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的星光——京津画派和海派绘画研究展”举办
1
作者 王旭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6-7,共2页
不久前,由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联合北京画院、上海中国画院共同主办,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朵云轩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历史的星光——京津画派和海派绘画研究展”,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开幕。作为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何... 不久前,由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联合北京画院、上海中国画院共同主办,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朵云轩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历史的星光——京津画派和海派绘画研究展”,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开幕。作为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何谓海派”艺术系列大展的第三个项目,展览以翔实的史料、豪华的阵容、精彩的作品,呈现20世纪上海和京津地区中国画的发展历史、理论成就和大师风采,从而见证中国绘画艺术由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美术馆 上海中国画院 中国绘画艺术 北京画院 京津画派 历史博物馆 海派绘画 朵云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派绘画”的文化策应和自律传统 被引量:2
2
作者 何平华 《艺术探索》 2003年第1期42-45,共4页
He Pinghua In 19th century, unlike Beijing which was the capital of Qing Dynasty, and Guangzhou which was the first opening market to the West, Shanghai wasaffected by two mainstreams in arts. Before 1840, artists in ... He Pinghua In 19th century, unlike Beijing which was the capital of Qing Dynasty, and Guangzhou which was the first opening market to the West, Shanghai wasaffected by two mainstreams in arts. Before 1840, artists in Shanghai still kept on their traditional painting philosophy and activities, including organizingsome communities. But from 1840, they gradually and unawarely shifted their direction to meet the needs of commerce, which was imported from theWest. The moods of the artists were complicated and even confused, and formed a special evidence in arts, which was called Shanghai Painting School. On the other hand, a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since it was born, Shanghai Painting School has kept its tradition of Chinesepainting with a self-controled system, which never broke off the heritage of Chinese painting, and never wiped out or replaced the constant paintingproper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派绘画 文化策应 自律传统 中国美术史 中国画 传承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艺术对任伯年绘画的影响——兼谈海派绘画中将民间艺术与传统文人画相结合的历史原因 被引量:2
3
作者 吴萍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7年第4期54-56,共3页
中国绘画发展到清代,出现了将民间艺术与传统文人士大夫绘画相结合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清末的海派绘画中尤其突出,海派画家们以广泛的题材,雅俗共赏的艺术表现手法,将原属于文人士大夫的绘画,改变成为当时市民阶层所喜闻乐见的艺术。被誉... 中国绘画发展到清代,出现了将民间艺术与传统文人士大夫绘画相结合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清末的海派绘画中尤其突出,海派画家们以广泛的题材,雅俗共赏的艺术表现手法,将原属于文人士大夫的绘画,改变成为当时市民阶层所喜闻乐见的艺术。被誉为"仇十洲以后中国画家第一人"的任伯年是这种画风的杰出代表,从他的绘画及其在上海的生活经历,我们可以看出海派绘画中将民间艺术与传统文人士大夫绘画相结合的历史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艺术 传统绘画 海派绘画 任伯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与符号权力:对海派绘画的另一种解读 被引量:1
4
作者 宋芳斌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7年第3期45-48,共4页
