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电场变频调谐窄带抑制噪声的测量方法
1
作者 刘子逸 李平 +1 位作者 文玉梅 叶敬昌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5-313,共9页
海洋电场测量对于监测海洋活动、探测海底资源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海洋电场信号频率低,对于微弱的信号,电场测量不可避免受到器件的1/f噪声和环境变频谐波噪声的影响,其中环境变频谐波噪声的频率可能非常接近待测电场信号,难以通过现有... 海洋电场测量对于监测海洋活动、探测海底资源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海洋电场信号频率低,对于微弱的信号,电场测量不可避免受到器件的1/f噪声和环境变频谐波噪声的影响,其中环境变频谐波噪声的频率可能非常接近待测电场信号,难以通过现有的斩波放大技术抑制。针对现有测量电路难以抑制环境变频谐波噪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开关变频石英晶体谐振窄带抑制噪声的海洋电场测量方法,将海洋电场变频到32.768 kHz,上变频信号经过高Q值石英晶振实现超窄带滤波的海洋电场测量。通过对开关变频海洋电场的过程以及变频调谐窄带测量电路的选频特性进行理论分析,推导出变频调谐窄带测量输出信号的表达式。搭建了电场测量实验平台,对设计的变频调谐窄带测量电路进行了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当海洋电场信号频率为0.01~0.2 Hz时,变频调谐窄带测量的灵敏度是直接测量的2.78倍,测量电路的带宽<0.4 Hz。对于频率为0.1 Hz的海洋电场信号,变频调谐窄带测量的信噪比相比于直接测量提高了19.82 dB。这种方法不仅可以用于强噪声下微弱海洋电场信号的识别和测量,还可以用于未来海洋电场测量阵列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电场测量 窄带滤波 石英晶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AgCl和碳纤维海洋电场电极的探测特性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申振 宋玉苏 +1 位作者 王烨煊 李红霞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1-217,共7页
使用烧结法制备了Ag/AgCl固态不极化海洋电场电极,利用聚丙烯腈碳纤维T300制备了电容型海洋电场电极。研究了不极化电极和电容型电极探测海洋电场的原理,提出了两种电极的使用方法并研究了其探测性能。使用电化学工作站对两种电极进了... 使用烧结法制备了Ag/AgCl固态不极化海洋电场电极,利用聚丙烯腈碳纤维T300制备了电容型海洋电场电极。研究了不极化电极和电容型电极探测海洋电场的原理,提出了两种电极的使用方法并研究了其探测性能。使用电化学工作站对两种电极进了循环伏安测量和电极对极差跟踪;使用低频低噪声放大器对两种电极的自噪声稳定速度和大小进行对比测量;在自制水槽中测试了两种电极在不同频率下的响应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电极均可测量1 m Hz以上的交变海洋电场;相比于Ag/AgCl电极,碳纤维电极具有极差小和自噪声稳定速度快的特点;稳定后两种电极的自噪声均为1 n V/√Hz@1 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AgCl 碳纤维 海洋电场电极 循环伏安 自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电场探测电极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坤 宋玉苏 李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20-23,共4页
海洋电场探测技术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重要的军事意义。许多国家在电场探测电极研制和测量系统开发方面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而我国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还处于实验阶段,电极加工工艺和性能参数的研究均落后于西方国家。针对以上情... 海洋电场探测技术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重要的军事意义。许多国家在电场探测电极研制和测量系统开发方面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而我国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还处于实验阶段,电极加工工艺和性能参数的研究均落后于西方国家。