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海洋生态环境执法职责体系之检视
1
作者 胡德胜 孙睿恒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64,169,共12页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事关海洋强国建设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海洋生态环境执法职责体系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执法效能。在对中国海洋生态环境执法的职责体系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发现在中央层面、地方层面和央地关系...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事关海洋强国建设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海洋生态环境执法职责体系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执法效能。在对中国海洋生态环境执法的职责体系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发现在中央层面、地方层面和央地关系这三方面存在海洋生态环境执法效能降低的困境。纾解这些困境,需要以陆海统筹和环境资源一体化理念协调中央涉海部门间执法权,建立各沿海省份内跨部门执法协作机制和相邻沿海省份间跨区域执法协作机制,适当划分央地涉海部门间海洋生态环境执法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环境 执法职责 职责配置 海洋强国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海洋生态环境评价体系(“蓝海”指数) 的构建——以浙江省为例
2
作者 黄备 邵君波 +4 位作者 王智慧 王婕妤 魏娜 罗韩燕 陈风帆 《应用海洋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9-556,共8页
现行的海洋环境质量评价主要以海水水质标准为基础,采用单因子评价方法,评价结果较难全面反映海洋生态环境现状和治理修复的工作成效。为了科学评估海洋生态环境现状及改善情况,推动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和管理考核体系创新,本... 现行的海洋环境质量评价主要以海水水质标准为基础,采用单因子评价方法,评价结果较难全面反映海洋生态环境现状和治理修复的工作成效。为了科学评估海洋生态环境现状及改善情况,推动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和管理考核体系创新,本研究以浙江沿海为研究区域,从环境质量现状、治理成效和群众幸福感等角度,选取水环境质量、岸滩环境质量、栖息地环境质量、生物多样性等共36个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新型海洋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即“蓝海”指数。对浙江沿海5个地市2010—2021年的海洋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嘉兴得分(63.3分)为5个地市中最低,且与台州(82.9分)、宁波(82.0分)、温州(81.7分)和舟山(79.6分)有较大差距;各地市历年来治理成效得分较高;十余年来群众满意度有明显提升。评价结果还提示浙江沿海在生物多样性、栖息地环境质量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环境 评价体系 层次分析法 浙江沿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护海洋生态环境,高质量建设“蓝色粮仓”——天津市水产研究所开展天津市海洋牧场区人工鱼礁调查监测工作
3
作者 谷德贤 马金珑 《天津农林科技》 2024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保障粮食安全,树立大食物观,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天津市水产研究所的公益性职能,高标准完成渤海湾天津海域海洋牧场的管理与维护,近日,天津市水产研究所开展了海洋牧场区人工鱼礁调查... 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保障粮食安全,树立大食物观,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天津市水产研究所的公益性职能,高标准完成渤海湾天津海域海洋牧场的管理与维护,近日,天津市水产研究所开展了海洋牧场区人工鱼礁调查监测工作。天津市大神堂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从2009年开始投放人工鱼礁进行渔业资源养护,于2015年成为中国农业农村部首批公告的国家级示范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研究所 海洋牧场 人工鱼礁 海洋生态环境 调查监测 渔业资源养护 示范区 蓝色粮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生态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生成与实践审视 被引量:3
4
作者 梁鸿飞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5-147,共13页
海洋生态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制度意义在于更新治理方式,推求具有风险预防意义的客观法秩序,以及反向推动案件范围的拓展。就海洋生态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实施而言,在类型维度,包括了秩序行政与服务行政、行政行为与事实行为;在空间维度,... 海洋生态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制度意义在于更新治理方式,推求具有风险预防意义的客观法秩序,以及反向推动案件范围的拓展。就海洋生态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实施而言,在类型维度,包括了秩序行政与服务行政、行政行为与事实行为;在空间维度,监督范围超越自然地理空间和行政区域界限;在功能维度,则会导致司法介入的功能重组,激发整序行政的展开,以及开拓法治化治理空间。然而,案件覆盖范围被不当切割、监督对象被不当限缩以及缺乏跨行政区域的专门性检察机关,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构成了海洋生态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实施之隐忧,应当对此提出完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环境 行政公益诉讼 风险预防 检察机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海洋生态环境法治的实践路径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晏瑲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7,共15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要“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区域性海洋生态环境治理应该可以被视为最具可操作性的全球治理方案。