海派绘画大师程十发有句名言:"海派无派"。这恰是学界曾公认的海派表述,也反映了海派绘画一段时间内的真实境遇。一般而言,海派绘画流变大体可以从社会巨变、西学涌入、启蒙思潮与革命救国等方面进行阐释。运用文献研究法与... 海派绘画大师程十发有句名言:"海派无派"。这恰是学界曾公认的海派表述,也反映了海派绘画一段时间内的真实境遇。一般而言,海派绘画流变大体可以从社会巨变、西学涌入、启蒙思潮与革命救国等方面进行阐释。运用文献研究法与调查分析法,从符号权力之于艺术的角度对海派绘画的演进问题继续阐释,有利于从崭新的视角发掘权力与海派绘画的浅隐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符号权力 文化资本 海派绘画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派绘画的在地文化价值探析
5
作者 张婧雅 郑辉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6年第10期64-65,共2页
海派绘画得力于上海得天独厚的生存语境,与历史情境之间的双向互动,导致海派绘画具有不同于传统艺术形态的新特征,成为中国传统绘画向现代绘画过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近年来的艺术市场不断升温,海派绘画随着艺术研究的深入和文化价值... 海派绘画得力于上海得天独厚的生存语境,与历史情境之间的双向互动,导致海派绘画具有不同于传统艺术形态的新特征,成为中国传统绘画向现代绘画过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近年来的艺术市场不断升温,海派绘画随着艺术研究的深入和文化价值的提升,受到广泛关注,名家之作渐渐价高难求,致海派绘画在艺术市场上的发展前景蔚为壮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派绘画 在地文化价值 艺术市场 市场定位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析清末海派绘画的世俗性特征
6
作者 岳金凤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5年第10期51-52,共2页
海派绘画是19世纪中后期重要的画派之一,他们善于把诗书画印一体的文人画传统与民间美术传统相结合,多以鲜亮明快、对比强烈的色彩来描绘民间喜闻乐见的题材内容,形成了自身雅俗共赏的绘画新风貌。本文将从分析海派绘画作品中的题材、... 海派绘画是19世纪中后期重要的画派之一,他们善于把诗书画印一体的文人画传统与民间美术传统相结合,多以鲜亮明快、对比强烈的色彩来描绘民间喜闻乐见的题材内容,形成了自身雅俗共赏的绘画新风貌。本文将从分析海派绘画作品中的题材、色彩、审美等方面来探析其所呈现出的世俗性的艺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派绘画 世俗性 艺术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石印与海派绘画的传播与新变——以点石斋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7
作者 谢圣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2-69,共8页
清末照相石印技术传入中国,以点石斋为代表的书局即把此项技术应用于机械复制传统书画,在此过程中点石斋与海派画家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大量复制海派画家的画作以及以体现海派绘画技法的画谱,甚至以插页画的形式随《点石斋画报》免费... 清末照相石印技术传入中国,以点石斋为代表的书局即把此项技术应用于机械复制传统书画,在此过程中点石斋与海派画家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大量复制海派画家的画作以及以体现海派绘画技法的画谱,甚至以插页画的形式随《点石斋画报》免费赠送海派画作。这些机械复制既带来海派书画消费群体的快速扩张与传播范围的历史性突破并连锁影响海派创作题材、观念,也因其技术原因带来海派创作技法的改变。总之,在海派绘画诸多近代特质的形塑过程中,照相石印技术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石斋 照相石印 海派绘画 《点石斋丛画》 公共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媒体语境下海派绘画的保护开发设计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许王旭宇 顾艺 《艺术科技》 2020年第11期76-80,共5页
为了在数字时代更好地保护传承海派绘画,本文从海派绘画的保护与传承现状、虚拟现实技术在海派绘画数字化传承中的优势两个维度展开论述,分析虚拟现实技术的美学与技术优势,提出以虚拟现实技术为海派绘画赋能的可能,研究并实现海派绘画... 为了在数字时代更好地保护传承海派绘画,本文从海派绘画的保护与传承现状、虚拟现实技术在海派绘画数字化传承中的优势两个维度展开论述,分析虚拟现实技术的美学与技术优势,提出以虚拟现实技术为海派绘画赋能的可能,研究并实现海派绘画的数字化保护开发构想。该构想增加了观众对海派绘画的兴趣,为以海派绘画为代表的传统绘画的数字化探索提供了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媒体 海派绘画 虚拟现实技术 交互设计 保护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丹纳“艺术成因三要素”谈海派绘画的发生发展 被引量:1
9
作者 何唱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9年第8期37-38,共2页
法国艺术理论家丹纳在其著作《艺术哲学》中提出了影响艺术成因的三个要素,那就是种族、环境和时代。根据这一理论,丹纳还提出,伟大的艺术家不是孤立的,而是在时代的"和声"中产生的,他指出艺术家必须适应社会环境。丹纳的&qu... 法国艺术理论家丹纳在其著作《艺术哲学》中提出了影响艺术成因的三个要素,那就是种族、环境和时代。根据这一理论,丹纳还提出,伟大的艺术家不是孤立的,而是在时代的"和声"中产生的,他指出艺术家必须适应社会环境。丹纳的"艺术成因三要素"理论可以说"放之四海皆准",结合海派的成因,"三要素"说提供了一个客观的研究角度和坚实的理论支撑,能够帮助我们揭示海派绘画形成和发展的深层原因以及海派艺术家群体的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派绘画 丹纳 《艺术哲学》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清末民初上海艺术市场的形成与海派绘画的“世俗性”
10
作者 付涤非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6年第5期50-52,共3页
