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派文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剑龙 洪玲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5-52,共8页
纵观海派文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从京派海派之争的情绪化 ,到对于京派海派研究的冷静分析 ,到新时期以来研究的多元化色彩 ,我们可以发现对于海派文学的态度有着一个逐渐客观化评价的过程。新时期以来 ,海派文学的研究虽然已得到了长足... 纵观海派文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从京派海派之争的情绪化 ,到对于京派海派研究的冷静分析 ,到新时期以来研究的多元化色彩 ,我们可以发现对于海派文学的态度有着一个逐渐客观化评价的过程。新时期以来 ,海派文学的研究虽然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派文学 海派 京派 京海之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泾浜文化·吴越文化·新兴文化──海派文学的文化背景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吴福辉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76-82,共7页
洋泾浜文化·吴越文化·新兴文化──海派文学的文化背景研究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馆)对于海派小说与上海文化的关联,我已经写过一篇《从四马路到大马路:文化消费的变迁》,是侧重于“史”的线索的 ̄①。最终还是要回到海派... 洋泾浜文化·吴越文化·新兴文化──海派文学的文化背景研究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馆)对于海派小说与上海文化的关联,我已经写过一篇《从四马路到大马路:文化消费的变迁》,是侧重于“史”的线索的 ̄①。最终还是要回到海派文化的“注质”上去。不过我取的是文学──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越文化 海派文学 洋泾浜 文化背景 新兴文化 海派小说 海派文化 穆时英 张爱玲 周作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博采的海派文学 被引量:2
3
作者 钱乃荣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5期5-9,共5页
海派文学是在中国古代市井文学精神和西方现代文学思潮相结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开埠后的上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都市文学,题材广泛,流派纷呈,宽容趋时,勇于创新,反映了都市市民多元的文化需求。在21世纪,我们应该弘扬海派文学精神,创... 海派文学是在中国古代市井文学精神和西方现代文学思潮相结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开埠后的上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都市文学,题材广泛,流派纷呈,宽容趋时,勇于创新,反映了都市市民多元的文化需求。在21世纪,我们应该弘扬海派文学精神,创新海派文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派文学 文学评论 文学流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市空间、海派文学与现代性
4
作者 董卉川 吕周聚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8-141,共4页
作为海派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海派小说突出地代表了海派文学的主要特征与成就,在上海的近代化过程中,鸳鸯蝴蝶派、新感觉派和新浪漫派等活跃于上海文坛的海派小说流派,始终以都市空间作为其创作的表现对象,从都市空间的角度出发解读海派... 作为海派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海派小说突出地代表了海派文学的主要特征与成就,在上海的近代化过程中,鸳鸯蝴蝶派、新感觉派和新浪漫派等活跃于上海文坛的海派小说流派,始终以都市空间作为其创作的表现对象,从都市空间的角度出发解读海派小说,更有利于对其进行深入的文化分析和文本阐释。海派小说对上海都市化的个人体验以及对都市人生的思考使其成为中国都市文学的开拓者,同时其作品表现出了强烈的现代性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派文学 都市空间 小说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派文学商业化的历史源头与现实基础
5
作者 吴苏阳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97-199,共3页
吴越地区的区域文化传统是海派文学商业化的历史源头,地理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人文环境对后来该地区商品经济以及商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繁荣的商品经济必然要孕育出适应自己需要的文化和文学,都市的迅速发... 吴越地区的区域文化传统是海派文学商业化的历史源头,地理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人文环境对后来该地区商品经济以及商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繁荣的商品经济必然要孕育出适应自己需要的文化和文学,都市的迅速发展为海派文学的商业化提供了现实基础。生存在都市里的海派作家抛弃了传统道义的沉重包袱,用商业文化的趣味来表现商业都市,传达出一种与传统文学不同的人生体验。发达的报刊业和出版业,既为海派作家的生存提供了相对宽裕自由的环境,又为海派文学的商业化提供了施展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派文学 商业化 地域文化 都市 报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海派文学视角看安妮宝贝的城乡经验书写
6
作者 姜欣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8-122,共5页
从海派文学的视角,关照和比较海派作家传统与安妮宝贝作品中的城市和乡土经验,力图展现安妮宝贝作品中"城市""村镇"以及"村镇"的宗教信仰变体——"圣地"三种经验书写的独特性,并对安妮宝贝自... 从海派文学的视角,关照和比较海派作家传统与安妮宝贝作品中的城市和乡土经验,力图展现安妮宝贝作品中"城市""村镇"以及"村镇"的宗教信仰变体——"圣地"三种经验书写的独特性,并对安妮宝贝自我反思、自我拯救和最终寻找到精神家园的心路历程做出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派文学 城市经验 村镇经验 宗教圣地 精神家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派文学中的百货公司空间叙事
