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菜菌核病菌拮抗海洋细菌GM-1菌株的种类鉴定及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葛平华 马桂珍 +3 位作者 付泓润 暴增海 王淑芳 刘兆普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0-56,共7页
从连云港海域分离到1株对油菜菌核病菌有显著抑制作用的海洋细菌菌株GM-1,对其进行种类鉴定、抗菌作用测定及盆栽防病效果测定。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rDNA序列、gyrB基因序列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芽胞杆菌属(Bacillus)的... 从连云港海域分离到1株对油菜菌核病菌有显著抑制作用的海洋细菌菌株GM-1,对其进行种类鉴定、抗菌作用测定及盆栽防病效果测定。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rDNA序列、gyrB基因序列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芽胞杆菌属(Bacillus)的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抑菌作用测定结果表明:GM-1菌株和无菌发酵液对油菜菌核病菌菌丝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培养7d的抑菌带宽度分别达到30mm和16mm,GM-1菌株和无菌发酵液对菌丝细胞结构有明显的破坏作用,导致菌丝细胞壁变厚、膨大;同时对菌核的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菌液较无菌发酵液的抑制作用更显著。盆栽防病效果测定表明:该菌株菌液对油菜菌核病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防治效果达68%,同时能够促进油菜种子萌发,显示出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核病 海洋细菌gm-1菌株 种类鉴定 作用 盆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细菌1202菌株产胞外多糖的适宜条件 被引量:9
2
作者 郑忠辉 刘三震 +3 位作者 黄益丽 黄耀坚 宋思扬 苏文金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61-664,共4页
应用响应面法(ResponseSurfaceMethod,RSM)对海洋细菌1202菌株胞外多糖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适宜的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蔗糖4%,酵母膏0.05%,玉米浆1.5%,CaCO30.15%,KH2PO40.08%,MgSO4·7H2O0.05%,FeSO4·7H2O0.01%,NaCl0.... 应用响应面法(ResponseSurfaceMethod,RSM)对海洋细菌1202菌株胞外多糖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适宜的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蔗糖4%,酵母膏0.05%,玉米浆1.5%,CaCO30.15%,KH2PO40.08%,MgSO4·7H2O0.05%,FeSO4·7H2O0.01%,NaCl0.1%,pH7.5.在装液量为50mL(500mL三角瓶),接种量5%时,于28℃摇瓶培养7d,胞外多糖的产量可达到8.3mg/mL,转化率为20.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细菌 12O2 胞外多糖 发酵培养基 适宜条件 响应面法 免疫调节活性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细菌GM-1-1产芽孢发酵培养基和摇瓶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5
3
作者 吴海霞 陈茹 +5 位作者 曹雪梅 李欢 暴增海 马桂珍 王军强 罗志会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454-2462,共9页
【目的】优化海洋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GM-1-1的产芽孢发酵培养基和摇瓶发酵条件,为该菌株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GM-1-1菌株发酵液中的细菌总数和芽孢产率为检测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该菌... 【目的】优化海洋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GM-1-1的产芽孢发酵培养基和摇瓶发酵条件,为该菌株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GM-1-1菌株发酵液中的细菌总数和芽孢产率为检测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该菌株产芽孢发酵培养基和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GM-1-1菌株发酵完成后喷雾干燥制成菌粉,加入不同助剂制成有效含量为1010CFU/g的可湿性粉剂用于水稻纹枯病田间防治试验。【结果】GM-1-1菌株产芽孢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为麦麸0.75%、花生饼粉2.5%、CaCO30.05%;最佳发酵条件为pH 7,温度30℃,250 mL三角瓶装液量60 mL,接种量8%,转速200 r/min,培养时间54 h。优化后GM-1-1菌株发酵培养基的细菌总数和芽孢产率分别达7.40×109个/mL和89.42%。