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1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熵值-突变级数法的环渤海地区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 被引量:23
1
作者 郑力燕 毕相东 +1 位作者 宋伦 董少杰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91-600,共10页
随着对海洋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作为衡量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定量化评价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针对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的突变特性,基于... 随着对海洋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作为衡量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定量化评价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针对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的突变特性,基于熵值-突变级数法,从压力和承压两方面构建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障碍因子诊断模型,考量环渤海地区4个省市2006-2014年的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的空间差异和时序特征,剖析影响承载力发展水平的主要障碍因子。研究表明:环渤海地区2006-2014年海洋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整体较差,承载力水平呈下降趋势;2014年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强度分为两类,山东和天津为较弱承载力水平,河北和辽宁为弱承载力水平;生态弹性小、环境污染重、生态资源匮乏已成为制约环渤海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发展水平的普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 环渤海地区 熵值法 突变级数法 障碍因子诊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空间法的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26
2
作者 许冬兰 李玉强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58-60,共3页
文章构建了海洋生态环境承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状态空间评价模型,对2003~2009年我国全域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在2003—2009年间,除2006、2007年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系统处于轻微超载状态以外。其它各年份我... 文章构建了海洋生态环境承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状态空间评价模型,对2003~2009年我国全域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在2003—2009年间,除2006、2007年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系统处于轻微超载状态以外。其它各年份我国全域海洋生态环境承载系统一直处于满载状态;经济增长、环境污染、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是造成系统失衡的主要原因,环境污染对承栽力的波动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最后针对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提出了改善对策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载力 海洋生态环境 状态空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环境及振动荷载联合作用下注聚平台桩基承载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锦昆 郭海涛 +3 位作者 蒋习民 季文峰 王树青 宋宪仓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0-151,共12页
针对老区油田注聚开发过程中注聚泵长期持续高频、大幅值振动导致注聚平台桩基荷载大幅增加的问题,本文构建了海洋环境及注聚泵振动荷载下注聚平台桩土耦合整体及局部分析模型,进而研究了海洋环境及注聚泵振动对注聚平台动力响应及桩基... 针对老区油田注聚开发过程中注聚泵长期持续高频、大幅值振动导致注聚平台桩基荷载大幅增加的问题,本文构建了海洋环境及注聚泵振动荷载下注聚平台桩土耦合整体及局部分析模型,进而研究了海洋环境及注聚泵振动对注聚平台动力响应及桩基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注聚泵的振动会显著增加注聚平台桩基的基础承受的荷载,且随着注聚泵开启数量的增加,桩基承受的荷载呈线性增长趋势。与自重条件下桩基所受荷载相比,最大增长约35%,会导致桩基承载力安全系数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聚平台 桩基承载力 动力响应分析 振动荷载 海洋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nn-Kendall的中国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与预警 被引量:22
4
作者 贾立斌 吴伟宏 袁国华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8-213,224,共7页
文章构建了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与预警的指标体系。选取2001—2016年中国近岸海域的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开展了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基于Mann-Kendall检验方法,分析各预警指标在2001—2016年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根据评价结... 文章构建了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与预警的指标体系。选取2001—2016年中国近岸海域的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开展了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基于Mann-Kendall检验方法,分析各预警指标在2001—2016年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根据评价结果和趋势判断,对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了预警等级判定。结果显示:中国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的预警等级为蓝色轻警。在此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提出中国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对策建议,即重视并推动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理论与调查分析等基础性研究,建立健全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始终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强化监管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 MANN-KENDALL 评价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洋生态环境执法职责体系之检视
5
作者 胡德胜 孙睿恒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64,169,共12页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事关海洋强国建设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海洋生态环境执法职责体系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执法效能。在对中国海洋生态环境执法的职责体系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发现在中央层面、地方层面和央地关系...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事关海洋强国建设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海洋生态环境执法职责体系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执法效能。在对中国海洋生态环境执法的职责体系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发现在中央层面、地方层面和央地关系这三方面存在海洋生态环境执法效能降低的困境。纾解这些困境,需要以陆海统筹和环境资源一体化理念协调中央涉海部门间执法权,建立各沿海省份内跨部门执法协作机制和相邻沿海省份间跨区域执法协作机制,适当划分央地涉海部门间海洋生态环境执法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环境 执法职责 职责配置 海洋强国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海洋生态环境评价体系(“蓝海”指数) 的构建——以浙江省为例