针对以上情况,系统论述了近20年来国内外关于海洋电场探测电极的研究进展,涉及了电极类型选择、材料的特性、电极性能指标和检测特性等,结合笔者研究分析了海洋电场探测电极的发展趋势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AgCl电极 海洋电场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AgCl电极海洋电场探测机理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李红霞 宋玉苏 +1 位作者 申振 王烨煊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7-61,75,共6页
为研究Ag/AgCl电极海洋电场探测的机理,从电路角度建立了响应电场E′与发射电场E的函数关系,对自制的Ag/AgCl电极进行交流阻抗、Tafel和电极电场响应测试。结果表明:自制的Ag/AgCl电极在0.1 Hz的阻抗值大小约为10Ω,交换电流密度为1.61&... 为研究Ag/AgCl电极海洋电场探测的机理,从电路角度建立了响应电场E′与发射电场E的函数关系,对自制的Ag/AgCl电极进行交流阻抗、Tafel和电极电场响应测试。结果表明:自制的Ag/AgCl电极在0.1 Hz的阻抗值大小约为10Ω,交换电流密度为1.61×10^-3 A·cm^-2,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且Ag/AgCl电极交换电流密度和表面积越大,探测性能越好。该测试结果与计算值能较好地吻合,验证了相关函数关系的正确性,说明基于具有稳定电位的Ag/AgCl电极探测海洋电场信号等同于测量电极对间海水的电压,从电路的角度解释了Ag/AgCl电极的海洋电场探测机理,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电场电极 Ag/AgCl电极 Tafel 交流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海洋电场传感器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志宇 王顺 +1 位作者 方广有 张群英 《电子测量技术》 2017年第1期57-61,共5页
提出一种用于测量海洋电场信号的低噪声电场传感器,传感器包含一对钽电极和一块低噪声斩波放大器。钽电极通过将钽粉压制、烧结并经过阳极氧化制成。引入电化学阻抗谱以建立钽电极与海水两相界面的等效电路模型,建立斩波放大器的等效噪... 提出一种用于测量海洋电场信号的低噪声电场传感器,传感器包含一对钽电极和一块低噪声斩波放大器。钽电极通过将钽粉压制、烧结并经过阳极氧化制成。引入电化学阻抗谱以建立钽电极与海水两相界面的等效电路模型,建立斩波放大器的等效噪声电路并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斩波放大器的等效输入电压噪声为0.42nV/√Hz,钽电极的自噪声为0.67nV/√Hz,传感器总体噪声为0.83nV/√Hz。所设计传感器可用于微弱海洋电场信号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电场测量 低噪声 斩波放大器 电场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海洋电场电极探测机理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宋玉苏 李红霞 +1 位作者 申振 王烨煊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70-575,共6页
基于提出的碳纤维电极对海洋电场探测机理模型,通过在信号放大器两端并联放电电阻,提高碳纤维电极对极差的稳定性,同时缩短稳定时间。建立了匀强电场,以评估不同大小的并联电阻对碳纤维电极对探测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输入电阻越小... 基于提出的碳纤维电极对海洋电场探测机理模型,通过在信号放大器两端并联放电电阻,提高碳纤维电极对极差的稳定性,同时缩短稳定时间。建立了匀强电场,以评估不同大小的并联电阻对碳纤维电极对探测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输入电阻越小,电极对的极差越小和自噪声稳定越快;电极对极差稳定时间不大于2 h,稳定后的极差不大于0. 1 mV,自噪声水平在1 Hz下处于2~5 nV/Hz^(1/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电极 海洋电场 探测机理 极差 自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氯化银传感器的海洋电场信号检测性能 被引量:5
7
作者 熊露 龚沈光 贾亦卓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6-79,共4页
