征、岛陆地理特征、水动力环境(含风暴浪等)等方面的差异是导致两岛海滩稳定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岩岛 冲积岛 海岛砂质海滩 海滩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2020年青岛海滩剖面稳定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梁伟强 王永红 王凯伟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1-72,共12页
海滩的稳定性及其演变是砂质海滩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全球砂质海滩普遍遭受侵蚀的背景下,分析部分稳定海滩的特征和原因可以为海滩维护和科学管理提供重要参考。本文基于近11年(2010—2020年)青岛第一、第三和石老人海水浴场共8条典型剖... 海滩的稳定性及其演变是砂质海滩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全球砂质海滩普遍遭受侵蚀的背景下,分析部分稳定海滩的特征和原因可以为海滩维护和科学管理提供重要参考。本文基于近11年(2010—2020年)青岛第一、第三和石老人海水浴场共8条典型剖面的实地监测高程数据,对海滩滩肩宽度和单宽体积进行计算对比,研究表明,除石老人海水浴场一个剖面变化较大外,其他剖面的滩肩宽度只变化了0~14 m,是11年前的0%~23.3%;单宽体积变化了8.5~46.5 m3,是11年前的1.0%~9.4%;海滩剖面垂向扰动范围一般在30~60 cm范围内。海滩存在局部小尺度淤积或侵蚀,剖面形态总体较为稳定。海平面变化、台风和风暴潮等自然因素是海岸轻微侵蚀或调整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对海滩的优化管理(包括定期监测海滩、适度展开养护、制定完善的管理政策和加强执行力度等人为因素)可以应对这些海滩变化,并且已成为近年来该研究海滩保持稳定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岬湾海滩 海滩稳定 剖面形态 人类活动 海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兰诺德维克水下抛沙修复海滩及其意义
3
作者 王海燕 庄振业 +2 位作者 曹立华 邱若峰 张永华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9年第11期66-73,共8页
水下抛沙养滩可以通过消减波能和持续向海滩供沙,以抵御海岸侵蚀,保持海滩稳定。荷兰诺德维克(Noordwijk)地区以发育水下双坝地形为特征,为了维护海滩和海岸的稳定,自1998年开始,共实施了3次水下养滩(1998、2002和2006年),抛沙位置都选... 水下抛沙养滩可以通过消减波能和持续向海滩供沙,以抵御海岸侵蚀,保持海滩稳定。荷兰诺德维克(Noordwijk)地区以发育水下双坝地形为特征,为了维护海滩和海岸的稳定,自1998年开始,共实施了3次水下养滩(1998、2002和2006年),抛沙位置都选在外沙坝的向海侧,接近当地闭合深度。养滩减缓了沙坝向海迁移的速率,内、外沙坝均出现了向岸迁移的趋势并基本保持稳定,对海岸线位置变化具有积极影响。我国目前的海滩养护工程多为向陆上滩面抛沙养滩,这种方法较昂贵、破坏性大,效果有时不佳,而水下抛沙养滩经济实惠、对环境影响小且灵活,因此,应该充分借鉴水下抛沙养滩的成功经验。基于诺德维克地区数十年的Argus视频图像和水深调查对养滩效果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总结了水下养滩的意义,以丰富和推动我国养滩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养滩 水下双坝 Argus视频图像 海滩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