通过梳理区域性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的基本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要“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区域性海洋生态环境治理应该可以被视为最具可操作性的全球治理方案。通过梳理区域性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的基本情况,重点对黄海、东海、南海以及极地海洋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通过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下海洋生态治理的基本逻辑,对我国参与区域性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法律机制的构建路径给出科学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建议我国应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思想,以区域多边合作为指导原则,以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为共建目标,遵循从低到高政治敏感度的合作推进路径,建立区域性海洋生态环境治理法律框架,以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环境治理 区域性 法律路径 基本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生态环境跨界治理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评《海洋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海洋生态环境跨界治理机制创新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泽伟 《海洋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4-824,共1页
海洋生态环境是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地球上大部分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频繁干扰,海洋生态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不仅对直接依赖海洋资源的沿海国家产生影响,也对全球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 海洋生态环境是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地球上大部分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频繁干扰,海洋生态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不仅对直接依赖海洋资源的沿海国家产生影响,也对全球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由于海洋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和连通性,使得环境问题并非局限于某一国或某一地区,而是具有明显的跨界特点,单个国家难以独立应对各种挑战,需要国际合作构建协调机制来应对复杂的海洋生态环境的跨界影响,因此,对海洋生态环境跨界治理机制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浙江海洋大学全永波教授团队撰写的《海洋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海洋生态环境跨界治理机制创新研究》(海洋出版社2024年4月版)正是基于上述背景,基于多学科视角研究分析了国家管辖海域范围内外的海洋生态环境跨界治理现状,系统地提出了海洋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海洋生态环境跨界治理机制构建和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出版社 命运共同体 海洋生态环境 全球生态环境 全球生态系统 跨界治理 海洋资源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海统筹背景下海警机构行使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权路径选择
7
作者 马小倩 《黑龙江水产》 2024年第4期415-419,共5页
陆海统筹背景下海警机构作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驱动力愈显重要。然而,实践中海警机构行使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权存在着较大阻碍,具体表现在海警机构司法主体地位不明,海警机构与其他部门执法联动机制遭遇瓶颈以及执法人员能... 陆海统筹背景下海警机构作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驱动力愈显重要。然而,实践中海警机构行使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权存在着较大阻碍,具体表现在海警机构司法主体地位不明,海警机构与其他部门执法联动机制遭遇瓶颈以及执法人员能力参差不齐等问题。为此,需要严格把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警法》(以下简称《海警法》)、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相关法律规定,平衡两部法律矛盾点,夯实海警机构与陆上执法部门协作机制,进一步提升海警机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执法能力,筑牢海洋生态屏障,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海统筹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海警法 海上执法权 协调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约用海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 被引量:19
8
作者 罗先香 朱永贵 +1 位作者 张龙军 杨建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2-189,共8页
