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东海和黄海沉积物中海洋自生来源对支链四醚类化合物的贡献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先绪
贾国东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9-87,共9页
近些年,支链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类脂物(brGDGTs)被广泛应用于陆地古气候、古环境重建研究中,并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brGDGTs在海洋沉积物中普遍存在,起初被认为是陆源输入的结果,但越来越受到质疑。在中国东海和黄海区域,brGDGTs的相关...
近些年,支链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类脂物(brGDGTs)被广泛应用于陆地古气候、古环境重建研究中,并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brGDGTs在海洋沉积物中普遍存在,起初被认为是陆源输入的结果,但越来越受到质疑。在中国东海和黄海区域,brGDGTs的相关研究还相对较少。本文分析了位于南黄海和东海北部的4个站位年龄跨度近百年的柱状岩芯,讨论了brGDGTs相关参数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brGDGTs的来源。结果显示,岩芯沉积物中brGDGTs分布样式与已发表的黄河和长江流域土壤中brGDGTs分布样式存在显著差别,暗示了海洋微生物自生brGDGTs的存在。在假设岩芯沉积物中brGDGTs主要由长江和黄河流域土壤输入和海洋微生物自生三端元贡献的情况下,用四甲基brGDGTs百分含量(%tetra)和四甲基环化指数(#Ring_(tetra))参数计算了三个端元的相对贡献和绝对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海洋自生是沉积物中brGDGTs的主要贡献者,在南黄海中北部可达70%以上。从百余年来的沉积序列来看海洋自生brGDGTs的含量有增加的趋势,这种趋势可能与海水的富营养化增强有关,也可能是随沉积深度增加降解加强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沉积物
支链GDGT
来源
海洋自生
陆地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洋沉积物中自生碳氟磷灰石成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2
作者
叶子靖
周怀阳
高航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21,共13页
自生碳氟磷灰石(CFA)是海洋沉积物中重要的磷汇,也是海底沉积型磷矿的主要含磷矿物。解析CFA的成因对了解地质历史时期海洋生产力变化、磷循环模式及其全球气候环境效应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在比较全面地收集、整理已有海洋沉积...
自生碳氟磷灰石(CFA)是海洋沉积物中重要的磷汇,也是海底沉积型磷矿的主要含磷矿物。解析CFA的成因对了解地质历史时期海洋生产力变化、磷循环模式及其全球气候环境效应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在比较全面地收集、整理已有海洋沉积物中自生碳氟磷灰石成因研究相关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综合性的比较分析,全面地总结了有关海洋沉积物中CFA形成的物质来源、形成环境及沉淀机制的认识,分析了包括有机质的微生物降解、铁羟基氧化物对磷酸盐的吸附与释放、鱼类硬质碎屑的溶解、大型硫化细菌对多聚磷酸盐的储存与释放等有关磷富集的过程,揭示了氧化还原条件的波动等对磷富集的影响。同时,本文强调磷酸钙(CaP)前体的存在及与CFA形成之间可能的关系,阐释CaP前体在碳酸钙表面的界面耦合溶解-沉淀机制可作为CFA交代成因的微观证据,并明确了交代成因CFA的多种鉴别标志。最后,希望依靠海洋科技的进步以及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提出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海洋沉积物中自生CFA成因与分布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氟磷灰石
海洋自生
矿物
成磷作用
磷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海和黄海沉积物中海洋自生来源对支链四醚类化合物的贡献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先绪
贾国东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9-87,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6072)
文摘
近些年,支链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类脂物(brGDGTs)被广泛应用于陆地古气候、古环境重建研究中,并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brGDGTs在海洋沉积物中普遍存在,起初被认为是陆源输入的结果,但越来越受到质疑。在中国东海和黄海区域,brGDGTs的相关研究还相对较少。本文分析了位于南黄海和东海北部的4个站位年龄跨度近百年的柱状岩芯,讨论了brGDGTs相关参数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brGDGTs的来源。结果显示,岩芯沉积物中brGDGTs分布样式与已发表的黄河和长江流域土壤中brGDGTs分布样式存在显著差别,暗示了海洋微生物自生brGDGTs的存在。在假设岩芯沉积物中brGDGTs主要由长江和黄河流域土壤输入和海洋微生物自生三端元贡献的情况下,用四甲基brGDGTs百分含量(%tetra)和四甲基环化指数(#Ring_(tetra))参数计算了三个端元的相对贡献和绝对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海洋自生是沉积物中brGDGTs的主要贡献者,在南黄海中北部可达70%以上。从百余年来的沉积序列来看海洋自生brGDGTs的含量有增加的趋势,这种趋势可能与海水的富营养化增强有关,也可能是随沉积深度增加降解加强的结果。
关键词
海洋
沉积物
支链GDGT
来源
海洋自生
陆地土壤
Keywords
ocean sediments
brGDGTs
source
oceanic in situ production
terrestrial soils
分类号
P593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洋沉积物中自生碳氟磷灰石成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2
作者
叶子靖
周怀阳
高航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21,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南海深部计划重点项目”(91428207)。
文摘
自生碳氟磷灰石(CFA)是海洋沉积物中重要的磷汇,也是海底沉积型磷矿的主要含磷矿物。解析CFA的成因对了解地质历史时期海洋生产力变化、磷循环模式及其全球气候环境效应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在比较全面地收集、整理已有海洋沉积物中自生碳氟磷灰石成因研究相关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综合性的比较分析,全面地总结了有关海洋沉积物中CFA形成的物质来源、形成环境及沉淀机制的认识,分析了包括有机质的微生物降解、铁羟基氧化物对磷酸盐的吸附与释放、鱼类硬质碎屑的溶解、大型硫化细菌对多聚磷酸盐的储存与释放等有关磷富集的过程,揭示了氧化还原条件的波动等对磷富集的影响。同时,本文强调磷酸钙(CaP)前体的存在及与CFA形成之间可能的关系,阐释CaP前体在碳酸钙表面的界面耦合溶解-沉淀机制可作为CFA交代成因的微观证据,并明确了交代成因CFA的多种鉴别标志。最后,希望依靠海洋科技的进步以及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提出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海洋沉积物中自生CFA成因与分布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
碳氟磷灰石
海洋自生
矿物
成磷作用
磷循环
Keywords
carbonate fluoroapatite
marine authigenic minerals
phosphogenesis
phosphorus cycle
分类号
P736.3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东海和黄海沉积物中海洋自生来源对支链四醚类化合物的贡献
王先绪
贾国东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海洋沉积物中自生碳氟磷灰石成因研究进展
叶子靖
周怀阳
高航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