国外开发和装备了以固态银-氯化银电极为核心的电场传感器,用来检测海洋船舶极低频微弱电场信号,但是国内外对于银-氯化银传感器的海洋电场信号检测性能仅在文献中有零星提及。为此通过实验研究了银-氯化银电极自噪声、电极间极差电位... 国外开发和装备了以固态银-氯化银电极为核心的电场传感器,用来检测海洋船舶极低频微弱电场信号,但是国内外对于银-氯化银传感器的海洋电场信号检测性能仅在文献中有零星提及。为此通过实验研究了银-氯化银电极自噪声、电极间极差电位及对微弱电场信号的响应性能。在海洋环境中,所选用的银-氯化银电极低频段电极自噪声性能良好,达到nV级水平,电极电位在24h内稳定在1mV左右。实验结果分析与验证试验表明:银-氯化银电极对船舶微弱低频信号响应特性良好,满足船舶海洋极低频微弱电场的探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氯化银传感器 海洋电场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磁转换的海洋电场检测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于洋 潘孟春 +3 位作者 陈棣湘 潘龙 胡靖华 胡佳飞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5-129,共5页
传统的直接电测量方法受1/f噪声限制,在低频处信号与噪声发生混叠,难以实现高水平低噪声测量。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电/磁转换的海洋电场低噪声检测方法,将电信号转化为磁信号,通过微机械的方法将磁信号调制到高频,有效避开低频1/f噪声影响... 传统的直接电测量方法受1/f噪声限制,在低频处信号与噪声发生混叠,难以实现高水平低噪声测量。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电/磁转换的海洋电场低噪声检测方法,将电信号转化为磁信号,通过微机械的方法将磁信号调制到高频,有效避开低频1/f噪声影响。设计一种实现电/磁转换功能的微机械结构,利用TMR电阻构成惠斯通电桥测量磁信号,实现海洋电场的高水平低噪声检测。仿真与实验结果在1 Hz处噪声分别达到1.16 nV/(Hz)^(1/2)和1.41 nV/(Hz)^(1/2),优于传统电测量方案的噪声水平,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电场 低噪声 1/f噪声 电/磁转换 微机械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氢钠改性Ag/AgCl海洋电场电极的研制及其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红霞 宋玉苏 肖海舰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26-232,共7页
为提高Ag/AgCl电极性能,通过在粉压型Ag/AgCl电极中添加一定含量的碳酸氢钠(NaHCO_(3))发泡剂,利用电极在高温烧结成型过程中NaHCO_(3)会发生分解反应产生CO_(2)气体的性质,研制出高孔隙率的Ag/AgCl新型海洋电场电极。进一步基于综合热... 为提高Ag/AgCl电极性能,通过在粉压型Ag/AgCl电极中添加一定含量的碳酸氢钠(NaHCO_(3))发泡剂,利用电极在高温烧结成型过程中NaHCO_(3)会发生分解反应产生CO_(2)气体的性质,研制出高孔隙率的Ag/AgCl新型海洋电场电极。进一步基于综合热分析和称重法测试结果,研究NaHCO_(3)-Ag/AgCl电极的制备工艺参数,初步形成一套较完整的NaHCO_(3)-Ag/AgCl粉压型电极制备方法。NaHCO_(3)-Ag/AgCl电极的电化学性能与探测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添加NaHCO_(3)后Ag/AgCl电极的交换电流密度提高,极差稳定时间明显降低、极差变小,自噪声降低,说明所研制电极的电化学性能与探测性能较添加NaHCO_(3)之前均有所提高,相关高孔隙率海洋电场电极制备方法具有较好的可行性与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电场电极 Ag/AgCl电极 碳酸氢钠 电化学性能 探测性能 高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容型海洋电场传感器的探测原理及性能研究
10
作者 申振 宋玉苏 姜润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28-132,共5页