集中集约用海是一种相对高效、生态和科学的用海方式,但也不可避免会干扰海洋生态系统,甚至带来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将集约用海工程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进行集约用海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的科学评价是十分重要的。通... 集中集约用海是一种相对高效、生态和科学的用海方式,但也不可避免会干扰海洋生态系统,甚至带来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将集约用海工程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进行集约用海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的科学评价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分析集约用海工程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提出了集约用海工程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思路和流程,从海洋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两个方面构建了基于"生境质量"和"生态响应"的集约用海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生境质量"指标反映了集约用海工程影响海域的海洋生物栖息环境质量状况的变化,主要包括水环境、沉积环境和典型物种的生物质量指标,"生态响应"指标反映了集约用海工程影响的海域不同营养级的生物对变化环境的生态响应,它主要包括生物群落结构指标和生态敏感区结构、功能指标。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现状,研究并确定了生态环境影响的各评价因子的权重、标准及评价等级,建立了集约用海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的综合指数法评价模型,通过集约用海工程建设前后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的变化量ΔE来定量地衡量其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的程度。以期为适宜的集约用海工程规模和科学选址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约用海 海洋生态环境 评价指标体系 生境质量 生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值-突变级数法的环渤海地区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 被引量:23
9
作者 郑力燕 毕相东 +1 位作者 宋伦 董少杰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91-600,共10页
随着对海洋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作为衡量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定量化评价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针对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的突变特性,基于... 随着对海洋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作为衡量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定量化评价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针对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的突变特性,基于熵值-突变级数法,从压力和承压两方面构建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障碍因子诊断模型,考量环渤海地区4个省市2006-2014年的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的空间差异和时序特征,剖析影响承载力发展水平的主要障碍因子。研究表明:环渤海地区2006-2014年海洋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整体较差,承载力水平呈下降趋势;2014年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强度分为两类,山东和天津为较弱承载力水平,河北和辽宁为弱承载力水平;生态弹性小、环境污染重、生态资源匮乏已成为制约环渤海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发展水平的普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 环渤海地区 熵值法 突变级数法 障碍因子诊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养殖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河北省昌黎县为例 被引量:13
10
作者 苏艺 刘佳 +1 位作者 韩晓庆 高伟明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6-309,共4页
近年来,河北省昌黎县水产养殖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给海洋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通过对养殖区内监测站位数据的分析,比较了不同密度养殖区水环境因子,评价了大面积的海水养殖给海洋环境带来的影响:滦河口和七里海周围的天然湿地被大量... 近年来,河北省昌黎县水产养殖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给海洋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通过对养殖区内监测站位数据的分析,比较了不同密度养殖区水环境因子,评价了大面积的海水养殖给海洋环境带来的影响:滦河口和七里海周围的天然湿地被大量侵占,湿地受养殖污染严重,生态功能减弱,生物多样性下降;高密度大规模的浅海海水养殖废弃物的排放,增大了海洋环境压力,改变了海洋环境因子,使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群落发生改变,并使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文昌鱼的生存受到了一定的威胁。针对昌黎县海水养殖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防治措施,以促进当地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及沿海地区环境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昌黎 海水养殖 海洋生态环境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国家海洋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23
11
作者 丁德文 徐惠民 +2 位作者 丁永生 张永刚 吕吉斌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05年第10期60-64,共5页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在国家安全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同时,环境安全已成为国际上关于国家安全的热门话题。本文论述了新形势下国家安全的体系内容,重点突出了环境安全,尤其是海洋环境安全的内涵及作用。结合海洋环境特点及对海洋环...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在国家安全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同时,环境安全已成为国际上关于国家安全的热门话题。本文论述了新形势下国家安全的体系内容,重点突出了环境安全,尤其是海洋环境安全的内涵及作用。结合海洋环境特点及对海洋环境安全的需求,论述了海洋强国战略的必要性。结合系统科学的原理,论述了海洋环境安全评价的理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安全 海洋生态环境安全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24