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GM-1-1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最高可达82.06%。【结论】优化后的培养基和发酵条件可有效提高GM-1-1菌株的细菌总数和芽孢产率,且培养基成本低、来源广泛。GM-1-1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纹枯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用于生产菌剂并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解淀粉芽孢杆 gm-1-1 芽孢 培养基 发酵条件 田间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多黏类芽孢杆菌L_1-9菌株生产抑菌物质发酵条件及其抑菌谱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马桂珍 付泓润 +2 位作者 王淑芳 暴增海 吴少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231-235,共5页
以植物病原真菌小麦赤霉病菌为指示菌,研究海洋细菌L1-9菌株产生抑菌物质的发酵条件。采用以不同的培养基配方和不同的发酵条件进行液体发酵,并用琼脂糖扩散法测定发酵液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海洋细菌L1-9菌株产生抑菌物质的最佳培养基... 以植物病原真菌小麦赤霉病菌为指示菌,研究海洋细菌L1-9菌株产生抑菌物质的发酵条件。采用以不同的培养基配方和不同的发酵条件进行液体发酵,并用琼脂糖扩散法测定发酵液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海洋细菌L1-9菌株产生抑菌物质的最佳培养基(g/100mL)为豆饼粉1、玉米粉1.5、麦麸1、大米粉0.5、KH2PO40.07、MgSO40.03、CaCO30.1,采用海水配制,自然pH值;发酵条件为培养基pH9.0、接种量7%、培养温度28℃、装瓶量110mL(500mL摇瓶)、摇床转速180r/min、培养时间33h。抑菌谱实验结果表明:L1-9菌株发酵液对供试的16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菌带宽度均达到7mm以上,对5种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细菌L1-9 物质 发酵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多黏类芽孢杆菌L_1-9菌株抗菌蛋白的分离纯化及其抗菌作用 被引量:18
5
作者 马桂珍 王淑芳 +3 位作者 暴增海 吴少杰 夏振强 李世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335-339,共5页
通过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 Sepharose Fast Flow柱层析、Sephadex G-200柱层析,以小麦蠕孢病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采用抑菌活性追踪和SDS-PAGE跟踪检测,从分离自连云港海域、对多种病原真菌具有抑菌作用的多黏类芽孢杆菌L1-9菌株... 通过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 Sepharose Fast Flow柱层析、Sephadex G-200柱层析,以小麦蠕孢病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采用抑菌活性追踪和SDS-PAGE跟踪检测,从分离自连云港海域、对多种病原真菌具有抑菌作用的多黏类芽孢杆菌L1-9菌株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得到一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小麦蠕孢病菌的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的抗菌蛋白,分子质量约31k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多黏类芽孢杆L1-9 蛋白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假单胞菌GY-1菌株的抗菌作用及其胞外抗菌蛋白的分离纯化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淑芳 暴增海 +3 位作者 马桂珍 葛平华 吴少杰 付泓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221-225,共5页
采用对峙培养法和牛津杯法测定海洋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GY-1菌株和发酵液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GY-1菌株和发酵液对小麦根腐病菌(Bipolaris sorokiniana)、禾谷镰刀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菠菜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a)... 