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实施国家海洋管辖权的若干国际法问题 被引量:13
1
作者 高智华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3-98,共6页
国家海洋管辖权是国家的基本权利,是国家实现《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赋予的海洋权利的具体体现,包括海洋立法权、海洋执法权和海洋司法权。国家是行使海洋管辖权的主体,国家海洋管辖权的实施可以授权军队也可以专门组建海洋执法队伍履行... 国家海洋管辖权是国家的基本权利,是国家实现《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赋予的海洋权利的具体体现,包括海洋立法权、海洋执法权和海洋司法权。国家是行使海洋管辖权的主体,国家海洋管辖权的实施可以授权军队也可以专门组建海洋执法队伍履行具体的权责,目前我国海洋管辖权的实施尚不统一,尤其在海上执法力量、管理体制以及与国际接轨的法制建设方面还受到许多制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在不同的海域行使的管辖权范围不尽相同,明确各海域的界限和国家可行使的具体权利就成为正确施行国家管辖权的前提;而登临权和紧追权的享有是国家实施管辖权不可或缺的权利,当然,任何权利都不能滥用,一旦因不当行使国家管辖权而给他国造成损害,均应承担相应的国际法律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管辖 海上执法 无害通过制度 登临权 紧追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韩海洋管辖权主张与海域划界谈判 被引量:2
2
作者 祁怀高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2022年第5期46-63,I0002,共19页
中韩两国的海洋管辖权主张有相似性,主张的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宽度和大陆架外部界限一致,但基线的使用存在差异。中韩自2015年启动海域划界谈判迄今,双方已开展两轮副部长级和九轮司局级谈判,两国似乎已经就不涉及第三方主张的第... 中韩两国的海洋管辖权主张有相似性,主张的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宽度和大陆架外部界限一致,但基线的使用存在差异。中韩自2015年启动海域划界谈判迄今,双方已开展两轮副部长级和九轮司局级谈判,两国似乎已经就不涉及第三方主张的第一阶段划界对象海域的范围达成一致。与此同时,双方在黄海南部的海域划界谈判也面临一些挑战,双方对三阶段方法中哪些因素应该成为影响划界的有关情况存在分歧,对对方部分岛礁划界效力存在质疑,对渔业资源、苏岩礁(离於岛)管辖权存在争议。如果中韩在黄海南部海域划界采用三阶段方法,在三阶段方法的第二阶段,中国需力主存在需要调整或移动临时等距离线的有关情况,力争将临时等距离线向韩国一侧做调整。未来两国要顺利完成海域划界谈判,还需要综合考虑法律、政治和经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韩关系 海洋管辖 海域划界 海洋法正式磋商 三阶段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保护区的实践困境与国际立法要点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金鹏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2-63,共12页
人类在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的活动日益威胁着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存续,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在《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和《东北大西洋海洋环境保护公约》框架下,相关区域国际组织及国家开始了设立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保护区的... 人类在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的活动日益威胁着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存续,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在《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和《东北大西洋海洋环境保护公约》框架下,相关区域国际组织及国家开始了设立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保护区的探索。这些实践面临着对其合法性的质疑、管理的碎片化、与沿海国权利冲突、非缔约方的忽视以及监测与评估困难等困境。当前,联合国框架下关于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BBNJ)养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国际协定磋商已经进入关键阶段,海洋保护区等划区管理工具是其中的核心议题之一。在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保护区国际协定磋商中,应通过构建合法性基础、加强国际合作与协调、适当顾及沿海国权利、促进非缔约方参与以及注重监测与评估等措施回应和解决相关的实践困境。我国应积极参与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保护区国际协定制定进程,在BBNJ国际协定谈判中结合自身利益诉求提出具体建议,引领相关规则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保护区 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 国际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40年:历程、挑战和中国角色 被引量:10
4
作者 何田田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6-88,共13页
1982年通过和开放签署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一部重要的海洋领域综合性法律文书,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尽管《公约》构建了现代国际海洋秩序的法律框架,但《公约》并未穷尽关于海洋权利义务的所有事项。回顾《公约》通过40年的... 1982年通过和开放签署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一部重要的海洋领域综合性法律文书,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尽管《公约》构建了现代国际海洋秩序的法律框架,但《公约》并未穷尽关于海洋权利义务的所有事项。回顾《公约》通过40年的历程可发现,《公约》的谈判、通过、生效和发展无一不是时代的产物和利益的博弈,其精心构建起的微妙平衡反映了海洋管辖与海洋自由这一对相生相伴矛盾的互动。《公约》通过后的40年间,国家实践的差异、海洋技术的革新和自然环境的变化给包括《公约》在内的海洋法发展提出了诸多新挑战,外化表现为争端解决机制的不断扩权与随意滥用。中国与《公约》同行40年,在国内发展、国际形势和《公约》的共同影响下,逐步确立和深化了自身的海洋观念,践行着有特色的海洋实践。展望未来,中国应以更为积极主动的方式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提出应对《公约》挑战的可行方案,增强“海洋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国际影响力,推动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海洋管辖 海洋自由 海洋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决海域管辖争议的应对策略 被引量:6
5
作者 季国兴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1期11-17,共7页
