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海冰-海洋耦合模式 Ⅱ.个例试验 被引量:10
1
作者 苏洁 吴辉碇 +2 位作者 白珊 张蕴斐 刘钦政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28,共11页
以渤海1998~1999和2000~2001年度冬季的海冰发展过程为例,采用实时气象数值预报场作为大气强迫,利用渤海冰一海洋耦合模式模拟渤海整个冬季的海冰生消和演变以及渤海冰季冰-气、冰-水和气-水界面的热收支.模拟结果显示大气和海洋... 以渤海1998~1999和2000~2001年度冬季的海冰发展过程为例,采用实时气象数值预报场作为大气强迫,利用渤海冰一海洋耦合模式模拟渤海整个冬季的海冰生消和演变以及渤海冰季冰-气、冰-水和气-水界面的热收支.模拟结果显示大气和海洋的热力效应对渤海的海冰发展非常重要,特别在海冰的冻结和融化阶段,海洋热通量在热力耦合中起着重要作用.模拟还显示了冰覆盖内部区域和冰外缘线附近不同的热力特征,分析讨论了冰区内和冰边缘两个特征点冰厚分布、界面热量收支和海表水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耦合模式 海洋热通量 数值模拟 海冰生消 渤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冰-海洋耦合模式 I.模式和参数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苏洁 吴辉碇 +2 位作者 刘钦政 张蕴斐 白珊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9-26,共8页
在国内外冰-海洋耦合模式研究基础上,根据渤海水文、气象和冰情特点,以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的渤海海冰预报模式和POM海洋模式为基础,开发了一个冰-海洋耦合模式.在该耦合模式中,冰和海洋之间的动量和热量交换是双向的,冰厚和冰密集度... 在国内外冰-海洋耦合模式研究基础上,根据渤海水文、气象和冰情特点,以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的渤海海冰预报模式和POM海洋模式为基础,开发了一个冰-海洋耦合模式.在该耦合模式中,冰和海洋之间的动量和热量交换是双向的,冰厚和冰密集度的变化不仅由冰表面和冰底的热收支决定,还由开阔水的表面热收支决定.侧重阐述了耦合模式的动力和热力学过程的耦合,并对模式中一些热力参数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冰模式 POM -海洋耦合 参数化 渤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冰-海洋耦合模式的海冰模拟 被引量:22
3
作者 刘钦政 黄嘉佑 +1 位作者 白珊 吴辉碇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0年第B08期219-230,共12页
海冰是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分量 ,与大气和海洋的相互作用 ,直接影响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 ,对气候及其变化具有重要影响。文中依据冰、海洋间的热力、动力耦合相互作用 ,改进冰海洋热力耦合方案 ,利用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 30层... 海冰是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分量 ,与大气和海洋的相互作用 ,直接影响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 ,对气候及其变化具有重要影响。文中依据冰、海洋间的热力、动力耦合相互作用 ,改进冰海洋热力耦合方案 ,利用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 30层海洋模式和基于Flato空化流体流变学的海冰动力模式和Hibler表面热收支平衡的零层海冰热力模式 ,建立全球冰海洋耦合模式。利用大气月平均气候资料 ,利用冰海洋耦合模式对全球海冰的分布及其季节性变化、海冰漂移进行了耦合模拟和分析。模拟的南半球海冰分布及季节变化与实际分析资料非常接近 ,比 2 0层冰海洋耦合模式的结果有显著改进。北半球海冰范围偏小 ,但季节变化的量值与实际相当一致。模拟的海冰速度场反映了南、北半球海冰漂移的主要特征 ,如北极的穿极漂流和南大洋的绕极环流等。对海冰密集度的分析表明 ,模拟结果得以改进原因在于改进的冰海洋热力耦合方案增强了融冰期冰海洋耦合系统海洋热通量增加—密集度减小—能量收支增加的正反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海冰模拟 耦合模式 分布 季节性变化 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极海冰数值预报的初步研究——基于海冰—海洋耦合模式MITgcm的模拟试验 被引量:15
4
作者 杨清华 刘骥平 +3 位作者 张占海 吴辉碇 李群 邢建勇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73-482,共10页