采用对峙培养法和牛津杯法测定海洋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GY-1菌株和发酵液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GY-1菌株和发酵液对小麦根腐病菌(Bipolaris sorokiniana)、禾谷镰刀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菠菜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a)、斑点落叶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和小麦叶枯病菌(Alternaria tenuis Nees)等植物病原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发酵液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 Sepharose Fast Flow柱层析、Sephadex G-75凝胶层析,以小麦根腐病菌为指示菌进行活性追踪和SDS-PAGE电泳纯度跟踪检测,纯化出一种对小麦根腐病菌具有明显抗菌作用的抗菌蛋白,其分子质量约为70.9k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假单胞杆GY-1 作用 蛋白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海洋趋磁细菌YSC-1的磁性能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高峻 宋涛 +3 位作者 潘红苗 吴龙飞 岳海东 肖天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07-110,共4页
对从黄海冷水团附近海域的底泥中分离到的一株新型海洋趋磁细菌YSC-1的磁特性进行了分析.对YSC-1菌株进行的磁铁吸附实验显示YSC-1菌株有一定的磁性、核磁共振(MRI)测定表明菌体中包含磁性材料,磁性能测量结果证明YSC-1的菌体沉淀有磁性... 对从黄海冷水团附近海域的底泥中分离到的一株新型海洋趋磁细菌YSC-1的磁特性进行了分析.对YSC-1菌株进行的磁铁吸附实验显示YSC-1菌株有一定的磁性、核磁共振(MRI)测定表明菌体中包含磁性材料,磁性能测量结果证明YSC-1的菌体沉淀有磁性,但磁性较弱,磁滞回线测量显示YSC-1菌株中含有铁磁材料,饱和磁矩约为40memu/g.每个细菌的磁矩为:3.06×10-14em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趋磁细菌 YSC-1 磁特性 核磁共振 磁滞回线 磁小体 生物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粘类芽孢杆菌L_1-9菌株对番茄早疫病的抑菌防病作用 被引量:25
8
作者 马桂珍 王淑芳 +3 位作者 暴增海 吴少杰 夏振强 李世东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5-59,共5页
L1-9菌株是从连云港海域海泥中分离获得的1株多粘类芽孢杆菌。采用平板对峙法和打孔法测定L1-9菌株及其发酵液和无菌发酵液对番茄早疫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L1-9菌株和无菌发酵液对番茄早疫病菌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培养4d的抑... L1-9菌株是从连云港海域海泥中分离获得的1株多粘类芽孢杆菌。采用平板对峙法和打孔法测定L1-9菌株及其发酵液和无菌发酵液对番茄早疫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L1-9菌株和无菌发酵液对番茄早疫病菌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培养4d的抑菌带宽度分别达到17.6mm和15.8mm,L1-9菌株的发酵液和无菌发酵液能明显降低早疫病菌的孢子萌发率并抑制芽管的伸长,发酵液的抑制作用高于无菌发酵液。采用离体叶片法和盆栽法测定该菌株的室内防病效果,结果表明:L1-9菌株的发酵液和无菌发酵液对番茄早疫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发酵液的防病效果高于无菌发酵液,其离体叶片法的保护效果和治疗效果分别达到79.28%和67.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细菌 多粘类芽孢杆L1-9 番茄早疫病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琼胶酶高产细菌的筛选和鉴定 被引量:20
9
作者 杜宗军 王鹏 +2 位作者 李筠 P.A.W.Robertson B.Austin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共4页
从海洋环境中筛选得到两株琼胶酶的高产菌株 ,通过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反应 ,确定它们属于弧菌属。通过BIOLOG细菌鉴定系统鉴定 ,并同弧菌属标准菌株分析比较 ,确定这两株菌都是塔式弧菌 (Vibriotubiashii) 。
关键词 琼胶酶 筛选 鉴定 海洋细菌 高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海洋梅久兰链霉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抗真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暴增海 马桂珍 +3 位作者 王淑芳 葛平华 吴少杰 付泓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240-243,共4页
采用梯度稀释分离法从连云港海域海水、海泥、近海土壤、海洋动物以及海洋植物样品中,分离出海洋放线菌22株,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测定不同放线菌菌株的抑菌作用,有9个放线菌菌株有抑菌作用。其中ZW-1菌株的抑制活性最强,该菌株及其发酵... 采用梯度稀释分离法从连云港海域海水、海泥、近海土壤、海洋动物以及海洋植物样品中,分离出海洋放线菌22株,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测定不同放线菌菌株的抑菌作用,有9个放线菌菌株有抑菌作用。其中ZW-1菌株的抑制活性最强,该菌株及其发酵液对供试的小麦雪腐镰刀菌(Fusarium nivale)、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graminearum)、斑点落叶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菠菜早疫病菌(Alternariasolani)、玉米圆斑病菌(Helminthosporium carbonum)、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vasinfectum)等8种植物病原真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导致病原真菌菌丝细胞壁膨大,原生质体收缩,同时可抑制菠菜早疫病菌(A.solani)分生孢子的萌发和芽管的伸长。