7
作者 刘永丽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6-38,共13页
现代历史时期,由于百货公司空间的生产,产生了新型的社会关系,形成了现代消费社会的观念形态,空间成了有意味的形式。由此,海派文学中的百货公司叙事也体现出丰富意涵:一是百货公司作为开放性的公共空间,呈现了社会各阶层的观念形态,丰... 现代历史时期,由于百货公司空间的生产,产生了新型的社会关系,形成了现代消费社会的观念形态,空间成了有意味的形式。由此,海派文学中的百货公司叙事也体现出丰富意涵:一是百货公司作为开放性的公共空间,呈现了社会各阶层的观念形态,丰富了作家的情感表达方式及都市体验;二是百货公司橱窗及柜台空间,成为展现阶层及政治冲突的书写手段;三是百货公司作为女性生存空间场域,成为展现性别文化及女性解放的最佳书写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派文学 百货公司空间叙事 公共空间 女性生存空间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市旋涡中的清醒与迷误——沈从文海派文学批评之反思
8
作者 文学武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0-186,共7页
作为京派文学的代表作家,沈从文对于海派文学的批评是相当严厉的,其对海派文学商业化、市场化和某种低俗、恶趣的讨伐都显示了一个批评家的责任感,对于20世纪20、30年代文学中出现的某些弊端起着及时纠偏的作用。但同时,沈从文对海派文... 作为京派文学的代表作家,沈从文对于海派文学的批评是相当严厉的,其对海派文学商业化、市场化和某种低俗、恶趣的讨伐都显示了一个批评家的责任感,对于20世纪20、30年代文学中出现的某些弊端起着及时纠偏的作用。但同时,沈从文对海派文学的批评也流露着较为极端的情绪,甚至完全抹杀了海派作家创作的价值,一定程度地暴露出沈从文现代感的缺失和批评态度的偏颇。对沈从文海派文学批评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进而在都市化、现代化的文化背景中做出反思,对于今天健康的文学批评乃至城市文化精神的建构仍然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海派文学批评 文学商业化 都市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看海派文学的商业性 被引量:2
9
作者 黄建生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65-168,共4页
关键词 海派文学 商业性 文学 海派小说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海派文学的弄堂文化景观 被引量:5
10
作者 应光耀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7-20,共4页
我以为,与其讨论什么是海派文学,还不如换个角度,问一下海派文学还有什么可读的?我以为,如果要谈论海派文学,弄堂景观已经成了不能不大谈特谈的对象.这是因为,除了海派文学整体面貌的变化外,新时期海派文学中弄堂文化景观的创作成就,是... 我以为,与其讨论什么是海派文学,还不如换个角度,问一下海派文学还有什么可读的?我以为,如果要谈论海派文学,弄堂景观已经成了不能不大谈特谈的对象.这是因为,除了海派文学整体面貌的变化外,新时期海派文学中弄堂文化景观的创作成就,是引起文坛关注的一个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派文学 弄堂文化 景观 中篇小说 海派作家 创作研究 王安忆 新时期 人物命运 海派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派文学的传统
11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7-57,共1页
关键词 海派文学 文化性格 文化模式 都市文化 人道主义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派文学的新收获——评王晓玉的“上海女性”三部曲
12
作者 徐沂凯 王建华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45-51,共7页
一从1989年夏到1991年初,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内,上海大型文学刊物《小说界》连续刊登了女作家王晓玉的“上海女性系列”中篇小说:《阿花》、《阿贞》和《阿惠》,洋洋三部,共计近二十万字。这种现象,在文坛是并不多见的。“上海女性”的出... 一从1989年夏到1991年初,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内,上海大型文学刊物《小说界》连续刊登了女作家王晓玉的“上海女性系列”中篇小说:《阿花》、《阿贞》和《阿惠》,洋洋三部,共计近二十万字。这种现象,在文坛是并不多见的。“上海女性”的出现,自有它的原因和背景。从时间跨度上看,三部曲涉及到的最早时间是本世纪二十年代,最晚的是1989年春,长达60年。但其重点是两个:“文革”和“改革”。这是我国社会大动荡、大忧患、经济政治大变革、大转折的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派文学 上海女性 三部曲 王晓玉 新收获 通俗小说 文学作品 二十年代 八十年代 京派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派文学的特色
13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79-79,共1页
关键词 海派文学 海派小说 自我意识 资本主义工业化 现代主义 京派小说 结构准则 宗教信仰 精神漂泊 文学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派”文学的界定
14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76-76,共1页
吴福辉在《老中国土地上的新兴神话》(《文学评论》)1994年1期)一文中指出:
关键词 海派 《海上花列传》 文学评论》 新感觉派 现代主义 张爱玲 中国土地 海派文学 先锋文学 文学个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棱镜下有关现代上海的想象——都市文学笔记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福辉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14,共8页