研究了电容型电极探测海洋电场的原理,提出降低放大电路的输入阻抗稳定碳纤维双电层的方法。利用聚丙烯腈碳纤维T300制备了电容型海洋电场电极,使用电化学工作站对电极进了循环伏安测量;使用交流法测量了电极在水槽中的阻抗;根据测量的... 研究了电容型电极探测海洋电场的原理,提出降低放大电路的输入阻抗稳定碳纤维双电层的方法。利用聚丙烯腈碳纤维T300制备了电容型海洋电场电极,使用电化学工作站对电极进了循环伏安测量;使用交流法测量了电极在水槽中的阻抗;根据测量的阻抗选取在放大器输入端并联阻值分别为500Ω、1kΩ、2kΩ的电阻,研究了不同的输入阻抗对碳纤维电极在水下电场的电位稳定性、噪声稳定性和测量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碳纤维T300制备的电极在水中呈现电容效应;输入阻抗越小电极电位和噪声稳定越快;稳定后电极自噪声达到1nV/√Hz@1Hz,在信号调理电路输入阻抗为500Ω的情况下,所制备的电极2h后即可达到最佳自噪声性能;电极可准确还原0.001Hz以上的海洋电场。综合而言所制备的碳纤维电极和合适的放大电路输入阻抗结合组成海洋电场传感器满足微弱海洋电场信号的测量和探测装备的快速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海洋电场电极 循环伏安 自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硝酸氧化碳纤维制备海洋电场探测电极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月明 宋玉苏 申振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164-168,共5页
通过浓硝酸氧化法制备了碳纤维海洋电场探测电极,借助SEM、FTIR和TGA研究比较了不同氧化时间对碳纤维电极的影响,对极差稳定性、线性极化性能、电化学交流阻抗性能以及自噪声性能进行了表征与评估,确定优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110... 通过浓硝酸氧化法制备了碳纤维海洋电场探测电极,借助SEM、FTIR和TGA研究比较了不同氧化时间对碳纤维电极的影响,对极差稳定性、线性极化性能、电化学交流阻抗性能以及自噪声性能进行了表征与评估,确定优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110℃的条件下,氧化4 h制备的碳纤维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电场探测 碳纤维 表面处理 硝酸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电场传感器研究概况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闻博 宋玉苏 王烨煊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9年第12期1-4,共4页
阐述了海洋电场的产生机理,海洋电场传感器的探测原理,探测电极材料的选择,列举了Ag/AgCl电极、惰性电极等类型的海洋电场传感器的优缺点及其在相关重要领域的应用,并重点介绍了海洋电场传感器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 海洋电场 Ag/AgCl电极 惰性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海洋电场电极响应特性分析
13
作者 王烨煊 宋玉苏 +1 位作者 申振 陈闻博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2-85,共4页
使用T700碳纤维制备了海洋电场探测电极,采用减小放大电路输入阻抗的方式提高电极的稳定性能,减少电极的稳定时间。对不同质量碳纤维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和探测性能进行表征,分析影响碳纤维电极响应特性的因素。结果表明,比表面积对电极的... 使用T700碳纤维制备了海洋电场探测电极,采用减小放大电路输入阻抗的方式提高电极的稳定性能,减少电极的稳定时间。对不同质量碳纤维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和探测性能进行表征,分析影响碳纤维电极响应特性的因素。结果表明,比表面积对电极的响应性能影响较大,比表面积越大,电极的电容性能越好,在低频处的系统阻抗越小,电极响应增益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海洋电场电极 电场响应 自噪声 循环伏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材料改性的Ag/AgCl海洋电场探测电极的孔隙率研究
14
作者 肖海舰 宋玉苏 李红霞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68-376,429,共10页