12
作者 杨振姣 闫海楠 王斌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1-93,共13页
海洋生态环境关系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然而随着海洋产业的崛起和对海洋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中国海洋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国内海洋生态治理起步较晚,治理成效不显著,现行治理模式弊端突出、现代化程度不高。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 海洋生态环境关系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然而随着海洋产业的崛起和对海洋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中国海洋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国内海洋生态治理起步较晚,治理成效不显著,现行治理模式弊端突出、现代化程度不高。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政治理念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应吸收借鉴美国、日本、欧盟、东盟等主要海洋国家和地区的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经验,立足于本国海洋生态环境现状和现行海洋管理体制机制存在的弊端,不断完善海洋治理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全力构建相对完备的规划体系,强化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促进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海洋生态治理,加强区域合作,推进中国海洋生态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环境 治理现代化 国际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投影寻踪的海洋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李彦苍 周书敬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736-5740,共5页
为了克服现有的海洋环境评价中存在的主观性强、不易处理高维数据的缺陷,提出了基于改进投影寻踪模型的海洋环境评价新方法。该方法利用改进蚁群算法实现了投影寻踪技术,将方案的多维评价指标值投影为一维投影数据,并据投影值大小对样... 为了克服现有的海洋环境评价中存在的主观性强、不易处理高维数据的缺陷,提出了基于改进投影寻踪模型的海洋环境评价新方法。该方法利用改进蚁群算法实现了投影寻踪技术,将方案的多维评价指标值投影为一维投影数据,并据投影值大小对样本进行综合评价。工程应用实例表明,该模型易于决策,具有很强的客观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为海洋生态环境评价提供了新的技术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环境学指标 综合评价 投影寻踪模型 蚁群算法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伟民 陈桐生 +2 位作者 汪涛 黄报远 杨婧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38-743,共6页
我国沿海地区已经或者即将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心,然而,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北部湾经济圈涵盖了中国西南沿海地区和北部湾周边城市。该论文以北部湾为例,在常规调查资料、数据和... 我国沿海地区已经或者即将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心,然而,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北部湾经济圈涵盖了中国西南沿海地区和北部湾周边城市。该论文以北部湾为例,在常规调查资料、数据和补充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摸清北部湾海洋生态环境的现状、历史演变趋势及其面临的突出问题,探讨沿海地区人类活动与经济发展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可能引起的生态环境风险,进而提出沿海区域开发的方针和战略部署,以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对策与生态补偿机制,为促进沿海地区经济与海洋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地区 经济发展 海洋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空间法的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26
15
作者 许冬兰 李玉强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58-60,共3页
文章构建了海洋生态环境承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状态空间评价模型,对2003~2009年我国全域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在2003—2009年间,除2006、2007年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系统处于轻微超载状态以外。其它各年份我... 文章构建了海洋生态环境承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状态空间评价模型,对2003~2009年我国全域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在2003—2009年间,除2006、2007年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系统处于轻微超载状态以外。其它各年份我国全域海洋生态环境承载系统一直处于满载状态;经济增长、环境污染、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是造成系统失衡的主要原因,环境污染对承栽力的波动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最后针对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提出了改善对策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载力 海洋生态环境 状态空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州湾海洋生态环境GIS数据库的构筑 被引量:2
16
作者 顾 军 龚建新 +1 位作者 焦念志 赵淑江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3-16,共4页
