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近代海港检疫权的收复与国际互动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杨祥银
韩亮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9-230,I0005,共13页
-
文摘
近代中国的海港检疫制度自诞生起,便深受治外法权与殖民医学的影响。因此,对历届民国政府而言,恢复检疫主权都是重要的政治议题之一。20世纪20年代,国际联盟卫生组织对港口安全的关注为之带来了历史转机。在全球卫生治理视野下,中国海港检疫问题经历了提出、变迁与解决的过程。通过与国联卫生组织的合作,南京国民政府最终建立起自主的检疫服务,并在纷繁复杂的国际互动中得到各国政府及其在华代表的承认。近代海港检疫权的收复不仅是半殖民地中国恢复国家主权的过程,也是全球卫生秩序在华发展的结果。
-
关键词
海港检疫
国际联盟
全球卫生
国家主权
-
Keywords
maritime quarantine
League of Nations
global health
national sovereignty
-
分类号
R-09
[医药卫生]
F552.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D829
[政治法律—外交学]
-
-
题名近代上海的海港检疫制度
- 2
-
-
作者
胡勇
胡颖群
-
机构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
景德镇学院外国语学院
-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8-234,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近代卫生展览会研究(1884—1937)”(22BZ104)阶段性成果。
-
文摘
鸦片战争后,上海被迫开港,传染病随海港运输传入中国,促使上海首创海港检疫制度。但海港检疫权却长期被外人操纵,由此造成了主权丧失等诸多危害。为此,一些有远见的国人展开了不懈斗争,最终于1930年收回了海港检疫的自主权。海港检疫权收回之后,上海建立了自主性海港检疫制度,包括机构及职责的确立和相关法规体系的完善,为全国海港检疫的普遍设置提供了样本,推动了中国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近代化进程。
-
关键词
传染病
近代上海
海港检疫制度
公共卫生事业
-
分类号
R2-09
[医药卫生—中医学]
K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近代防疫之滥觞——海港检疫“营口模式”之初探
- 3
-
-
作者
王海文
赵丹琦
-
机构
廊坊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8-80,F0003,共4页
-
基金
2021年廊坊师范学院博士启动基金项目(XBQ202130)。
-
文摘
1864年,营口海关即兼办检疫事项,实属我国卫生检疫之萌芽,其后颁布《牛庄口港口章程》,为我国检疫制度建立奠定实践基础。在外交压力、防疫手段等因素作用下,从最初《营口防除疙瘩瘟疫章程》到《牛庄口防护染疫章程》,使得营口建立起详实完备检疫制度。营口检疫医院建成后,其采取隔离、细菌实验、收治病人等防疫措施,经中央政府、地方实力派、海关、东三省防疫事务总处四大系统相互妥协,最终建立起共治的“营口模式”,并获得国内外广泛赞誉,成为海港检疫学习的样板。
-
关键词
海港检疫
营口检疫医院
营口模式
-
Keywords
harbor quarantine
Yingkou quarantine hospital
Yingkou model
-
分类号
R-09
[医药卫生]
-
-
题名中国海港检疫的开端:牛庄检疫医院
被引量:3
- 4
-
-
作者
纪焱
钟照华
李志平
-
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
出处
《医学与哲学》
2020年第13期73-75,共3页
-
基金
2018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SJGY20180328)
2018年哈尔滨医科大学创新科学研究资助项目(31041180162)。
-
文摘
1912年,北满防疫事务总处建立后,为充实防疫力量,控制疫情发生,先后建立6所防疫医院,作为最后修建的牛庄检疫医院是中国近代医学史上重要的海上防疫机构之一,它于1918年开始筹建,1920年正式落成,此后的十多年中,在传染病暴发和流行时,牛庄检疫医院果断采取隔离、收治病人等正确防疫措施,不断总结海港检疫经验,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集诊病、检疫和公共卫生管理于一体的机构,促进了中国近代海港检疫制度的引进,为收回全中国的海港检疫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关键词
海港检疫
牛庄防疫医院
伍连德
-
Keywords
quarantine
Newchwang Quarantine Hospital
Wu lien-teh
-
分类号
R-09
[医药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