利用最近发展的MITgcm(麻省理工学院通用环流模式)海冰—海洋耦合模式,以NCEP(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再分析资料为大气强迫场进行了1992年1月至2009年12月北极海冰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此模式能很好地模拟卫星观测的北极海冰季节和年际变... 利用最近发展的MITgcm(麻省理工学院通用环流模式)海冰—海洋耦合模式,以NCEP(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再分析资料为大气强迫场进行了1992年1月至2009年12月北极海冰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此模式能很好地模拟卫星观测的北极海冰季节和年际变化,具备很好的北极海冰数值模拟能力。以此为基础,对2009年7月和10月北极海冰消融和增长两个例分别进行了4组后报试验研究。试验分别以NCEP再分析气候场、NCEPGFS(全球预报系统)预报资料为大气强迫场,并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融合SSM/I(专用微波成像仪)海冰密集度的初始化方案。预报结果与SSM/I的对比,以及预报技能分析表明,此模式具备对北极海冰的短时预报能力。大气强迫场的不同对海冰预报的改善不显著,而初始化考虑SSM/I海冰密集度以减少初始误差的预报能更好地模拟出海冰的消融和增长。此外,模式模拟的海冰密集度略为偏高,对海冰冻结过程的模拟能力要优于消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 海冰海洋耦合模式 海冰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半球高纬海冰主要气候特征的全球海冰气耦合模式数值模拟 被引量:9
5
作者 刘喜迎 张学洪 俞永强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419-426,共8页
利用一个全球海冰气耦合模式对北半球高纬海冰的主要气候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模拟结果中海冰的季节变化特征合理 ,冬季海冰的主要地理分布特征都模拟得很好 ,但夏季北冰洋内部靠近欧亚大陆部分边缘海区海冰密集度模拟得偏大... 利用一个全球海冰气耦合模式对北半球高纬海冰的主要气候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模拟结果中海冰的季节变化特征合理 ,冬季海冰的主要地理分布特征都模拟得很好 ,但夏季北冰洋内部靠近欧亚大陆部分边缘海区海冰密集度模拟得偏大。模拟结果中 ,北半球高纬地区冬季海冰密集度具有显著的年际变化 ,变化最显著区域位于格陵兰海 ,其次是巴伦支海 ,这些特征均与观测结果一致。对这个海冰气耦合模式在北半球海冰平均气候状况、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方面模拟能力的检验结果表明 ,当前的研究工作为下一步进行长期变化趋势的模拟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半球 海冰 --耦合模式 数值模拟 季节变化 年际变化 冬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冰-海洋模式的热力耦合方案 被引量:6
6
作者 刘钦政 白珊 +1 位作者 黄嘉佑 吴辉碇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3-21,共9页
冰与海洋的热力耦合对冰与海洋环流的模拟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是冰-海洋相互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其精确确定需要详细考虑冰-海洋界面附近的湍流过程,这在长时期的模拟特别是气候模拟中,常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过去的研究常常假设冰下海... 冰与海洋的热力耦合对冰与海洋环流的模拟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是冰-海洋相互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其精确确定需要详细考虑冰-海洋界面附近的湍流过程,这在长时期的模拟特别是气候模拟中,常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过去的研究常常假设冰下海洋混合层的温度为冰点,特别是在单纯冰模式的模拟中,但考虑海冰漂移和冰点变化的效应时,这一假设是不精确的.因此,弱化冰下海洋混合层温度为冰点的约束,不考虑详细的冰-海洋界面和海洋混合层的湍流过程,根据冰-海洋耦合系统的能量收支关系,设计了一个简化的冰-海洋热力耦合方案.对该方案引起的海洋混合层适应、热力结构和海冰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将其用于全球冰海洋耦合模式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在大气热力强迫下该耦合方案既可使冰区混合层海水温度向冰点适应,又使冰边缘带海水温度与冰点保持明显差异,能够较好地反映冰-海洋热力相互作用.利用该耦合方案构造的全球冰-海洋耦合模式模拟的海冰范围及季节变化与实际观测非常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冰 海洋 -海洋相互作用 -海洋热力耦合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海域海-气耦合模式及其数值模拟试验 被引量:16