目的制备石墨烯、活性炭及碳纤维改性Ag/AgCl海洋电场探测电极,研究改性电极的孔隙率变化及孔隙率对电极极差性能的影响。方法首先将3种碳材料与Ag粉、AgCl粉末混合,并采用粉压法将其压制烧结成电极,并对电极进行吸水率测试、孔隙率计... 目的制备石墨烯、活性炭及碳纤维改性Ag/AgCl海洋电场探测电极,研究改性电极的孔隙率变化及孔隙率对电极极差性能的影响。方法首先将3种碳材料与Ag粉、AgCl粉末混合,并采用粉压法将其压制烧结成电极,并对电极进行吸水率测试、孔隙率计算、极差测试以及表面形貌观察。结果经过石墨烯改性的电极性能提升最明显,吸水率可达0.026,孔隙率可达4.15%,相比于未改性的电极(吸水率0.003,孔隙率0.071%)有较大的提高,且极差减小至0.072 mV,极差稳定时间缩短至约3 h。采用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对4种电极表面形貌进行观察,石墨烯、活性炭的加入有效提高了电极表面孔的数量以及微观高度差的大小,GO-Ag/AgCl电极的表面孔洞较大且分布均匀,微观高度差达到41.27μm。结论孔隙率与电极极差、极差稳定时间有较大的相关性,在一定范围内,孔隙率越大,电极极差越稳定且越小,极差稳定时间越小,且石墨烯的引入可有效提升Ag/AgCl电极的孔隙率,对其极差性能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材料 石墨烯 孔隙率 海洋电场电极 Ag/AgCl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聚合苯胺改性碳纤维海洋电极电化学性能及其电场响应研究
15
作者 田翔 孙久哲 付玉彬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9,共12页
本文应用碳酸氢铵弱碱性溶液作为电解质电化学原位聚合苯胺制备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海洋电极,研究其电化学性能与电场响应性能。结果表明,碳纤维表面生成还原态聚苯胺并出现特征氧化还原峰;交流阻抗谱表明改性电极表面等效电路增加了膜电... 本文应用碳酸氢铵弱碱性溶液作为电解质电化学原位聚合苯胺制备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海洋电极,研究其电化学性能与电场响应性能。结果表明,碳纤维表面生成还原态聚苯胺并出现特征氧化还原峰;交流阻抗谱表明改性电极表面等效电路增加了膜电容和膜电阻,电场响应由纯电容耦合改变为电容电阻共同作用的混合机制,有利于低频低强度信号的响应。在电场响应测试中,改性电极电位漂移量达0.66 mV/d;能够较好响应10 mV,10 mHz的低频率低强度电场信号;线性度最小值为0.072%。水流冲刷4h后聚苯胺膜质量损失为6.30%,相比于盐酸溶液电聚合制得的聚苯胺膜(质量损失7.55%)具有更好的结合力。该海洋电极可望成为新一代低成本、高性能电场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电极 聚苯胺 碳酸氢铵 电化学性能 海洋电场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极低频电场传感器结构设计
16
作者 秦裕航 胡佳飞 +1 位作者 周勇 杜青法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46,70,共4页
针对探测海洋极低频电场对于传感器灵敏度要求高的特点,提出一种新型的电场传感器结构设计方案。基于海洋电场放大效应,开展传感器结构设计仿真研究,通过引入拓扑优化和形状优化的方法提高被测电场幅度,提升电场传感器的灵敏度。仿真结... 针对探测海洋极低频电场对于传感器灵敏度要求高的特点,提出一种新型的电场传感器结构设计方案。基于海洋电场放大效应,开展传感器结构设计仿真研究,通过引入拓扑优化和形状优化的方法提高被测电场幅度,提升电场传感器的灵敏度。仿真结果表明:结构设计后的海洋电场传感器相比无壳体传感器,灵敏度提高了2.2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电场传感器 极低频电场 结构设计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风电场尾流荷载作用下水平轴风力机结构动力响应
17
作者 祝怡情 吴锋 +4 位作者 周岱 韩兆龙 卓杨 朱宏博 张凯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81-1091,共11页
研究串列布置水平轴双风力机动力响应对保障风力机结构安全至关重要.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分析处于上游风力机近尾流区的下游风力机尾流场特性,获取双风力机气动荷载时程曲线.进而结合结构动力学与有限元数值方法,分析上、下游... 研究串列布置水平轴双风力机动力响应对保障风力机结构安全至关重要.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分析处于上游风力机近尾流区的下游风力机尾流场特性,获取双风力机气动荷载时程曲线.进而结合结构动力学与有限元数值方法,分析上、下游风力机结构的风致动力响应特性.研究发现:近尾流区尾流速度亏损显著,导致下游风力机的推力和扭矩分别减少54.94%和91.89%;同时,尾流湍流加剧了下游风力机的气动荷载的周期性波动.气动荷载波动性对下游风力机动力响应影响较小,其整体动力响应较弱,表现为塔顶推力方向的位移减小50.79%.研究成果可为海洋风电场风力机群结构气动响应分析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轴风力机 海洋电场 气动性能 尾流干扰效应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拖曳式水平电偶源数值模拟与电场接收机研制 被引量:26