一、救火、消防水龙及其他 追溯现代上海这个城市的发生,俨然已成为热点.如果从文学的角度看去,晚清小说首当其冲会被摄入视野.单是所谓"四大谴责小说"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官场现形记>、<孽海花>三... 一、救火、消防水龙及其他 追溯现代上海这个城市的发生,俨然已成为热点.如果从文学的角度看去,晚清小说首当其冲会被摄入视野.单是所谓"四大谴责小说"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官场现形记>、<孽海花>三种,关于早期上海的描写,逛外滩,看跑马,吃大餐,打弹子,听戏园,林林总总就有不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文学研究 小说 晚清时期 左翼都市文学 沈从文 近代 现代 新感觉派 海派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都市文学论纲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俊国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7,共7页
随着现代意义的都市在中国的崛起,一种以都市为描写对象的新型的文学类别——都市文学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悄然出现并迅速发展起来,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一道亮丽的风景。探求都市文学的发生、发展,研究都市文学的品格、特质,无疑具有很强... 随着现代意义的都市在中国的崛起,一种以都市为描写对象的新型的文学类别——都市文学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悄然出现并迅速发展起来,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一道亮丽的风景。探求都市文学的发生、发展,研究都市文学的品格、特质,无疑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文学史意义。这里登载的三篇论文,或从宏观角度揭示了中国现代都市文学的阶段性特征,或从微观角度剖析了都市文学发展过程中有意味的种种现象,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本刊希望借此专栏(本期当然只是一个开始)推动尚有不少言说空间的都市文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现代都市文学 文学研究 人生 情欲 现代文学 海派文学 都市文化 启蒙思想 文化理性 “五四”文学 京派文学 乡村道德理性 老舍 茅盾 社会学理性分析 苦难意识 悲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从文与“京派”“海派”论争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投文 《中州学刊》 CSSCI 2002年第1期82-87,共6页
沈从文是三十年代初期京海论争的关键性人物。他不仅是这场论争的引发者,更重要的是他在论争中的观点具有把握文学本质特征的深刻性和敏锐性。他从文学本体论的立场出发,标举文学的独立性,倡导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要求作家摆脱对一... 沈从文是三十年代初期京海论争的关键性人物。他不仅是这场论争的引发者,更重要的是他在论争中的观点具有把握文学本质特征的深刻性和敏锐性。他从文学本体论的立场出发,标举文学的独立性,倡导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要求作家摆脱对一切非文学因素的依附和屈从,真正实现文学自身的价值。这是沈从文的真正用心所在,也是其不容忽视的价值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研究 京派文学 海派文学 创作态度 文学商业化 文学政治化 文学理念 现代文学 沈从文 社会政治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年代商业化语境中的文学传播与文学流派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丽琴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65-168,共4页
本文分析了30年代文学现代化的商业化生存语境,从文学生态的角度揭示了30年代文学的生产、传播、消费等赖以生存的文化基础和社会土壤中所蕴含的商业化倾向因素,重点揭示了商业化倾向对30年代文学传播和文学流派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关键词 30年代文学 商业化倾向 左翼文学 海派文学 京派文学 通俗文学 文学传播 文学流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变革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被引量:1
19
作者 孔范今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5-11,共7页
一代文学的发展,其原因可能有多种多样,但究其极,却无不与该时期历史的基本构成因素及其结构状态,以及由此形成的运行机制有关。 与以往的历史阶段一样,20世纪的中国历史也是由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基本因素构成的。所不同者,只不过是... 一代文学的发展,其原因可能有多种多样,但究其极,却无不与该时期历史的基本构成因素及其结构状态,以及由此形成的运行机制有关。 与以往的历史阶段一样,20世纪的中国历史也是由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基本因素构成的。所不同者,只不过是各有各的具体内容和运行方式罢了。而这,恰恰是不同历史阶段的基本分野,也是我们考察某一历史时期独特内客和运行机制的基本出发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 经济变革 二十世纪 海派文学 中国历史 审美文化 新经济形态 文学 20世纪 大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视野下海派女性创作的“食色”人生——以张爱玲、苏青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彭超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9-133,共5页
本文以民国视野下的"食色"人生为视角,以张爱玲、苏青的文学创作为例,看中国早期现代女性意识的产生。从张爱玲笔下世家大宅女子到苏青笔下为温饱闯荡社会的中下层女性,展示女性悲剧人生与"食色"人生之间的密切联... 本文以民国视野下的"食色"人生为视角,以张爱玲、苏青的文学创作为例,看中国早期现代女性意识的产生。从张爱玲笔下世家大宅女子到苏青笔下为温饱闯荡社会的中下层女性,展示女性悲剧人生与"食色"人生之间的密切联系。张爱玲、苏青的文学创作写出了中国早期女性意识成长的疼痛,文化转型带来的困惑使女性肩负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苏青 海派女性文学 女性意识 民国视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