7
作者 吕世华 陈玉春 朱伯承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15-416,共2页
在NCAR区域气候模式RegCM2和普林斯顿海洋模式POM基础上发展了适用于区域海 -气相互作用研究的区域海 -气耦合模式。模式采用同步耦合 ,海洋模式将海表温度提供给大气模式 ,大气模式为海洋模式提供太阳短波辐射、感热通量、潜热通量。... 在NCAR区域气候模式RegCM2和普林斯顿海洋模式POM基础上发展了适用于区域海 -气相互作用研究的区域海 -气耦合模式。模式采用同步耦合 ,海洋模式将海表温度提供给大气模式 ,大气模式为海洋模式提供太阳短波辐射、感热通量、潜热通量。海洋与大气模式每 1 5min交换一次通量。耦合过程没有使用通量校正。使用该模式对中国南海区域1 995年 5~ 7月大气和海洋进行了模拟试验 ,将模拟结果与COADS通量强迫的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 ,该模式可以较好地模拟南海海洋环流和中尺度海 -气相互作用过程 ,可以用于区域海 -气相互作用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海气耦合模式 南海 海洋环流 数值模拟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太平洋海洋叶绿素对SST的影响及其机理分析——基于ROMS的海洋物理-生态模式模拟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雯哲 张荣华 +3 位作者 高川 田丰 于洋 王宏娜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68-1379,共12页
关于热带太平洋海洋叶绿素对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年平均场和年际变率的影响,学术界存在着广泛的争议,模拟结果表现出明显的模式依赖性;且对于季节变化上叶绿素如何影响SST的关注较少。为深入研究热带太平洋叶绿素... 关于热带太平洋海洋叶绿素对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年平均场和年际变率的影响,学术界存在着广泛的争议,模拟结果表现出明显的模式依赖性;且对于季节变化上叶绿素如何影响SST的关注较少。为深入研究热带太平洋叶绿素的气候效应,本文基于区域海洋模式系统(Regional Ocean Modeling System, ROMS)构建了海洋物理-生态耦合模式;通过在敏感性试验中设置不同的叶绿素浓度分布,分析了叶绿素对热带太平洋SST的年平均和季节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绿素会导致热带太平洋大部分区域SST升高,但赤道东太平洋区域SST降低。其中,前者由叶绿素的直接加热效应所引起:叶绿素的存在使得海洋表层吸收的短波辐射明显增多,更多的热量被保留在了混合层中,引起SST的升高;后者由动力冷却效应占主导:叶绿素使得混合层中吸收更多的短波辐射,导致穿透到混合层以下的短波辐射明显减少,所引起的热量垂向重新分配使得海水的层结增强、混合层变浅、上层海流辐散增强,进一步在赤道南北两侧产生异常向西的纬向流、赤道东太平洋的上升流增强,使得SST下降。但是这种冷却效应并未贯穿于全年,叶绿素对赤道东太平洋SST变化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季节依赖性:在1~4月期间表现为SST增暖(即直接加热效应占主导作用);此后加热效应减弱,垂向冷平流的作用愈发强劲,间接动力冷却效应占主导。综合来看,叶绿素会使赤道东太平洋SST降低约0.5℃,并加强其季节变率。本文得到了叶绿素影响赤道东太平洋SST的两种不同的结果(变冷和变暖),这一发现为理解不同模式中叶绿素冷却或加热效应主导作用的差异提供了新的视角,为改进模式、合理表征叶绿素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太平洋 叶绿素效应 季节依赖性 直接加热 间接冷却 海洋物理-生态耦合模式 区域海洋模式系统(RO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海冰气耦合模式中格陵兰海海冰年际变异及其成因的个例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刘喜迎 张学洪 +1 位作者 宇如聪 俞永强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95-804,共10页
利用一个全球海冰气耦合模式模拟结果,选取冬季年际变率最大的海冰区———格陵兰海海冰区中的一个4年海冰剧烈变化过程展开分析,试图探讨此个例过程中海冰剧烈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在此个例中,该区域海冰年际变异主要是由大气环流异... 利用一个全球海冰气耦合模式模拟结果,选取冬季年际变率最大的海冰区———格陵兰海海冰区中的一个4年海冰剧烈变化过程展开分析,试图探讨此个例过程中海冰剧烈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在此个例中,该区域海冰年际变异主要是由大气环流异常驱动的,海表面温度和海冰密集度变化主要是对大气环流变化的响应。海表面温度变化决定着海冰范围及海冰密集度的变化,但海冰变化时通过相变潜热的释放或吸收反过来对海表面温度变化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模式 海冰变化 数值模拟 格陵兰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冰模式和数值预报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辉碇 李海 +1 位作者 白珊 张占海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85-96,共12页
