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增长的效率测度 被引量:20
1
作者 吴梵 高强 刘韬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119-122,共4页
文章运用三阶段DEA方法对海洋科技创新影响海洋经济增长的效率进行测算,其结果显示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增长效率的整体效率不高,不论是纯技术效率还是规模效率均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海洋科技创新投入的外部环境因素与内部管理因素都直... 文章运用三阶段DEA方法对海洋科技创新影响海洋经济增长的效率进行测算,其结果显示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增长效率的整体效率不高,不论是纯技术效率还是规模效率均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海洋科技创新投入的外部环境因素与内部管理因素都直接影响海洋经济增长效率。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进一步考察沿海11省市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增长效率值以及各影响因素的空间外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科技创新 海洋经济增长 效率测度 空间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灾害对海洋经济增长影响研究——基于内生经济增长与拓展C-D函数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妍 高强 李华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13-918,共6页
基于内生经济增长视角,将海洋灾害损失与海洋科技进步内生化,与海洋劳动力和资本要素一并作为海洋经济生产驱动因素,测度海洋灾害对海洋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海洋灾害对当年海洋经济增长有负向影响,对灾后第2年海洋经济增长具有拉... 基于内生经济增长视角,将海洋灾害损失与海洋科技进步内生化,与海洋劳动力和资本要素一并作为海洋经济生产驱动因素,测度海洋灾害对海洋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海洋灾害对当年海洋经济增长有负向影响,对灾后第2年海洋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且长期呈现负作用。究其原因,海洋灾害主要通过破坏海洋经济生产基础设施、设备以及渔业资源等生产资本影响当期海洋经济增长;通过更新海洋科技和海洋经济生产资本存量拉动灾后海洋经济增长;长期来看,海洋灾害对海洋经济生产要素破坏作用大于对要素的更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灾害 直接经济损失 海洋经济增长 内生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资源约束与中国海洋经济增长——基于海洋资源“尾效”的计量检验 被引量:27
3
作者 王泽宇 卢雪凤 韩增林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97-1506,共10页
通过构建海洋资源"尾效"模型,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对中国沿海11省份(不含港澳台)海洋资源"尾效"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海洋资源"尾效"的平均水平为0.032 2,海洋资源对海洋经济增长的约束程度较... 通过构建海洋资源"尾效"模型,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对中国沿海11省份(不含港澳台)海洋资源"尾效"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海洋资源"尾效"的平均水平为0.032 2,海洋资源对海洋经济增长的约束程度较高,资源利用方式整体呈粗放型。(2)沿海各省份海洋资源"尾效"差异显著,其中广东、上海为海洋资源低约束型,海洋资源"尾效"值分别为0.009 4、0.009 8;山东、浙江、江苏、福建、天津、辽宁、河北为海洋资源高约束型,海洋资源"尾效"值介于0.010 0~0.050 0之间;广西、海南为海洋资源强约束型,海洋资源"尾效"值均大于0.050 0。(3)海洋资源"尾效"与涉海从业人员增长率、海洋资源消耗增长率、海洋资源弹性系数、资本弹性系数呈正相关关系,海洋资源消耗速度越快,对海洋经济增长的阻力越大,而劳动力、资本的过度供给会加大海洋资源消耗对海洋经济增长的阻碍力度。因此合理利用海洋资源、优化资源利用方式,合理分配区域人力资源、提高涉海从业人员的科技素质,并推动海洋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是降低海洋资源"尾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增长 海洋资源约束 尾效 Romer“尾效”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增长质量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李博 田闯 +1 位作者 金翠 史钊源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66-1275,共10页
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是建设海洋强国的新要求。通过构建海洋经济-地理距离空间权重矩阵对2000-2014年环渤海地区17个沿海地级市海洋经济增长质量主体的空间交互作用及空间效应进行研究;借助空间计量模型对海洋经济增长质量空间效... 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是建设海洋强国的新要求。通过构建海洋经济-地理距离空间权重矩阵对2000-2014年环渤海地区17个沿海地级市海洋经济增长质量主体的空间交互作用及空间效应进行研究;借助空间计量模型对海洋经济增长质量空间效应影响因素进行甄别。研究表明:①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增长质量主体呈显著空间相关性,存在空间交互作用;②海洋经济增长质量存在空间溢出的正反馈效应。影响因素中对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增长质量的直接贡献强度排序为:海洋环境>海洋产业>海洋人才>海洋资本>海洋科技,对其他地区溢出效应影响的排序为:海洋基建>海洋人才>海洋资本。研究为环渤海地区海洋政策制定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增长质量 溢出效应 SDM 环渤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海洋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空间杜宾模型 被引量:24
5
作者 李帅帅 范郢 沈体雁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11,共6页
利用2006—2015年我国沿海各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投资、人力资本、创新与海洋经济增长的关系,探讨我国海洋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结果显示:投资、人力资本、创新均对海洋经济增长产生正向影响;... 利用2006—2015年我国沿海各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投资、人力资本、创新与海洋经济增长的关系,探讨我国海洋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结果显示:投资、人力资本、创新均对海洋经济增长产生正向影响;投资的空间交互效应显著,人力资本与创新的空间交互效应不显著;沿海某省海洋经济的增长对邻近省份海洋经济的增长具有抑制作用;投资效率与海洋经济增长之间呈倒"U"型关系,人力资本效率与海洋经济增长之间呈线性关系,创新与海洋经济增长之间呈正"U"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增长 动力机制 投资 人力资本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产业结构调整与海洋经济增长——生产要素投入贡献率的再测算 被引量:16