胶洲湾海洋生态观测站(JERS)是我国生态系统网络(CERN)的野外观测站之一,自60年代以来至今近40a间,在胶州湾内及其附近海域中的300个以上观测站点上,先后对100多个海洋物理(如水温、盐度、水色、透明度)、化学(如总氮、NO2、NO3、DON、... 胶洲湾海洋生态观测站(JERS)是我国生态系统网络(CERN)的野外观测站之一,自60年代以来至今近40a间,在胶州湾内及其附近海域中的300个以上观测站点上,先后对100多个海洋物理(如水温、盐度、水色、透明度)、化学(如总氮、NO2、NO3、DON、NH3、SiO3、PO4P)、地质(如悬浮体含量)、生物(如浮游生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叶绿素、初级生产力)及生物污染(如大肠杆菌、石油降解菌、异氧细菌)等指标进行了监测,积累了大量数据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湾 海洋生态环境 GIS 地理信息系统 数据库 营养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人工海岸带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璐 王强 +3 位作者 胡泓 郭秀军 娄安刚 宋子樱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1-109,共9页
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冲刷型和淤积型两类人工海岸带的近海区域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类型岸带近海海洋的水质、沉积物和生态环境的特征及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冲刷型岸带近海水体中悬浮物含量、Hg+、Pb^(2+)、Cu^(2+)、Zn^(2+... 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冲刷型和淤积型两类人工海岸带的近海区域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类型岸带近海海洋的水质、沉积物和生态环境的特征及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冲刷型岸带近海水体中悬浮物含量、Hg+、Pb^(2+)、Cu^(2+)、Zn^(2+)等离子含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磷酸盐含量呈逐年下降趋势,而淤积型岸带呈与其相反的变化趋势;淤积型岸带近海沉积物重金属离子中Cu^(2+)、Cd^(2+)、Zn^(2+)等离子含量呈下降现象,与冲刷型岸带近海沉积物的变化不同;淤积型岸带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的物种数量、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丰度、均匀度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而优势度呈下降趋势。受近岸海洋冲淤环境及人工岸带的影响,冲刷型岸带与淤积型岸带近海的水质环境、沉积物环境和海洋生态环境有着显著差异;近岸带的淤积环境为海洋生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冲刷型 淤积型 人工海岸带 海洋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被引量:3
18
作者 汤天滋 王文翰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0-32,共3页
辽宁是全国重要沿海省市之一,横跨黄海、渤海两个海域,海岸线长约2100km,占全国海岸长的12%[1].辽宁省海域气候宜人,地理位置优越,海洋资源丰富,沿海城市发达,具有宝贵的地源优势.改革开放以来,辽宁充分发挥沿海地源优势,大力开发海洋资... 辽宁是全国重要沿海省市之一,横跨黄海、渤海两个海域,海岸线长约2100km,占全国海岸长的12%[1].辽宁省海域气候宜人,地理位置优越,海洋资源丰富,沿海城市发达,具有宝贵的地源优势.改革开放以来,辽宁充分发挥沿海地源优势,大力开发海洋资源,不仅使传统海洋产业得到迅猛发展,而且大力发展了新兴海洋产业.然而,在辽宁海洋经济发展的同时,近海污染问题亦愈发严重,治理任务十分艰巨.为此,必须采取一系列对策,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使辽宁沿海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海洋资源开发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构 被引量:28
19
作者 张卫彬 朱永倩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2-104,共13页
2019年4月23日,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建构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全球海洋污染现状严峻,单边、双边或区域性海洋治理体系供给不足以及全球治理的宏观形势需求等决定了全球海洋治理体系建构的... 2019年4月23日,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建构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全球海洋污染现状严峻,单边、双边或区域性海洋治理体系供给不足以及全球治理的宏观形势需求等决定了全球海洋治理体系建构的必要性。基于此,全球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构建应遵循海洋命运共同体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在设计关键要素时需充分考虑体系内各主体的话语权诉求、利益分配诉求以及观念诉求,并确立相应的评估体系。中国在参与全球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构建过程中需把握话语主导权,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体现中国印记,以期促进全球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治理 海洋生态环境 海洋命运共同体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立法进路研究--以《海洋环境保护法》修改为背景 被引量:26
20
作者 王秀卫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6-86,共11页
《海洋环境保护法》第89条第2款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有高度同质性,有望成为首部直接规定该项制度的环境单行法。在陆海统筹治理海洋生态环境背景下,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修改完善应考虑海洋生态环境及我国海洋环境管理体制的... 《海洋环境保护法》第89条第2款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有高度同质性,有望成为首部直接规定该项制度的环境单行法。在陆海统筹治理海洋生态环境背景下,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修改完善应考虑海洋生态环境及我国海洋环境管理体制的特殊性,与《环境保护法》《民事诉讼法》及《民法典》相关条文相衔接,在归责原则、构成要件、责任形式等方面遵循基本法律的规定,在索赔主体、责任限制等方面作出特别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环境 陆海统筹 损害赔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