根据渤海冰情,在海冰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基础上,提出一种海冰动力一热力模式。该模式包括平整冰、堆积冰和开阔水三要素,采用粘一塑性本构关系计算冰内应力。利用参数化方法处理变形函数和热力增长率。该冰模式与潮流模式耦合研究渤... 根据渤海冰情,在海冰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基础上,提出一种海冰动力一热力模式。该模式包括平整冰、堆积冰和开阔水三要素,采用粘一塑性本构关系计算冰内应力。利用参数化方法处理变形函数和热力增长率。该冰模式与潮流模式耦合研究渤海冰-潮相互作用,并与ECOM-Si海洋模式耦合进行预报试验。该冰模式与大气模式联接,或应用气象部门数值天气预报产品进行海冰业务数值预报。本文还给出了预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冰模式 -海洋 耦合模式 数值天气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法的福建沿岸天文潮-风暴潮耦合预报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莉 商少平 +1 位作者 谢燕双 张峰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6-265,共10页
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一个适用于福建沿岸的天文潮-风暴潮耦合预报模式(FETSCM),模式采用三角网格,在福建沿岸平均网格分辨率为1 km,最高500 m.利用福建沿岸6个潮位站的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天文潮模拟结果与实测吻合良好,5个站位平... 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一个适用于福建沿岸的天文潮-风暴潮耦合预报模式(FETSCM),模式采用三角网格,在福建沿岸平均网格分辨率为1 km,最高500 m.利用福建沿岸6个潮位站的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天文潮模拟结果与实测吻合良好,5个站位平均绝对误差为22 cm;31场历史台风期间6个站位风暴潮后报模拟误差为24 cm;天文潮-风暴潮耦合总水位的平均极值误差为20 cm,表明该耦合预报模式对福建沿岸的台风灾害预警有较好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海洋 有限元 天文潮-风暴潮耦合模式 数值计算 福建沿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点—网格海冰模式在渤海的数值预报试验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煜 白珊 +1 位作者 刘钦政 吴辉碇 《海洋预报》 2005年第z1期35-43,共9页
在海冰动力学和热力学的研究基础上,开发应用于渤海的质点-网格海冰模式.该模式采用质点-网格法,有效地避免了传统海冰模式的数值扩散问题.该模式采用冰厚分布函数取代传统渤海业务海冰预报模式中平整冰、堆积冰和开阔水的三类海冰分型... 在海冰动力学和热力学的研究基础上,开发应用于渤海的质点-网格海冰模式.该模式采用质点-网格法,有效地避免了传统海冰模式的数值扩散问题.该模式采用冰厚分布函数取代传统渤海业务海冰预报模式中平整冰、堆积冰和开阔水的三类海冰分型.应用质点-网格海冰模式对2003年~2004年冬季渤海冰情进行了业务化逐日数值预报试验,并对预报结果进行统计检验和分析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冰 数值预报 质点-网格海冰模式 客观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水耦合模式下三维太湖湖流场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逄勇 濮培民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6年第2期97-102,共6页