6
作者 于梦璇 安平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6-93,共8页
一般认为,调整海洋产业结构可以促进海洋经济增长,但是宏观数据并不支持这一观点。本文运用空间计量方法测算了12个主要海洋产业的生产要素投入贡献率,尝试从微观层面给出解释。研究发现,除人力资本要素外,资本、劳动力和科技三种生产... 一般认为,调整海洋产业结构可以促进海洋经济增长,但是宏观数据并不支持这一观点。本文运用空间计量方法测算了12个主要海洋产业的生产要素投入贡献率,尝试从微观层面给出解释。研究发现,除人力资本要素外,资本、劳动力和科技三种生产要素的投入贡献率在不同产业间差别不大;仅在同一产业内部差异明显;而且,行业所处发展阶段仅取决于人力资本要素是否对生产具有显著影响,与是否"新兴产业"无关。这说明海洋产业结构调整是海洋经济增长的结果,而非原因。只有改变要素投入报酬率才能从根本上为海洋经济增长提供持续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产业结构 海洋经济增长 要素投入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AR模型的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杜军 赵培阳 寇佳丽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1-67,共7页
海洋科技创新是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引擎,海洋科技创新对推动海洋经济快速发展,建设海洋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选取1996—2014年我国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增长的数据,利用VAR模型对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 海洋科技创新是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引擎,海洋科技创新对推动海洋经济快速发展,建设海洋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选取1996—2014年我国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增长的数据,利用VAR模型对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从整体来说,海洋科技创新是海洋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然而海洋经济增长并非是海洋科技创新的格兰杰原因;从具体来讲,海洋科技成果应用不是海洋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当前需要加大海洋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科技创新 海洋经济增长 向量自回归模型 脉冲响应函数 协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洋经济动力因素与海洋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PVAR脉冲与GIS技术的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杜军 寇佳丽 赵培阳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0-51,共12页
为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明晰中国海洋经济动力因素与海洋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及其空间特征,本文从技术、资本和劳动力三方面出发,引入PVAR模型与GIS技术,分析2005-2015年度我国沿海省市海洋经济动力因素与海洋经济空间响应格局分布。... 为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明晰中国海洋经济动力因素与海洋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及其空间特征,本文从技术、资本和劳动力三方面出发,引入PVAR模型与GIS技术,分析2005-2015年度我国沿海省市海洋经济动力因素与海洋经济空间响应格局分布。结果表明:整体上,全国涉海就业率与技术进步短期内无法满足海洋经济发展的需要,从长期来看,涉海就业率的增加、海洋科技成果转换与海洋资本存量的逐渐增多,对海洋经济具有促进作用,但后劲不足;从部分来看,受海洋技术进步、海洋劳动投入正向影响作用的地区多集中于环渤海地区与长三角地区,海洋资本存量影响较大地区多集中于除河北外的环渤海地区,部分沿海省份海洋经济产值与海洋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步,对海洋技术、海洋劳动、海洋资本的需求日益增加;各沿海省份三大海洋经济动力因素发展均不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增长 PVAR模型 动力因素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经济增长对海域使用影响关系实证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霍永伟 罗建美 韩晓庆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20-631,共12页
本文以中国海洋经济为研究对象,基于面板回归方法及脉冲响应分析,对北部、东部和南部海洋经济带的海域使用对海洋经济的影响关系开展实证研究,选取2001-2015年填海造地、构筑物、围海、开放式和其他用海方式的海域使用面积为被解释变量... 本文以中国海洋经济为研究对象,基于面板回归方法及脉冲响应分析,对北部、东部和南部海洋经济带的海域使用对海洋经济的影响关系开展实证研究,选取2001-2015年填海造地、构筑物、围海、开放式和其他用海方式的海域使用面积为被解释变量,以同期人均GOP为解释变量,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淤模型拟合效果较好,采用面板模型和脉冲响应来分析海域使用与海洋经济之间的关系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于三大海洋经济带海洋经济增长与海域使用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在空间区域上还是在时间序列上差异性特征都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资源消耗 海洋经济增长 面板模型 脉冲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经济政策效力评价及其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伍业锋 周晓彤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1-122,共12页