海派绘画是从清代中后期的文人画中蜕变出来的,但是由于其在整体生存语境上具有不同于传统的新特征,因此表现出迥异于传统文人画的新面貌。近代上海的艺术事业正是在工商业蓬勃发展之时逐渐兴盛起来的,这种新面貌指的就是近代上海在一... 海派绘画是从清代中后期的文人画中蜕变出来的,但是由于其在整体生存语境上具有不同于传统的新特征,因此表现出迥异于传统文人画的新面貌。近代上海的艺术事业正是在工商业蓬勃发展之时逐渐兴盛起来的,这种新面貌指的就是近代上海在一种新兴的市场机制的影响下艺术创作的世俗化倾向以及艺术作品开始具有商品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派绘画 世俗性 清末民初上海 艺术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沪上丹青”呈现海派绘画变迁 被引量:1
11
《美术教育研究》 2019年第17期6-7,共2页
8月18日,"沪上丹青——‘海派’绘画名品展"在上海龙美术馆(浦东馆)开幕,展览展出近40件(套)作品,展现了"海派"绘画的变迁。"海派"画家在各个时期都力图摆脱旧形式,冲破传统藩篱,并借鉴、吸收外来艺术形... 8月18日,"沪上丹青——‘海派’绘画名品展"在上海龙美术馆(浦东馆)开幕,展览展出近40件(套)作品,展现了"海派"绘画的变迁。"海派"画家在各个时期都力图摆脱旧形式,冲破传统藩篱,并借鉴、吸收外来艺术形式,开拓新画风。他们曾占据中国绘画的半壁江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着中国画的发展方向,是中国古代传统绘画转变为现代中国画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中国画 外来艺术 中国古代传统 海派绘画 中国画的发展 美术馆 新画风 丹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月份牌广告画对海派绘画及点石斋的继承与发展
12
作者 王威崴 《艺术科技》 2016年第4期282-282,243,275,共3页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上海根据《南京条约》被列为五大通商口岸之一。开埠后的上海逐渐成为全国最大的贸易口岸与规模最大的工商业、金融业发展基地。上海作为工商业的发展先锋,因其特殊的政治环境和经济地位,走上了一条不同寻常的城市近...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上海根据《南京条约》被列为五大通商口岸之一。开埠后的上海逐渐成为全国最大的贸易口岸与规模最大的工商业、金融业发展基地。上海作为工商业的发展先锋,因其特殊的政治环境和经济地位,走上了一条不同寻常的城市近代化之路,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为何在这里产生了海派绘画。本文从海派绘画及与其息息相关的点石斋画报入手,并结合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地区的工商业发展状况,探究"月份牌"这一特殊的、具有艺术性与商业性的时代产物的发展与演变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派绘画 点石斋 月份牌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派绘画对当代中国画发展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包潼 《艺术科技》 2023年第1期105-107,共3页
海派绘画在中国画发展历程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对当代中国画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重要流派,给当代中国画带来了很多启发,在内容和形式表达、意蕴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海派绘画经历了一个特殊的发展时期,在形式表达、内容表达等方面... 海派绘画在中国画发展历程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对当代中国画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重要流派,给当代中国画带来了很多启发,在内容和形式表达、意蕴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海派绘画经历了一个特殊的发展时期,在形式表达、内容表达等方面体现出时代特色,为中国画指明了发展方向。研究海派绘画的特征及发展历程有利于加深对中国画发展过程的了解。基于此,文章首先简单介绍海派绘画的发展历程,然后分析海派绘画的雅俗观念,最后讨论海派绘画对当代中国画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派绘画 当代中国画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述海派绘画的建构与想象
14
作者 王欣 《上海艺术评论》 2023年第1期43-46,共4页
“海派无派”是著名画家程十发先生对上海画坛自晚清到民国的百年间形成发展而成的海派绘画的一种体认。即海派是一个在时间和空间上可以被大致定义的艺术现象,但如果用文学艺术中因风格而界定的流派去规范它,却又很难。因为在海派绘画... “海派无派”是著名画家程十发先生对上海画坛自晚清到民国的百年间形成发展而成的海派绘画的一种体认。即海派是一个在时间和空间上可以被大致定义的艺术现象,但如果用文学艺术中因风格而界定的流派去规范它,却又很难。因为在海派绘画汇聚而又纷杂的艺术景观中,欲以一种边界清晰的注释去限定它是徒劳的。2001年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了《海派绘画研究文集》,这也是集合了当时海内外重要学者的一次学术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景观 海派绘画 程十发 文学艺术 书画 学术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海潮动 广地域性:关于海派绘画、海派文化是什么的一些再思考
15