利用太湖区域的大气边界层三维数值模式和三维水动力学数值模式,采用气-水耦合方法,对太湖的风生流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太湖区域大气边界层风场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与均匀定常风作用下的太湖流场相比,大气-水耦合模式下... 利用太湖区域的大气边界层三维数值模式和三维水动力学数值模式,采用气-水耦合方法,对太湖的风生流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太湖区域大气边界层风场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与均匀定常风作用下的太湖流场相比,大气-水耦合模式下太湖流场变化较大,形成稳定湖流场所需的时间也较长。三维模式计算出的流速值明显比二维模式大(表层约大一倍,整层平均约大50%),且与实际观测值符合较好。故即使对于像太湖这样的浅水湖泊,三维水动力学模式的应用仍然是很必要的。模拟结果中还发现湖流的上下流矢有时出现非常大的切变,甚至达到了180°。由于浅水湖中仍存在两个边界层(水-气和水-土),故浅水湖中存在流矢的巨大切变是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模式 太湖 湖流场特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地球-海洋-大气耦合的一个简单线性模式及其试验结果 被引量:3
14
作者 钱维宏 丑纪范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97-303,共7页
选取实际的海陆边界,建立了一个固体地球-海洋-大气耦合的简单线性模式,模式中包含了地气角动量守恒的关系,地转变速摩擦力对大气的作用,风吹流改变海温异常,海温异常又改变大气的质量分布.在无外源作用于地球系统的情况下,地... 选取实际的海陆边界,建立了一个固体地球-海洋-大气耦合的简单线性模式,模式中包含了地气角动量守恒的关系,地转变速摩擦力对大气的作用,风吹流改变海温异常,海温异常又改变大气的质量分布.在无外源作用于地球系统的情况下,地球系统内部的各个部分(纬向风、海温和地转速度)都存在着准两年振荡(QBO),由此可见,QBO是地球系统内部的一种固有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地球-海洋-大气耦合模式 准两年振荡 地转变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具有高分辨率海洋分量的海气耦合模式
15
作者 张韬 郭裕福 吴国雄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88-695,共8页
发展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IAP)大气科学与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LASG)全球海 陆 气耦合系统模式的一个新版本 (GOALS 5 ) ,其中海洋分量是基于30层高分辨率的海洋环流模式。对该耦合模式成功地进行了 30年的积... 发展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IAP)大气科学与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LASG)全球海 陆 气耦合系统模式的一个新版本 (GOALS 5 ) ,其中海洋分量是基于30层高分辨率的海洋环流模式。对该耦合模式成功地进行了 30年的积分 ,基本上克服了气候飘移。与GOALS较早的几个版本模拟的SST相比 ,北半球夏季中高纬地区的误差显著改善 ,可能主要是由于采用了GM 90的等密度混合方案使经向热输送增强的结果。对赤道中东太平洋冷暖事件有较好的模拟能力 ,并且对SST变率的模拟在位置和强度上比旧版本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气耦合模式 大气科学 地球流体力学 数值模拟 海洋环流模式 S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中尺度大气-海流-海浪耦合模式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5
16
作者 关皓 周林 +1 位作者 薛彦广 张阳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1-218,共8页
考虑到我国南海特殊的战略位置和复杂的海气相互作用特征,基于中尺度大气模式(MM5)、区域海洋模式(POM)和第三代海浪模式(WW3),利用消息传递的并行编程方案,建立了适用于我国南海海区的中尺度大气-海流-海浪三元耦合模式系统,将该系统... 考虑到我国南海特殊的战略位置和复杂的海气相互作用特征,基于中尺度大气模式(MM5)、区域海洋模式(POM)和第三代海浪模式(WW3),利用消息传递的并行编程方案,建立了适用于我国南海海区的中尺度大气-海流-海浪三元耦合模式系统,将该系统用于对南海典型台风过程的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耦合模式运行高效稳定,较好模拟了两次台风过程,与非耦合大气模式相比,提高了对台风路径和强度的模拟准确率;耦合模式模拟出了上层海洋对台风系统的响应特征,在台风中心附近,海面温度降低,海表流场和海浪场增强,相对于台风路径,响应具有右偏性;耦合模式中的波浪效应增强了海表应力,阻碍了台风系统的发展,增强了海面降温幅度和海流近惯性振荡的振幅。大气-海流-海浪耦合模式系统是研究南海中尺度海-气相互作用,提高南海区域气象水文预报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科学 大气-海流-海浪耦合模式 数值模拟 台风 海洋响应 波浪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三维海洋温度和海流数值预报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钦政 张建华 +4 位作者 刘煜 王旭 李燕 白珊 吴辉碇 《海洋预报》 2005年第z1期27-34,共8页