通过培养特性、细胞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将海洋放线菌ZW-1菌株鉴定为梅久兰链霉菌(Streptomyces mediolan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链霉ZW-1 抑制作用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具抗肿瘤活性的北极细菌的筛选及分子鉴定 被引量:14
11
作者 曾润颖 李根 林昱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00-803,共4页
在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 ,从北极海域采集了水体 ,沉积物等样品 ,从中分离得到一批嗜冷细菌 ,采用MTT法对这些北极海洋细菌进行了细胞毒活性物质的筛选 ,得到一株具有细胞毒活性的菌株 .采用
关键词 抗肿瘤活性 北极细菌 MTT分析法 细胞毒活性物质 分子鉴定 筛选 海洋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黏细菌防治甘蔗梢腐病的筛选评价
12
作者 官佳松 卢天梅 +3 位作者 邹承武 蒙姣荣 马仲辉 苏志维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265-3276,共12页
【目的】明确来源于广西北部湾的海洋黏细菌对甘蔗梢腐病病原真菌的生物防治潜力,为研发有效防治甘蔗梢腐病的生物农药提供科学依据和物质基础。【方法】以来源于广西北部湾不同海洋生境的12种62株黏细菌为研究对象,以2株广西蔗区甘蔗... 【目的】明确来源于广西北部湾的海洋黏细菌对甘蔗梢腐病病原真菌的生物防治潜力,为研发有效防治甘蔗梢腐病的生物农药提供科学依据和物质基础。【方法】以来源于广西北部湾不同海洋生境的12种62株黏细菌为研究对象,以2株广西蔗区甘蔗梢腐病优势病原菌甘蔗镰孢菌(Fusarium sacchari)9DF-3-2和FS-2-1为靶标,通过平板对峙培养法评价黏细菌对甘蔗镰孢菌的拮抗作用,初步筛选出潜力活性菌株;利用透析膜对峙培养法、菌丝裂解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等从拮抗作用方式、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等方面评价潜力活性菌株对甘蔗镰孢菌的生物防治潜力。【结果】通过平板对峙培养法从62株黏细菌中发现47株黏细菌对2株甘蔗镰孢菌9DF-3-2和FS-2-1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活性菌株率达75.8%,有18株黏细菌对2株甘蔗镰孢菌的抑菌直径大于1.000 cm,其中以叶柄黏球菌(Myxococcusstipitatus)T163和蜂窝囊菌(Melittangiumsp.)T269的抑制作用最强。黏细菌胞外发酵液对甘蔗镰孢菌菌丝裂解试验结果显示,黏细菌T163和T269的胞外发酵液对2株甘蔗镰孢菌的菌丝抑制作用最明显;透析膜平板隔离试验结果显示,黏细菌T269、T163和T071受透析膜隔离后对甘蔗镰孢菌仍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黏细菌发酵提取物抗菌活性测定结果显示,黏细菌T163和T269的发酵提取物对2株甘蔗镰孢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浓度为100.0μg/mL的T163发酵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最好,其对9DF-3-2和FS-2-1的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13.97和84.58μg/mL。【结论】来源于广西北部湾的海洋黏细菌T163和T269对甘蔗梢腐病病原菌甘蔗镰孢菌表现出较好的生物活性,具有开发成绿色生物防治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细菌 甘蔗梢腐病 甘蔗镰孢 活性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海洋光合细菌高盐、高照生态实验研究的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仁康 《现代渔业信息》 1992年第9期18-21,共4页
对分离、筛选的海洋光合细菌菌株,对它的生态条件和在高盐,高温、高照及广谱pH值下的存活状况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生长特性与在极端条件下菌体存活的若干参数。研究表明,这些菌株能耐200‰的盐度和52℃之高温,能忍10.1万LUX的照度,并能适... 对分离、筛选的海洋光合细菌菌株,对它的生态条件和在高盐,高温、高照及广谱pH值下的存活状况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生长特性与在极端条件下菌体存活的若干参数。研究表明,这些菌株能耐200‰的盐度和52℃之高温,能忍10.1万LUX的照度,并能适应4.5—13较广范围的pH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照度 海洋 光合细菌 复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树根际固氮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固氮酶活力测定 被引量:9
14
作者 吴凡 张楠 +2 位作者 张莎莎 姜维 刘训理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7-392,共6页