作者 毛时安 《上海艺术评论》 2023年第1期11-15,共5页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陈翔馆长集合了张立行、汤哲明、顾村言等一批有学问、有见地的美术评论家,他们精心谋划,在2022年底推出了“历史的星空—二十世纪前期海派绘画研究展”(下文简称“历史的星空”)。这是一个以作品和文献双线结构...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陈翔馆长集合了张立行、汤哲明、顾村言等一批有学问、有见地的美术评论家,他们精心谋划,在2022年底推出了“历史的星空—二十世纪前期海派绘画研究展”(下文简称“历史的星空”)。这是一个以作品和文献双线结构、犹如历史长卷一样气势磅礴全面铺开海派绘画前世今生的展览,同时又有鲜活的作品和现场的细节,展现了海派绘画生动的历史表情。这是一个对于上海文化建设带有历史回溯,从而指向未来的重要展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美术馆 美术评论家 前世今生 海派文化 海派绘画 指向未来的 双线结构 历史回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世纪前期海派绘画研究展举办
16
作者 许文彩 《美术教育研究》 2022年第23期6-6,共1页
不久前,“何谓海派”艺术系列大展的首个展览“历史的星空——二十世纪前期海派绘画研究展”在中华艺术宫举办。该展览由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上海中国画院主办,上海文物交流中心、上海朵云轩集团有限公司协办。不同于简单的海派绘... 不久前,“何谓海派”艺术系列大展的首个展览“历史的星空——二十世纪前期海派绘画研究展”在中华艺术宫举办。该展览由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上海中国画院主办,上海文物交流中心、上海朵云轩集团有限公司协办。不同于简单的海派绘画作品陈列展,此次展览策划历时一年多,以九位专家梳理近一千五百位画家撰写的十万余字研究成果为支撑,集美术史上赫赫有名的“海派四杰”“四任”“沪上三熊”以及黄宾虹、徐悲鸿、刘海粟、潘天寿、吴湖帆、林风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中国画院 上海美术馆 吴湖帆 潘天寿 黄宾虹 刘海粟 林风眠 海派绘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展开海派绘画历史长卷
17
作者 阿王 《上海艺术家》 2009年第6期30-31,共2页
著名美术史论家、鉴定家、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徐建融认为,海派绘画所延续至今的壮丽景观,不仅仅是艺术家们所创造出来的,同时也是艺术市场、艺术收藏所创造出来的,正是有了繁荣的市场、成熟的收藏,才推动了海派绘画的创作,保证了海派... 著名美术史论家、鉴定家、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徐建融认为,海派绘画所延续至今的壮丽景观,不仅仅是艺术家们所创造出来的,同时也是艺术市场、艺术收藏所创造出来的,正是有了繁荣的市场、成熟的收藏,才推动了海派绘画的创作,保证了海派绘画在与时俱进的创新中能延续传统的文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派绘画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历史 艺术市场 艺术收藏 美术史论家 与时俱进 艺术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从海上来——19世纪以来的海派绘画特展”开幕
18
作者 许文彩 《美术教育研究》 2023年第17期7-7,共1页
不久前,由深圳市宣传文化基金支持,南京博物院、天津博物馆、苏州博物馆、上海中国画院与何香凝美术馆联合主办的地域文化研究系列专题展“风从海上来——19世纪以来的海派绘画特展”,在何香凝美术馆开幕。
关键词 上海中国画院 南京博物院 天津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 何香凝 海派绘画 地域文化研究 基金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派花鸟画的审美现代性探究
19
作者 贾彤欣 《艺术家》 2025年第1期29-31,共3页
海派花鸟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美学意义。近年来,随着学界对审美现代性的重新考察,海派花鸟画也重新进入了学术讨论的范围。海派绘画在中国艺术现代性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中以花鸟画取得的... 海派花鸟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美学意义。近年来,随着学界对审美现代性的重新考察,海派花鸟画也重新进入了学术讨论的范围。海派绘画在中国艺术现代性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中以花鸟画取得的艺术成就最为瞩目,相关作品至今仍活跃于海内外现代艺术市场,被视为热门的收藏品。随着对海派花鸟画现代价值的不断挖掘,其艺术技巧、审美风格、美学意义对当代笔墨艺术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见,海派绘画不仅推动了晚清上海画坛的转型,还是当代笔墨绘画研究无法绕开的重要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鸟画 审美现代性 笔墨艺术 海派绘画 历史文化底蕴 美学意义 晚清上海 现代性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传统到转向现代:中国“海派”绘画的现代性取向 被引量:4
20
作者 金丹元 宋眉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5-161,共7页
海派具有在中国近现代美术中的独特地位,集中体现了中国美术在近现代文化情境下所孕育而成的一些基本特征。这些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传统在自身线性框架中的救赎与拓展,二是逐渐融汇到城市市民文化之中而形成的"创新"... 海派具有在中国近现代美术中的独特地位,集中体现了中国美术在近现代文化情境下所孕育而成的一些基本特征。这些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传统在自身线性框架中的救赎与拓展,二是逐渐融汇到城市市民文化之中而形成的"创新",三是在西学东渐、文化融合的文化情境中日益凸显出其对现代性的认同。作为狭义海派绘画已呈现出中国传统绘画在文化格局上的重大转型,集中体现出各种异质文化的交流、传播和融合,具备了宽容而开放的现代文化生成的土壤。在海派文化所处的多元复合的跨文化交流语境之中,精英与大众、旧学与新学、本土与外来文化成为我们考察海派绘画的立体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美术史 海派绘画 近现代文化情境 现代性 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