当今,我国海洋安全形势严峻,海洋权益受到严重侵犯。所谓海洋安全主要是指海洋管辖区的安全;这就首先要明确海疆线。划定海疆线就要解决与相邻和相向国家间的岛屿归属争议及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划界争议。国际上通常有三种途径来实现... 当今,我国海洋安全形势严峻,海洋权益受到严重侵犯。所谓海洋安全主要是指海洋管辖区的安全;这就首先要明确海疆线。划定海疆线就要解决与相邻和相向国家间的岛屿归属争议及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划界争议。国际上通常有三种途径来实现公正解决:有关方面通过谈判和相互让步实现解决;通过国际法院的裁决及第三者的仲裁和调停实现解决;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或共同管辖。我认为,中国可参照国际上解决管辖争议的上述三种途径,来解决其海洋管辖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安全战略 海洋管辖争议 海洋划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蓝海的思考──写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之后
6
作者 刘宏煊 《理论月刊》 CSSCI 1996年第10期4-7,共4页
走向蓝海的思考──写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之后刘宏煊如果有人问:“中国国土面积是多少?”10个人中恐有9人会答:“96O万平方公里。”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决议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彻... 走向蓝海的思考──写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之后刘宏煊如果有人问:“中国国土面积是多少?”10个人中恐有9人会答:“96O万平方公里。”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决议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彻底修正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片面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海洋国土 人大常委 海洋管辖 领海基线 专属经济区 海洋观念 大陆架 海洋国防 海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南海若干重大法律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5
7
作者 邹立刚 《法治研究》 2013年第6期3-9,共7页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确立国际海洋秩序的宪章。无论其利弊如何,中国只能在其框架下确定自己的海洋权益。南海九段线是中国拥有南海四群岛的国际宣示,线内的岛礁为中国固有领土,根据公约可以拥有相关海域,而在线外中国并不主张沿海国...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确立国际海洋秩序的宪章。无论其利弊如何,中国只能在其框架下确定自己的海洋权益。南海九段线是中国拥有南海四群岛的国际宣示,线内的岛礁为中国固有领土,根据公约可以拥有相关海域,而在线外中国并不主张沿海国的任何权益。南海周边邻国对线内岛礁的主权主张没有国际法上的任何根据,对一些岛礁的强占也并不能产生合法主权。然而,他国之所以能够强占是因为中国对线内岛礁及其海域的管控缺位。中国应加强海洋管辖权及其经常化运用,加强应对突出现实问题,商谈南海行为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法公约 南海九段线 海洋管辖 南海行为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海底区域基因资源生物采探中的生态安全问题 被引量:4
8
作者 任秋娟 马风成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14年第9期90-97,共8页
国际海底区域生态系统复杂独特、生境多样,蕴藏着巨大的基因资源。基因资源生物采探与矿产开发过程同一,可能会对国际海底区域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在生物采探过程中适用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风险评估,可以有效降低生物采探对生物多... 国际海底区域生态系统复杂独特、生境多样,蕴藏着巨大的基因资源。基因资源生物采探与矿产开发过程同一,可能会对国际海底区域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在生物采探过程中适用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风险评估,可以有效降低生物采探对生物多样性危害的风险。而国家管辖范围外海洋保护区的建立,体现出各国深海利益的博弈。国际海底区域生态安全机制的设定,要兼顾利益平衡,在积极保护脆弱生境的同时,避免生态安全标准成为发展中国家实际参与国际海底区域生物采探的绿色壁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采探 风险预防 国家管辖范围外海洋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公海保护区政策论析 被引量:8
9
作者 付玉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42,共14页
欧盟将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的海洋保护区建设作为养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主要途径,制定了目标明确的公海保护区政策,积极推进制定国际规制和2020年后全球公海保护高标准目标。欧盟积极推动公海保护区建设是保障自身海洋利益、谋求全球海... 欧盟将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的海洋保护区建设作为养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主要途径,制定了目标明确的公海保护区政策,积极推进制定国际规制和2020年后全球公海保护高标准目标。欧盟积极推动公海保护区建设是保障自身海洋利益、谋求全球海洋事务主导地位、输出价值观、应对全球海洋生态环境挑战的必然要求,但在平衡养护与利用的关系、建设与管理的关系、生态与政治的关系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中国和欧盟可充分利用中欧蓝色伙伴关系等途径加强公海保护区事务的沟通、协调与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海保护区 欧盟海洋政策 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 全球海洋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BNJ国际协定下的争端解决机制问题探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施余兵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26,共15页
目前关于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缔结一份有法律拘束力的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BBNJ)国际协定的立法进程已经进入到关键阶段,如何设计争端解决程序已成为各国在谈判中争论的焦点。现有的关于争端解决机制的提案主要有... 目前关于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缔结一份有法律拘束力的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BBNJ)国际协定的立法进程已经进入到关键阶段,如何设计争端解决程序已成为各国在谈判中争论的焦点。现有的关于争端解决机制的提案主要有六类。判定这些提案优劣至少可以有四大标准,即遵循国际法上的国家同意原则、确保解决争端的“成本效益性”、“不损害”现有的文书、框架和机构,以及保持相关国家之间利益的平衡。运用这些标准来对现有提案进行评析可以发现,现有提案中除了有关“技术性争端”和“临时措施”的争端解决机制基本符合研提的主要标准外,其他提案均面临一些法律障碍或挑战而有待进一步完善。建议对“零案文草案”第55条进行完善,一方面增加涉及“技术性争端”和“临时措施”的条款,另一方面通过限定《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十五部分第二节“导致有拘束力裁判的强制程序”的适用来更好地体现国家同意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 争端解决机制 “零案文草案” 国家同意 “不损害”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