本文从政策工具、政策目标和政策措施三个维度构建海洋政策效力评价体系,对1982—2023年间我国各部门发布的893份海洋政策文本的效力进行量化分析,通过建立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实证检验海洋政策效力对海洋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 本文从政策工具、政策目标和政策措施三个维度构建海洋政策效力评价体系,对1982—2023年间我国各部门发布的893份海洋政策文本的效力进行量化分析,通过建立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实证检验海洋政策效力对海洋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研究发现,我国各年度海洋政策效力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也存在后续增长动力不足、条均效力下滑、政策措施使用不均、部分政策目标关注度不够等问题。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海洋政策效力显著促进了海洋经济增长,并通过促成劳动力和资本向海洋经济领域的聚集来实现,且主要体现在海洋政策目标效力的产业优化升级类和生态文明建设类目标效力分量上。而海洋政策措施类效力的作用发挥不够理想,相关财政税收类措施和投融资类措施效力分量均对涉海劳动力和海洋资本存量形成挤出。为持续提升我国海洋经济政策体系效力,更好地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本文研究结论,建议积极出台新的全局战略性海洋经济发展系列政策,更多关注海洋经济发展布局、科技创新发展和对内对外协作目标的设定及实际效果,合理增加对投融资类措施的使用力度,注重各类政策措施的优化,从而促进海洋生产要素的聚集和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政策 政策效力 海洋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结构调整、海域空间资源变动与海洋渔业经济增长 被引量:17
11
作者 王波 翟璐 +1 位作者 韩立民 张红智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96-100,共5页
海域空间资源是海洋渔业发展的基础要素投入,直接影响其持续发展。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海域空间资源变动对海洋渔业经济的影响,并构建了以海洋渔业产业结构为门槛变量的计量模型,探究海洋渔业产业结构变动引起海域空间资源对海洋渔业经... 海域空间资源是海洋渔业发展的基础要素投入,直接影响其持续发展。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海域空间资源变动对海洋渔业经济的影响,并构建了以海洋渔业产业结构为门槛变量的计量模型,探究海洋渔业产业结构变动引起海域空间资源对海洋渔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变化。结果显示:海洋渔业产业结构变动能够引起海域空间资源影响海洋渔业经济增长路径的变化,当海洋渔业产业结构越过门槛值时,海域空间资源对海洋渔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由不显著转为正向显著。海洋渔业养捕结构、工业化系数、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提高会改善人们对海域空间资源开发的认知程度,不仅不会降低海域空间资源对海洋渔业增长的影响,反而会提高海域空间资源对海洋渔业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这主要是由海洋渔业的产业属性、内部产业构成与海域空间资源属性及特征所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空间资源 海洋渔业产业结构 海洋渔业经济增长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云港海州湾现代渔港经济区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超 潘绪伟 +1 位作者 李源 陈凤 《中国水产》 CAS 2024年第5期36-39,共4页
渔港经济区是现代渔港的重要发展趋势,是渔业海洋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本文以渔港经济区发展为研究背景,通过分析连云港海州湾现代渔港经济区发展的基础优势与存在问题,探讨提出了未来渔港经济区发展的定位战略和对策建议,以期为助力连... 渔港经济区是现代渔港的重要发展趋势,是渔业海洋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本文以渔港经济区发展为研究背景,通过分析连云港海州湾现代渔港经济区发展的基础优势与存在问题,探讨提出了未来渔港经济区发展的定位战略和对策建议,以期为助力连云港海州湾现代渔港经济区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港经济 海州湾 海洋经济增长 重要发展趋势 战略和对策 连云港 问题 探讨 重要抓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州市海洋经济与碳排放脱钩关系测算与分析
13
作者 董永宏 徐习景 《海洋与渔业》 2022年第1期119-120,共2页
惠州目前已经逐步形成了以海洋化工、海洋渔业、交通运输、海洋旅游为主要产业类型的海洋经济结构,而海洋经济增长的背后伴随着不可忽视的能源消费与温室气体排放的问题。惠州市海洋经济发展如何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实现脱钩发... 惠州目前已经逐步形成了以海洋化工、海洋渔业、交通运输、海洋旅游为主要产业类型的海洋经济结构,而海洋经济增长的背后伴随着不可忽视的能源消费与温室气体排放的问题。惠州市海洋经济发展如何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实现脱钩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渔业 海洋经济发展 海洋经济增长 交通运输 产业类型 能源消费 碳中和 海洋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
14
《海洋与渔业》 2020年第6期8-9,共2页
2019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超2.1万亿元据广东省发布的《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0)》显示,2019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超2.1万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23.6%。广东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广东已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区之一。海... 2019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超2.1万亿元据广东省发布的《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0)》显示,2019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超2.1万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23.6%。广东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广东已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区之一。海洋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的同时,海洋经济对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报告显示,2019年,海洋经济增长对广东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2.4%,全省海洋产业"四上企业"从业人数59.3万人,占全省"四上企业"总从业人数的2.5%。(新华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发展 海洋生产总值 海洋经济增长 海洋产业 从业人数 持续增长 广东地区 核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