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硫酸多糖的免疫调节活性研究进展
1
作者 陈秋宇 赵然 +4 位作者 孟美杉 窦欣雨 陈碧漪 赵前程 李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3-423,共11页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免疫力低下成为了越来越多人面临的健康问题,开发具有免疫调节活性的天然活性产物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海洋硫酸多糖是从海洋生物中提取分离的一种富含硫酸基团的天然活性产物,其结构独特,在免疫调节活...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免疫力低下成为了越来越多人面临的健康问题,开发具有免疫调节活性的天然活性产物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海洋硫酸多糖是从海洋生物中提取分离的一种富含硫酸基团的天然活性产物,其结构独特,在免疫调节活性方面展现了巨大潜力。为了更好地研究海洋硫酸多糖对免疫调节活性的影响及机制,本文对目前有关海洋硫酸多糖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根据结构及来源对海洋硫酸多糖的种类进行概述,重点从调节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T/B淋巴细胞、补体系统和肠道微生物功能五个方面,综述海洋硫酸多糖发挥免疫调节活性的作用及机制。本文为海洋硫酸多糖的免疫调节活性及作用机制等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为开发新型海洋硫酸多糖免疫增强剂提供新思路,未来有望开发基于海洋硫酸多糖的针对免疫力低下、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功能性食品或特殊医学用途食品,对食品行业的发展和人类的健康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硫酸多糖 免疫调节 机制 肠道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海洋硫酸多糖DPS对大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2
作者 耿美玉 辛现良 +3 位作者 李静 邓岗 徐家敏 管华诗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2-197,共6页
采用开颅机械闭塞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 (Middlecerebralarteryocclusion ,MCAO)造成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观察了DPS(D polysaccharidesulfate)对MCAO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 ,ivDPS剂量分别为 2 0、40mg/kg于术后 30mi... 采用开颅机械闭塞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 (Middlecerebralarteryocclusion ,MCAO)造成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观察了DPS(D polysaccharidesulfate)对MCAO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 ,ivDPS剂量分别为 2 0、40mg/kg于术后 30min静脉注射 ,能明显缩小MCAO 2 4h造成的脑梗塞范围 ,减少脑水含量 ,但对神经功能障碍无明显的改善效果 ,同时DPS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素 (TXA2 )生成和提高ATⅢ (AntithrombinⅢ )活性的作用。提示DPS可通过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减少TXA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S 局灶性脑缺血 大鼠 海洋硫酸多糖 脑血管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硫酸多糖DPS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英文) 被引量:5
3
作者 朱海波 耿美玉 管华诗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3期463-469,共7页
目的 :采用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 (两肾一夹型 )观察海洋硫酸多糖 DPS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方法 :(1)急性降压实验 :DPS分别以 1.56 ,3.13,6 .2 5,12 .50 ,2 5.0 0 mg/ kg剂量单次舌下静脉注射给药 ,给药前后以颈总动脉... 目的 :采用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 (两肾一夹型 )观察海洋硫酸多糖 DPS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方法 :(1)急性降压实验 :DPS分别以 1.56 ,3.13,6 .2 5,12 .50 ,2 5.0 0 mg/ kg剂量单次舌下静脉注射给药 ,给药前后以颈总动脉插管法测定大鼠动脉血压和心率。 (2 )口服预防给药实验 :在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造模第二天起 DPS以 12 .50 ,2 5.0 0 ,50 .0 0 mg/ kg口服预防给药五周 ,每日给药一次。于给药前、给药后第三周和第六周分别以尾动脉测压法测定大鼠动脉血压和心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卡托普利 (14mg/ kg)作为口服预防给药实验阳性对照药。结果 :在急性降压实验中 ,DPS能够显著降低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且其降压强度呈剂量依赖性 ,在降压的同时伴有心率减慢。DPS口服预防给药五周 ,能够呈剂量依赖性防止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 ,且 DPS50 .0 0 mg/ kg的降压效果与卡托普利 14mg/ kg相当。结论 :海洋硫酸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硫酸多糖 降压作用 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硫酸多糖几种脱硫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鑫 王玉峰 +4 位作者 曾洋洋 王培培 韩章润 吴建东 于广利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0-55,共6页