“十·五”期间,我国开展了三维海洋温度和海流数值预报的业务化研究工作。经过3年的努力,渤海三维海洋温度和海流数值预报系统研制完成,并于2003年10月,开始试预报。本文对该预报系统以及运行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所存在的问题... “十·五”期间,我国开展了三维海洋温度和海流数值预报的业务化研究工作。经过3年的努力,渤海三维海洋温度和海流数值预报系统研制完成,并于2003年10月,开始试预报。本文对该预报系统以及运行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所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海洋温度 海流 海冰 三维海洋要素数值预报 -海洋耦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夏季北极海冰数值预报试验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清华 李春花 +3 位作者 邢建勇 李群 张林 李明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7-94,共8页
为保障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的顺利开展,于2010年6—8月开展了北极海冰预报预测服务。预报试验基于MITgcm(麻省理工学院通用环流模式),以NCEP GFS(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全球预报系统)资料为大气强迫,初始化分别使用美国冰雪中心SSM/I... 为保障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的顺利开展,于2010年6—8月开展了北极海冰预报预测服务。预报试验基于MITgcm(麻省理工学院通用环流模式),以NCEP GFS(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全球预报系统)资料为大气强迫,初始化分别使用美国冰雪中心SSM/I(专用微波成像仪)或德国不莱梅大学AMSR-E(地球观测系统先进微波扫描辐射计)北极海冰密集度卫星资料。对2010年6—8月数值预报结果的初步评估表明,预报结果同卫星观测资料比较一致。在发生快速海冰变化的太平洋扇区,预报结果优于惯性预报,表明模式具有较好的局地海冰数值预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 海冰-海洋耦合模式 海冰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海冰季节演变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9
作者 唐茂宁 刘钦政 +1 位作者 刘煜 白珊 《海洋预报》 2010年第2期48-52,共5页
MM5数值产品作为大气强迫,利用冰-海洋耦合模式模拟2003~2004冬季渤海海冰演变过程。与海冰遥感、海洋站监测资料等实测资料相比,初冰日和终冰日和观测数据比较接近,模拟海冰各个发展阶段主要分布特征和MODIS遥感图像相似,但模拟的海... MM5数值产品作为大气强迫,利用冰-海洋耦合模式模拟2003~2004冬季渤海海冰演变过程。与海冰遥感、海洋站监测资料等实测资料相比,初冰日和终冰日和观测数据比较接近,模拟海冰各个发展阶段主要分布特征和MODIS遥感图像相似,但模拟的海冰厚度与辽东湾93平台、202平台的冰厚观测数据相比存在较大出入,说明该模型还有待改善。总体上看,冰-海洋耦合模式基本具备模拟渤海海冰季节演变过程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耦合模式 海冰季节变化 数值模拟 渤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燃气体泄漏爆炸下海洋平台数值仿真计算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珂 尹群 +1 位作者 嵇春艳 苏艳艳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0-95,共6页
用等效TNT方法计算了海洋平台复杂结构在油气爆炸冲击波作用下的动态响应,采用MSC.DYTRAN中的多欧拉-拉格朗日耦合方法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用多欧拉域模拟结构内外空气中爆炸冲击波传播情况,用快速耦合方法计算结构和流体的耦合作用。模... 用等效TNT方法计算了海洋平台复杂结构在油气爆炸冲击波作用下的动态响应,采用MSC.DYTRAN中的多欧拉-拉格朗日耦合方法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用多欧拉域模拟结构内外空气中爆炸冲击波传播情况,用快速耦合方法计算结构和流体的耦合作用。模拟结果显示:在油气爆炸冲击波的作用下,平台舱室变形、失效后破裂,冲击波通过破口传入平台其它舱室;研究了平台各层甲板、舱壁等构件的吸能情况,为平台的结构设计和结构加强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爆炸 海洋平台 多欧拉-拉格朗日耦合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