6
作者 黄备 邵君波 +4 位作者 王智慧 王婕妤 魏娜 罗韩燕 陈风帆 《应用海洋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9-556,共8页
现行的海洋环境质量评价主要以海水水质标准为基础,采用单因子评价方法,评价结果较难全面反映海洋生态环境现状和治理修复的工作成效。为了科学评估海洋生态环境现状及改善情况,推动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和管理考核体系创新,本... 现行的海洋环境质量评价主要以海水水质标准为基础,采用单因子评价方法,评价结果较难全面反映海洋生态环境现状和治理修复的工作成效。为了科学评估海洋生态环境现状及改善情况,推动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和管理考核体系创新,本研究以浙江沿海为研究区域,从环境质量现状、治理成效和群众幸福感等角度,选取水环境质量、岸滩环境质量、栖息地环境质量、生物多样性等共36个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新型海洋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即“蓝海”指数。对浙江沿海5个地市2010—2021年的海洋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嘉兴得分(63.3分)为5个地市中最低,且与台州(82.9分)、宁波(82.0分)、温州(81.7分)和舟山(79.6分)有较大差距;各地市历年来治理成效得分较高;十余年来群众满意度有明显提升。评价结果还提示浙江沿海在生物多样性、栖息地环境质量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环境 评价体系 层次分析法 浙江沿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海洋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构件承载力退化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朱海威 余红发 +4 位作者 麻海燕 达波 范志宏 杨海成 杨礼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2-524,共13页
为研究热带海洋严酷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退化规律,通过对南海现场暴露3.5a后的C50、C80钢筋混凝土梁柱构件进行混凝土回弹值与超声波、钢筋锈蚀率与拉伸、梁受弯与柱大偏心受压测试,系统分析混凝土抗压强度、钢筋失重率、梁受... 为研究热带海洋严酷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退化规律,通过对南海现场暴露3.5a后的C50、C80钢筋混凝土梁柱构件进行混凝土回弹值与超声波、钢筋锈蚀率与拉伸、梁受弯与柱大偏心受压测试,系统分析混凝土抗压强度、钢筋失重率、梁受弯承载力与柱大偏心受压承载力等物理力学性能的变化特征,并与既有承载力退化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经现场暴露试验后,C50、C80构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与相对动弹性模量下降,且C50构件中混凝土损伤较C80构件的严重;C50构件已发生钢筋锈蚀,而C80构件中钢筋仍处于钝化状态;C50、C80梁在受弯条件下的抗裂性能与极限受弯承载力下降,且C50梁较C80梁下降明显;C50、C80柱在大偏心受压条件下的抗裂性能与极限受压承载力小幅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海洋环境 现场暴露 钢筋混凝土构件 混凝土劣化 钢筋锈蚀 承载力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被引量:43
8
作者 朱嘉伟 谢晓彤 李心慧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7039-7047,共9页
测度人类活动是否处于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范围之内是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的核心内容,是区域国土开发科学决策规划的需要,但是生态环境可承载能力的阈值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施加压力的大小均是难以定量计算的,为了解决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 测度人类活动是否处于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范围之内是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的核心内容,是区域国土开发科学决策规划的需要,但是生态环境可承载能力的阈值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施加压力的大小均是难以定量计算的,为了解决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面临的这一难题,本文研究提出了一种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的新方法,即"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动态评价法"。该方法依据生态平衡理论和生态稳定性原理,将承载力评价转化为运行状态评价,以"生态环境系统是否处于良性运行状态"作为生态环境是否处于可承载状态的评价标准;首先应用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I)模型计算出评价区多年的EI值,然后再依据EI的动态变化趋势对"生态环境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评定,以达到对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之目的,以河南省为例,介绍了评价的方法与过程。结果表明:(1)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不是承载力评价,但是可通过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动态变化趋势进行回归分析以达到承载力评价之目的;(2)该方法紧扣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内涵,避开了生态环境系统承载力阈值测算的难点,方法简明易行,结果意义明确、实用性强,为承载力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3)生态环境系统质量现状不能反映其承载状态,信阳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在河南是最好的,目前却处于超载、退化状态,而濮阳和安阳市的情况则与信阳市正好相反,应引起政府决策部门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质量指数 生态环境承载力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的海洋生态红线制度体系构建 被引量:12
9
作者 黄华梅 谢健 +2 位作者 陈绵润 贾后磊 郑淑娴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74-179,共6页
文章回顾了生态红线政策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总结了我国海洋生态红线顶层设计框架,即从国家战略定位、红线制度设计和管理实施三个层面来展开。在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理论体系下,提出我国海洋生态红线制度体系的构建设想,共分为四个阶段:... 文章回顾了生态红线政策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总结了我国海洋生态红线顶层设计框架,即从国家战略定位、红线制度设计和管理实施三个层面来展开。在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理论体系下,提出我国海洋生态红线制度体系的构建设想,共分为四个阶段:(1)技术标准体系,是红线制度确定的基础;(2)海洋生态红线基本管理办法,确立海洋生态红线的施行程序及行政地位;(3)海洋生态红线配套制度,主要从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宣传手段等方面来确保海洋生态红线的有效实施;(4)海洋生态红线后评估,包括绩效评估和监督考核,从行政体制上保证制度的有效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红线 资源环境承载力 红线制度 海洋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内主要海湾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比较研究 被引量:30
10
作者 谭映宇 张平 +1 位作者 刘容子 周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12,共6页