以κ-卡拉胶(硫酸基含量25.1%,分子质量83.1 kD)为原料,研究了二甲基亚砜-甲醇法(DMSO法)、三甲基氯硅烷法(CTMS法)以及苯并四甲酸-三氧化二锑法(PMA法)对其脱硫后多糖样品的得率、硫酸基含量及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κ-卡拉胶经三... 以κ-卡拉胶(硫酸基含量25.1%,分子质量83.1 kD)为原料,研究了二甲基亚砜-甲醇法(DMSO法)、三甲基氯硅烷法(CTMS法)以及苯并四甲酸-三氧化二锑法(PMA法)对其脱硫后多糖样品的得率、硫酸基含量及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κ-卡拉胶经三种方法脱硫后,样品得率分别为45.3%、50.6%和62.0%,脱硫率分别为42.2%、48.6%和82.8%,分子质量分别为15.7、22.3和4.75 kD。通过红外光谱和硫酸基含量分析表明,PMA法脱硫效果优于DMSO和CTMS法。PMA法不仅对κ-卡拉胶有效,而且适合于ι-卡拉胶、λ-卡拉胶和岩藻聚糖硫酸酯的脱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硫酸多糖 卡拉胶 脱硫 苯并四甲酸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硫酸多糖DPS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清NO和血浆 Ang II及 ET-1含量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
5
作者 朱海波 耿美玉 管华诗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9-184,共6页
采用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 (两肾一夹型 )观察海洋硫酸多糖 DPS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清中一氧化氮 (NO)和血浆中血管紧张素 II(Ang II)及内皮素 - 1(ET- 1)含量的影响。 DPS在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造模第二天起分别以 12 .50 ,2 5.0 0... 采用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 (两肾一夹型 )观察海洋硫酸多糖 DPS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清中一氧化氮 (NO)和血浆中血管紧张素 II(Ang II)及内皮素 - 1(ET- 1)含量的影响。 DPS在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造模第二天起分别以 12 .50 ,2 5.0 0 ,50 .0 0 mg/ kg口服预防给药五周 ,每日给药一次。于给药前、给药后第三周和第六周分别测定动脉血压和心率。实验结束前 ,从每只大鼠取血 6 m L ,用试剂盒测定血清中 NO的含量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 Ang II和 ET- 1的含量。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卡托普利 (14mg/ kg)作为本实验阳性对照药。结果 :DPS口服预防给药五周 ,可显著增加血清中 NO的含量和降低血浆中 ET- 1的含量 ,且呈剂量依赖性 ;DPS亦能降低血浆中 Ang II的含量 ,但未见剂量依赖性。结论 :海洋硫酸多糖 DPS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促进体内 NO生成或释放、降低 AngII和 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硫酸多糖 DPS 降压作用 血管紧张素Ⅱ 内皮素-1 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硫酸多糖916在2种酶作用下稳定性的研究
6
作者 王妍婷 吕志华 王远红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55-958,963,共5页
利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 (HPGPC)和明胶比浊法研究了海洋硫酸多糖 916在溶菌酶和胰蛋白酶作用下的稳定性 ,分别考察了酶作用下 916的重均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系数和游离硫酸根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所选定的实验条件下 ,916的重均分... 利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 (HPGPC)和明胶比浊法研究了海洋硫酸多糖 916在溶菌酶和胰蛋白酶作用下的稳定性 ,分别考察了酶作用下 916的重均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系数和游离硫酸根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所选定的实验条件下 ,916的重均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系数和游离硫酸根含量均未发生显著变化 ,表明在所选择的实验条件下 916对溶菌酶和胰蛋白酶是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硫酸多糖916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