18
作者 陈凯 景建恩 +4 位作者 魏文博 盛堰 罗贤虎 陈光源 史心语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718-3727,共10页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中,电磁法已成为地震勘探最有效的补充手段之一,而我国海洋水合物电磁探测中的拖曳式电场接收机此前是空白.本文从方法原理、仪器设备和海洋试验等方面,对海洋拖曳式水平电偶极偶极方法进行研讨.建立三维电阻...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中,电磁法已成为地震勘探最有效的补充手段之一,而我国海洋水合物电磁探测中的拖曳式电场接收机此前是空白.本文从方法原理、仪器设备和海洋试验等方面,对海洋拖曳式水平电偶极偶极方法进行研讨.建立三维电阻率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讨论收发距、发射频率、拖曳装置离海底高度等参数与电场异常响应的关系,针对特定模型给出了最佳观测参数以指导仪器硬件设计与海洋测试.在此基础上,采用高级嵌入式计算机的智能化控制、前端低噪声斩波放大、高精度同步采集等技术,研制了由拖体、承压舱、采集电路、低噪声电场传感器等组成的海洋拖曳式水平轴向电场接收机,其系统噪声达到2 nV/(√)Hz@(1~100Hz).将自主研制的电场接收机用于国内首次拖曳式电偶极-偶极方法的海洋试验与评估,并对海试资料进行了处理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研发的仪器达到了设计指标,能够用于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电磁法 数值模拟 海洋拖曳式水平轴向电场接收机 低噪声斩波放大器 海底电场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浅海海域海洋环境电场空间相关性分析
19
作者 陈醒 岳瑞永 +1 位作者 姜楷娜 赵哲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62-166,共5页
海洋环境电场是船舶电场检测的背景场和干扰场。研究和分析海洋环境电场频域、空间相关等特性,可为海洋中船舶电场信号特征有效提取提供支撑。本文对中国北黄海某海域海洋环境电场观测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关联场源因素的分频段滤波得到4... 海洋环境电场是船舶电场检测的背景场和干扰场。研究和分析海洋环境电场频域、空间相关等特性,可为海洋中船舶电场信号特征有效提取提供支撑。本文对中国北黄海某海域海洋环境电场观测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关联场源因素的分频段滤波得到4个典型频段的电场数据。对各频段的时域、频域、极化特性进行分析,对同一频段不同测量体的数据相关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0.1~1 Hz,5~10 Hz频段的环境电场相关性较好,DC–0.1 Hz,1~5 Hz频段环境电场相关性相对较差。空间不同位置电场存在一定的相位偏移,通过相位补偿可提高环境电场信号的一致性,可为环境电场抑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电场 时频特性 空间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备测试中的海洋环境电场干扰分析
20
作者 闫祎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233-236,共4页
海洋环境水下电场是装备测试中的重要背景场,由于背景电场的频谱叠加,装备测试精度受到严重影响。本文利用时域、频谱和时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海洋环境水下静电场、交变电场和工频电场的基本特征。基于研究成果,指出了装备测试时... 海洋环境水下电场是装备测试中的重要背景场,由于背景电场的频谱叠加,装备测试精度受到严重影响。本文利用时域、频谱和时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海洋环境水下静电场、交变电场和工频电场的基本特征。基于研究成果,指出了装备测试时应避免海水运动剧烈、磁暴和雷电等特殊环境条件并选择在凌晨1:00~3:00时间内进行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水下电场 时频分析 磁暴 雷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