为了定量研究渤海主要海湾海洋资源和生态承载状态,有效利用渤海海洋资源,本文建立了海湾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状态空间评价模型对渤海内三个海湾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2005-2008年三湾均处... 为了定量研究渤海主要海湾海洋资源和生态承载状态,有效利用渤海海洋资源,本文建立了海湾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状态空间评价模型对渤海内三个海湾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2005-2008年三湾均处于超载状态,其中,莱州湾承载压力最大,承载力值偏低,渤海湾和辽东湾承载力值略好。通过分析,渤海内三湾在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将面临较大的资源和生态环境制约,因此,必须通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加大海洋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力度,逐步恢复污染海域的生态系统服务和环境纳污功能,才能有效提高渤海生态环境整体承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 状态空间评价模型 渤海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林市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郭娜 王伯铎 +1 位作者 崔晨 张秋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04-107,共4页
榆林市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矿产资源的富集地,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市的生态系统(包括资源、环境)能否承受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带来的压力,以榆林市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生态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进行评价论证,得出水资源、土地资源... 榆林市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矿产资源的富集地,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市的生态系统(包括资源、环境)能否承受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带来的压力,以榆林市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生态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进行评价论证,得出水资源、土地资源和固废排放等的问题最为突出,为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承载力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开采的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以山西省为例 被引量:21
12
作者 吴见 曹代勇 +3 位作者 张继坤 魏迎春 李晶 杨柳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9年第3期18-20,25,共4页
应用层次分析法,从生态弹性力、资源-环境承载力、煤炭开采压力三个方面,建立了煤炭开采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模型,并以山西省为例,对主要煤矿区的生态环境承载力差异作出了评价,对科学制定煤炭资源开发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煤炭开采 生态环境承载力 评价模型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海洋资源、生态和环境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22
13
作者 黄苇 谭映宇 张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1-109,共9页
在海洋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由于海域污染造成的海洋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海洋资源、生态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国内外海洋资源、生态和环境承载力研究方法,将人口、社会经济、海洋资源、生态和环境系统服务功能纳入一个综... 在海洋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由于海域污染造成的海洋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海洋资源、生态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国内外海洋资源、生态和环境承载力研究方法,将人口、社会经济、海洋资源、生态和环境系统服务功能纳入一个综合系统,将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引入到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中,构建了以系统动力学(SD)模型、状态空间评价模型、多目标规划(MOP)模型为主,以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灰色预测模型GM(1,1)和曲线回归模型等为辅助手段的海洋资源-生态-环境承载力复合系统(以下简称复合系统),并选取渤海湾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复合系统在渤海湾的应用,定量评价和预测渤海湾的承载状况,为海洋开发与管理以及区域协调发展提供评价和决策支持的技术方法,促进中国海洋资源、生态和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及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承载力 系统动力学 状态空间评价 渤海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生态环境承载力的空间异质性变化 被引量:7
14
作者 周智 黄英 黄娟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94-198,共5页
为探明目前农村生态环境承载力空间异质性的变化规律,基于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选用的多指标评价体系进行了综合评价,并结合农村生态环境水平评价矩阵对31个省区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山东、辽宁、福建和江... 为探明目前农村生态环境承载力空间异质性的变化规律,基于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选用的多指标评价体系进行了综合评价,并结合农村生态环境水平评价矩阵对31个省区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山东、辽宁、福建和江苏5省(区)农村生态环境承载力等级为"承载力好—经济效益好",河南、山西、湖南、广东和北京5省(市)为"承载力一般—经济效益一般",安徽、重庆、甘肃、贵州、青海和西藏6省(市、区)为"承载力差—经济效益差"。东、西、中部在农村生态环境承载力的空间分布差异与其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态环境 生态承载力 空间异质性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半岛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31
15
作者 王奎峰 李娜 +2 位作者 于学峰 王岳林 刘洋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18-1027,共10页
经济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产生巨大影响,从而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环境承载力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应用方向,也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本文结合山东半岛生态环境现状和特点,依据指标体系建立的原... 经济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产生巨大影响,从而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环境承载力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应用方向,也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本文结合山东半岛生态环境现状和特点,依据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将山东半岛生态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划分为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人口环境和污染环境4类一级指标,每类一级指标各选择其典型二级指标构建了17项评价指标作为其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然后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山东半岛生态环境承载力的评价,对现阶段山东半岛6个城市的生态环境承载力做出了评价。评价结果为威海市生态环境承载力为Ⅰ级优,青岛、烟台、日照市为Ⅱ级良,潍坊市为Ⅲ级一般,东营市为Ⅳ级差,并对每个城市的生态环境承载力做了分析说明,以期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承载力 模糊综合评价 山东半岛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渤海近海海域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于谨凯 杨志坤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2年第3期54-60,共7页
