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防污剂控释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珊珊 牛永锋 叶章基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3-60,76,共9页
含防污剂的防污涂层技术是目前解决海洋污损问题最常用的手段,然而即使是防污性能优异的自抛光防污涂料也普遍存在防污剂毒性危害和释放不稳定的问题,要兼顾环保和长效防污,除了提升防污剂本身的防污能力外,另一个关键因素是控制防污剂... 含防污剂的防污涂层技术是目前解决海洋污损问题最常用的手段,然而即使是防污性能优异的自抛光防污涂料也普遍存在防污剂毒性危害和释放不稳定的问题,要兼顾环保和长效防污,除了提升防污剂本身的防污能力外,另一个关键因素是控制防污剂的释放。本文介绍了含防污剂的防污涂料类型与作用机理,综述了海洋防污剂控释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微/纳米容器控释技术和接枝防污剂控释技术。最后指出了海洋防污控释技术实用化还需解决控释工艺复杂以及防污剂负载或接枝后防污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海洋防污剂的控释技术可以从开发高效的且能够满足负载或接枝要求的防污剂,开发简单可行的控释技术,研究防污剂的控释机理以及发展智能控释技术等方向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防污剂 控释技术 微/纳米容器 接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片山海绵共附生细菌的防污活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志颖 王祥 +2 位作者 苏培 冯丹青 柯才焕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0-346,共7页
从叶片山海绵(Mycale phyllophila)中分离纯化得到7株共附生细菌,经16SrDNA序列比对,分别归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5株)、假弧菌属(Pseudovibrio,1株)和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1株).菌株经发酵培养后对发酵液进行提取,以翡翠贻贝(Pe... 从叶片山海绵(Mycale phyllophila)中分离纯化得到7株共附生细菌,经16SrDNA序列比对,分别归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5株)、假弧菌属(Pseudovibrio,1株)和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1株).菌株经发酵培养后对发酵液进行提取,以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足丝分泌抑制实验检测提取物的防污活性.检测结果表明,菌株NAP1和NAP7的提取物显著抑制翡翠贻贝足丝分泌,其半抑制浓度(EC50)分别为55.26和14.85μg/mL,其余5株菌株的提取物均无防污活性.结合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和16SrDNA序列比对,将菌株NAP7初步鉴定为脱氮假弧菌(Pseudovibrio denitrificans).另外,进一步对菌株NAP7提取物进行活性部位追踪,以不同极性的溶剂进行萃取,依次获得石油醚相、二氯甲烷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部分,进行防污活性检测,发现除水相部分无防污活性外,其余4个部分均显著抑制翡翠贻贝足丝分泌,其中正丁醇相不仅防污活性高(EC50=4.06μg/mL),对翡翠贻贝的毒性也低(半致死浓度(LC50)=158.11μg/mL),表明其中含有高效低毒的活性成分.研究结果为从海洋微生物中筛选获得新型环保海洋防污剂奠定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共附生细菌 活性 海洋防污剂 叶片山海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