利用固氮细菌可降低桑园化肥使用量和提高桑叶产量与品质。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从桑树根际分离获得24个具有固氮能力的细菌分离株,以rep-PCR基因指纹分析聚类为18个聚类群。经固氮酶活性测定,PA19、PA2和PK1菌株具有较强的固氮酶活性。利... 利用固氮细菌可降低桑园化肥使用量和提高桑叶产量与品质。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从桑树根际分离获得24个具有固氮能力的细菌分离株,以rep-PCR基因指纹分析聚类为18个聚类群。经固氮酶活性测定,PA19、PA2和PK1菌株具有较强的固氮酶活性。利用菌落形态特征观察及16S rDNA碱基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对3株细菌进行鉴定的结果是:PA19菌株为中慢生根瘤菌属(Mesorhizobium sp.),PA2菌株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PK1菌株为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 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固氮细菌 PA19 PA2 PK1 固氮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Lu10-1产生抗菌活性物质的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查传勇 董法宝 +2 位作者 杨悦 冀宪领 牟志美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9-235,共7页
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cepacia)Lu10-1是从桑叶中分离得到的一株具有抗菌及促进植物生长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内生细菌。利用基于统计学的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对影响该菌产生抗细菌活性物质的发酵培养... 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cepacia)Lu10-1是从桑叶中分离得到的一株具有抗菌及促进植物生长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内生细菌。利用基于统计学的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对影响该菌产生抗细菌活性物质的发酵培养基组成和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部分重复因子试验表明,酵母浸粉和氯化钠是培养基组分中的主要影响因子,其中酵母浸粉为正效应,氯化钠为负影响;结合最陡爬坡路径逼近最大响应区域和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面分析,确定了培养基中主要配方的最佳质量浓度为蔗糖17.0 g/L、酵母浸粉5.855 g/L、氯化钠4.519 g/L、磷酸二氢钾0.2 g/L。通过PB(plackeet-burman)试验发现接种量和发酵温度是该菌株产生抗菌活性物质发酵条件中的主要影响因子,经中心组合设计法优化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0.027 7 mL/mL,摇瓶装液量100 mL,发酵温度30.29℃,培养基初始pH6.2,培养时间4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内生细菌 洋葱伯克霍尔德氏Lu10-1 细菌活性物质 响应面法 培养基 培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蓝霉素H产生菌CRM05的发酵条件优化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高谕康 刘培培 +2 位作者 李燕楠 邱培菊 朱伟明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51-1260,共10页
目的 优化海洋来源的蓝灰异壁放线菌OUCMDZ-413突变株CRM05的发酵条件,提高浅蓝霉素H的发酵产量并测定其对海洋环境病原细菌的抑菌活性。方法 探索培养基组成、接种量、种龄、发酵天数、盐度、pH、碳源、氮源、前体以及大孔吸附树脂添加... 目的 优化海洋来源的蓝灰异壁放线菌OUCMDZ-413突变株CRM05的发酵条件,提高浅蓝霉素H的发酵产量并测定其对海洋环境病原细菌的抑菌活性。方法 探索培养基组成、接种量、种龄、发酵天数、盐度、pH、碳源、氮源、前体以及大孔吸附树脂添加量,再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最优发酵条件。结果 优化后浅蓝霉素H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摇瓶发酵11 d(28℃、180 r/min)、装液量150/500 mL(体积分数)、优化培养基(20 g可溶性淀粉、10 g蛋白胨、10 g酵母浸膏、4 g NaCl、4 g CaCO_(3)、0.1 g 2-吡啶甲酸、40 g XAD-16大孔吸附树脂、1 L陈海水、灭菌前用1 mol/L盐酸调节pH 6.5)、2%接种量、5 d种龄(即菌落的A_(600)2.72)。结论 以优化条件发酵菌株CRM05,浅蓝霉素H的分离产量达到434 mg/L,是优化前液体发酵产量的10倍和优化后固体发酵产量的1.6倍。浅蓝霉素H可显著抑制3种海洋弧菌—溶藻弧菌、创伤弧菌和副溶血弧菌,其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8、16和16μg/mL,活性强于环丙沙星(相应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64、64和32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优化 浅蓝霉素H 活性 海洋环境病原细菌 突变CRM0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