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渤海近海海域生态环境承载力的评估,对2003-2008年渤海近海海域生态环境承载力做出评价。评价结果为2003-2006年渤海近海海域生态环境承载力处于适载状态,2007-2008年处于超载状态。2003-2008年,... 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渤海近海海域生态环境承载力的评估,对2003-2008年渤海近海海域生态环境承载力做出评价。评价结果为2003-2006年渤海近海海域生态环境承载力处于适载状态,2007-2008年处于超载状态。2003-2008年,渤海近海海域生态环境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目前,渤海近海海域生态环境承载力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沿海地区产值年增长率和人均沿海地区产值过高,沿海地区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排放过量,浮游植物多样性下降,海洋科研项目数过多等。据此提出了合理控制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率,治理污染源等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承载力 模糊综合评价 近海海域 渤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多县生态环境承载力计算与评价 被引量:16
17
作者 苏萍 边玲玲 王卷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90-93,共4页
玛多县位于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区域经济发展落后,生态环境脆弱,迫切需要掌握其环境承载力状况以服务于本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研究构建了玛多县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分别从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两种生态区类型对... 玛多县位于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区域经济发展落后,生态环境脆弱,迫切需要掌握其环境承载力状况以服务于本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研究构建了玛多县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分别从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两种生态区类型对研究区进行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以多源数据的整合和处理为驱动,选取自然生态和环境状况两个二级指标进行计算,定量获取了玛多县生态环境承载力。计算表明,玛多县作为水源涵养型功能区其生态环境承载力为37.64,作为生物多样性维护型功能区其生态环境承载力35.12,均属脆弱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承载力 生态环境 玛多县 指标体系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安新区生态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 被引量:24
18
作者 王树强 徐娜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1-38,共8页
本文选取全国、河北省和高阳县环境承载力水平作为研究对照组,采用相对指数法对雄安新区大气、水和综合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雄安新区的生态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低于全国和河北省平均水平,高于高阳县水平;水环境承载力... 本文选取全国、河北省和高阳县环境承载力水平作为研究对照组,采用相对指数法对雄安新区大气、水和综合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雄安新区的生态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低于全国和河北省平均水平,高于高阳县水平;水环境承载力分项指标显示,雄安新区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高于河北省平均水平和高阳县水平,说明雄安新区的水环境承载力具有相对优势;大气环境承载力分项指标显示,雄安新区指数与高阳县水平相当,但明显低于全国和河北省平均水平。提高雄安新区综合环境承载力需要以"减气增水"为目标,将产业升级、治理区域协同和治理方式的市场化作为施政重点,多管齐下、综合整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安新区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城镇化质量与生态环境承载力耦合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晓庆 姜博 +2 位作者 米媛 韩怡 孙妍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8期259-263,共5页
开展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是目前是学术界和政府部门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其中资源型城市的此类研究极为典型,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胁迫压力。深度剖析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的内涵,构建二者协调... 开展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是目前是学术界和政府部门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其中资源型城市的此类研究极为典型,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胁迫压力。深度剖析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的内涵,构建二者协调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与变异系数综合确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并提高其精度,借助耦合度与协调度模型对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的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分析与比较,利用空间自相关模型探讨城市间协调发展水平的空间集聚特征与规律。结果表明,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城镇化质量与生态环境承载力整体处于中度协调发展水平,大多城市处于中度协调期,研究期内协调发展水平整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优化力度较小;大庆市为唯一处于高协调发展期的城市,鸡西市与双鸭山市处于中度协调发展期,其余资源型城市处于低度协调期或处于轻度失调期,协调度发展特征呈以大庆市为高值点向周边城市逐步降低的态势;资源型城市协调度空间集聚特征总体表现为由弱相异属性集聚向强相异属性集聚的转化,且空间正相关性逐步减弱,各城市协调度两极差异逐步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质量 指标体系 耦合度模型 生态环境承载力 协调度 时空特征 资源型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生态环境承载力对比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俞会新 李玉欣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0-25,共6页
本文基于P-S-R模型构建了京津冀生态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并选择熵值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采用线性加权平均模型测算2014年京津冀三地生态环境承载力综合值和各子系统值。为具体分析京津冀之间生态环境质量差异的根源,对压力指标、状态... 本文基于P-S-R模型构建了京津冀生态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并选择熵值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采用线性加权平均模型测算2014年京津冀三地生态环境承载力综合值和各子系统值。为具体分析京津冀之间生态环境质量差异的根源,对压力指标、状态指标、响应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最好,河北省最差,天津市位于京冀之间。基于以上研究,减轻承载压力、改善承载能力、强化治理环境有利于提高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承载力 熵值法 P-S-R模型 京津冀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